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七年级历史下册分析题专项材料含答案1.docx

    • 资源ID:6541597       资源大小:772.75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七年级历史下册分析题专项材料含答案1.docx

    1、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七年级历史下册分析题专项材料含答案1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 辨析题 论述题1(盛世篇:品勤俭帝王)(5分)材料一: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杜甫的忆昔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留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对我国历史上哪两个盛世的描述?(2分)材料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是一以贯之的信条,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2)请你从西汉和

    2、唐朝历史中,分别举出一位崇尚节俭、力戒奢侈的皇帝。(要求有具体皇帝和具体事例)(2分)(3)除统治者节俭外,我国古代“盛世”形成的原因还有哪些?(1分)【答案】(1)材料一:文景之治(1分) 材料二:开元盛世(1分)(2)西汉:文帝在位二十多年,宫殿、园林没有什么增加;文帝修建自己的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等装饰,只能用陶瓦;文帝穿的衣服质地比较粗糙;文帝宠夫人不能穿拖地长裙,帷帐上不许绣花;文帝因惜十家之产,而放弃修建露台;等等。(评分说明:答出其中1条即可得1分。多答不加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提出要“戒奢从简”,节制自己享受欲望;唐太宗为了不浪费民力,而放弃建

    3、暖阁养病;唐玄宗(李隆基)命人烧毁宫中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决心;等等。(评分说明:答出其中1条即可得1分。多答不加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3)革除弊政;任用贤臣,虚心纳谏;重视吏治;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发展农业生产;等等。(评分说明:答出其中1条即可得1分。多答不加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文景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舱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了,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历

    4、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唐玄宗时期的盛世辉煌的景象被称为“开元盛世”,唐朝大诗人 杜甫的忆昔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留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就描写了“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2)本题考查的是崇尚节俭、力戒奢侈的皇帝。西汉的文帝在位二十多年,宫殿、园林没有什么增加;文帝修建自己的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等装饰,只能用陶瓦;文帝穿的衣服质地比较粗糙;文帝宠夫人不能穿拖地长裙,帷帐上不许绣花;文帝因惜十家之产,而放弃修建露台等。唐朝唐太宗提出要“戒奢从简”,节制自己享受欲望;唐玄宗崇尚节俭,命人烧毁宫中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

    5、物品的决心等。(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盛世”形成的原因的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善于用人和纳谏;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等,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所以除统治者节俭外,我国古代“盛世”形成的原因还有:革除弊政;任用贤臣,虚心纳谏;重视吏治;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发展农业生产等。【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千百年来,大运河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1)材料一

    6、中A B C代表城市名字A:B: C:(2)假如隋朝考生从C城到B参加科举考试,需经过运河名称。(按顺序) - - 材料二 2014年 6月 23日大运河的申遗成功大运河沿线的北京、河南等8个省35个城市的大运河遗产整体申报世界遗产,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申报大运河为“世界文化遗产”有何现实意义?【答案】(1)A:涿郡B: 洛阳 C:余杭(2)G江南河-F邗沟-E通济渠(3)促进大运河的保护,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

    7、大运河。结合图片可知,A是涿郡,B是洛阳,C是余杭。(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分别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由C余杭到B洛阳,需要经过江南河、邗沟、通济渠三段,字母分别是G、F、E。(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申报大运河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是促进大运河的保护,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3育才中学七年级某班在学习了盛唐气象一课后,做了一期历史黑板报,请你完成相关内容。(1)看图学史唐朝时期出现了新型农业工具,图一是:_;图二是:_;图三是唐朝瓷器的精品,其造型精美,色彩艳丽,它属于_。(2)列表归纳:领域代表成就或人物地位或特点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对称,是唐朝的政治

    8、、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诗歌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被称为“诗仙”诗风淳朴厚重,大多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故有“诗史”之称。书法字体端正劲美,雄浑敦厚,被称为“颜体”绘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有天王送子图(3)通过上述探究并结合相关知识,你认为唐朝是怎样的一个朝代?【答案】(1)曲辕犁;筒车;唐三彩。(2)长安;李白;杜甫;颜真卿;吴道子。(3)唐朝是一个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族关系和谐、科技发达、文化成就辉煌的朝代。【解析】【详解】(1)依据图片可知图一是农具曲辕犁;图二是灌溉工具筒车,结合课本所学,唐朝前期的100多

