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docx

    • 资源ID:6675418       资源大小:30.1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docx

    1、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关于中国区域的划分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广阔,陆上国土总面积 960万平方公里, 2001年,人口 达 12.8 亿。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 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水平的巨 大差异。如2001年,上海市人均 GDP高达37382元,而贵州省人均 GDF只有2895 元,两者相差 10倍以上。因此,研究中国的区域问题,必须把中国分成若干不同的 区域。20世纪 50年代,有关方面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沿海和内地; 60年代,曾经将 中国大陆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区域经济研究的活跃和 深化,人们提出了多种

    2、多样的划分方法。主要有:(一) 三大地带。这一方法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但不同的时期, 每个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不同。在三大地带的概念提出之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曾被 视为属于东部;内蒙古曾被视为属于中部。后来,人们对此划法提出了很多异议。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大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逐渐被确定了下来。东部地 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 11 个省市;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 8 省;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新疆、广西和内蒙古等 12 个省、市、自治区。(二)

    3、 六大综合经济区。包括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东南沿海、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三) 七大经济区。包括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陕西、甘肃、 青海、宁夏、新疆)、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华东(山东、 上海、江苏、浙江)、华中(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华南(福建、广 东、广西、海南)和西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四) 九大经济区。这里有两种划法方法。第一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黄河中游流域(山 西、河南、内蒙古中西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江苏、浙江)、长江中游地 区(湖北、湖南、

    4、安徽、江西)、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 北地区(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等。 第二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北部沿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 北部内陆(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沿海(上海、江苏、浙江)、东部内陆(河 南、安徽、江西)、中部内陆(湖南、湖北)、南部沿海(福建、广东、广西、海 南)、西部内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和西南内陆(四川、云南、贵 州)等。 (五)九个“大都市经济圈”。包括沈大(沈阳、大连)、京津冀(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石家庄)、济青(济南、青岛、烟台)、大上海 (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宁波

    5、、杭州)、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珠海、汕 头)、吉黑(长春、哈尔滨)、湘鄂赣(武汉、长沙、南昌)和成渝(成都、重庆)等。总的来看,目前中国区域的划分方法比较零乱。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官 方比较接受的是“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法。区域划分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方便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和 区域政策的分析。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我们认为,为适应区域研究和区 域政策分析之需,中国区域的划分必须遵循以下九个原则:( 1)空间上相互毗邻; (2)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 3)经济发展水平接近;( 4)经济上相互联 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 5)社会结构相仿;( 6)区块规模

    6、适度;( 7)适 当考虑历史延续性;( 8)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型;( 9)便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 政策分析。对照以上原则,可以发现,前面提到的各种划分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 的区块过大,不便于深入分析区域差别;有的没有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不便于 搜集整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数据;有的没有考虑历史延续性,提出的概念与常识 不符;有的覆盖的区域不全,不是完整的区域划分。根据以上原则,考虑到目前各种划法的种种弊端,我们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如下 八大区域:1.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 79万平方公里, 2001年 总人口 10696 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

    7、互联系比较紧 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2.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二市两省。总面积 37 万平方公 里,2001 年总人口 18127 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 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3.东部沿海地区。 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 21万平方公里, 2001 年总人口 13582 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 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本丰富,发展优势明显。4.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总面积 33 万平方公里, 2001 年总人口 12019

    8、万。这一地区面临港、澳、台,海外社会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5.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三省一区。总面积 160万平方公里, 2001年总人口 18863 万。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地处内陆,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开放不足,结构调整任务艰巨。6.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总面积 68 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 23085 万。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良, 人口稠密,对外开放程度低, 产业转型压力大。7.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三省一市一区。总面积 134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 24611万。这一地区地处偏远,土地贫

    9、瘠,贫困人口多, 对南亚开放有着较好的条件。8.大西北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两省三区。总面积 398万 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 5800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市场狭小, 向西开放有着一定的条件。二、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比较比较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可以从多侧面进行。本报告主要从基本情况、 经济总量与结构、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市场规模与居民消费、发展能力与经济活 力等6个方面对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一)基本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各大区在地域面积、人口规模上存在较大差异。 (1)从地域面积上看,大西北地区最大,地域 39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

