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教材素养突破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讲义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及答.docx

    • 资源ID:3644828       资源大小:41.4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教材素养突破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讲义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及答.docx

    1、新教材素养突破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讲义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及答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历史纲要导引三国至隋唐的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艺术大放光彩的时代。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相互交融,促使儒家思想走向哲学化阶段;中印、中日之间的佛学研讨,彰显着唐朝多元化的文化特征;民族融合与中外文化的交流,造就了许多书画名家,更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石窟艺术和繁荣的丝绸之路盛举。学科素养对接时空观念通达时空观念掌握隋朝“三教合一”,唐朝三教并行,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出现的“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868年唐朝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卷子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儒学、

    2、道教与佛教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成就,隋唐时期的艺术和科技成就历史解释明确历史解释研思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思想活跃,宗教呈现多元特征,文学艺术异彩纷呈,隋唐科技走在世界前列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宗教、文学艺术所呈现的不同阶段和时代特征家国情怀渗透家国情怀感悟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文化上兼容并包,注意吸收外族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知识点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从儒学独尊到“三教合一”(1)汉代儒学独尊:汉武帝时期,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后,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2)道教广为传播,佛教盛行魏晋南北朝时,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

    3、,有了新的发展。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也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中国本土化。(3)隋朝“三教合一”,唐朝三教并行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的传播和修行比较简便,对后世影响最大。2从佛教“盛行”“灭佛”到复兴儒学(1)魏晋时期佛教盛行:魏晋时期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利益。(2)南朝范缜抨击佛教: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

    4、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3)统治者四次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先后四次灭佛。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4)韩愈提出复兴儒学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唐中期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学习聚焦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思想活跃,宗教呈现多元特征。知识拓展儒学独尊(1)董仲舒新儒学加强专制皇权和维护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迎合了汉武帝的需要。(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3

    5、)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微点拨魏晋以来佛教、道教的盛行,一方面使传统儒学受到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为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特别提醒“三教合一”并不是三教相互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地位只是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其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但并未失去。“三教合一”的主张并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知识点二文学艺术1.文学辉煌灿烂,异彩纷呈(1)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大发展。从东汉末年开始,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流派。(2)唐朝是中国

    6、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2书法、绘画、雕塑、舞蹈等大放光彩(1)书法艺术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2)绘画艺术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隋唐的画坛,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

    7、道子被尊为“画圣”。(3)石窟艺术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寺很多。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学习聚焦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具有承上启下的特色,唐朝达到高峰。微点拨唐代诗歌的繁荣唐朝开放的社会和繁荣的经济,促进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且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产生了深刻影响。知识拓展书法艺术的特征(1)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一种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2)汉字书法是一种线的艺术,以自由而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形体、感情和气势。(3)书法艺术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

    8、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高度的审美价值。微点拨石窟艺术(1)石窟是营建在岩石、山崖上的寺院,源于印度,后传至中国,而佛教将之发扬光大。(2)石窟艺术是卓越的艺术珍品,它凝聚了深厚的宗教感情,体现了鲜明的时代风尚,展示了一段完整的历史画卷。石窟艺术兼得天地精华与人间灵气,融会中外的文化精粹,活泼的视觉形象能悦人眼目,令抒怀赏。知识点三科技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1)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医药学和地理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果。(2)主要成就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 592 63.141 592 7之间。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西晋

    9、杰出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2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1)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2)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3)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4)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学习聚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隋唐时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学思之窗(教材P45)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齐民要术序贾思勰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提示:反映贾思勰重农抑商

    10、思想,他认为农为本业,商业为末业。知识点四中外文化交流1.以佛教研讨为主要形式的中外文化交流(1)中国同印度之间的交流从东汉后期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印度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也西行前往天竺取经。(2)中国同日本、新罗等国的交流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唐朝高僧鉴真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2.以使节、商人、留学生为主要形式的中外文化交流(1)唐首都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日本、新罗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

