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洵《六国论》集注资料.docx

    • 资源ID:25343963       资源大小:29.63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洵《六国论》集注资料.docx

    1、苏洵六国论集注资料苏洵六国论集注一、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1. 破灭:与今义不同。现代汉语词典:“破灭:(幻想或希望)落空。”这里的“破灭”是“灭亡”、“毁灭”之义,与“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破亡”同义,且此处表被动。“破”是“破败”、“残破”,“灭”是“灭亡”,“破灭”即“破败而灭亡”。史记屈原列传:“亡国破家相随属。”2. 战不善:(在)作战、打仗(方面表现得)不好。不善:不好。“善”能否解作“擅长”?中职本教参认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属于状语后置句。大概是认为“战不善”等于说“不善战”,否则哪里还可以称之为状语后置句呢?然则“善”也可解作“擅长”。3.

    2、赂:贾谊过秦论:“于是纵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韩非子说林下:“乃割露山之阴五百里以赂之。”这两句中的“赂”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为“奉送”,依此则本句中的“赂”也应当解作“奉送”。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九)也将“弊在赂秦”之“赂”解作“赠送【礼物】”。但是一般的选本多解作“贿赂”(汉典即如此)。现代汉语词典将动词“贿赂”解作“用财物买通别人”,将“买通”解作“用金钱等收买人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六国割土地给秦国,意在达到不被侵并之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把“赂”解作“贿赂”似乎未尝不可。大纲版、新课标版皆注释为“贿赂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二、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1.而:表顺承关系的连

    3、词,因而。2.道: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解作“道理”、“规律”、“正道”。徐中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释说:“道:道理,原因。一说道路;途径。”依现代汉语词典,“道理”有三义:“事物的规律:他在跟孩子们讲热胀冷缩的道理。事情或论点的是非得失的根据;理由;情理:摆事实,讲你的话很有,我完全同意。办法;打算:怎么办我自有把事情了解清楚再作。”现代汉语词典把“道理”和“方向”、“方法”并列为一个义项,则此“道理”为第三种意思的“道理”,与“办法”同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将“道理”和“规律”并列为一个义项,则此“道理”为第一种意思的“道理”。参考辞海、王力古代汉语、汉典,“道”之所释“道理”当是第一种意思的“

    4、道理”,当然“道”另有“途径”、“方法”、“措施”之义。“破灭之道”的“道”不应当解作“道理”、“规律”,应该解作“措施”、“方法”、“途径”,但这里是指“原因”。三、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1.“互丧”,中职本、新课标本均解作“相继灭亡”,新课标本且进一步解释“互”为“交互”、“相继”。这个“交互”应该是副词,现代汉语词典解作“替换着”,“相继”现代汉语词典也视为副词,“一个跟着一个”之义。以上二书之解甚确。扬州大学文学院吕胜男“六国互丧”之“互”字解(载汉字文化2007年第4期)认为解作“交互”不确,应该解作“承接”。实际上作者认

    5、为“交互”只有“互相”之义,不知“交互”还有“替换着”之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互丧:彼此灭亡。”大纲版注:“互丧:彼此(都)灭亡。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彼此”是代词,“那个和这个”之义,“彼此都灭亡”即全都灭亡,显然此注不确。夏麟勉“互”字注释质疑(载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87年第01期)对此注已予辩驳。率: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将“率”字解释为“大率”、“大都”。现代汉语词词典:“大率:副词。大概;大致:如此。”“大都:副词。大多:杜甫的杰出诗篇写于安史之乱前后。”徐中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则释为“全都”。大纲版、新课标版释为“全都”、“一概”,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同。据古

    6、代汉语虚词词典,作为副词,“率”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事情大体如此,不作确切肯定。可译为大抵、大概、大都等”,二是“表示事情全都如此,不例外。可译为全都、一律等”。“率赂秦”的“率”应该解作“全都”、“一律”,朱本之释误也。盖: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把这个“盖”字解释为“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或人、事、物的情况、性状、数量的揣测、估计。可译为大概、也许、大约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盖:句首语气词,表原因。”大纲版及新课标版均注释曰:“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这个“盖”应该与游褒禅山记中“盖音谬也”之“盖”意思、用法相同,但是对于游褒禅山记中“盖音谬也”之“盖”,大纲版注释

