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赛课教案1.docx

    • 资源ID:28951387       资源大小:1.11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赛课教案1.docx

    1、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赛课教案1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1、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2、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2、教材解析本课是人教版(2017)中国历史第19课,属于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上承九一八局部抗战,与后面的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构成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整体。本课的主要内容有: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其中淞沪会战为新增添内容,在淞沪会战惊心动魄的三个月当中,全中国上下凝聚出了一个共识,就是为

    2、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整个民族决心以全面的牺牲来面对历史危机的挑战。3、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处于由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思维认识的阶段,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有了一定发展。但地处农村的学生知识面相对窄一些,需要适当补充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相关知识。当涉及到日本侵华史实的时候,学生往往会群情激愤,中华民族的耻辱、中日之间的仇恨油然而生。这种情感值得珍惜,但更需要引导,引导学生理性爱国,勿忘历史,展望未来。四、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等历史史实。2、通过我

    3、是解说员、文字史料、地图史料等的研读,能说出七七事变的前因后果;通过对文字、图片等材料进行分析,记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学会概括有效信息,从而提高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能讲出抗战中涌现的抗日军民的英勇事迹,激发爱国情感。4、通过视频、材料等手段,能说出日本对中国的野蛮侵略,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依据: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后,蒋介石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共同御敌,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难点: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前日本政府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4、依据:当今日本政府,不仅不就南京大屠杀向我们道歉,还在国内篡改教科书掩盖侵略罪行。6、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讨论探究法和故事讲述法。讨论探究法是基于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部分地图及文字材料,需要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解决从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故事讲述法是基于通过我是解说员活动和讲述抗战中的英雄事迹等活动,让学生在讲述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胆量与表达能力更在讲述中体会到国人那种无畏无惧、视死如归的抗战精神。7、教学过程【导入】在北京西南的永定河上横跨着一座气势如虹的古桥,它的名字叫卢沟桥,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晚,这里响起了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让我们把时

    5、间推移到1937年,一起感受那段“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时代壮歌。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内容时间都发生在1937年,本课的导入紧密贴合学习内容。【任务一:七七事变】1、假如你是一名解说员,你会如何简洁而实事求是的解说此事件? (注意要说明要点:时间、地点、内容、影响)学生活动:学生进行短时间的准备,可参照课本也可脱离课本。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让学生能复述出七七事变这一经过。并让学生通过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来记住事件的名称。2、为什么说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的起点?学生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齐答。设计意图:通过把整个抗日过程用时间轴的形式呈现

    6、给学生,给学生直观地感受。3、士兵失踪是真实的原因吗?A: 当时担任陆军省军务课政策班班长的佐藤贤在大东亚战争回顾录中谈到:当时东京流传着“第二个柳条沟事件将会于七夕在华北出现。”据今井武夫记载:那时候,在东京盛传着这样的谣言,“七夕的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沟一样的事件。”B:在演习中失踪的日本士兵叫志村菊次郎。当时日军的前线指挥官大队长一木清直在东京朝日新闻1938年6月30日发表的采访中说明了士兵志村菊次郎走失后又返回“当时接到报告士兵(志村)已经回来了,没有异状。据考证,事变后被送回家乡。1941年,再次入伍。学生活动:多媒体展示后,学生凭借现有知识和理解能力,可以直接回答出答案。设计意图

    7、:通过两则材料的引入,让学生知道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士兵失踪只是日本侵华的借口。4、日军为什么在卢沟桥发动事变(1)卢沟桥之得失,北平之存亡系之;北平之得失,华北存亡系之。卢沟桥事变后报纸评论提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资料让学生初步感知卢沟桥的重要性。(2)观察卢沟桥的地理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活动:多媒体展示地图,在小组内合作探究解决。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解决这个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学生解决不了,可以提示让学生抓住卢沟桥地理位置和交通位置进行研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卢沟桥战略地位的重要性。5、体会“宁为战死

    8、鬼,不做亡国奴”的爱国精神a、“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佟麟阁b、“抗日救国乃军人天 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赵登禹设计意图:通过让同学们齐读抗日将士的话语,感受抗日将士的爱国精神。6、图片体会“没有国,家安在”。观看一幅真实的历史照片1937.中国废墟中的婴儿,1937年,日军轰炸过后,一个满身鲜血的幼儿,因为伤痛、惊恐和失去母亲而嚎啕大哭。这幅满目疮痍的画面也成了中华民族饱受战火摧残的缩影。 设计意图:通过这幅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战争带给国家带来的破坏,给人民带来的伤痛,没有国,哪有家!【教师过

    9、渡】卢沟桥的炮声不仅震惊了世界更唤醒了一个民族。在民族危难之际,你认为国民党与共产党怎样做才能更好的抗击日本侵略?【任务二:国共第二次合作】1、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蒋介石7月17日庐山谈话 提问:(1)通电表明共产党什么样的立场?(2)蒋介石的演说表明其态度有了什么样的转变?学生活动:先自主思考,对子交流答案。设计意图:随着卢沟桥事变的爆发,平津危急,华北危急,让同学们通过分析材料看到共产党