    11、的巨大影响,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南方港口城市定居。(4)伊斯兰教也传入唐朝。学习聚焦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文化上兼容并包,注意吸收各族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知识拓展唐朝中外交流交通的主要路线(1)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与域外的经济文化联系频繁。(2)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东可以到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国家。(3)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到达朝鲜、日本;从广州出发,经马来半岛、印度,可以到达波斯湾。探究点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流派儒、佛、道的发展材料一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

    12、,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 韩愈原道材料二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他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1)材料一中,“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或现象?为什么到

    13、隋唐时人们“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提示:儒家在秦代遭焚书之祸,汉初黄老之学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大发展,冲击儒学地位。原因: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出现“三教合一”的潮流,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佛、道两家吸收儒学,也讲“仁义道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学发展的作用。提示:唐中期儒学大师韩愈提出复兴儒学,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家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材料一阐述了儒学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春秋战国、秦朝、西汉、魏晋时期的儒学的不同境遇及隋唐时期的“三教合一”的现状。材料二韩愈提倡“道统”,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唯一合法思想,

    14、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隐性信息是韩愈提出复兴儒学。论从史出魏晋至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1)佛、道盛行,冲击儒学,儒学的统治地位一定程度上动摇。(2)儒学地位不独尊,与佛道并存,且通过援佛道入儒来实现重生。(3)儒学的生存与发展靠的是传统力量而缺少成熟的文化政策做保证,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对儒学冲击较大,隋唐统一,复兴儒学迫在眉睫。深化拓展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儒家独尊汉武帝时,确立“儒家独尊”的地位;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佛教东传东汉初期,佛教传入,汉明帝重视发展,于洛阳修建白马寺道教发展东汉末期,道教在民间开始形成并发展,如:五斗米道、太平道等儒道合流魏晋之际,道家思想上浮,

    15、与儒家合流,形成崇尚老庄道家的玄学思潮佛道交融南北朝时期,佛道首先交融,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佛教盛行“三教合一”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归儒”。三家交融:唐朝统治者奉老子为祖先,道教发展迅速,武则天时,尊崇佛教,佛教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复兴儒学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出现了儒学复兴运动。探究点二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材料一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离骚材料二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材料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16、,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1)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为什么?提示: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体现了屈原和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原因:屈原、杜甫所处时代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作者都对统治者特别是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2)材料一和材料二、三反映的时期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地位如何?提示:材料一的楚辞反映的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奠基时期,材料二、三唐诗反映的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繁荣时期。材料一屈原离骚属于楚辞,表现屈原忧国忧民的浪漫主义特色。材料二李白的诗歌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表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材料三“国破山河在”“烽火连三月”反映了杜甫忧

    17、国忧民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论从史出隋唐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文化交流广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外文化互相吸收、互相促进;继承了秦汉、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化拓展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诗人时代诗歌特色“诗仙”李白盛唐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诗圣”杜甫盛唐转衰诗风淳朴厚重,反映历史的真情实况,有“诗史”之称白居易唐朝中期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深受大众欢迎 规范解题例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功力少而成

    18、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反映的农学思想是()A因地制宜B多种经营C商品生产D重农抑商多种经营指生产活动涉及多种领域,与材料强调因地制宜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农业生产需要因地制宜,没有涉及商品生产,排除C项。重农抑商是指重视农业、抑制商业,与材料强调因地制宜不符,排除D项。答案:A审题干:材料突出强调“顺天时,量地利”,应注意分析齐民要术所反映的农学思想验结论:根据材料和结合选项可知,因地制宜是指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与材料“顺应天时,裁量地利,根据规律办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却多”相符合,故A项正确。 随堂检测1东晋高僧慧远曾说“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

    19、,出处诚异,终期则同。”东晋道士葛洪著抱朴子有内、外两篇,“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这说明()A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 B佛、道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C儒、道、佛的终极目标一致 D东晋最终实现了“三教合归儒”尝试解答_A_据材料“东晋高僧”谈论佛教“如来”“道家”“儒”,判断正确选项。2.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法均已完备,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的是()A王羲之 B颜真卿C柳公权 D吴道子尝试解答_A_关键信息:一是“魏晋南北朝”;二是“书圣”。3.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出现的石窟艺