    7、曰:“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新课标版注释曰:“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盖:大概:此书之印行在1902年。承上文申说理由或原因:屈平之作离骚,自怨生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盖:副词。大概。论语里仁: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连词。连接上句或上一段,表示推论原因。史记屈原传:屈平之所离骚,自怨生也。“盖失强援”和“盖音谬也”之“盖”均应看成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译为“因为”,不必译为“大概因为”。完:中职本教参认为“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之意。“完”是形容词,“完好”、“完整”之义,如孟子离娄下:“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又有“使完整”

    8、、“使完好”之义,动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又有“保全”之义,动词,如史记蔡泽传:“子胥智而不能完吴。”(以上参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不能独完”之“完”是“保持完好”、“保持完整”之义,属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今之“保全”是“保住使不受损失”之义,故“完”亦可解作“保全”,但非活用矣。2.以:中职本教参认为“以”是连词,“因为”之意。这个“以”显然是介词,“赂者”为其宾语,何可视为连词?若为连词,就是连接“不赂者”和“赂者”?还是连接“不赂者”和“赂者丧”?简直的是荒唐之极也!四、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1. 中职本教参认为“小”和“大”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小

    9、的方面”、“大的方面”之意。“小”、“大”是否活用与对“则”的认识有关。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认为这里的二“则”字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的“则”相同,“表示对待或并列关系,现代汉语没有相应的词对译”。其实,“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则”和“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的“则”根本不相同,前者表示因果或条件与结果的关系,相当于“你不来我就走了”的“就”。后者是用在前后对比的分句之中的连词,表示“则”后的成分对其前的成分加以解释或说明,相当于“你很厉害,我就不行”的“就”。前一种“则”的前后都是谓词性成分,后一种“则”的前面往往是体

    10、词性成分,其后则为谓词性成分。认为“小则获邑,大则得城”的“小”、“大”是活用作名词,是错把“则”字理解成了“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的“则”了。这种错解,许多书都出现过,王力古代汉语亦未能免。2.城、邑:这个“邑”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作“城镇”。依现代汉语词典,“城镇”是“城市和集镇”之义,亦即“城镇”相当于“城与镇”。那么“邑”到底是相当于“城”还是相当于“镇”呢?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九)说“邑”是“政治区域之一种。古代以有宗庙者为都,无宗庙者为邑”,所引例句即有本文此句。但杨伯峻左传译注曰:“古之城邑皆可谓都,庄二十八年传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实则可以通称。”“都”和

    11、“邑”指城市、城镇,二者实无分别。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或言“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或言“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或言“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城”即是“邑”,即是“都”,三者实无大小、宗庙之有无的区别,皆泛指。现代汉语词典:“邑:城市:城通都大。”由此亦可知“邑”作为泛指的词,可以指小城,也可指大城。但是或许因为“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的缘故吧,当作为特指之词使用时,“邑”往往是指的小城。辞海:“邑:泛指一般城市。大曰都,小曰邑。”“小则获邑,大则得城”,显然是将“城”和“邑”加以区别使用,因此“邑”是指的小城,“城”则相当于“都”,指的大

    12、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邑:小城。下句的城指大城。”此注甚确也。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1.“其实”二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为“它的实际(数量)”,中职本教参认为“其实”是“它(秦国)实际上”之意。“其”有“它”的意思,但是“其”只能作定语或主谓短语的主语,不能单独作句子的主语;其次,“实际上”是副词,相当于“其实”,“实”字无此义。综上,中职本教参之说大谬不然!这个“其实”表面看似乎可视为今之“其实”,但今之“其实”往往是“承上文,多含转折意”(现代汉语词典),因此这里的“其实”只能解作“它的实际数值”,“其”也并非是指秦国,而是指“

    13、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相较这件事。2.百倍:字面意思是“一百倍”,但并非实指一百倍,而是形容倍数极高。管子度地:“天地和调,日有长久,以此观之,其利百倍。”韩诗外传卷五:“挟百倍之欲而求有尽之财,是桀紂之所以失其位也。”是“多百倍”还是“是百倍”?各本多解作“多到百倍”,实误。“其实百倍”是一判断句,相当于“它的实际数值是百倍”。六、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1.大欲:“大欲”不是“大的欲望”,“大欲”置于“所”后,故为动词性成分。“大”是副词,“太”、“很”、“非常”之意,即“天已经大亮”的“大”。“欲”非能愿动词(或助动词),而是及物动词,“想要”、“想要得到”之意。王力古代

