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docx

    • 资源ID:3830830       资源大小:154.22KB        全文页数:14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docx

    1、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总题库(哈哈,确保全都找得到,下载到手机查)一、单项选择1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作者是:B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 D斯大林2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的作者是:B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勃列日涅夫3批判大汉族主义一文的作者是:AA毛泽东B刘少奇 C周恩来D李维汉4要使各民族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一文的作者是:AA邓小平B胡耀邦C江泽民 D胡锦涛二、多项选择1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中仍保留着原始公有制残余的有:ABCA鄂伦春族 B傈僳族C德昂族 D羌族2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中仍保留着不同政治制度的类型有:ABDA盟旗制度B家支制度C民主制度D土司

    2、制度 3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因其语言种类较多,大致可分为:ACDA汉藏语系B乌尔都语系C南亚语系 D阿尔泰语系4我国与周边国家接壤的跨界民族有:BCDA土族B维吾尔族C藏族 D朝鲜族 一、判断并说明理由(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题3分,其中判断1分,说明理由2分,若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1、中国各民族使用的语言文字是汉语和汉字。错,(1分)在五十六个民族中,语言种类较多,约80种左右,亦有不少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字,约15种。除汉族、回族同语同文,满族、畲族通用汉语汉文外,其余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2分)2、新中国建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体制呈现多种状况。正确,(1分)除了大多数少数

    3、民族和汉族地区一样,实行地主封建制度下的保甲制度外,在内蒙古部分地方实行的是盟旗制度。西藏地区是政教合一的僧侣贵族专政制度。大小凉山彝族地区是家支制度(奴隶制)等。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1、中国民族理论 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1分)是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2分)并吸收历史上优良民族观营养而创立和发展起来的2、民族观 是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总认识,(1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1分),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上三、材料分析(请分析下面的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4、和观点。每题10分。)1、根据下列材料请谈谈当代中国的民族状况:材料1:“经解放初期科学的民族识别,在当代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大家庭里,共同生活着56个兄弟民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共有近13亿人。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5亿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1.59%;其余55个民族共1亿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41%,”材料2:“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公里;南北相距5500公里,全国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着各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分布遍及全国,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在其它几乎所有地区,也有居住。少数

    5、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但居住很广,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五大自治区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广东、海南、湖南、湖北、河北、河南、山东、福建和台湾等省市部分地区;在山西、陕西、安徽等省亦有分布;即使在北京、上海、天津等直辖市,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族际流动,也居住了一些少数民族。”(1)当代中国民族结构的特点是什么?(2)当代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1)当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结合的国家,它由56个民族组成。(2分)其中汉族是主体民族,人口众多,而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较少。(2)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

    6、和松辽平原等地区,但在其他地区也由分布;少数民族分布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2分)从总体上看,现在我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相互杂居、流动频繁的特点,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犬牙交错,难以分割。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即可。每题10分。)1、中国民族理论的特点?1、(1)实践性:不论毛泽东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或是邓小平民族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理论和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理论新发展,都来自于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国民族工作本身就是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2分)(2)继承性:中国民族理论的思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

    7、列宁主义民族理论,在一些基本观点上乃至语言表述上,都是一贯相通、一脉相承的,都来自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经典论述。(2分)(3)创新性:中国民族理论在继承中,根据变化着的实际不断创新的。如在毛泽东的“和平过渡”的观点,就是对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在落后民族如何实现社会变革这一重大问题上的理论创新。(2分)(4)科学性: 作为对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科学认识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也是科学的,是我们党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锐利武器。中国民族理论也是一套严密的科学体系。(2分)(5)世界意义:国际社会一致公认,我国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在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的时代背景下,保障了中国社会稳定团结、欣

    8、欣向荣的局面,这是具有国际性借鉴意义的典范。(2、学习中国民族理论的意义?2、(1)学习中国民族理论,在当前尤其是学习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民族理论新发展,是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需要。(3分)(2)学习中国的民族理论,是当前,尤其是学习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是继续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搞好当前民族工作的需要。(3分)(3)学习中国的民族理论,在当前,尤其是学习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民族理论的新发展,对我们进行各项民族研究工作,也有其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五、论述题(要求观点鲜明,证据充分,有论证过程。每题20分。)1、论述中国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迄今为止,中国民族理论经历了毛泽

