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孟青孔子的“仁爱”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86922       资源大小:209.2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孟青孔子的“仁爱”教学设计.docx

    1、基本信息设计者孟青学校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学段初中课程名称地方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孔子的“仁爱”设计思路指导思想理论依据1.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背景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逐渐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继承与发展,显得迫在眉睫。在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阶段,特别是强调要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新要求下,传统文化教育需深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2.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与理念作为

    2、地方课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课程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教学实践的基本前提。根据教育部2014年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可知,在初中阶段,应该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发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时应首先对所选择的传统文化内容主题进行分类,一般来说,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内容可分:思想价值类、文化意象类、礼仪风俗类、社会生活类等基本主题。其中每一类主题的基本课程目标、内容和学生活动设计等均有不同侧重。3.思想价值类传统文化课程目标的定位本课内

    3、容来源于京版地方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课仁爱,属于“思想价值类”主题内容。传统文化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重在帮助学生理解并践行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道德智慧,获得一种民族心理图式,成为真正的“中国人”。基于这种认识,我提出了如下理念:(1)以文言原典传承古人精神智慧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正是精神智慧的教育,教师要努力将中国几千年来的精神智慧传递给学生,而这种精神智慧却往往具有“不可言说”的特点,似乎“一说便错”,孔孟的“仁义礼智信”如果用大白话来讲,很难讲清楚,这时文言原典的学习就至关重要了。一方面,文言原典保证了学习材料的“可对话性”。文言原

    4、典总是以“我”的个体视角来阐释世界,它不会进行词典式的客观定义和教科书式的条分缕析,而是以“我”的体验来进行充分演绎。例如“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大部分都是在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中提及,是以“我”的体验和感受阐述的。另一方面,文言原典保存了传统精神智慧的原生话语体系,保证了学习材料的准确性。例如要想说明“忠恕”,用任何现代汉语都难以说清楚,而用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来阐释才能更接近孔子原意。 (2)坚持“生活化经典”的教学原则学习思想价值类传统文化,必须要坚持“生活化经典”的基本原则。学生不是学问家,不是要考证研究经典,无需咬文嚼字;这也不是语文课,不是

    5、要在文言文教学上下功夫。强调“生活化经典”主要是为了将经典应用于生活。孔子并非高高在上,距离我们千里之外,他的思想应该有着鲜活的生命力,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应用到我们的为人处世之中。单纯诵读经典而不理解其意思已经不适用于中学生,中学生需要将经典内化于心,切记体察,应用于生活。论语等儒家经典的魅力正在于能够指导他们的人生,让他们的为人处世更有智慧,这才是他们学习经典的动力。(3)依据“从生活中来深入原典汲取智慧应用于生活”的学习顺序逐层深入根据“生活化经典”的原则,我探索出一条“从生活中来深入原典汲取智慧应用于生活”的学习顺序,也是教学路径,即先从生活中来,唤醒学生对于仁等思想价值的认识,这种认

    6、识当然是基于经验的,不够深入,而这正是教学的起点,接下来带领学生走进原典,从对论语章句的学习中汲取古人的精神智慧,最后再将这种智慧应用于生活实例,在具体案例中切记体察,学以致用。教学背景分析1. 学情分析:本次课授课对象是北京市朝阳区陈经纶中学分校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该校学生基础扎实,思维较为活跃,文言基本功较强。本学期开始语文教师计划讲授论语,并提前让学生购买了论语译注。因此学生对论语的基本知识并不陌生,也对阅读论语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对于论语中关于“仁”的思想及经典章句没有接触过,并不熟悉。2. 学习内容分析:根据学生的基础,我在论语有关“仁”的章句中精选了五个句子,内容涉及到仁的本质爱

    7、人;仁的基础孝悌;仁的方法忠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以说,这五个句子是学习“仁”最经典的章句,有助于学生探究“仁”乃至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3. 课前准备:传统文化教育离不开文言原典的学习,但本课并非语文课,不将文言文的学习作为重点,因此课前布置给学生自学的作业:自行查阅书籍,抄写、朗读并翻译五个句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目标:1.了解“仁”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解“仁”的思想内涵,诵读论语中“仁”的经典章句。2.能够用相关语句说明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并进一步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德。3.了解学习论语等经典的基本方法:熟读精思、切己体察、循序渐进。教学重难

    8、点:通过绘制“仁爱”关系图,理解“仁”的思想内涵。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京版地方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课仁爱以及杨伯峻论语译注等。教学内容: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补充材料: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王安石)以爱己之心

    9、爱人,则尽仁。(张载)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理解“仁爱”章句1.开门见山,以“仁”的字形导入。出示“仁”的篆字,解释:二人成仁,仁是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道德准则。2.激活已有认知,联系生活思考“仁”有关的行为。在生活中你或你身边的人哪些行为是符合“仁”的?3.激发学习动机,进入论语章句的学习。仁虽然离我们并不遥远,好像我们每一天都可以践行仁道,但距离古代的仁人志士我们还距离多远呢?在孔夫子那里,仁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仁”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对塑造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价值观念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要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今天就让