    14、汉语常用词(十三):“欲:及物动词。想要得到,希望有某事。论语季氏:夫子欲之。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庄子大宗师:父母岂欲吾贫哉?”“大患”也不是“大的祸患”之意,而是“最为忧虑”之意。2.固:中职本教参、大纲本教师用书均译为“当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为“原本”。现代汉语词典:“原本:副词。原来;本来:他是学医的,后来改行搞戏剧。”康熙字典:“固:本然之詞。孟子:天下固畏齊之强也。【本来就】又固所願也。【本来是很希望的】又已然之詞。孟子:夫世祿,滕固行之矣。【滕国早就实行了】又屈原離騷:自前世而固然。”所谓“本然”,即“本应如此”,按道理应该这样;“已然”,即“本已如此”,事实已

    15、经如此。作为“本然之詞”的“固”可译为“当然”、“本来就应该”;作为“已然之詞”的“固”可译为“原本就”、“本来就”、“原先就”、“从前就”。“固不在战”之“固”应该是表本然之词,而非已然之词,故“固”应译为“当然”、“本来就应该”。七、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1.厥先祖父:大纲版、新课标本注曰:“厥先祖父:他(或者他们)的先人祖辈父辈。厥,这里相当于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泛指祖辈父辈。”“先”、“祖”、“父”是什么关系?并列关系,还是修饰关系?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厥先祖父,他们的先人、祖父和父亲。厥,其,他们。”这是认为“先”、“祖”、“父”是并列关系,但又将

    16、“祖”、“父”译为了“祖父”、“父亲”。另外,把“先”解释为“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又把它翻译为“先人”,难道“先人”即是“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现代汉语词典:“先:祖先;上代:人。尊称死去的人:父烈哲。”辞海:“先:祖先。后汉书孟尝传:其先三世为郡吏。对已去世者的尊称。如:先父;先母;革命先烈。”所谓“尊称死去的人”亦即“对已去世者的尊称”,亦即“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由此可知,大纲版、新课标本之注自相矛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厥:其。先祖父:泛指先辈。”中职本注曰:“厥,其,指六国之国君。先祖父,这里指六国的开国之君。”所谓“泛指先辈”、“这里指六国的开国之君”,实际上仍然未能解释“先祖

    17、父”的意思(sense),只是说明了它的所指(reference)。然而此处“先祖父”到底怎么解释呢?其实这里的“先”就是“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犹言“过世的”、“已故的”等,“祖父”等于说“祖辈父辈”,“先祖父”即已故的祖辈父辈,但并非专指祖辈父辈,应该是“泛指先辈”,绝非专指的“六国的开国之君”。2.暴:“暴”字,新课标本、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音p,解作“暴露”;中职本无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曰:“暴(p瀑):暴露,这里有冒着的意思。”辞海:“暴:(bo)(旧读)显露。”现代汉语词典:“暴:bo露出来;显露:露。”据此则“暴”应读作bo。“冒着”是“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之意,但这个

    18、似不必认为“暴”是“冒着”之意。3.以:是连词,表示其前是动作行为,其后是动作行为的结果。可译为“以至于”、“才”等。八、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1.举以予人:中职本教参认为“以”是介词,“把”、“将”之意,但是“举”是什么意思?“以”后面是否有省略?一切皆不言!中职教材不加注释!新课标本注曰:“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这相当于释“举”为“拿”这个“拿”应该是介词“拿”,即“拿尺子来量”的“拿”;相当于释“以”为连词“来”。可是“举”并没有介词“拿”之意。1991年版人教大纲版语文四册配套教参云:“举以予人:全把它送给别人。以字后省略之字,代土地。”这是释“举”为“全部

    19、”、“都”,释“以”为介词“把”。大纲本亦注曰:“举以予人:都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举,全部,都。”这是释“举”为“都”,释“以”为“拿它”,相当于认为“以”是介词,“拿“之意,其后省略了“之”,指代“土地”。“都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是一个病句,因为“都”字“所总括的成分放在都前”(现代汉语词典),而“举以予人”之前的主语是“子孙”,这样这句说的就是所有的子孙都如何如何了。但从文意来看,“举”(“都”)的语意指向应该是“土地“而非“子孙”。综上,“举以予人”的解释应以“全把它送给别人”的说法为妥。九、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