    9、东思想的民族理论、邓小平民族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发展之中。(2分)(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老一辈革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以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作指导,并吸取中国历史上传统民族观的优良营养,创建了中国民族理论。其间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民众的大联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一系列文章和周恩来的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讲话,在解决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消灭民族压迫、获取民族解放和消灭民族内部剥削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并初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0、的等问题上作出积极的探索,为我国制定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5分)(2)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依据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基本原理,继承科学的毛泽东思想民族问题观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即邓小平民族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回答和指导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里,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如何解决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何尽快赶上先进民族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问题。(5分)(3)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推动

    11、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各个领域的深化改革。特别是从时代要求的高度敏锐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在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上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与时俱进的新高度。与此同时,在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问题上,也做了大量的创造性的工作,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此外,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对于我国民族工作高度重视,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及时提出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的战略思想,分析当前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研究和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这大大地推动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

    12、理论的深化和发展。(5分)总之,中国民族理论,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并吸收历史上优良民族观营养而创立和发展起来的。(3分)第一章民族的一般特征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1、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中首先提出完整科学的民族定义的时间是 BA、1912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15年2、不同部落结成民族的主要因素是 AA、物质关系和利益 B、共同反抗外来侵略 C、共同族源 D、共同心理认同3、在民族六要素中,起基础作用的要素是 C A、共同语言 B、共同文化 C

    13、、共同生产方式 D、共同心理认同4、在民族六要素中,具有相当稳定性、历史连续性和持久性的要素是 AA、共同心理认同 B、共同文化 C、共同生产方式 D、共同风俗习惯5、把民族划分为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主要是侧重于民族的 A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生物属性 D、特征属性6、把民族划分为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主要是侧重与民族的 B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生物属性 D、特征属性7、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最后被确认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是 CA、土家族 B、赫哲族 C、基诺族 D、畲族1下列民族中哪个民族是新中国成立后更改族称的?B A普米族B德昂族

    14、C基诺族D保安族2下列民族中哪个是国务院确认的第55个少数民族?C A门巴族B珞巴族 C基诺族 D仫佬族3中国近现代“民族”一词的来源 B A中国自古固有的B从国外引进的C中国近代自造的D从外文中译造的4中国古代历史上较多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A A族类 B族种 C种类 D部类5 在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翻译介绍西方的民族定义的是谁?A A梁启超 B汪兆铭 C李大钊 D王明6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民族基本特征的是 C 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血统 D共同风俗习惯7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上,提出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民族定义的人是 D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8决定民族性质的

    15、属性是 C A语言属性 B族体属性 C社会属性 D文化属性9民族结构合理化、优化的标准在于 C A民族结构内部各要素的关系长期稳定不变 B民族结构内部各要素的关系经常变化 C民族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能够相互协调 D民族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能够相互影响10下列有关民族素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民族素质就是民族成员的个体素质 B民族素质不具有传承性 C民族素质通过传承持续存在,基本不发生变异 D民族素质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综合指标11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中首先提出完整科学的民族定义的时间是 BA1912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15年12把民族划分为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主要是

    16、侧重于民族的 A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生物属性 D特征属性13. 把民族划分为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主要是侧重与民族的 B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生物属性 D特征属性 14 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最后被确认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是 CA.土家族 B.赫哲族 C.基诺族 D.畲族15中国古代“民族”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 BA.西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宋朝时期16建国后,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将“索伦族”更改为 CA.土家族 B.赫哲族 C.达斡尔族 D.畲族17建国后,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将“归化族”更改为 CA.土家族 B.赫哲族 C.

