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 资源ID:5052152       资源大小:39.8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福州八中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 必修5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2018.11.9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要讲词的欣赏,不能不提到“境界”的艺术理论问题。“境界”一词,虽非王国维氏所创,但专用它来讲究词学的,自以他为代表。他认为,词有境界便佳,否则反是。后来他又以“意境”一词与之互用。其说认为,像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欧公的“绿杨楼外出秋千”,着一“出”字而境界全出矣。这乍看很像“炼字”之说了,细按时,“闹”写春花怒放的艳阳景色的气氛,“出”写秋千高现于绿柳

    2、朱楼、粉墙白壁之间,因春风而倍增骀宕的神情意态。究其实际,仍然是我们中华文学艺术美学观念中的那个“传神”的事情,并非别有异义。我们讲诗时,最尚者是神韵与高情远韵。神者何?精气不灭者是。韵者何?余味不尽者是。有神,方有容光焕发,故曰“神采”。有韵,方有言外之味,故曰“韵味”。试思,神与绘画密切相关,韵本音乐声律之事;因之无论“写境”(如实写照)“造境”(艺术虚构),都必须先有高度的文化素养造诣,否则安能有神韵之可言?由是而观,不难悟及:只标境界,并非最高之准则理想;盖境界本身自有高下雅俗美丑之分,怎能说只要一有境界,便成好词呢?龚自珍尝笑不学之俗流也要作诗,开口便说是“柳绿桃红三月天”,以为俗不

    3、可耐,可使诗人笑倒!但是,难道能说那七言一句就没有任何境界吗?不能的,它还是自有它的境界。问题何在?就在于没有高情远韵,没有神采飘逸。可知这种道理,还须探本寻源,莫以“境界”为极则,也不要把诗词二者用鸿沟划断。比如东坡于同时代词人柳永,特赏其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以为“高处不减唐人”。这“高处”何指?不是说他柳耆卿只写出了那个“境界”,而是说那词句极有神韵。境界有时是个“死”的境界,神韵却永远是活的。这个分别是不容忽视的分别。大者如上所述,细者如古人因一字一句之精彩,传为盛世佳话,警动朝野,四处歌吟,这种民族文化传统,不是不值得引以为自豪和珍重的。(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唐

    4、宋词鉴赏辞典序言) 1下列关于“境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境界”属于艺术理论的范畴,要欣赏词,就不能不研究“境界”问题。而用它来专讲词学的代表人物是王国维,他把“境界”的有无作为判别词高下的标准。 B王国维把“境界”与“意境”互用,从他对宋祁和欧阳修的名句的解读,可以看出,“境界”之说从现象上和“炼字”之说是相似的。 C王国维的“境界”说注重从词句的动词入手进行分析,认为动词用得好句子就有了境界,反之,境界就无法表达出来。 D 王国维的“境界”理论其实就是中国美学上讲的“传神”之说:用好了一字一句,气氛和神情意态逼真毕现,也就传达出神韵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5、( ) A欣赏诗词,最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具有神韵,也就是神采和韵味,有了这些,诗句才显得容光焕发,具有了言外之味。 B. 写诗作词必须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和造诣,否则,无论是描摹实景还是艺术虚构都传达不出神韵,达不到高超的艺术境界。 C. “桃红柳绿三月天”的诗句虽然出自不学无术之人,看似俗不可耐,但是它也有其境界,因此,龚自珍的取笑是失之偏颇的。 D 苏轼对与他同时代的柳永的八声甘州中的一些词句极为赏识,认为其很有境界,极有神韵,甚至超过了唐代的诗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区分诗词的高下雅俗,一方面要看其是否具有“境界”,一方面要从其表现出的神韵来衡量

    6、,这才是最高的准则理想。 B. 美学观念中的“传神”,“传”的就是“神韵”。“神”就是“精气”,就是有独立的人格、独特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情,这就是我们说的“诗魂”。 C. “神韵”与“境界”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表现在诗歌中是高情远韵,神采飘逸,而后者可以说任何一首诗都具有,只是有高下之分罢了。 D 古人作诗讲究神韵,注意在一词一句上做文章,留下了很多佳句名篇,以至朝野震动,传布四方,这是一种值得珍视的民族文化传统。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一7题。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

    7、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补太学助教。隋乱,避地虎牢。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

    8、,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帝称善。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剀切愈至。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至相