    20、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1.然则:现代汉语词典:“然则:连用在句子的开头,表示既然这样,那么:如之何而可?(那么怎么办才好?)”“然则”在古代可看成两个词,“然”是指示代词,“这样”、“如此”之意;“则”是连词,“那么”、“就”之意。因为“则”字之后往往是由“然”字之前的内容推出来的结论,所以翻译时往往在“这样”、“如此”之前加上“既然”、“因为”之类的词语。2.厌:新课标本、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皆注“厌”为“满足”,大纲本及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厌,通餍,满足。”是否有必要认为“厌”通“餍”?现代汉语词典:“厌:满足:贪得无。”又“餍:吃饱。满足。”“厌”和“餍”都有“满足”之意,因此没有

    21、必要认为二字相通。但是二者又是什么关系呢?“厌”的本义是“吃饱了”、“满足了食量”之义,形容词。吃饱了就得到了满足,因此“厌”字引申为一般的“满足”,动词。一旦满足了,就会令人厌倦、厌恶,因此“厌”字又由“满足”义引申为“厌倦”、“厌恶”之义,动词。因为“满足”、“厌倦”、“厌恶”这类引申义被常用,几乎成了“厌”的主要意思,仿佛它的本义“吃饱了”不再是它的意思似的,于是人们又给“吃饱了”的意思制了另一个字“餍”,也就是说“餍”字本来只有“吃饱了”这一个意思。但是因为“吃饱了”这个意思还可以用“厌”来表示,又因为“厌”字有“满足”这一引申义,于是连带着“餍”字也被赋予了“满足”这一意思。总之,“

    22、厌”、“餍”属于古今字关系,但二者均有“满足”之义,且一直沿袭至今,所以没有必要认为二字相通。十、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1.判:中职本无注,大纲本解作“分出”、“分清”,新课标本解作“确定”、“断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解作“分明”、“清清楚楚”。“分出”、“分清”、“确定”、“断定”,皆为动词,“分明”、“清清楚楚”则为形容词。现代汉语词词典:“判:分开;分辨:别断明。明显(有区别):新旧社会然不同前后若两人。”新华字典:“判:分辨,断定(连-断):别是非。分开。转截然不同:若两人。”辞海:“判:分开。如:判袂。有区别;分辨。如:判若两人。刘克庄和实之读邸报诗:芳臭须臾

    23、判。”辞源:“判:一分离。左传庄三年:纪于是乎始判。三区别,分辨。国语晋一:则上下既判矣。”“分辨开来”、“分开来”、“区分出来”实即“断定出来”、“确定下来”。“判”虽可用作形容词,但一般是作状语,往往是指区别很明显、很清楚,故“判”字不宜解作“分明”、“清清楚楚”。2.至于:中职本教材无注。中职本教参认为“至于”是“以致”、“以至于”之意。大纲本教材注曰:“以至: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致以至于。”新课标本教材注曰:“以至: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至以至于。”现代汉语词典:“至于:动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他说了要来的,也许晚一

    24、些,不不来吧?介表示另提一事:这两年来,村里新盖的房子就有几百间,村民添置的电器、日用品,就不可胜数了。”现代汉语词典:“以至于:连以至。”“以至:连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他非常专心地写生,刮起大风来也不理会形势的发展十分迅速,使很多人感到惊奇。”“以致:连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做出了错误的结论。“以至于”等于“以至”,二者近乎

    25、“甚至”;“以致”则近乎“导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将”至于”注为“终究”。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把这个“至于”理解为现代汉语中的动词“至于”。动词“至于”和“以至”的第一个意思相近,都表示程度的累加所达到的结果。洪成玉古汉语复音虚词和固定结构之释连词“至于”唯有两种用法。第一种是“用于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兼有轻微的转折”。第二种是“表示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范围。这种用法的至于,具有某些动词性能,但主要还是起连接作用”。本文是说“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亦即越送越侵,结果“强弱胜负已判”,并进而被“颠覆”,因此“至于”应该解作“以至”、“以至于”,或解作动词“至于”。3.颠覆:现代汉

    26、语词典:“颠覆:动翻倒:防止列车。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政府:活动。”辞海:“颠覆:颠倒;倒翻;倾败。诗大雅抑: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引申为灭亡。诗王风黍离序:闵周室之颠覆。”据此知,“颠覆”的古今义有异,本文“颠覆”是“灭亡”之义。4.理固宜然:这里的“固”和“固不在战矣”之“固”相同。“宜”即“事不宜迟”的“宜”,“应当”之义。十一、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1.抱薪救火:“抱薪救火”如今已演变为一个成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长春出版社1993年版新华成语词典:“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