    17、俄罗斯族 D.塔吉克族18建国后,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将“崩龙族”更改为 CA.土家族 B.拉祜族 C.德昂族 D.畲族19斯大林在哪篇文章中提出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 AA、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 B、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 C、论犹太人问题 D、崩得在党内的地位20下列哪个民族几乎全民信仰伊斯兰教 BA.蒙古族 B.东乡族 C.裕固族 D.土族21下列哪个民族几乎全民信仰佛教 DA.满族 B.东乡族 C.赫哲族 D.藏族22对民族发展起到精神纽带作用的因素是BA、共同语言 B、共同文化 C、共同族源 D、共同心理认同23在民族六要素中,具有比较稳定并最易于表露于外的民族特征

    18、是 DA、共同语言 B、共同文化 C、共同生产方式 D、共同风俗习惯24原则上我国公民在年满多少岁时便不可以更改民族成分 BA.18岁 B.20岁 C.没有年龄限制 D.22岁25一个村集体要求更改民族成分应该报请哪一级民族工作部门审批 BA县(自治县、县级市) B地区(自治州、地级市) C省(自治区、直辖市) D国家民委二、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所有正确答案选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1、对民族发展起到精神纽带作用的因素是 BCDA、共同语言 B、共同文化 C、共同族源 D、共同心理认同2、在民族六要素中,具有比较稳定并表露于外的民族特征是 ADA、共同语言

    19、B、共同文化 C、共同生产方式 D、共同风俗习惯1以下选项属于民族基本特征的有ABC A共同语言 B共同文化 C共同心理认同 D共同血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命名少数民族名称时考虑了哪些称谓?ACD A自称 B泛称 C史称 D他称3下列少数民族名称中哪些是解放后改称的?BCA京族 B德昂族 C毛南族 D满族4下列少数民族名称中哪些是解放后改称的?BCD A朝鲜族 B俄罗斯族 C佤族 D壮族5下列哪些是民族识别的依据ABCDA民族特征 B民族源流 C民族意愿 D就近认同6民族六大特征理论的特点包括ABCDA内容丰富 B表述通俗 C归纳科学 D符合实际7民族基本属性包括ACD A民族生物属性

    20、 B民族精神属性 C民族自然属性 D民族社会属性8民族结构的基本内容包括ABC A经济结构 B人口结构 C文化结构 D阶级结构9民族结构特点有ACD A整体有机性 B相关同步性 C稳定静止性 D调控可塑性10民族素质的基本内容包括ABC A人口身体素质 B思想政治素质 C科学文化素质 D知识审美素质11民族素质特点有AB A群体性 B积淀性 C不可传承性 D单项指标性12下列有关民族结构和民族素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D A民族素质是民族结构的反映 B民族结构更多地表现为有形的、外化的、运动的形式 C民族结构与民族素质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D民族素质更多地表现为无形的、内在的、凝固的特质、能量三、名

    21、词解释(每题4分。)1、民族: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1分)。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2分)。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1分)。2、共同历史源渊: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地缘)(2分)、族体渊源(族源)(2分)等。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族体渊源就成为无本之水,如果没有地域渊源就成为空中楼阁。3、地域渊源:是形成民族的物质条件之一(1分)。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居住生活的地区(2分)。它是民族的生产、生活、繁衍的空间场所(1分)。4、族体渊源:就是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具有氏族、部落

    22、等起源的族共同体(2分)。是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内聚力、凝聚力的关键因素之一(2分)。5、共同生产方式: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经济活动方面的社会联系(1分)、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消费过程中的组织形式(2分)、联系形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1分)。6、共同语言: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所使用的语言(2分),它是稳定的、表露于外的最明显的特征(1分),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最重要的反映之一(1分)。7、共同文化: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2分)的具有自己形式和特点的文化(1分),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分)。8、

    23、共同风俗习惯: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惯例(2分),是在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支配下,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实践活动中长期传承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2分) 。9、共同心理认同: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特质(2分)。包括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2分)。10、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2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2分)。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即可。每题10分。)1、民族与宗教的区别是什么?答:(1)民族和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民族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

    24、心理认同等方面共同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2分)。民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属于社会历史范畴。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人的社会意识、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生时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是社会现实生括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歪曲的反映。宗教属于思想意识范畴(2分)。(2)民族与宗教有各自的产生发展的规律(2分)。民族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出现社会大分工、商品交换、私有制和阶级分化,以及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确立时产生的。民族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发展阶段形态的变化而演进,到了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高度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和谐发