    9、讥诋。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节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造同郡刘焯 造:培养 B非特匹夫,君德亦然 特:只是 C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爵:封爵 D后致仕,卒,陪葬昭陵 致仕:辞官回家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B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10、C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D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颖达,八岁就从师学习,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辩论中,他最为突出,而且年龄最小。 B孔颖达在回答太宗的询问时,首先概括了孔子那句话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具体解释了各句的意思,接着进一步把道理引入执政治国的事情中。 C孔颖达奉皇太子命撰著孝经章句,他借著书来尽力讽谏。太宗知道他多次直言批评太子过失,下诏褒扬他,并拜他为祭酒,在东宫充任侍讲。 D孔颖

    11、达等人撰著五经义训的百余篇文章,虽然包罗各家很是广博,但其中不可能没有谬误,博士马嘉运批驳指正他们的失误,以至于互相讥讽诋毁。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译文: (2)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文后问题。渔家傲 东昌道中 【清】张渊懿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撩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8.作者在下阕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6分)9.“午睡觉

    12、来愁似织”与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写法上有何共同点,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调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的句子是: _,_。(2)论语中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3)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4)荀子劝学从正反两面阐述了“坚持与成功”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5)在韩愈师说中阐明了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的一句是:_,_,_,_。(6)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的“性善论”的句子是_,_。(7)

    13、逍遥游中指出“_,_”,就像一杯水倒在低洼处,就只能与草芥为舟。(8)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瓷瓶薛长登家中有一个宝物,顾林在8岁那年就知道了。宝物是一个瓷瓶。瓷瓶上画着一幅仕女图,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他用手机对着瓷瓶各个角度拍了照片。他坐车来到市区的一个叫着“王记”的古董行。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他说,知道了,并叫母亲不要着急。你们这里收古董吗?顾林低声问正在电脑上忙着的一个男人,他是王经理。你有什么古董?王经理问。顾林

    14、把手机上的照片翻给王经理看。瓷瓶现在在哪里?王经理问。在家里。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王经理自言自语。应该是真品。顾林说。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王经理打了一个电话,一个穿着唐装的60多岁的老人从楼上下来。人们都喊他“老教授”,他曾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顾林把手机送到老教授手里。老教授看到照片,眼睛突然睁大,后陷入深思,后又摇了摇头。刚才听犬子说瓷瓶在你家里?能方便去看看吗?老教授问。能。他说,不一定卖。不妨。去观赏观赏。你不卖也不妨。老教授说。 顾林啊,快点来啊,又催交钱了。母亲电话再一次打来。他连连说,知道了。胎骨薄匀,绘画细腻,不

    15、错。老教授看到瓷瓶说。 老教授边看边摸。他时而嘴角露出一点微笑,时而蹙眉。太像了 ,老教授自言自语。你认识顾开庭吗?老教授问。是家父。他说。他人呢?老教授问。他住院了,急需要钱,不是这样我还不卖。您怎么知道家父的名字?有过一面之缘。你打算卖多少?330万,他说。老教授沉思片刻,说,好,30万就30万。到了古董店,老教授吩咐王经理付8万元现金给顾林,还开了一张22万元的支票,还亲自给他写了个条子。你怎么有这么多钱?母亲看到几捆钱后,惊奇地问。卖了瓷瓶。他如实说。也罢。你快去交钱,省得再催。重症病房花钱多。你爸还没醒转过来,这次受苦了。母亲说时眼里含着泪。那个撞了他之后逃逸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查出来?

    16、应该能。顾林安慰母亲。两天后,父亲醒了过来。父亲出院后,问瓷瓶卖了多少钱。顾林说,30万元。父亲说,可以了。看过瓷瓶后,买家还提到你的名字。顾林说。他会认识我?不可能啊,这个瓷瓶的主人在江南啊,离这远着呢,而且又这么多年了。父亲说。年底的一天,顾林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约他到市黄海咖啡馆见面。是您?他一见面就认出老教授,陪同他的还有他的儿子王经理。看到你的瓷瓶,我太喜欢它了,无论是真品还是仿品,我无所谓,看到它亲切啊。老教授说,你知道你家怎么会有这个瓷瓶的?顾林说,我听母亲说,25年前,父亲在江南打工,在一个冬日里,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还救了跳到水里救孩子的父亲。天冷,父亲自己差点送了命,这家