    10、我们进入到论语章句的学习中,看看孔夫子是怎么来谈论“仁”的。4.自学展示交流,解决五句话的诵读、翻译等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诵读和翻译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点拨。5.出示第一个学习方法:熟读精思。古人讲读书要做到熟读精神,通过刚才的诵读、翻译,我们已经做到了“熟读”,接下来,我们还应该进一步精思,探究仁爱的基本内涵。1.听老师解释并思考“仁”的含义。2.思考生活中有关“仁”的行为,与同学们分享。3.听老师介绍论语中“仁爱”思想的价值,产生对论语“仁爱”章句学习的兴趣。4.拿出自学作业,逐个诵读五个章句,到讲台展示预习成果,并为同学们翻译每个句子。疏通句意后齐读。5.听老师讲学习方法并做笔记。1.从字形看

    11、仁的内涵,抓住汉字本体理解传统文化2.本设计遵循“生活原典生活”的逻辑顺序和学习顺序,故在此先从生活中来,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仁”的认知,这是学习的起点。3. 揭示“仁”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价值,“仁”虽然离我们不远,但要真正做到仁人志士并不容易,引导学生深入经典文本进一步学习。4.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展示,自己解决文言文的字音、字义等问题,教师只是点拨。疏通文意不是重点,但却是学好本课的基础。5.本课的另一条逻辑线索是学习方法的逻辑,一边实践一边揭示方法。二、探究“仁爱”内涵1.探究思考“仁爱”的思想内涵。论语共有20篇,492个章句,其中有58个章句都直接谈到了仁,而其他章节中也有许多在讲仁。但

    12、今天我们只选择了这5个章句,就是因为这五句话代表了仁爱思想最核心的内容。它们之间是有着紧密的逻辑关联的。请同学们尝试用一张图来表现“仁爱”思想的内涵。2.依据学生理解情况补充相关材料。当学生绘制图感到困难时,教师及时补充相关材料:补充材料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以亲爱之心对待自己的亲人,推及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推及以爱惜之心对待万物。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王安石)爱自己是仁的开始,可以推及爱他人。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就是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就完全达到了仁的精神境界3.小组讨论出最佳方案,并展示交流。在学生展示交流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理解情

    13、况,补充并完善学生的图,有必要时出示下面两则补充材料,如学生理解到位,则不必补充。补充材料二就仁的自身而言,它只是一个人自觉的精神状态。自觉的精神状态,可以有许多层级,许多方面。为了使仁的自觉的精神状态能明白地表诠出来,应首先指出它必需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自己人格的建立及知识的追求,发出无限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对他人毫无条件地感到有应尽的无限的责任。再简单说一句,仁的自觉的精神状态,即是要求成己而同时即是成物的精神状态。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补充材料三: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命题,“仁”即是爱护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仁爱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观念,它以人的良知、善良本性为基点,依

    14、据远近关系向外层层扩展而形成自尊自爱、爱亲人、爱众人、爱天地万物四个层次。4.教师总结提升。我们看到,在孔夫子那里,仁可并不是简简单单地爱护别人,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这些固然重要。但孔夫子心系天下,他的仁爱是一种大爱。先自尊自爱,爱亲人,再推己及人到爱众人,爱天地万物。孔子的理想,就是建立一个人人为仁,天下归仁的和谐美满的大同世界。1.思考如何绘制关于“仁爱”的关系图。2.根据老师补充的资料以及5个经典章句,在纸上绘制“仁爱”图3.小组交流个人绘制的图,并推选出最佳方案,选出代表进行展示交流。4.听老师总结提升,进一步理解仁爱思想的内涵。1.绘制“仁爱”的关系图特别有助于学生厘清仁者爱己爱人、

    15、推己及人的逻辑关系,因此学生如果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出仁爱关系图,加之教师的点拨与提升,就可以说明他们理解了仁爱的思想内涵。2.单凭本课提供的五个章句恐怕难以理清孔子仁爱思想的逻辑关系,因此,教师补充了孟子、王安石和张载的相关论述,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仁爱的逻辑关系。3.本环节教师不设标准答案,完全根据学生自主创生的图来进行教学,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思考。在此环节,教师准备补充材料二和三,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决定是否补充。4.在展示完学生绘制的图之后,教师最后总结,帮助学生认识“仁爱”思想“爱自己爱亲人爱众人爱万物”的逻辑关系。三、应用“仁爱”思想于生活实例1.出示第二个学习方法:切记体察。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除了要熟读精思,同时还要将理论应用于你的日常生活,所谓学以致用,这其实也是一种读书的方


    注意事项

    本文(孟青孔子的“仁爱”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