    20、术包括()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西藏拉萨大昭寺A B C D尝试解答_A_注意分析判断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石窟艺术。4.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箭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A东汉 B西汉 C魏晋 D唐朝尝试解答_D_注意分析判断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的时期。5.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在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多年,又到许多国家周游讲学,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的是()A法显 B玄奘 C鉴真 D僧一行尝试解答_B_在天竺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多年”,“公认的佛学大师”是判断的依据。6.隋唐时期,中华文化更增添了鲜明的多民族色

    21、彩,这主要是由于()A汉族文化为各少数民族效法吸收 B各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具特点C各族交往密切,文化相互交流融合 D继承了历代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尝试解答_C_中华文化具有多民族色彩,是在各族人民交往密切基础上的文化交融。课时作业8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选择题1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并成为黄巾起义的工具。而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认为黄巾军领袖张角“诳眩黎庶,纠合群愚,招集奸党,称合逆乱”;同时强调“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信道求仙者应“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葛洪的主张()A体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B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C反映了下层民众的诉求 D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解析:材料只谈到儒家和

    22、道家,未提佛教,所以与“三教合一”无关,A项错误;葛洪反对张角,强调“忠孝和顺仁信”,这对社会和谐发展是有利的,B项正确;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葛洪的思想对统治阶级是有利的,有利于稳固统治,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答案:B2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解析:道教与佛教的地位不断变化,但是儒学因为符合统治者需求,始终受到统治者重视,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C项正确。答案:C3如图

    23、人物是魏晋时期著名诗人图像,他的诗折射出现实生活的()A田园风情B民族融合C政治黑暗D战乱频繁解析: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折射出的现实生活是田园风情,故选A项。答案:A4周杰伦在一首歌中唱到:“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真迹绝,真心能给谁。”将古典的韵味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歌词中涉及到的书法家是()A颜真卿 B柳公权C王羲之 D祖冲之解析:根据材料“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晋的王羲之擅长行书,且是兰亭集序的作者,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与材料不符,排除。答案:C5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他在送子

    24、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在千福寺壁画中,他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说明了吴道子的宗教画()A吸收融合外来的绘画方式B借鉴民间风俗画表现手段C重视线条描绘的写实风格D具有浓郁的世俗化的倾向解析:“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体现了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D项正确;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并未体现重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宗教画借鉴民间风俗画表现手段,排除B项;材料反映吴道子宗教画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并非“写实”,排除C项。答案:D6如图为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反映了当时佛教

    25、的发展体现了当时乐舞受到西域风格的影响体现了壮阔欢腾的盛世特色是顾恺之的代表作A BC D解析: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北朝时期,顾恺之是东晋的著名画家,与开凿莫高窟无关,错误;莫高窟是佛教石窟艺术的代表,反映了当时佛教的发展,正确;胡旋舞是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隋唐时期的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风格多样,具有壮阔欢腾的盛世特色,正确;故B项正确。答案:B7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下列科技成就不属于隋唐时期的是()A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出现B火药开始用于战争C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D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解析:祖冲之是南朝时期的数学家,D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都是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

    26、,不合题意。答案:D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作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即兰亭序。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处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材料二颜真卿所作楷书端庄浑厚、笔势开张、雍容大度。他创制的“颜体”,是丰裕的盛唐气息、忠贞的个人品格以及高超艺术手段的完美统一,成为后世师法的楷模。(1)据材料,说一说王羲之的书法特点。(2)楷书字体方正,规矩严整。颜真卿又渗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其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问在概括书法特点时,可结合材料一中的“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处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进行概括。第(2)问在回答时代气息时,可从唐代的时代特点的角度进行概括,分析原因时,可从唐朝处于封建王朝鼎盛时期,社会需要法度和规范的角度作答。答案:(1)王羲之在书法上继承汉代传统的同时,尽显虚悬灵动的时风,成为继往开来的“书圣”,其所书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2)时代气息:讲究法度与规范。原因:封建王朝鼎盛,社会需要法度和规范。


    注意事项

    本文(新教材素养突破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讲义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及答.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