    17、是开古董店的,就送了这个瓷瓶,听母亲说父亲当时还不愿意要,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人家开古董店的老板正好到江北有事,父亲带着瓷瓶顺便坐着人家雇的船回了家。你的父亲救了我和他啊。老教授指着王经理说。怎么这么巧?顾林笑着感叹。其实我那天一看到这个瓷瓶,我就感觉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老教授说,当年我父亲在送瓷瓶之前,找人鉴定过的,说是后人仿造的,知道它并不值钱,可是当时我的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还是把它送给你父亲。这些年我们一直愧疚啊,你父亲救了我家两条命,我们却给他一个不值钱的东西。为了这个瓷瓶,我们才在江北开了个分店,就想找到你父亲啊。原来是仿造的啊,那就不值钱了!顾林说。不是钱的事,老教授说

    18、。我们现在就去见你的父亲,瓷瓶我们也带来了,送出去的东西我们不敢再要回来。这次我找专家鉴定过了,是清代粉彩瓷真品。那值多少钱?顾林问。最少400万。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6期)(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顾林两次接到母亲打来的催款电话,这既交代了顾林家里当时所面临的困境,又为下文顾林卖掉瓷瓶埋下了伏笔。 B老教授鉴别古董的眼光非常犀利。他在顾林家里看到瓷瓶,立刻感觉到这是一件真品,于是以30万元顺利成交。 C当年顾林父亲救人之后,不肯要老教授送的瓷瓶,可见他并非施恩图报之人,不想因为救了别人就接受别人的馈赠。 D顾林在对话中介绍了父亲当年救

    19、人的事情,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同时也补充交代了瓷瓶的来历。 E小说以“瓷瓶”为题,有深刻的意味。瓷瓶是全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以“瓷瓶”为题揭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2)老教授提出去家里看看瓷瓶,顾林说他不一定卖。请结合文本分析顾林此时的心理。(4分)(3)小说中的王教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4)小说以瓷瓶的真正价值“最少400万”收尾,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睡眠时间与身体健康状况休戚与共,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大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因此,我们

    20、不管工作多么紧张,也要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 B.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积累越深厚,释放就越精彩,所以多读、多看就显得非常重要,这种拾人牙慧的方法对初写作者非常有效。 C.李密在陈情表中声情并茂地向晋武帝诉说了自己进退两难的苦衷和想要奉养祖母的私情,并最终靠诚挚的孝心打动了晋武帝。 D.高考作文若存在错别字连篇累牍的现象,会直接导致卷面整体质量和得分档次的下降。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今年二月份楼市微露回暖迹象,但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上依然处于冬季,在国家调控政策的持续作用下,仍会继续下降。 B.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

    21、,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C.新世纪以来,国内出版业遭受了以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字化阅读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局面,传媒结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D.部分省市普遍遭遇的用工荒,根本原因是由工人的工资和付出不成正比,工人不愿到生活成本高的城市务工所造成的。 14把下列语句组成一段语义通顺的文字,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当时出现了一种新的有关法律和犯罪的理论,一种新的关于惩罚权利的论证 也是改革方案纷至沓来、层出不穷的时代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无论在欧洲还是在美国,整个惩罚体制在重新配设 这是传统司法“丑闻”迭出、名声扫地的时代 旧的法律被废弃,旧的惯

    22、例逐渐消亡 各国各地纷纷酝酿或制定“现代”法典 A. B. C. D. 1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5分) ,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一定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养老送终等等。 。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在古代社会长期历史发展中,在历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的不断发展补充下,“孝”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文化,成为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历史上讨论到孝的著作很多, 。论语中多次讨论到孝的真谛,孔子通过和学生们的对话,体现了儒家孝文化的精髓。16右图是某车辆管理所的验车流程图,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验车的整个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

    23、,语言连贯。(6分) 五、写作(60分) 17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韋。面对一项活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的人引领大家,走在前面;有的人跟随众人,参与其中;有的人静静旁观;有的人质疑批评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福州八中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 必修5 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C 2.D 3.A 4A(“造”的意思是造访、拜访。)5C此题可通过结构分析法推断。古人为文往往追求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大多在意义上呈现出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情况,可以据此推

    24、断。如“己虽能,仍就,己虽多,仍就”“内 外”“中容”(“仍就”是连词不能断开)6C (下诏褒扬是帝幸太学观释菜一事中孔颖达上释奠颂后的事。)7(1)译:名师名儒耻于在他之下,暗中派刺客去刺杀他,他躲藏在杨玄感家中得以幸免。(译出大意2分。 “耻” “阴” “匿”四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译: 如果那人凭借至尊的地位,炫耀聪明,依仗才能而肆意行事,那就会上下不能通达,君臣之道互相背离。(译出大意2分。“据” “侍” “乖”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文:孔颖达,字仲达,是冀州衡水人。八岁就从师学习,一天能够诵记千余言,还能默读熟记三礼义宗。长大以后,通晓服氏的春秋传、郑氏的尚书、诗经、礼记,

