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化学复习《推断题》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docx

    • 资源ID:24348276       资源大小:254.49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化学复习《推断题》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docx

    1、中考化学复习推断题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前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后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且这些转化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1)若B、C、D属于同类物质,且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则C的化学式是_,写出一个符合AD的化合反应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若B的物质类别与A、C、D不同,D由两种元素组成。A为纯碱,则A的化学式是_,CD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CO2 2H2O22H2O; Na2CO3 Na2SO4BaCl2=BaSO42NaCl。

    2、【解析】【详解】(1)若B、C、D属于同类物质,且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B可以是氧化铜,C是二氧化碳,D是水,A是氧气,氧气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加热生成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的化学式是CO2,AD的化合反应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2H2O22H2O;(2)若B的物质类别与A、C、D不同,D由两种元素组成,A为纯碱,所以A是碳酸钠,B是氢氧化钠,C是氯化钠,D是硝酸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的化学式是Na2CO3,CD的反应是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3、Na2SO4BaCl2BaSO42NaCl。2在上图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为最常见的酸,D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G为蓝色不溶物。图中“”表示相连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表示由两种物质可制得另外两种物质。试回答下列问题:(1)C物质的化学式为_(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3)A物质所属类别为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答案】CuO 复分解反应 碱 【解析】试题分析:有题中的叙述可知,D为水;B为酸;A为碱、C为氧化铜;E为盐;F为可溶性硫酸盐;G为氢氧化铜;故(1)C物质的化学式为CuO(2)化学反应为碱和盐的反应,故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4、(3)A物质所属类别为碱类物质。考点:物质的推断与转化3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且A、B、C、D、E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已知A物质中含有三种元素;B是单质,其组成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四;物质C的溶液呈蓝色;反应的现象相同,都产生白色沉淀;D、G两种物质类别相同,且都易溶于水。试回答:(1)写出A、B、G的化学式:A_、B_、G_。(2)物质C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_。(3)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H2SO4 Fe Ba(OH

    5、)2 配制波尔多液 2NaOH+CO2=Na2CO3+H2O 【解析】根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且A、B、C、D、E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物质中含有三种元素,B是单质,其组成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四,所以B是铁,物质C的溶液呈蓝色,所以C中含有铜离子,反应的现象相同,都产生白色沉淀;D、G两种物质类别相同,且都易溶于水,A会转化成C,所以A是硫酸,C是硫酸铜,G是氢氧化钡,F可以是碳酸钠,D是氢氧化钠,E是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1)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且A、B、C、D、E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物质中

    6、含有三种元素,B是单质,其组成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四,所以B是铁,物质C的溶液呈蓝色,所以C中含有铜离子,反应的现象相同,都产生白色沉淀;D、G两种物质类别相同,且都易溶于水,A会转化成C,所以A是硫酸,C是硫酸铜,G是氢氧化钡,F可以是碳酸钠,D是氢氧化钠,E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H2SO4,B是Fe,G是Ba(OH)2;(2)物质C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配制波尔多液;(3)D与E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

    7、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4学习化学需要熟悉物质的性质、用途及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下图A一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是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的溶液,F是铁锈的主要成分。(“一”表示物质间能转化,“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图中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已省略。)(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该反应过程中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2)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 反应。【答案】CaO+H2OCa(OH)2 放出 复分解 【解析】根据“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可知A是碳酸钙;根据“G是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

    8、碱的溶液”,可知G是氢氧化钙;根据“F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可知F是氧化铁;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B是二氧化碳, D是一氧化碳,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E为铁;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铁和酸反应生成盐和铁,故H为水。带入检验,推断正确。所以(1)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是:CaO+H2OCa(OH)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2)反应为酸碱中和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5下图中,A由两种元素组成且相对分子质量为l20,B中

    9、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C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C、D、X、Y均是氧化物,F是常见的金属。(1)写出E的化学式: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_反应:_(3)图中X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Y和另一种物质M,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3X+C=2Y+M,则M中含有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答案】H2SO4 4FeS2+11O2 2Fe2O3+8SO2 Fe2O3+ 3CO2Fe + 3CO2 C、S、O 【解析】【详解】由C是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能与氧气反应,故C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A中含有硫元素,因F是常见金属,是由B和X高

    10、温条件下制取,所以B是金属氧化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且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A是二硫化亚铁,B是氧化铁,X是氧化物,故X是一氧化碳,F是铁,Y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H2SO4(2)4FeS2+11O22Fe2O3+8SO2Fe2O3+ 3CO2Fe + 3CO2(3)C、S、O6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或其溶液)俨然是滑冰赛道上参加接力比赛的“运动员”,相邻“运动员”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五种物质分别是 Fe、HCl、NaOH、CaCO3 和 CuCl2,中的一种,其中,甲是单质,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1)甲能分别与另四种物质中的_、_反应

