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3赐山中学语文版初中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

    • 资源ID:28431364       资源大小:77.62KB        全文页数:9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赐山中学语文版初中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

    1、3赐山中学语文版初中文言文复习学案语文版初中文言文7-9年级知识梳理复习复习目标:1、能熟读初中教材中的全部文言文课文,有很强的语感;能熟练背诵或默写文言文基本篇目中要求背诵的段、篇或名言警句。2、能正确理解文言文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3、能正确理解文言文课文中的句子的意思,文段的意思。4、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意思及文章的基本写法和揭示的主旨。知识链接: (1)朗读节奏的划分 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首先要理解句义,再按意义划分。一般主语谓语要分开,较长的修饰限制语要划开。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主语+谓语+宾语),又如“今齐地/方千里”等。(2)解释实词的含义

    2、,区别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以课下注释中的单个词为主,多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如果有本义和句中义的,尽量答全,尤其不能丢掉句中意思,即这里指的内容。(3)文言句子的翻译 从内容上看,中考易考关键语句的翻译;从古汉语角度看,易考特殊句式的翻译;从来源看,大多来源于课下注释。 一般要用直译法。直译译不通时再辅以意译法。翻译时注意运用“留”、“补”、“删”、“换”、“调”的方法。考试时按语言点给分,所以翻译句子时字字落实。七年级上:(一)论语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3、,思而不学则殆。”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二)论语十则 1.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德之,不去也。”6.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

    4、言而后从之。”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8.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10.(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风乎舞雩(y),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 习: 而: 通 ,意思: 译文: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提示:“不亦乎”反问句式 译文: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 知: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 知: 为: 矣: 译文: 5、学而不思则罔,思

    5、而不学则殆。 而: 罔: 殆: 译文: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 好: 耻:愿意为“耻辱”,在文中的意思是 译文: 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 识: 厌: 诲: 于: 译文: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 古义: 今义:数词 焉: 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其: 从: 译文: 特殊句式:省略句,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 省略动词“择”。 10、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省: 身: 谋: 忠: 交: 信: 传: 1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贤: 齐: 12、子贡问曰:

    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言: 行: 恕: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弘毅: 1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易其道得之,不取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德之,不去也。”道: 处: 去: 15、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恶: 17、子曰:“富而可求也,随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而: 求: 执鞭之士: 18、(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 莫春: 咏: 与:

    7、二、文言断句。(用“/”) 1、学 而 时 习 之,不 亦 说 乎? 2、人 不 知 而 不 愠,不 亦 君 子 乎? 3、学 而 不 思 则 罔,思 而 不 学 则 殆。 4、择 其 善 者 而 从 之,其 不 善 者 而 改 之 。三、文意理解。1、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读它同样受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 2、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3、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三)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8、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自: 略无: 通 ,意思: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1 重: 岩: 嶂: 隐: 译文: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 亭午: 夜分: 曦: 译文: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1 襄: 沿: 溯: 绝: 译文: 5、或王命急宣 或:

    9、宣: 6、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其: 以: 虽: 疾: 奔 原意:奔驰,在文中的意思: 译文: 7、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之: 素湍: 8、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绝: 其: 良 古义: 今义:较好的 译文: 9、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至: 旦: 属: 绝: 寒 原意:寒冷,在文中的意思: 肃 原意:严肃,在文中的意思: 译文: 二、文言断句。 1、其 间 千 二 百 里,虽 乘 奔 御 风,不 以 疾 也。 2、绝 巘 多 生 怪 柏,悬 泉 瀑 布,飞 漱其 间 ,清 荣 峻 茂,良

    10、多 趣 味。 三、文意理解。 1、作者在写三峡的水时,为什么没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而是先写夏季?2、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3、在学习本文时,老师给出一副没有完成的对联。请你根据课文所写 景物的特征,将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三峡 风光好, 下联:神州日新月异大地宽。(四)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一、重点字词

    11、句梳理。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 2、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去: 乃: 3、尊君在不? 不: 译文: 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 译文: 5、友人惭,下车引之。 引: 惭 原意:惭愧,在文中的意思: 6、元方入门不顾。 顾: 译文: 二、文言断句。 元 方 入 门 不 顾。 三、文意理解。 1、期行中友人缺乏哪两种品格?缺乏的品格具体表现在哪?这篇 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期行中面对友人的认错,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 看法。 (五)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12、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伤仲永 伤: 2、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隶: 3、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尝: 之: 4、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 异焉: 书: 异 原意:惊异,在文中的意思: 5、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收: 为: 观: 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自是: 立就: 文理