    25、王氏的易经,擅长写文章,精通推算岁时节侯的方法。曾去拜访同郡的刘焯,刘焯名重海内,起初对他不很礼遇。当他提出疑问请教后,刘焯就非常敬畏佩服他了。 隋朝大业初年,考中明经高等,授任河内郡博士。隋炀帝把天下儒官召集到东都,下诏国子秘书学士参与议论,孔颖达最为突出,而且年龄最小,老师及有修养的儒士耻于在他之下,暗中派刺客去刺杀他,他躲藏在杨玄感家中得以幸免。补任太学助教。隋朝末动乱,他到虎牢去避难。 太宗平定洛阳,授任他为文学馆学士,升任为国子博士。贞观初年,封曲阜县男,转任给事中。当时太宗刚刚即位,孔颖达几次进献忠言。太宗问他:“孔子称许的有才能的人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多的人却向知识少的人请

    26、教,有才能却像没有才能一样,知识渊博却像知识贫乏一样,说 的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圣人教导人们谦虚而已。自己虽然有才能,仍能向没有才能的人去请教自己所不能的事情;自己虽然知识很多,仍能从知识少的人那里获取自己所不懂的知识。内心有道,外表好像没有一样;里面虽然充实,表面就像空虚一样。不只是平民应该如此,国君的品德也是这样。所以易经上说在蒙昧中默养正道,隐蔽聪明来治理百姓。如果凭借至尊的地位,炫耀聪明,依仗才能而肆意行事,那就会上下不能通达,君臣之道互相背离。自古以来,没有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灭亡的。”太宗称赞他讲得好。授国子司业,过了一年多,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孔颖达和诸儒一起商议历法和明

    27、堂礼仪之事,大多采用他的意见。因为议论撰著有功,加授散骑常侍,赐予子爵。 皇太子命令孔颖达撰著孝经章句,他借著书来尽力讽谏。太宗知道他多次直言批评太子的过失,赐给他黄金一斤、绢一百匹。过了很久,拜祭酒,在东宫充任侍讲。太宗亲临太学参观学生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典礼,命令孔颖达讲经,讲经结束进献释奠颂,太宗下诏表扬他。后来太子稍有不遵法度的行为,孔颖达就直言批评不止,乳夫人说:“太子已经长大了,不应该屡次当面批评他。”他回答说:“我蒙受国家厚恩,即使死了也不遗憾。”还是常来恳切规劝。后来退休了。去世后,陪葬昭陵,追赠太常卿,谥号为宪。当初,孔颖达和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奉召著五经义训共百余篇

    28、,号为义赞,皇帝下诏改为正义。虽然包罗各家很是广博,但其中不可能没有谬误,博士马嘉运批驳指正他们的失误,以至于互相讥讽诋毁。皇帝下诏又命令裁定此书,事情没有完成。永徽二年,高宗下诏令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博士考核订正此书,这时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最终加以增删,此书才颁行天下。8. 答:通过“乡心缭乱”直抒胸臆,写思乡心绪之烦乱,通过南归的鸿雁反衬离家之悲愁,以景结情,通过秋风萧瑟,荻花遍开的苍凉景象,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乡思。(一点3分,答出两点即可)9.(2)两句都虚实结合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1分)前一句用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的繁密

    29、、杂乱与绵长。(2分)后一句,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写此后难圆之意。这几句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8)且举世誉之而不加

    30、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11. (1)A E(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B项,老教授决定以30万元成交,是因为他认出这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C项,顾林父亲不要瓷瓶是因为“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D项,“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分析有误。)(2)答案:他还在为是否卖掉瓷瓶而犹豫不决。一方面,瓷瓶记录着父亲的荣誉,他不愿意卖。另一方面,父亲住进医院急需用钱,他不得不卖。他对瓷瓶的价值心存疑虑。他不知道瓷瓶的真伪,弄不清它的真正价值,担心卖了低价。(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3)答案:知恩图报。王教授在被救后,为寻找恩人而到江北开设分店,用30万元买下认为是赝品的瓷瓶。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