    10、大陆)的 41.42%;东 部沿海地区最小,地域21万平方公里,占2.14%。(2)从人口规模上看,西南地 区人口最多,2001年,人口 24611万,占全国的19.28%;大西北地区人口最少,人 口 5800万,占4.54%。( 3)从人口密度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最为稠密, 2001年,人口密度为660人/平方公里;大西北地区人口最为稀少,人口密度为 15人/平方公里。前者为后者的44倍。表1 各大区基本情况旨积(万平方公里)占全園俠)人口(万人)占至国5 东北7910(59(53.3B北部沿海373.831812714.20东部沿海212.141350210 64南部沿海333.4812

    11、01P9.42黄河中游101LS71335314.7S长江中游绸7.C82303518.09西南134门亦2461119J8大西北39K41.4258004.5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2。下同(二)经济总量与结构1.经济总量从表2可以看出,(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总量最大,2001年,GDP2121亿元, 占全国的19.87%;大西北地区经济总量最小, GDP3296乙元,占3.09%。前者为后 者的6.4倍。(2)东部沿海地区人均 GDP水平最高,2001年,人均GDP15617元 西南地区人均GDP水平最低,人均GDP469元。前者是后者的3.3倍。(3)人均 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12、的地区有 4个地区,分别是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 部沿海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的也有 4个地区,分别是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 和大西北地区。(4)在沿海地区,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南北差距。 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S出北部沿海地区的43.68%。各大区经济总量GDP (亿元)占全国()人均GDP (元)东北10S279.959P35北部沿海1570218.45169东部沿海212111DS715(517南部沿海1544714.4712S52黄河中游10S1010.135731长江中游141116113西南1156210334693玄西北32963.0956832.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13、和城乡人口分布表3和表4报告了各大区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人口分布等方面的情况。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1)第一产业在西南地区的比重最高,2001年,其增加 值占西南地区GDP的 22.16%;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比重最高,其 增加值分别占东部沿海地区 GDP的 50.55%和 40.66%。( 2)西南地区第一产业的就 业比重最高,2001年,第一产业就业占西南地区就业总量的 62.75%;东部沿海地区 第二产业的就业份额最高,为 32.05%;东北地区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最高,为 33.16%。(3)虽然从增加值份额来看,各大区第一产业已退居次要位置,其份额均 小于相应地

    14、区的1/4,但是,从就业份额来看,各大区第一产业仍居于首要地位, 其份额无一例外地高于相应地区的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其中,有 5个地区接近或超过50%分别是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 (4)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2001年达52.1%;西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低,为 26.8%。 前者比后者高25.3个百分点。(5)各大区城市化任务相当艰巨。城市化水平接近 或超过50%勺只有3个地区,分别是东北、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除此之外, 所有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均在40鸠下,有些地区甚至不足30%表3 各大区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 2001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东

    15、北12.S250 0(537 11北部沿海12.4147,4940.10东部沿海50 5540 5(5南部沿海12.0247.C34035黄河中游18.984(5.4434.59长江中游19.6643. Id37 J 8西南22 Id35.5933.251E.9S427838.25表4 各大区一、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 2001年)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东北44.8022.0333.1652.1北部沿海4ZOO25.8327 J 738.5东部沿海36.3032.0531.449.5南郁沿海427725 7131.5250.2黄河中游58.451S 5423.

