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银行业专题研究银行的下一个十年.docx

    • 资源ID:3711889       资源大小:1.13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银行业专题研究银行的下一个十年.docx

    1、银行业专题研究银行的下一个十年 银行业专题研究银行的下一个十年 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经济降速的压力是银行发展历程中的必经之路,发达国家如何应对已有范例。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前所未有,其出现减少银行业的熵增、加速银行业的变革。未来银行可通过综合化和无感化金融服务的方式实现破局。综合化金融以混业经营机制为基础,无感化金融以金融科技为基础, 都需要强大的战略眼光、资金、专业度、运营效率等方面做支撑,因此未来银行业将重回向龙头集中的趋势。主要内容:1、资产增速经济增速相适应展望未来,我国GDP增速重回两位数概率较小,银行资产增速或也将略低于目前水平,过去规模拉动高速增长的时代已过去。2、美国的

    2、金融改革历史经验美国商业银行成功地在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变革中,保持创收能力持续提升;后在经营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重回混业经营。3、银行混业经营为大势所趋我国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已接近尾声,未来或将推进混业经营,使商业银行更便利地提供综合金融服务。4、蚂蚁金服致力于普惠金融蚂蚁金服通过打造和切入高频场景,形成金融服务入口,成为普惠金融领域的佼佼者。未来金融服务的场景和入口将更加多元, 无感化的金融服务,既嵌入社会各个节点的金融服务,是银行业最终努力的方向。报告摘要:1、资产增速经济增速相适应国际经验来看,银行资产增速围绕经济增速小幅波动观察美国从1930年代至今,商业银行资产增速与经济增速的关

    3、系,可以看到:80年间,银行的资产增速围绕着经济增速上下波动,因此经济增速中枢下降的时候也伴随着商业银行资产增速的下降。长期来看,我国银行业资产增速中枢或将略微下降我国银行业资产增速有逆周期调节作用和特殊时期存在,但是增速中枢仍与经济增速方向一致。因此随着未来我国经济增速下降,银行资产增速 将略低于目前水平,过去规模拉动高速增长的时代已过去。历史上来看,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信贷会被作为逆周期调节的工具使用,两 次大规模的逆周期调节发生在2009年和2015年;2013-2016年是银行同业业务大发展、资金空转的特殊时期,因此资产增速跟经济增速有较长 时间的背离;但是整体上来看,我国银行业

    4、的资产增速中枢仍与经济增速方向基本一致。展望未来,我国GDP增速重回两位数概率较小,因此银 行的资产增速未来大概率会略低于目前水平。2、美国的金融改革历史经验美国商业银行创收能力历史上长期上行1940年至2000年的六十年间,美国银行业经历了数次经济周期,接连经历了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和混业经营三大变革,期间其整体创 收能力仍持续上升。1933年之后,美国进入了金融危机后的秩序重塑阶段,监管收紧,开始了利率管制和分业经营;直到1960年代经济 复苏后,缓慢开始了金融自由化历程。在从金融抑制到自由化的几十年中,美国银行业的创收能力保持稳中有升:1992年之前,息差和非 息收入皆平稳上升;1992

    5、年-2001年,非息收入快速提升,弥补息差下降对营收的拖累,使营收/平均生息资产的比率保持稳定。美国1960年代开始出现负债脱媒现象金融脱媒的概念始于1960年代,由于存款利率管制+市场利率上行,美国商业银行存款占比快速下降,出现了负债端脱媒。经过经济大萧条之 后,为了降低存款价格竞争,保护银行利润,鼓励银行向实体经济发放贷款,美国于1934年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其中的“Q条 例” 禁止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授权美联储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设定利率上线。1960年代初,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年化平均联邦基 金利率波动上升,从50年代的2%左右上行至5%以上;1970年代后,美国陷入较长时间

    6、的通货膨胀,联邦基金利率继续波动上行,1981年达到 历史高点16%。商业银行低利率的存款与货币市场资金的竞争日趋激烈,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从1960年的97%下降了12pc至1980年的85%。存款脱媒压力推动利率市场化负债端的脱媒对吸储造成一定压力,进而对利率市场化推进形成“倒逼”作用。银行的资产投放和吸储压力倒逼“Q”条例不断放松 存款利率上限,改变了之前美国商业银行在利率上行期,资产收益率上升、负债成本率基本不变、息差与资产收益率基本同步上升的 情况1960年至1980年其间,在联邦基金利率快速上升的背景下,美国银行业的息差在小幅波动中基本保持平稳。美国放开监管,重新开启混业经营利率自由

