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历史最后一卷解析版.docx

    • 资源ID:27134364       资源大小:54.79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历史最后一卷解析版.docx

    1、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历史最后一卷解析版2019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历史最后一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

    2、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商周之际,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还须防止被征服者的反抗,因而周在推翻殷商之后,不可能建立领土国家,以直接统治所有被征服地区。这说明西周()A实行分封制旨在防范叛乱 B采取地方分权是形势使然 C确立宗法制度有其社会基础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2(4分)晋律在刑法方面的适用原则是:亲属相犯(如杀、伤等),以卑犯尊者,处罚重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重;若以尊犯卑者,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轻。这反映出当时()A法律儒家化 B伦理是定罪的最重要依据 C儒学法律化 D

    3、以礼人法的特点开始出现3(4分)唐代以为艺术要“发乎情,止乎于礼”,要求书法“至善”,科举教育制度中的书学也以实用为目的,要求书写“皆得正详”,这种对“法”的极致追求,势必会产生一种相对的反动。在此背景下出现的书法作品是()A苏轼黄州寒食帖 B颜真卿多宝塔碑 C唐寅落花诗册 D柳公权(玄秘塔碑4(4分)除了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的江南地区和闽粤沿海的工商业吸纳了一部分雇佣劳动者外,被兼并土地的农民背井离乡或者换个地方继续务农,或者沦为奴仆,或者走投无路揭竿起义。这表明明朝时()A土地兼并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C形成自由劳动力的条件不成熟 D土地兼并造成社会动荡5(4分)由上海唐

    4、晋记铁号1895年在汉口开设的晋和铁号,其经理由上海委派,根据营业好坏随时都可撤换,内部分工有跑街、账房、过磅、门市营业员等,都实行工资和分红制。据此可知()A汉口经济结构开始变动 B民族企业大都采取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C晋和铁号具有近代性质 D近代企业普遍采用资本主义雇佣方式6(4分)辛亥革命后,各党派都表现了所谓“醉心共和”的极大热情,但他们这种热情是“以执政去留,为己党盛衰所系,而所争固不在政策”。这说明()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共和宗旨成为政争手段 C政治斗争削弱共和理念 D共和主义推动政治进步7(4分)从1941年7月至1945年6月,大后方通过征实、征购和征借等方式从农民手中所得

    5、到的稻麦总量约为4亿石左右。这主要说明()A抗战防御阶段粮食问题严重 B日本军控制了沦陷区稻麦 C农民对抗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D大后方成为抗日主要阵地8(4分)1971年,尼克松政府制定了一份“中国许可证清单”,试图放松对华贸易管制,以缓和对华关系,但并没有取得美国预期的效果,中国的反应十分冷淡。这表明()A中美关系并未得到实质改善 B美国忽视了中国当时的现实 C经济利益是中美关系的关键 D中国尚未改变对美国的政策9(4分)罗马法学家保罗在论普拉蒂中写道:“在对那些以全部财产承担责任的人作出判决时,不能夺去他们的全部财产,应当留下一部分让他们维持生活。”这一思想体现了()A罗马法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6、 B成文法约束了贵族特权 C罗马法的同情和包容原则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10(4分)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系科学文化扩张的结果,正是科学文化的积淀孕育出了像在英国出现的一批连接科学兴趣和工业导向的地方性的社团或者是研发组织,从而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大幕。根据这一观点,工业革命的产生是()A经济发展的需要 B有用知识的驱动 C对外扩张的结果 D研发组织的主导11(4分)1930年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决议指出,要“在坚决保持对外贸易垄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苏联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关系”,这反映了苏联()A贯彻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B有意改善与西方国家关系 C国内经济已得到恢复发展 D抓住工业化

    7、建设有利契机12(4分)1970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以集体行动的形式向跨国石油公司及其母国(主要是美国)展开了提高石油标价和争取石油标价权的斗争。在这场斗争的初期,美国政府接受产油国的谈判方案。这表明()A产油国已控制世界石油市场 B美国战后霸权地位完全衰落 C石油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命脉 D新兴国家斗争取得初步成果二、非选择题: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清高利货资本得到了更大发展,社会财富通过多种途经转化成高利货资本。 高利贷资本的总量有了较大增加,分为“生活性、消费性”和“经营性、生产性”两种不同性质的借贷关系。不论农村或城市,生活性、消费性借贷风险大、利率高昂、剥削