    9、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代表作品由唐三彩骑驼乐舞佣。可知图三属于唐三彩。(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建筑方面的代表是长安,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是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长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居特色,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诗歌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

    10、郁的浪漫主义情怀,被称为“诗仙”;杜甫的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大多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故有“诗史”之称;唐朝时期,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颜真卿的字体端正劲美,雄浑敦厚,被称为“颜体”;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有天王送子图。(3)依据前面的材料,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科技文化等角度反映了唐朝的繁荣,进步。由此可知,唐朝是一个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族关系和谐、科技发达、文化成就辉煌的朝代。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

    11、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并把中国情人节“七夕”首次写 进中办国办文件。中国网(1)你知道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吗,请至少列举其中三个。(2)假如你生活在宋代,在传统节日可以选择的娱乐场所、观看演出的场所是哪里?请说出该场所产生的背景。(3)现在很多孩子不重视传统节日却热衷于过西方人的洋节,请你对此发表看法。【答案】(1)春节,端午节重阳节,元宵节,中秋节等。(2)瓦子,勾栏。背景: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3)这种做法不好。一味过洋节会淡忘传统节日而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传统节日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所以我们要过自己的传

    12、统节日。【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中国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重阳节,元宵节,中秋节。(2)依据所学可知,第一小问:在传统节日可以选择的娱乐场所、观看演出的场所是瓦子,勾栏;第二小问:该场所产生的背景是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3)我认为现在很多孩子不重视传统节日却热衷于过西方人的洋节的做法不好;因为一味过洋节会淡忘传统节日,而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传统节日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所以我们要过自己的传统节日。5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

    13、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 “是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宋史高宗本纪(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事件?该事件有什么意义?(3)谈谈对材料一、二事件的看法。【答案】(1)澶渊之盟。(1分)北宋与辽。(1分)(2)宋金和议。(1分)宋金对峙局面形成。(2分)(3)澶渊之盟、宋金和议,对宋朝来说,是屈辱的条约,特别是宋朝每年向辽、金缴纳岁币,增加了两宋人民的负担;同时和议后,双方得到长时间的和平稳定局面,促进了

    14、经济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3分)【解析】【分析】【详解】(1)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大宋和契丹”,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是北宋和辽之间的议和,双方在澶州城下议和,内容是: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这在历史上称之为澶渊之盟,因此本题的答案是:澶渊之盟,北宋与辽。(2)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金国、盟书、淮水”,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是南宋与金议和的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这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3)澶渊之盟和宋金议和不论是对北宋还是对南宋来说,都是屈辱性的和约,但是却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因此本题的答案是:澶渊之盟、宋金和议,对宋朝来说,是屈辱的条约,特别是宋朝每年

    15、向辽、金缴纳岁币,增加了两宋人民的负担;同时和议后,双方得到长时间的和平稳定局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如下图文字说明:这是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吨以上。)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

    16、易。)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2)材料一反映了宋朝造船业的发达,请利用材料二、三,分析其中的原因。【答案】(1)原因:中国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抗风力强,能战胜惊涛骇浪;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意思接近即可)(2)原因:政府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海外贸易获利丰厚【解析】(1)根据材料一“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吨以上”和图片,反映了宋代造船业发达,船只的结构和性能很好,加上有指南针作为航海的辨别方向,这是这些诸多优势,很受外国商人的欢迎。(2)根据材料二“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17、”。由此得出:宋代的造船业发达一方面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依据材料三“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其意海外贸易的利益最大,若措施设置得当,所得利益数百万计。由此得出:宋代的造船业发达另一方面是海外贸易获利丰厚,这些因素都推动了造船业的发展。点睛:(1)问海船的外观,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吨以上是解题的关键,由此得出宋代造船技术的发达;(2)问材料二“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是解题的关键,理解材料三“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的意思是关键。由此确定答案。7阅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出发点分别

    18、是什么?(2)郑和及其船队远航最远到达什么地方?(3)郑和的船队在哪两大洋中穿行?(4)郑和下西洋有哪些伟大的意义?(5)你能从郑和身上学到哪些精神?【答案】(1)1405年-1433年。出发点:刘家港。(2)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太平洋和印度洋.(4)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相互了解,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伟大的贡献。(5)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是1405年-1433年,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是刘家港,从而得出正确答案。(2

