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docx

    • 资源ID:8929989       资源大小:28.16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docx

    1、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答案一、(全国新课标卷)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触景生情;寓情于景; 写哀景抒哀情。诗歌简析:这是一首怀古诗,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

    2、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二、(全国大纲卷)(1) 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答案: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

    3、“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解析:答出以时间为线索的给1分,能简要说明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2)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解析:答出心情的,给2分;能简析表现的,给3分。赏析: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作者意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

    4、主人公的孤独感。三、(北京卷)12.(7分)1、【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应为突出卖饼儿起得早。2、 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词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如“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如,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试题分析】审准题是解答这道题的关键,这道题隐含了两个要求,平实和有韵味,答题时不可偏废。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

    5、00字)(10分)【参考答案】第一问:教育内容: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第二问:要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要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试题分析】要解合文本并有自己的感受。 四、(天津卷)(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参考答案】(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3分)【参考答案】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

    6、停而轻松的心情;(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参考答案】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试题分析】第一题考查炼字。第二题考查对某一句的赏析。第三句考查谋篇布局。五、(重庆卷)(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答案: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

    7、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2)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2分)答案: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诗歌翻译:在这扬子江头我已经是几度经过渡口了,江中的风波还像以前一样作为客人的我却又添了新愁。在船上,看到向西飞去的白日比我还要忙碌,向南走去的青山冷冷得讥笑我这个失意的人。独自睡去,却又为思念家乡的梦惊醒,破旧的衣服上还沾有京师的尘土。朋友都像星星一样零星的散落在各地,面对着江上飞来飞去的沙鸥吟诗,联想到自己孤单漂泊的情形,心中立刻产生了怆然之情。六、(山东卷)(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

    8、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七、(广东卷)(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答案】早春(初春)。从“莺初解语”的“初”字,

    9、“微雨”的“微”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特点可以看出。(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天空也刚刚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远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嫩绿铺在地面。诗人所写的这些景物都独具初春的特点。)(写出“早春”,1分;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2分)(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在作者眼中,早春显然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应该倍加珍惜。花还没有开放人就会老去,时光易逝,不要等春天过去后悔,因而不要浪费时光,要在这个时候“醉倒”。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把握青春年华、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不要虚度人生、错过大好青春年华

    10、的感情,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及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的思想感情。(指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各2分)八、(江苏卷)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答:才思、诗风、诗品;卓异不凡。或“思不群”“比庾信”“比鲍熙”;“诗无敌”。“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答: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浓浓思念之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解析:如是理解这一联的,思想感情答“离愁别恨”,表现手法答“拟人”、“象征”、“对偶”也应算为正确。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答:作者先从李白的诗歌才华写起,交待

    11、思念的缘由;而后顺理成章地抒写自己对李白的思念之情;为此而表达再次相逢论诗的愿望。层层铺垫,又环环相扣,情感真挚。九、(福建卷)(1) 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3分) 答: 答题要点: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自由暂不可得的惆帐:“安得”。(2)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答: 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

    12、),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 十、(安徽卷)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9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参考答案】实写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十一、(浙江卷)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以情相问,以景作答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

    13、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深山” “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十二、(四川卷)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答案: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分)答案: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喜是悲,诗中并未直接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达了诗人了平淡闲适之情。 十三、(湖南卷)7分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答案:答案角度提示: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从形象的角度:可联

    14、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析;也可以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解析:本题考古代诗歌鉴赏,角度任选,开放度极大,是本套试卷的最大亮点。它不再是“问什么答什么”,而是“想什么答什么”,给了考生答题的充分自主权。角度不外乎四个:形象、语言、技巧、情感。 十四、(湖北卷)(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答案:(1)和风细雨(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

    15、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答案: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承上启下,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参考答案】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 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 .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 前,雨后的壮观美景 。 十五、(辽宁卷)8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试题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

    16、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答出画境的,给2分;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给2分;答出从画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画面的,给2分。意思对即可。)9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试题答案】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之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而产生幻觉的以中国独特感觉,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确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答出诗表面不合

    17、理,其实很高秒的,给2分;能做简要说明的,给3分。意思对即可。)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只要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十六、(江西卷)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答:本诗首联乐景写哀情。春天到来,桃李绽开,生机勃勃。然而作者想到的是荒野中埋在地底那长眠的人们,不禁愁绪万端。乐景写哀,愈见其哀。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典故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这个典故写出毫无人格尊严的齐人以吃食人家祭祀的食品而洋洋自得的丑态。与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做官的气节形成了强烈对比,尾联表达出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拷问。人生无论贤愚的确最后虽然都变成了一蓬蒿草,但是人生的意义却

    18、不尽相同。有的能够遗臭万年,有的却千古不朽。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答案一、(10年全国卷)(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二、(10年全国卷)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解析

    19、: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故答案为:一句一个场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对仗十分工巧。三、(10年北京卷)下列对本

    20、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分)要点: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四、(10年上海秋季卷)14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2分) 答案:村民们举杯畅饮,喜庆丰收;弹琴赛歌,欢声笑语。15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16“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 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 答案: 化用陶渊明饮酒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写的是隐居之乐,曲作者表达 了积极用世的志向和与民同乐的意趣.五、(10年

    21、广东卷)(1)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答案: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增强于江东留恋之情。 考查类型:炼字(2)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答案:(2)上片: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考查类型:分片赏鉴主旨。六、(10年山东卷)(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参考答案:品

    22、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七、(10年江苏卷)(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答案】(1)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23、4分)【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八、(10年湖北卷)(1)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参考答案】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参考答案】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雨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通过

    24、“重搅别离情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九、(10年天津卷)(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答案:暮春 飞花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的知识。能力层级是C级。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答案:思念故乡之情 解析

    25、: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前一首“同为客”表现思乡之情,后一首“自缘身是忆归人”直接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答案: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十、(10年重庆卷)(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中“住”字的含义。(2分) 参考答案:以江流被山阻止喻命运不畅,暗写自己的壮志难酬。标准答案:“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

    26、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2)词的上阕说“依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参考答案:不矛盾:上阕因同情江流被群山所阻,作者为之忧愁;下阕看到山势孤立,不能阻挡自己的前行,乐观自信而笑。标准答案: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十一、(10年陕西卷)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

    27、,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计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思乡之情。十二、(10年湖南卷)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答:“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涧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是以愉悦人心。(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答: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

    28、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十三、(10年福建卷)(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1分)答案:踏(2)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2分 答案:A十四、(10年安徽卷)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试题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

    29、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试题答案】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试题解析】一般认为,“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十五、(1

    30、0年江西卷)(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答: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中的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答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十六、(10年辽宁卷)8.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第一句如理解为“

    31、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9.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答案: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若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十七、(10年浙江卷)22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参考答案:“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23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解析。(3分)参考答案:诗人被罢官后,寄情自然山水,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十八、(10年四川卷)(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 “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4分)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