    25、展的时候,到阶级消亡、国家消亡之后自行消亡(2分)。宗教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意识有了相应的发展之后产生的,是对自然力压迫和社会压迫的无能为力的表现,是对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的幻想反映。宗教产生之后,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以不同的形态存在着。人类社会到了生产力高度发展、科学文化高度发展、人全面发展而使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极明白合理的时候,宗教才会自行消亡(2分)。2、民族与宗教的联系是什么?答:(1)有些民族基本上是全民族信仰宗教(2分)。宗教是某些民族重要的特点之一,与这些民族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都产生着一定的影响(1分)。(2)有的

    26、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对维系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存在,对民族的经济生活、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有着很大的影响(3分)。(3)宗教对一个民族的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些宗教节庆、礼仪、禁忌演变成民族的风俗习惯;有些宗教中涵有民族文化及其发展的历程;有些民族的民族心理受宗教心理影响较大(4分)。3、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民族识别?答:(1)民族识别是落实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使各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需要(2(2)民族识别是确定我国民族数量和称谓的需要(2分)。(3)民族识别是顺利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只有识别了民族成分,才能更好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4)民族识别是增强民族内部凝聚

    27、力,推动各民族发展繁荣的重要条件(3分)。4、我国民族识别的依据是什么?答:一是民族特征是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2分);二是民族源流是重要的历史源流(3分);三是民族意愿是民族识别的重要依据(3分);四是实行相近和就近认同(2分)。第二章民族发展的规律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1、一般来说,民族形成的时间是 BA、原始社会 B、奴隶制社会 C、封建制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2、民族与氏族的根本区别是 CA、经济关系 B、血缘关系 C、地域关系 D、利益关系3、氏族与民族的根本区别是 BA、经济关系 B、血缘关系 C、地域关系 D、利益关系4、在民族发展中,“同源异流”现象属于 B A、民族组合 B

    28、、民族分化 C、民族自然同化 D、民族强迫同化5、在民族发展中,“异源同流”现象属于 AA、民族组合 B、民族分化 C、民族自然同化 D、民族强迫同化1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是DA氏族B胞族C部落D民族2 民族形成的外在条件是AA战争暴力冲突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私有制的出现D产品交换的发展3 民族形成的时间是AA原始社会末期进入阶级社会时B人类产生时C原始社会初期D奴隶社会末期封建社会初期4.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是(A)的分离。A城市和乡村B农业和手工业C畜牧部落和其他部落D商人阶级和其他阶级5.人类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发展序列是AA氏族-部落-民族B胞族-氏族-民

    29、族C胞族-部落-民族D部落-胞族-民族6.(D)是与民族最近似的人们共同体。A氏族B胞族C部落D部落联盟7.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BA从氏族发展成民族B从部落发展成民族C从胞族发展成民族D从部落联盟发展成民族8.在民族发展过程中,下列哪些民族属于异源同流BA苗族B回族C瑶族D畲族9.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阶级斗争C民族精神D经济发展10.下列实体中哪些不属于人们共同体发展序列?CA氏族 B部落 C种族 D民族11下列人们共同体中哪个是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 CA氏族 B部落 C民族 D种族12人类社会最初的民族是何时产生的? BA原始社会蒙昧时代高级阶段 B原始社会末期到阶级

    30、社会确立时期C阶级社会确立以后 D资本主义上升时期13.下列民族中哪个是民族发展过程中典型的分化组合形成的?DA藏族 B蒙古族 C日本大和民族 D美国美利坚民族14下列社会现象中最先消亡的是AA阶级消亡B国家消亡C民族消亡D家庭消亡15民族与氏族的根本区别是CA经济关系 B血缘关系C地域关系D利益关系16从民族的自然属性来看,民族的发展是AA是民族的特征发展(或民族性的发展)B是民族的社会发展(或社会性的发展)C使民族人的发展(或人口生产的发展)D民族的物质发展17在民族发展中,下列哪个属于民族发展的内因AA民族属性B民族关系C自然环境D社会环境18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性,接受别的民族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是CA民族组合B民族分化C民族同化D民族融合19世


    注意事项

    本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