    16、0225.4炖中游55,7815J628.4631.6西南C2.7511.9825.27M3犬西北59.0113.5727.4228.7(三)基础设施1.交通运输设施从表5可以看出,(1)北部沿海铁路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最好, 2001年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铁路25公里;其次为东北和长江中游地区;最差的是大西北地 区,铁路密度仅为2公里/千平方公里。(2)以线路密度为标准,南部沿海公路交 通基础设施状况最好,2001年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公路536公里;其次为 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线路密度超过 400公里/千平方公里;最差的是大西北地区,公路密度仅为 48公里/千平方

    17、公里。(3)东部沿海内河航运状 况最好,水网密度高,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内河航线177公里;其次为南部 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4)综合起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交通条件最好;南部沿海和 北部沿海地区也相当不错;而大西北地区交通条件最差。表5 各大区交通基础设施状况(公里/千平方公里, 2001年)铁路内河航运东北1618910北部沿海2542S8东部沿海12520177南部沿海10髡653黄河中游101513长江中布1441042西南729314大西北24812.城市基础设施从表6可以看出,(1)各大地区自来水使用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都不是很高, 比重最高的大西北地区也只有 63.99%的水

    18、平;经济发达的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 部沿海地区分别只有63.26%、61.72%和47.43%的水平;水平最低的是西南地区, 比 重只有45.44%。( 2)各大区煤气、天然气和石油气使用人口的比重都比较低,比 重最高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水平也不足 60%长江中游、大西北、黄河中游和西南地 区的比重尚不到40% 依次仅为38.91%、35.95%、27.95%和16.79%。( 3)从相对 水平上看,东北、东部沿海、长江中游地区工业废水处理设备的负荷较重,南部沿 海、黄河中游地区的负荷较轻;除南部沿海地区外,其他各大区工业废气处理设备 的负荷都比较接近。(4)总的来看,各大区城市基础设施都不充分

    19、,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任务依然非常艰巨。表6 各大区城市基础设施(2001年)自来水使用人口匕匕重(%)操气、天然气、石油 气使用人口比重(%)工业底水处理设备负荷(万吨/査)工业债气处理设留负 荷(它标准鼻方来/S)东北昭別43,3447L1P1P北補沿海63 2646 18321 2750东部沿海51.725(5 90451 4843甫部沿海47.43464S180.8572黄河中游516627.55241 1405长江中游52.7338.91421 1153西兩45.4416.79331 1264大西北63.9P35.95331 414S(四)对外开放从表7和表8可以看出,(1)无论从进出

    20、口状况还是从利用外资状况来看,南部沿海地区开放程度都最高,对外依赖程度也最大。 2001年,南部沿海地区进出口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0.42%,进口占41.80%,出口占38.90%,实际利用外资占 37.3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35.19%;进出口依存度为110.44%,进口依存度 为59.63%,出口依存度为50.80%,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 33.48%,实际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 30.32%。( 2)沿海三个地区即北部沿海、东 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的开放程度显著地高于其他地区。按开放程度高低排序,则南部 沿海先于东部沿海,东部沿海又先于北部沿海。 (3)如果从进出

    21、口和外资利用占全国的比重看,大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最低。 2001年,大西北地区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84%,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仅为 0.31%,与开放程度最高的南部 沿海地区有着天壤之别。如果从进出口依存度看,则长江中游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最 低。2001年,长江中游地区进出口依存度 7.36%,进口依存度3.99%,出口依存度 3.37%,和南部沿海地区相差103.08、55.64和47.43个百分点。表7 各大区对外开放基本情况(, 2001年)萍出占令国 的比国进口占全国的 比車出口占全画的 比重实际利用外遥 占全国附踵外国直接投资 占全国的比重东北25.435.S2.61北部

    22、沿海154914.5518.6015.751Z45东部沿海29.8430.2539.3827.772B.34南部沿海40.4241 8038.P037.3035 15)量河中而2.53L962 382.48长江中游2462.552.35I5.H5,沙西南2082.20LP42.732S4犬西北0.840.671.0211310.32表8 各大区对外开放基本情况(, 2001年)进出口依存度诳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实际利用外邂 占固定资产投 遥的lS外国直接投费 占固定赍产投 资的比重东北223211.2d1L06?,78?,73北部沿海35.321I5.2Sb.olL07510.74东部沿海59.