    27、错误的方法消除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也作负(背)薪救火。语出淮南子说山训:止事以事,譬犹扬堁而弥尘,抱薪而救火。”(按“堁”读音为k,“尘埃”之义。“弥”字,辞海“堁”字条引作“弭”。“弭”,止也。作“弥”,当误。)“抱薪救火”字面意思即抱着柴草去救火。有人说“抱薪救火”的“抱”是“抛”的通假字(见胡竹安文言教材疑难词句试释,载昆明师院学报1980年第4期)。此说于理不通。人虽至愚,何至欲救活反而抛薪于火?“以地事秦”犹如“抱薪救火”,是以“薪”喻“地”,以“火”喻“秦之欲望”,“薪不尽,火不灭”喻“诸侯国的土地不送完,则秦之欲望不用会满足”。这是比喻弭欲手段之不当。2.此言得之:“得”是什么

    28、意思?中职本无注。大纲本、新课标本教材注释均为:“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适宜、得当。之,指上面说的道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此言得之:这话说对了。得之:得其理。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释“得”为“符合”、“适应”。“适宜”、“得当”均为形容词,“得”若解作“适宜”,则“得之”就应理解为“与之得”,即与之相适宜。若解作“得当”,“得之”怎么讲?另外,查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海、辞源,“得”字皆无“适宜”、“得当”之义,反而有“适合”、“符合”之义,属于动词。如庄子缮性:“四时得节,万物不丧。”所谓“此言得之”的“得”即“适合”、“符合”之义。“此言得之”即“这话所蕴含的道理和我上面所

    29、讲的道理相符合”。十二、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1.迁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迁灭:灭亡。”新课标本教材、大纲本教材君注曰:“迁灭:灭亡。迁,改变的意思。”中职本教材注曰:“迁灭:灭亡。古时一个国家破灭后,其传国重器都会被迁走,故称为迁灭。”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并迁去其传国重器,故曰迁灭。孟子梁惠王下:迁其重器。”所谓“迁走”、“迁去”,即“迁移”之义。所谓“改变”实是释“迁”为“转变”、“变迁”。另,下文又有“革灭”一词。“革灭”一词,三种中学教材皆不为注,辞海、辞源亦均未收入“革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革灭

    30、殆尽:(秦把诸侯国)消灭得差不多了。殆,差不多。”这是释“革灭”为“消灭”。“迁灭”的“迁”究竟如何解释?它与下文的“革灭”是否有区别?有人说“迁”解释为“迁徙”之义符合当时的事实。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灭齐的情况是:“王贲自燕南攻齐,猝入临淄,民莫敢格者齐王遂降,秦迁之共,处松柏之间,饿而死。”因之,作者用“迁灭”大概就是指由于齐王被迁徙而死,国家便随之灭亡的意思。“革灭”的“革”是“用武”的意思,“革灭”即用武力消灭。(见颜景农六国论中的“迁灭”和“革灭”,载南京师院学报1980年第4期)2.与嬴而不助五国:“与”字,中职本教材解作“帮助”,大纲本、新课标本教材解作“亲附”、“亲近”。中国古代

    31、文学作品选:“与嬴:结交秦国。”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与嬴,犹言亲秦。管子霸言尹之章注:与,亲也。”“与”有“帮助”的意思,也有“结交”、“亲附”的意思。如战国策齐策一:“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战国策秦策一:“楚攻魏,张仪谓秦王曰:不如与魏以劲之。”这两个“与”是“帮助”之义。荀子王霸:“不欺其与。”国语齐语:“桓公知天下多与己也。”这两个“与”是“结交”、“亲附”之义。“与嬴”之“与”从下文“齐人勿附于秦”的“附”来看,应释为“结交”、“亲附”无疑,中职本之注误也。十三、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1.始:起初,最初。和下文“始速祸焉”的“始”不同。2.中职本教参认为“义”是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之意,可从。十四、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1.而后亡:“而后”不同于今天的连词“而后”,这是两个词,“而”是“然而”、“可是”,“后”是“在后”、“后面”。2.效:效果,即“见效”之“效


    注意事项

    本文(苏洵《六国论》集注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