    8、残酷,作用是消极的。但进入明清以后,高利贷资本利率在整体上呈稳定及下降之势,逐渐向生产、流通领域放贷,商人负债经营已相当普遍。明中叶以后,高利贷资本也开始了向近代借贷资本的转化。明清时期,工商矿冶业中的资本性、经营性和生产性借贷明显增加,高利贷资本与城市工商业经济运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种资本性、经营性借贷从行业分,有商业中的流通性资金借贷,还有手工业、矿业中的生产性资金借贷;从经济运行不同阶段看,则既有经营起步时的开办资本(或称原始资本)借贷,也有经营过程之中的流动资本借贷。而且在某些工商行业和城市形成某种比较固定的资本供需关系。高利贷资本在社会再生产中的积极作用日益显著。据刘秋根明清商业资

    9、本整理材料二 近代早期,英国社会的有息借贷观念经历了革命性的转变。放贷取息从一种罪恶演变成一种在道德上不受谴责、在经济上有重要作用的行为。在17世纪,对合理利息和不合理利息的区分还是变得越来越普遍。新评价标准还体现在对于“富人借贷”的辩护中,这种辩护认为,不可向穷人放贷取利,但对有偿还能力的富人放贷取利却是可以的。这就是以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福利的改善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在此标准中,放贷取利变为对社会有重大作用的行为。到了18世纪初,人们开始更公开地以经济利益为核心标准为有息借贷辩护。并指出一旦贸易发展起来,有息借贷就是不可避免的。当时社会对放贷取息已经很宽容,利率水平也低了很多,各种出版物也在不断

    10、强调低利率的好处。到了19世纪初,无论从法律还是道德层面,适度的利息已被普遍接受。摘编自唐科近代早期英国有息借贷观念的嬗变(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高利贷资本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有息借贷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时期中_英借贷业的影响。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杨光先对西洋历法和基督教的态度“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认为耶稣是“乃谋反正法之贼首,非安分守法之良民”。李贽对利玛实的态度“今尽能言我此间之言,作此间之文字,行此间之礼仪,是一极标致人也。中极玲珑外极朴实“但不知到此何为我已经三度相会,毕不知到此何

    11、于也,意其欲以所学易吾周孔之学,则又太愚,恐非是尔。”伏尔泰对儒家思想的态度这种儒者的宗教又一次受到推崇。它没有迷信、没有荒谬的传说,没有一条教义是触犯理性和自然的,信徒们对这些教义可以给出100种不同的含义,因为他们没有教条。”称赞孔子“全然不以先知自诩,绝不认为自己受神的启示,他根本不传播新的示教,不求助于魔力”。孟德斯鸠对传统中国的态度中国是专制制度的标准范例,是用棍子进行统治的专制国家,尽管中国也有某些可取之处,但总体上看,却应当是谴责和批判的对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本土观念与外来文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2、。三、(共1小题,满分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15分)材料 2009年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16号】(简称:新医改)中提出,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要全面覆盖城乡居民,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新医改思想的指导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取得了长足发展。2016年国家提出对新农合与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整合,推动形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林淑周新医改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1)根据材料,分析中国政府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

    13、所学知识,指出新农合的推行对农村社会生活的影响。四、(共1小题,满分0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6材料 面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给抗战带来的威胁和挑战,以力报为代表的媒体承担了宣传的重任,它们立民族传统文化之信心,破敌伪文化阴谋,奋战在文化战线上,希图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结果中国人民取得了最终胜利。这场胜利是全体中国人同心戮力的结果,而所有国民能众志成城,消除一切障碍,实则源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事实证明,民族、国家不论大小,都应维护自己的文化认同,尤其在战争中,唯有文化认同才是团结一切力量的纽带,是民族、国家的内聚力和民族精神的来源。陈艳辉抗战时期的媒体宣传与文化

    14、认同重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出现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进步媒体的作用。五、(共1小题,满分0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7材料 由于战祸,国家到处向人民征收赋税,逼迫催促索求,也没有固定标准,官吏窍立名目,随意增加赋税,新旧税接连不断,没有限度。而征收赋税的官吏借机对百姓进行侵夺。百姓因不堪忍受而大多逃亡为浮户。为了革除税收的弊病,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并解决对藩镇的军事费用,建中元年(780),杨炎向德宗建议实行“两税法”。具体办法是:“几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

