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地理新教材《地球的历史》导学案.docx

    • 资源ID:3264407       资源大小:875.47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地理新教材《地球的历史》导学案.docx

    1、高中地理新教材地球的历史导学案第三节地球的历史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地球的年龄:约46亿年。2沉积岩(1)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2)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3生物演化规律: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4地球历史研究的依据: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1判断正误。(1)地球的历史为4.6亿年。()(2)研究地层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2显生宙不包括()A古生代 B中生代C新生代 D元古代答案D解析显生宙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地质年代表(1)时间单位:宙、代、纪等。(2)地质年代表3为什么说地层和化石是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2、提示地层呈层状分布,每一层都记录着地球发展的一段历史,地层类似于书本的“书页”;化石是呈块状存在于地层中,每一块就像一个字,记录着地球的历史。二、地球的演化历程1.判断正误。(1)鸟类诞生于古生代。()(2)人类诞生于新生代。()2中生代结束的标志是()A物种大灭绝 B始祖鸟出现C生物的起源 D联合古陆解体答案A解析中生代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成为中生代结束的标志。3说明动物的演化特征。提示古生代开始出现动物,动物首先出现在海洋中,为无脊椎动物,后来出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中生代出现了鸟类和哺乳动物;新生代出现了人类。任务探究化石和地质年代表材料一科学家往往从连续性好的深海沉积岩芯、冰芯、

    3、黄土、树木年轮以及考古遗迹、文献资料等信息源中获取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环境特征的信息,依此推测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材料二长江上游涪陵段河道中白鹤梁上的石鱼题刻(见下图)记载了公元764年以来72个枯水年份的水位。材料三地质学家认为,在距今约2.8亿年的二叠纪,南极洲作为古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位于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当时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繁盛。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如何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2)推测长江上游地区气候变化的依据是什么?(3)如何确定地质历史时期南极洲的气候变化?成果展示(1)地层层序律是确定地层相对年代的基本方法。未经过构造运动改造的层状岩层大多为水平岩层,下老上新。(2)由材

    4、料可知,该图记载了公元764年以来长江上游涪陵段河道72个枯水年份的水位变化,据此可推测上游地区的降水变化状况。(3)大量煤田在南极洲被发现,说明地质历史时期南极洲分布有大量繁茂的植物,之后被掩埋,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形成煤田。1化石和地层的研究(1)研究地层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2)沉积岩的两大特征:层理构造,含有化石。(3)典型化石反映不同时代的地层,如含三叶虫、大羽羊齿化石的地层为古生代地层,含恐龙化石的地层为中生代地层。(4)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推知沉积时的环境特征。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反映了温暖湿润的浅海环境,含有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反映了湿热的森林环境。2巧记地质年代表

    5、地质年代表,宙代纪三级;隐生有三宙,冥太元三古;显生分三代,古中新生代;古生分六纪,早晚各有三;早古始寒武,奥陶志留随;晚古泥盆起,石炭二叠续;中生含三纪,三叠侏白垩;新生看得见,古新近第四。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读图,回答(1)(2)题。(1)研究古地理环境的主要依据是()A文字记载 B考古资料C标本与化石 D地层和化石(2)与对应的地层是()A甲 B乙C丙 D丁科学思维古地理环境研究的方法研究古地理环境的主要依据是地层和化石。不同的地层含有的化石不同,根据化石的差异可以判断古地理环境特征。相同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的化石。答案(1)D(2)C 提升运用能力云贵高原地区石

    6、灰岩广布,该地区也是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据此回答12题。1石灰岩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A浩瀚沙漠 B冷湿沼泽C温暖浅海 D长寒苔原答案C解析石灰岩属于海相沉积,是在温暖的浅海环境下形成的。2该煤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A湿热的草原地区 B温暖广阔的浅海C湿热的森林地区 D干旱的陆地环境答案C解析煤炭是由森林演变而成的,森林生长于湿热的地区。任务探究地球的演化历程古生代(Paleozoic,符号PZ)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时代,开始于同位素年龄5420.3百万年(Ma),结束于2510.4Ma。古生代属于显生宙,上一个代是元古代,下一个代是中生代。古生代包括了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

    7、炭纪、二叠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又合称晚古生代。动物群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中的三叶虫、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最繁盛。在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相继出现低等鱼类、古两栖类和古爬行类动物。鱼类在泥盆纪达于全盛。石炭纪和二叠纪,昆虫和两栖类繁盛。古植物以海生藻类为主。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是哪一时期?(2)哪一时期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期?(3)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发生在哪一时期?成果展示(1)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2)晚古生代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期。(3)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发生在古生代末期。地球演化史的对比研究生物总是从低级到高级、

    8、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而且演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据此完成(1)(2)题。(1)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A原核细胞生物 B爬行动物C真核细胞生物 D无脊椎动物(2)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物种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A中生代和新生代B古生代寒武纪和中生代末期C古生代和新生代第三纪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科学思维生物演化的进程第(1)题,古生代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第(2)题,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中生代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绝大多数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答案(1)D(2)D提升运用能力在地球的演化历史

    9、上,不同时期都有代表性的地质事件。据此完成12题。1地球上重要的成煤期有()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A BC D答案B解析晚古生代和中生代都是重要的成煤时期。2鸟类形成于()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答案C解析中生代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教材活动巧点拨教材第15页上思考思路点拨(1)观察A、B两地地层数量。(2)找出A、B两地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用斜线连接起来。(3)地层产生差异,主要从地层形成时的环境特征和地层形成后的演变两方面分析。成果展示A地中间和下部的地层与B地上部和中间的地层含有相同的地层,说明A、B两地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两地地层产生差异