    13、古义: 今义:文章内容和词句方面的条理或者是文科和理科的合称。 译文: 7、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 乞: 稍稍 古义: 今义:稍微 奇 原意:奇怪,在文中的意思: 宾客: 利: 译文: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环谒: 于: 通 意思: 9、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之: 闻 原意:听见,在文中的意思: 10、复到舅家,问焉。曰: “泯然众人矣”。 复: 泯然: 众人 古义: 今义:许多人,大家 译文: 二、文言断句。 1、借 旁 近 与 之,即 书 四 句,并 自 为 其 名。 2、自 是 指 物 作 诗 立 就 3、父 利 其 然 也(只画一处) 4、余 闻

    14、 之 也 久(只画一处) 三、文意理解。 1、文中与方仲永“世隶耕”相照应的句子是 ,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 “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 。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六)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公亦以此

    15、自矜 矜: 译文: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释: 睨: 之: 译文: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矢: 但: 颔 原意:下巴,在文中的意思: 4、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射 原意:发射,在文中的意思: 译文: 5、无他, 但手熟尔。 尔: 译文: 6、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尔: 忿然: 轻 原意:重的反义词,活用的意思: 译文: 7、以我酌油知之。 以: 之: 8、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乃: 置: 以: 覆: 徐: 沥: 之: 通 ,意思为: 9、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 因 古义: 今义:因为 10、康肃笑而遣之。 之: 译

    16、文: 二、文言断句。 1、陈 康 肃 公 尧 咨 善 射 2、徐 以 杓 酌 油 沥 之 三、文意理解。 读了卖油翁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 别人的长处? 七年级下(七)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重点字词句梳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则: 名: 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 惟: 馨: 译文: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上: 译文: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17、丁。 鸿: 译文: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之: 乱: 劳: 形: 译文: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译文: 8、孔子云:何陋之有? 之: 译文: 特殊句式:倒装句,宾语前置,“有何陋”。二、文言断句。1、谈 笑 有 鸿 儒,往 来 无 白 丁。2、无 丝 竹 之 乱 耳,无 案 牍 之 劳 形。三、文意理解。1、表明陋室环境优雅的句子是: 2、请概括本文的主旨(用原文的语句回答)。3、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举例分析?4、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18、(八)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之: 可爱: 蕃: 译文(画线句子):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之: 而: 染: 濯: 妖: 译文: 3、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蔓: 枝: 远: 亭亭: 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而: 亵

    19、: 译文: 5、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特殊句式:“,也”判断句式。 译文: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6、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 7、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 之: 译文: 宾语前置(特殊句式):“菊之爱”即“爱菊”。 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9、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 二、文言断句。 1、水 陆 草 木 之 花,可 爱 者 甚 蕃。 2、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濯 清 涟 而 不 妖 3、予 谓 菊,花 之 隐 逸 者 也三、文意理解。 1、本文写莲,同时还写了菊和牡丹,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2、作者以莲自喻,表明它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3、文末为何要

    20、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 4、人们爱莲,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精神价值中你 更看重哪种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 5、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本文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不同,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九)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

    21、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2、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会宾客大宴 会: 宴: 译文: 特殊句式:宾语前置 ,正常语序为“会大宴宾客”。 2、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于: 之: 施: 3、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 但: 闻: 下: 通 ,意思为: 译文: 4、妇拍而呜之 而: 之: 5、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毕: 译文: 6、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少: 舒: 译文: 7、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之: 译文: 8、曳屋许许声 曳: 译文: 9、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译文: 10、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虽: 名: 译文: 1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

    23、战战,几欲先走。 奋: 股: 几: 走 古义: 今义:步行 译文: 二、文言断句。 1、便 有 妇 人 惊 觉 欠 伸 2、于 是 宾 客 无 不 变 色 离 席三、文意理解。 1、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 2、文章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为什么从“遥闻深巷中犬吠”写起? 3、文章描写技艺时,多次描写听众的反应,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十)强项令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

    24、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 “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25、 1、后特征为洛阳令。 征: 2、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及: 3、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 驻: 叩: 以: 译文: 4、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数: 格: 译文: 5、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理: 译文: 6、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被: 译文: 7、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顿: 据: 译文: 8、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行: 通 ,意思: 译文(画线句): 9、因敕:“强项令出!” 强: 项: 译文: 10、宣悉以班诸吏。悉: 通 ,意思: 译文: 11、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栗: 译文

    26、: 二、文意理解。 1、帝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他的这些变化? 2、“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3、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董宣怎样的性格特点? 4、文章第一段是正面详写董宣,第二段是侧面略写董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十一)包拯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去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

    27、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第归,杀而鬻之 第: 鬻: 之: 2、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 古义: 今义:寻找译文: 3、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遗: 译文: 4、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才: 译文:


    注意事项

    本文(3赐山中学语文版初中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