    15、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变,申报出入如旧式。”两税法的推行,“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两税法与租庸调不同,它“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这样就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赋税不合理的现象。同时,贵族官僚和商人也要按财产纳税,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两税法是中国税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炎改革赋税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杨炎的历史功绩。2019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

    16、历史最后一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解答】材料表明周在推翻商朝以后,由于交通不便等因素,只能实施分封制间接控制被征服地区。故选B。材料说的是实施分封制的背景,不是影响,排除A;材料说的是分封制,排除C;分封制体现的是地方分权原则,排除D。故选:D。【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准确把握。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

    17、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解答】材料表明当时将儒家伦理引入法律,故选A。材料表明伦理是定罪的重要依据,但没有表明其是最重要的,排除B;材料说的是法律受到了儒学的影响,与C相反;以礼入法从汉代开始,排除D。故选:A。【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儒家思想发展的准确把握。3【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考查宋朝书法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判断出宋朝书法特点,结合选项作品时间和特点解答即可。【解答】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对唐代书法“重法度”,即规范的反动,表现为宋代书法“尚意”,即重视情感意趣和个性表露,故A项正确。BD都是唐代“重法度

    18、”的表现,排除。C是明朝,离唐代时间太远,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宋朝书法的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分析】本题以江南地区和闽粤沿海的工商业吸纳了一部分雇佣劳动者切入,考查了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商业发展促进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社会出现转型现象。【解答】A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B错在“开始”,故B错误;C材料说的是,土地兼并使农民失去了土地,但当时的工商业水平,只能吸纳较少的劳动力,多数失地农民只能换个地方继续务农,或沦为奴仆或土匪,故C正确;D社会动荡只是土地兼并的后果之一,而材料强调的是,失地农民无法大规模转化为自由劳动力,故D错误。

    19、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把握,考查了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5【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性质。【解答】C从晋和铁号“实行工资和分红制”等信息,可看出其具有近代资本主义性质,故选C。A错在开始”;只是个例,不能反映整个近代企业和民族企业,排除B,D。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学生要能够通过材料看出晋和铁号具有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工业。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企业的理解。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要求学生结合辛亥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材料强调各党派的“醉心共和”,实际上是只考虑本党利益,不

    20、考虑政策利弊,“共和”成为党派间进行政治斗争的手段。故选:B。【点评】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辛亥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表现和影像来分析。【解答】由“大后方通过征实、征购和征借等方式从农民手中所得到的稻麦总量约为4亿石左右”可知,农民对抗战做出了突出贡献。故选:C。【点评】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抗战时期的特点,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8【分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试图放松对华贸易管制以缓和对华关系。【解答】1971年美国“试图放松对华贸易管制以缓和对华关系”,但此时中国处干

    21、“文革”时期,并没有强烈的对外贸易需求。因此并没有取得美国预期的效果,中国的反应十分冷淡是当时的现实造成的,故B正确。ACD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9【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解题的关键是“在对那些以全部财产承担责任的人作出判决时,不能夺去他们的全部财产,应当留下一部分让他们维持生活”。【解答】“在对那些以全部财产承担责任的人作出判决时,不能夺去他们的全部财产,应当留下一部分让他们维持生活”表明成文法约束了贵族特权,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为中档题,考查

    22、罗马法,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的价值。1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材料中的学者认为,工业革命是科学文化扩张的结果,是科学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工业革命过程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11【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解题的关键是“在坚决保持对外贸易垄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苏联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关系”。【解答】从1930年这个时间,以及苏联要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关系,可见苏联要利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进行工业化建设,故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排

    23、除。故选:D。【点评】本题为中档题,考查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体制,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经济,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1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世界经济体系,要求学生结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特征来分析。【解答】“石油输出国组织以集体行动的形式”向美国展开斗争,斗争使美国政府接受产油国的谈判方案,表明新兴国家在反对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方面的斗争取得了初步胜利。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特征,还要搞清楚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特点。二、非选择题:13【分析】本题以明清高利货资本得到了更大发展切入,考查了明清时期的商