    19、)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郑和及其船队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从而得出正确答案。(3)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郑和的船队穿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从而得出正确答案。(4)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伟大的意义是增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相互了解,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伟大的贡献。从而得出正确答案。(5)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从郑和身上学到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

    20、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她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人教版中国历史材料三: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人教版中国历史(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根据材料一,概括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选材标准分别是什么?(3)材料二中的“她”是谁?材料三是宋朝什么政策的具体表现?(4)通过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有什么意义?【答案】(1)隋炀帝时期,进士科的设立(

    21、2)九品中正制:看门第的高低;科举制:考试做官。看真才实学(3)武则天;重文轻武(4)扩大了统治阶级的选官范围促进阶层的流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知识文化的传播开创了新的选官制度、成为历朝重要的选官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直至清朝才废除【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可知:科举制在隋炀帝时期诞生,标志是进士科的设立。(2)根据所学和材料一“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可知:九品中正制的标准是看门第的高低。科举制的标准是考试做官,看真才实学。(3)根据所学和材料

    22、三、四“她统治时期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宋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可知:这个人是武则天。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4)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科举制扩大了统治阶级的选官范围促进阶层的流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知识文化的传播开创了新的选官制度、成为历朝重要的选官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直至清朝才废除。【点睛】科举制在隋炀帝时期诞生,标志是进士科的设立。9 北宋时期,中国境内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碰撞中走向交融。(在和平下共处)材料一: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1)材料一中的

    23、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在并立中共存)材料二: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3)填写出下列大写字母代表的政权名称及小写字母代表的都城名称:A ;B ;C a ;b ;c 。(在碰撞中交融)材料三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4)从材料三中找出辽和西夏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他们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答案】(1)契丹族;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2

    24、)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来看,它结束战争,使辽宋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3)A:辽; B:北宋; C:西夏。a上京;b东京(开封);c兴庆府。(4)措施:效仿中国的官制,任用汉族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贡献:开发了我国的边疆地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交融。【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和结合所学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

    25、林左旗南,后来改国号为辽。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2)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回答,依据所学可知,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来看,它结束战争,使辽宋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3)观察“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并结合所学可知,A是辽,都城在上京,B是北宋,都城是东京(开封),C是西夏,都城是兴庆府。(4)由材料三“仿

    26、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可知,辽和西夏效仿中国的官制,任用汉族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再结合所学知识,辽和西夏积极学习汉人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封建化,也开发了我国的边疆地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交融。10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唐太宗材料三:这种制度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北宋的吕蒙正自幼遭不幸,其父将其母子赶出家门,他们母子俩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他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财治国,成为宋初名相。请回答:

    27、(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哪个皇帝时?(2)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说明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之处?【答案】(1)科举制度 隋朝隋炀帝(2)统治者 维护封建统治(3)打破了出身与门第的制约,有利于社会进步。【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意思是指唐太宗李世民采用了开科取士(科举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这真是个长远的策略,使得天下的英雄为科举考试耗尽才华,头发都变白了,因此“长策”指的是科举制度。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28、,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2)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是说科举制度有利于为统治者选拔人才,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统治者,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扩大统治基础。(3)依据材料三“这种制度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可见科举制度以考试成绩为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打破了出身与门第的制约,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有利于社会进步。11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列图片所示为我国宋代时期出现的新生事物。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三: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

    29、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较小到的破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抵御灾害的作用材料四:朝 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 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 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 宋1124076062.9%662429637.1%(1)材料一中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在哪些领域的发展情况? (2)根据材料二,说出两宋时期成为全国重要粮仓的地区在什么流域? (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四,说明我国经济

    30、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发生这种变化是原因有哪些? (4)你认为古代经济发展对我们今天发展经济有哪些启示?【答案】(1)手工业、农业、商业。(2)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3)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或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原因有: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人南迁不仅增加了劳动力,还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政府(统治者)重视;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或南方气候温暖湿润)。(4)经济发展要保持安定的社会环境;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和优秀人才;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国家要重视经济发展。【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信息“景德镇瓷器”“秧马”“交子”分析可知,宋代经济繁荣。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两宋时期,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出现新的拔秧工具秧马。宋代的商业繁荣,北宋前期,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出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2)依据所学可知,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3)依据关键信息“实仰东南财赋”“苏湖熟,天下足”及材料三、四分析可知,反映的是经济重心的南移。结合所学可知,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完成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七年级历史下册分析题专项材料含答案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