    10、,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沉积环境不同,在相应地质年代中,B地未接受沉积;二是沉积环境相同,均接受了沉积,但形成后,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应地层未能长期保存。教材第15页下思考思路点拨(1)用46亿年除以24,可计算出1小时相当于地质年代的时间。(2)找出对应地质年代的时间,用该时间除以1小时相当于地质年代的时间。(3)再用24减去上一个数值,计算出宙和代即可。成果展示地质年代对应时间新生代23:3924:00中生代22:2723:39古生代21:1122:27元古宙10:5921:11太古宙3:1010:59冥古宙03:10教材第19页活动思路点拨(1)判断图中地质年代顺序,自上而下依次为前寒武纪

    11、、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2)根据教材叙述,找到对应地质年代即可判断。成果展示左侧:自上而下的序号依次为:、。右侧:自上而下的序号依次为:、。地理实践深探索方向与建议1在校园周边地区寻找地层,如河边、山区公路沿岸,总结地层的特点。2走进博物馆,观察博物馆中的化石,推测其所处的地质年代。3用沙石、泥土等制作地层标本。4通过网络查找本地古地理环境资料。展示与评价略。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探究点题号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2、3、6、13(1)(2)地球的演化历程4、5、7、8、9、10、11、12、13(3)(4)、14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12、求)1有关沉积岩的叙述,正确的有()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板块运动形成的火山喷发形成的A BC D答案A解析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这是沉积岩的两大特征。2关于地质年代由早到晚的排序,正确的是()A元古宙冥古宙太古宙B元古宙太古宙冥古宙C太古宙元古宙冥古宙D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答案D解析地质年代由早到晚依次是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故D项正确。3地球历史划分的时间单位不包括()A宙 B代C纪 D世纪答案D解析地球历史划分的时间单位包括宙、代、纪等,但不包括世纪。2017年5月24日,中国科学家针对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宜良红石崖虫的一项研究表明,三叶虫与节肢动物门有颚类的亲缘关系更近。据

    13、此完成45题。4三叶虫属于()A原始鱼类 B古老的两栖类C爬行动物 D无脊椎动物答案D解析三叶虫与节肢动物门有颚类的亲缘关系更近,三叶虫是节肢动物的一种,属无脊椎动物。5三叶虫灭绝的地质年代为()A元古代末期 B古生代末期C古生代早期 D新生代早期答案B解析三叶虫是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至2.4亿年前的二叠纪完全灭绝,没有进入中生代。读地球演化历史示意图(单位:亿年),完成68题。6关于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A寒武纪 B新生代C中生代 D古生代答案C解析读图,根据时间特点可知,为前寒武纪,为古生代,为中生代,为新生代。7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是()A B

    14、C D答案C解析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是中生代。据上题分析可知,为中生代,C项正确。8原始鱼类开始出现的地质时期是()A BC D答案B解析原始鱼类开始出现的地质时期是古生代,为古生代,B项正确。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地表形态也在不断变化。据此完成910题。9地球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形成于()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答案D解析喜马拉雅山是地球上最高大的山脉,形成于新生代。10联合古陆开始解体的时代是()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答案C解析联合古陆在三叠纪开始解体,三叠纪属于中生代。2015年初,美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3亿年前(古生代末期)的食肉动物祖先的化石,科学家认为

    15、这一类肉食动物最终进化成为现代的哺乳动物。下图为科学家依据化石恢复的这一古老生物示意图。据此回答1112题。11对材料中信息的判断,合理的是()A生物的进化与自然环境无关B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C图示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哺乳动物D图示时期地球被子植物繁盛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图示时期为古生代晚期。生物的进化与自然环境密切有关;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图示时期是脊椎动物时代,新生代开始出现哺乳动物;图示时期的植物主要是蕨类植物,出现了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繁盛的时代是新生代。12图示时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A恐龙 B爬行类C始祖鸟 D三叶虫答案D解析图示时期是古生代末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

    16、海生无脊椎动物三叶虫;恐龙是在中生代末期灭绝的;爬行类活跃在中生代,没有灭绝;始祖鸟出现在中生代。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2分)13读某时期地质年代简表,回答下列问题。(30分)(1)甲是_,该时期距今_。(6分)(2)A是_,B是_,C是_,D是_,E是_,F是_。(12分)(3)描述该地质历史时期生物进化特征。(8分)(4)说明该历史时期地壳运动和海陆格局的变化特点。(4分)答案(1)古生代5.41亿年2.52亿年(2)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3)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陆地上出现了低等的植物,出现早期鱼类和两栖类动物,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4)地壳运动剧烈;形成联

    17、合古陆;海洋面积缩小,陆地面积扩大。解析据图中信息“原始鱼出现”“陆生四足动物出现”等可知,图示历史时期为古生代。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陆地上动物不断出现,出现了鱼类和两栖类动物;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此时期地壳运动剧烈,形成联合古陆,海陆面积不断变化。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升降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

    18、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知识上的准备工作。(1)考察名称: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分)(2)考察工具准备:_。(4分)(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较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代。(4分)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应为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_。(6分)(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至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_环境向_环境的演变。(4分)由不同化石

    19、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填“抬升”“下降”“水平”)运动。(2分)答案(1)生物化石(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3)沉积古生海洋陆地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4)海洋陆地抬升解析解答本题应从掌握地球演化、化石与地层的关系、古生物环境的特征及其成因等基础知识入手,通过理解所反映的相关古生物化石的内容,针对性地解答各小题。解决该题的关键应抓住以下几点:(1)图中古生物新老关系:三叶虫(古生代),恐龙(中生代),哺乳动物(新生代);(2)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及地壳的运动过程;(3)化石形成的岩层沉积岩;(4)古生物的生存环境:三叶虫(海洋)、恐龙(陆地)。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地理新教材《地球的历史》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