    10、与国民党开始纷纷行动起来。2、课本92页材料研读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5年7月15日)提问:试分析上述材料的意义。(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分析概括)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小组内交流答案。设计意图:通过对这段材料关键句子和字词的分析,让同学们感受到到共产党国为共二次合作所做的努力和做出的牺牲。3、工农红军改编、国共合作宣言发

    11、表设计意图:以图片和文字史料史料的形式呈现,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4、梳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梳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学生活动:学生齐答,进一步巩固5、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基本形成七七事变后,广大人民群众纷纷加入到支援抗战的行列中来,居民送水送饭;工人加班生产;在广州的擦鞋儿童也将一天的辛苦所得捐献出来支援抗战;还有我们的华侨陈嘉庚等人,抗战时虽然远在南洋,事变后,组织海外侨胞捐款捐物,积极支援祖国的抗战。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身为中国人面对外敌入侵,我

    12、们要万众一心,共同御侮。【教师过渡】日本占领北平、天津后,又在上海制造八一三事变。企图占领上海,威胁南京,迫使南京政府就范,以求3个月内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奋起反抗,淞沪会战爆发。【任务三:淞沪会战】1、感受战争的惨烈多媒体出示资料:a、淞沪地区是平原水网地带,无险可守。参战的第18军军长罗卓英说,“这里没有山岭,也没有特殊的设备资源可利用。连个像样的战壕也来不及修筑,勉强建立了一点简单的工事,在日寇重炮和坦克车的疯狂攻势下,只有拿我们的血肉和他们去拼了。”设计意图:通过补充文字资料和经历过此场战役的人的描述,让学生感受这场战争的惨烈。2、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社论,特别提出华军之英勇抵抗。提问:结合

    13、课本,用史实说明中国军民是如何进行抗战的?这对抗战初期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补充知识一:中国空军飞行员阎海文座机被敌高射炮弹击中,跳伞陷入敌阵地,他举枪击毙包围之敌数名,以最后一颗子弹自杀,壮烈殉国。空军飞行员沈崇诲在飞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开足油门,对准一艘敌舰俯冲下去,践行了与敌舰同归于尽的誓言。与此同时,上海人民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抗日爱国热潮,人民所表现的也是慷慨捐输。凡部队所需要的无论食物,或是防御用品如麻袋、沙包、铁丝等都是无条件贡献。补充知识二: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毙伤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迫使日本不断增兵上海至28万多人,将战略进攻重点方向由华北转向华中,造

    14、成了日军只能沿长江两岸山区西进武汉的不利态势。与此同时,为中国东部工厂内迁,保存经济实力,掩护国家转入战时体制赢得了宝贵时间。)学生活动:通过学习课本,自主完成,展示反馈。设计意图:通过讲述抗战中的英雄事迹这一活动,让学生在讲述中提高了胆量与表达能力,提高了学习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感受国人的抗战的英勇无畏和血战到底的民族精神。针对农村学生知识面教狭窄这一情况,增加了抗战中的飞行员和上海市民支援抗战的资料。此外也对淞沪会战更广层的影响进行了适当补充。【过渡】上海失陷后,日军继而进攻南京,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陪都。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并在随后的六周内制造了惨绝人寰

    15、的南京大屠杀。【任务四:南京大屠杀】1、观看视频(视频为优酷客户端下载,内容为日军南京大屠杀简介)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深切感受到日军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2、朗读感悟凝视300000历史不容忘记凝视300000“3”后面是一个个“O”(零)吗?不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正面对屠刀,怒目相看!凝视300000“3”后面是一个个“0”(圈)吗?不分明是一根根高悬的绞索,东条英机们,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凝视300000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多行不义必自毙!学生活动:有感情的朗读。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首小诗,表达对日军暴行的愤怒。我们不要忘了那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杀戮历史,是永远无法改

    16、变的。3、“勿忘历史,开创未来”80年过去了,面对曾经的罪恶,日本却没有丝毫的反省,首相安倍晋三仍在参拜供奉靖国神社,(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战犯的牌位。靖国神社已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精神支柱和聚会地。)右翼势力更是篡改历史教科书,企图抹杀侵略的事实。 提问: 对日本的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活动:学生思考片刻,组织语言,展示反馈。设计意图:“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是史学的根本任务;作为历史教学,理应把人类历史上那些最能闪耀人类智慧光芒的文化知识,最能促进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加以提升,凝练为历史智慧,传授给青年学生,从而提高青年一代的人文素质。 通过此环节让学生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如

    17、何发展中日关系。如果学生在回答此问题时言论过于偏激,要引导他们理性爱国。【小结】回首这一场场浩劫,不是为了铭记仇恨。我们只是为了缅怀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无数无辜生灵,缅怀那些为了正义和解放事业奉献了热血和生命的战士,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财富;我们只是为了保留一段真实的历史,汲取教训,然后用负责的态度建设未来。我们只有更加强大更加团结才能凝聚成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一段铿锵的旋律,才能在中华国土上激荡千年。八、板书设计七七事变 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国共第二次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 反对战争,牢记历史九、拓展作业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提问: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看法?这说明了什么?东史郎先生勇于面对侵略历史,敢于承担历史责任,如实描述历史,有着强烈的正义感;而渡部升一是日本右翼分子,极力为日本的侵略行径辩护,歪曲历史的真相。 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侵略野心不死等。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赛课教案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