    7、化完成后,业绩承压和国外银行业的竞争刺激是美国银行业重回混业经营模式的加速器。为隔离风险,1933年美国出台格拉斯-斯 蒂格尔法案,将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严格地划分开。1980年代末开始,在传统银行业利润的承压以及来自国外银行业的竞争冲击 下,在利率自由化已完成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迫切要求放宽业务限制,监管因此逐步放松。1999 年底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推出,宣告 金融自由化改革完成, 银行恢复混业经营并趋向 “全能”。因此也能看到1980年代至2008年之前,美国商业银行的非息收入占比持续提升。3、银行混业经营为大势所趋我国银行业存款脱媒已“棋至中盘”国内银行负债端的脱媒已“棋至中盘”

    8、,未来存款占比或还有小幅下降的空间。股市的繁荣、银行理财和货币基金的发展叠加阶段性利率上 升,使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占比波动下行,从2005年96%的较高点下降到2020年7月的83%。虽然从法律法规层面来看,存款的利率管制已完 全放开,但是实际上仍存在1.5倍的自律上限,因此在未来资本市场和财富管理市场大发展的环境下,银行的存款占比可能仍有小幅下降空 间。我国银行业资产端脱媒不明显国内银行业资产端的脱媒不明显,因诸多融资需求还未被满足。2014年之前,银行业资产端贷款占比保持在80%左右波动。2014-2016 年间下降9pc到71%,债券发行金额较过去也大幅增加(增速在2015和2016年分别

    9、为97%和54%);但期间贷款占比的下降并非金融脱 媒影响 ,而是因为表内贷款无法满足的融资需求被“包装”为表内非标资产,表面上改变了资产结构;2017年金融监管开始之后,银行 业表内贷款占比已逐步回升73%。国内较大型企业和政府的信贷需求已经被银行业完全覆盖,但是小型客户(包括企业与个人)的需求仍 待满足;同时,小型客户也不受直接融资发展的影响,因此未来该信贷市场向小型客户的拓展将使银行表内贷款的占比稳中有升。小型客户的融资需求仍未被满足我国居民杠杆率仍有小幅提升空间,普惠型小微贷款覆盖仍不足。我国居民杠杆率持续提升,从2013年底开始高于新兴市场平均水平;截 至2020年一季度末达到57%

    10、,仍低于美国18pc;而且我国居民杠杆大部分来自按揭贷款,实际消费类贷款的杠杆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 国居民杠杆率仍有提升空间。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在2020年4月22日的发布会上提到:截至2019年末,个体工商户全国登记数 量是8261户,纳入市场监管总局小微企业名录的个体工商户是6523万户,目前有贷款的个体工商户是1394万户,覆盖率是21.4%。我国仍未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但存款端 仍有隐性的自律上限限制。我国的利率市场 化进程始于1990年代初期,经过二十多年 代推进,从法律法规层面来看,已基本实现 利率市场化,标志性事件是: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通知

    11、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对 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 款利率浮动上限。但是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 制仍然存在,目前存款利率的浮动上限设定 在1.5倍。因此,可能仍存在未来完全利率 市场化对息差的负面影响。经营压力下,商业银行已开启综合金融模式未来可见的息差和金融开放的压力下, 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始积极实践综合金 融模式。随着未来金融脱媒与利率市场 化继续推进,我国银行面临一定维护息 差的压力。通过全方位的综合化的融资 服务,可打破仅依靠降低利率抢客户的 “套路”,降低客户对贷款利率的敏感 性、提升存款留存度、稳定息差,也有 助于提高非息收入。目前我国金融行业仍实施分业经营和分 业监管,但我国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 已接近尾声,根据国际经验,未来或将 推进混业经营,使商业银行更加便利地 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4、蚂蚁金服致力于普惠金融(略)报告节选:(。作者:国泰君安,袁梓芳、郭昶皓)。


    注意事项

    本文(银行业专题研究银行的下一个十年.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