    24、业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明清时期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解答】(1)根据材料一“高利贷资本的总量有了较大增加”、“分为“生活性、消费性”和“经营性、生产性”两种不同性质的借贷关系”、“逐渐向生产、流通领域放贷,商人负债经营已相当普遍。逐渐向生产、流通领域放贷,商人负债经营已相当普遍。”、“明中叶以后,高利贷资本也开始了向近代借贷资本的转化”可概括明清高利贷资本发展的特点为:资本总量增加;借贷类型多样;经营性、生产性借贷比例增加;利率降低;向近代借贷资本转化。这种特点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城市

    25、经济的发展分不开,也反映了明清时期中下层民众生活的贫困和货币作用增强。(2)根据材料二“放贷取息从一种罪恶演变成一种在道德上不受谴责、在经济上有重要作用的行为”、“在17世纪,对合理利息和不合理利息的区分还是变得越来越普遍。”、“放贷取利变为对社会有重大作用的行为。”、“到了19世纪初,无论从法律还是道德层面,适度的利息已被普遍接受。”可总结出其变化:从认为有息借贷是罪恶到区分合理利息与不合理利息,再到认为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最后认可适度利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高利贷是不道德的经济行为,加剧中下层阶级的贫困;客观上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工商业发展;促进城乡生活货币化。故答案为:(1)

    26、特点:资本总量增加;借贷类型多样;经营性、生产性借贷比例增加;利率降低;向近代借贷资本转化。原因:中下层阶级生活的贫困;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作用增强;生产方式的变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城市经济发展。(2)变化:从认为有息借贷是罪恶到区分合理利息与不合理利息,再到认为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最后认可适度利息。影响:高利贷是不道德的经济行为,加剧中下层阶级的贫困;客观上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工商业发展;促进城乡生活货币化。【点评】本题考查了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准确理解,考查了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和启蒙运动,试题

    27、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解答】根据材料“杨光先对西洋历法和基督教的态度”、“伏尔泰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可提炼出论点是本土观念是知识分子对待外来文化的立足点。需要从明清时期西学东渐对中国本土观念的影响和中国儒家思想对启蒙运动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可。故答案为:示例:本土观念是知识分子对待外来文化的立足点。本土观念一般根植于本国国情,对本土知识分子有着巨大的影响,这必然影响知识分子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成为本土知识分子对待外来文化的立足点。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儒家学者基于儒学观念对其持排斥态度。此后一直到宋代,儒家学者才出于完善儒学的目的,对其进行吸收。明朝儒家学者对于西学东渐的态

    28、度,也是立足于本土观念。杨光先的“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入”,即是基干本土的华夷观念。李赞对于利玛窦的揣摩也是基于“周孔之学”。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对于中国文化的态度虽有差异,但都立足于西欧的启蒙思想。伏尔泰对儒学的推崇,孟德斯鸿对中国文化的批判,在本质上都是基于启蒙思想,将中国文化作为批判当时欧洲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的工具。由此可见。无论知识分子对外来文化秉持何种态度,都无法脱离本土观念,必将以本土观念作为对待外来文化的立足点。【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儒家思想和启蒙运动的准确把握。三、(共1小题,满分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

    29、眸】15【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中国政府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背景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解答】(1)本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时间和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背景是医改思想的转变;居民医疗费用负担沉重;医疗卫生事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2)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动形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结合所学可知,影响是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促进了农民健康状况的改善;有助于农民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强化了农民的卫生意识。故答案为:(1)医改思想的转变;居民医疗费用负担沉

    30、重;医疗卫生事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2)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促进了农民健康状况的改善;有助于农民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强化了农民的卫生意识。【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政府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共1小题,满分0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6【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文化。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原因。(2)本题考查媒体的作用。主要考察抗战时期进步媒体在推动民族文化中的主要作用。【解答】(1)通过材料“危机给抗战带来的威胁和挑战”“立民族传统文化之信心,破敌伪文

    31、化阴谋”进行概括总结。(2)通过材料“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结果中国人民取得了最终胜利”“唯有文化认同才是团结一切力量的纽带,是民族、国家的内聚力和民族精神的来源”概括回答即可。故答案为:(1)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造成国入对传统文化失去信心;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落后、消极的部分暴露无遗旧本等列强的文化侵略加剧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危机。(2)抵御了日本的文化侵略;增强了国民对传统文化的信心,重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激发国民的抗战热情,有助于赢得抗战的胜利。【点评】解答本题,学生要能够通过材料正确分析主要知识来回答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五、(共1小题,满分0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7【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杨炎改革赋税的原因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解答】(1)本小问的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历史最后一卷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