    23、37314377.5MLti.361 (5.3(5南部沿海110.445Q63513033.4830 3黄河中游概35.163,1573.173,17长江中游7.353.993.376.696.16西南7.534.303.392.P82亦大西北10.754.506.2511390.8P(五)市场规模与居民消费1.市场规模从表9可以看出,(1)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市场。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286亿元,占全国的18.72%.(2)沿海三个地区的市场规模大于其他地区。按规模大小排序, 则东部沿海先于北部沿海,北部沿海又先于南部沿海。(3)北部沿

    24、海地区商业和餐饮业的规模最大。 2001年,北部沿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 98.9万,占全国的20.51%。( 4)大西北地区市场规模、商业和餐饮业规模最小。 2001年,大西北地 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0亿元,占全国的2.77%,不足东部沿海地区的1/7 ;限 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 15.5万,占全国的3.22%,不足北部沿海地 区的1/6 。2.居民购买能力从表10可以看出,(1)就城镇居民购买能力而言,南部沿海地区最强,东部 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依次次之,黄河中游地区最弱。 2001年,南部沿海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9510.5元,人均消费支出7255.9

    25、元;黄河中游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 收入5364.7元,人均消费支出4225.5元,分别只有南部沿海地区的 56.41%和 58.24%。(2)就农村居民购买能力而言,东部沿海地区最强,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 地区依次次之,大西北地区最弱。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 4303.5 元,人均消费支出3032.5元;大西北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 1604.1元,人均消费支 出1243.0元,分别只有东部沿海地区的37.27%和40.99%。(3)不同地区农村居民 购买力之间的差别大于城镇居民购买力之间的差别。 2001年,八个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均方差为0.6158,小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6、 0.9592的均方差;城 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均方差为 0.5530,小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0.8916 的均方差。表9 各大区市场规模(200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亿元限颔以上批发零售 鏡易、暮饮业从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占全国的比重 (%)限额以上批炭零售 贸易*餐恢业从业 人数占全国的比重 (%)东北414344137411.029.15北部沿海703&93349518.7220.51东部沿海728(591398219.3810.94南部沿海62U258157016.5012.05黄河中游3862(S2159710.2712.88长江中游539259550014.3412

    27、.34西南434952650611.57101大西北10401553012773.n表10 各大区居民购买能力(元,2001年)城頭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純收 A城頭居民人均消费 支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东北5549.P2364.54410.01CS90J北部沿海7133 02963.05343.01653.1东部沿海P07P.D4303.5(5306.53032.5南部沿海P51C.53556.27255P血&9量河中而536471939.84225513638长江中游血542224 24772.9询45西南&4D1.21硼卫5147414153犬西北5881 11604.14GPP.

    28、11243.03.城乡家庭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中国城乡居民的生活已基本上实现小康。在城镇,彩色电视、冰箱、洗衣机等 传统耐用消费品已经普及,各地区差别不甚明显。在农村,一些传统耐用消费品尚 未普及。为扼要反映各大区在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上的差异,本报告选择城镇家庭 电脑拥有量和移动电话拥有量,以及农村家庭彩电拥有量和摩托车拥有量等项指标 进行了比较。见表11。表中可见,(1)南部沿海地区城乡家庭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最高。 2001年,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电脑 27.5台,拥有移动电话76.4部;每百户农村家庭拥 有彩电76.9台,拥有摩托车57.4部。(2)总体上看,沿海三大区城乡家庭拥有典

    29、型耐用消费品的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就城镇居民家庭而言,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北部 沿海地区。就农村居民家庭而言,东部沿海地区和北部沿海地区难分高下。一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家庭拥有彩电的水平高于北部沿海地区;另一方面,北部沿海地 区农村家庭拥有摩托车的水平又高于东部沿海地区。 (3)就城镇家庭而言,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最低的是大西北地区。2001年,大西北地区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 电脑7.1台,比南部沿海地区少20.4台;拥有移动电话24.4部,比南部沿海地区 少52部。(4)就农村家庭而言,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最低的是西南地区。 2001年,西南地区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彩电 37.7台,比南部沿海地区少39.2台;拥有 摩托车10.9部,比南部沿海地区少 46.5部。表11 各大区城乡家庭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台或部/百户, 2001年)城瓯寨庭拥有电脑城頭家庭拥有移动电话衣村寨庭拥有彩电农封家庭拥有摩托车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