    11、(写化学式)。(2)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丙与丁的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4)若把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无机物 X 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 X 替换戊,它也能与丁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 是_(写一种)。【答案】HCl CuCl2(不分先后) CaCO3+2HCl=CaCl2+CO2+H2O 复分解反应 CuO(或“Fe2O3”等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分析】甲是单质,则甲是铁,甲和乙能反应,则乙是盐酸或氯化铜,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则生成二氧化碳,则丁与戊分别是盐酸和碳酸钠的一种,则乙是氯化铜,乙和丙反应,则

    12、丙是氢氧化钠,丙和丁反应,则丁是盐酸,戊是碳酸钠。【详解】(1)甲是单质,则甲是铁,故甲能分别与另四种物质中的盐酸和氯化铜反应,化学式为、。(2)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则丁与戊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化学方程式为。(3)丙是氢氧化钠,丙和丁反应,则丁是盐酸,丙与丁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4)丁是盐酸,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 是金属氧化物,则X可以是氧化铜或氧化铁,化学式为或。【点睛】甲是单质,则甲是铁,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则生成二氧化碳,则丁与戊分别是盐酸和碳酸钠的一种。7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

    13、同类别的化合物,A为人体胃液中的酸,农业上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与C反应常用于工业上制烧碱,D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它们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右图。(“”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物质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A物质的一种用途_(2)D的化学式_;B的俗名是_(3)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4)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我们中学生是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的先行者,请你提出一条“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_。【答案】除铁锈、工业原料或制药等(合理答案均可) CO2; 熟石灰或消石灰 Na2CO3Ca(OH)

    14、2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CO2Ca(OH)2CaCO3H2O 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等(写一个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分析】A为人体胃液中的酸,农业上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A是稀盐酸,B是熟石灰;B与C反应常用于工业上制烧碱,故C是碳酸钠,D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且稀盐酸可以生成D,故D是二氧化碳;【详解】(1)A物质是稀盐酸,可用于除锈;(2)由上可知,D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B是氢氧化钙,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3)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该反应是化合物之间互相

    15、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故是复分解反应;(4)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5)低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等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8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物质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丙为氯化物。(1)B的化学式是_;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2)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_(填“增大”“减小”或“不

    16、变”)。(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答案】CuSO4; 碱。 减小 Fe+2HCl=FeCl2+H2; 复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由B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B为CuSO4;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C为铁;故乙为铜或者硫酸亚铁;铁可以生成的氯化物只有Fe+2HCl=FeCl2+H2,故D为盐酸;根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物质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可知B、D硫酸铜和盐酸都可反应,故A为氢氧化钠。【详解】根据分析可知(1)B的化学式是CuSO4;A氢氧化钠所属的物质类别是碱。(2)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质由硫酸铜

    17、变为硫酸亚铁,质量减小,溶剂不变,故溶液质量减小。(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A与B反应的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属于复分解反应。9推断题: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省去(1)金属B的活动性 金属D的活动性(填“”、“”、“=”);(2)若A是一种气体化合物,写出的化学方程式: ;(3)向C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4)写出溶液C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 (2)Fe2O3+3CO2Fe+3CO2 (3)CuCl2+2AgNO3=Cu(NO3

    18、)2+2AgCl(4)CuCl2+2NaOH=Cu(OH)2+2NaCl【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目的信息可知:B是铁,D是铜,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铁比铜活泼,故答案为(2)若A是一种气体化合物,则A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Fe2O3+3CO2Fe+3CO2(3)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氯化银白色沉淀,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uCl2+2AgNO3=Cu(NO3)2+2AgCl(4)氯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uCl2+2NaOH=Cu(OH)2+2NaCl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

    19、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10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1)D的化学式为_(2)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_,其反应基本类型属于_;B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_。(3)分别写出物质F和H的一种用途_;_。【答案】CaCl2 Fe+

    20、2HCl=FeCl2+H2 置换反应 Ca(OH)2+CO2=CaCO3+H2O 供给呼吸 重要的建筑材料 【解析】【分析】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那么A是稀盐酸;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B是熟石灰氢氧化钙;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根据反应条件可知C是水,D是氯化钙;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稀盐酸能转化为E,故E是氢气,那么F是氧气;氯化钙能与碳酸钠等物质反应生成碳酸钙,即白色沉淀物是碳酸钙。【详解】(1)D是氯化钙,D的化学式为CaCl2。(2)A是稀盐酸,E是氢气,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其反应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B是熟石灰,H是碳

    21、酸钙,故B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3)物质F是氧气,氧气可以供给呼吸,H是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考点:物质的推断11甲、乙、丙、丁分别属于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类无机化合物,M与甲同类,他们之间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转化关系)。(1)若甲为CaCO3,则丁的化合物类别是_,乙丙的化学方程式是_。(2)若丙为CaCO3,则M的化学式是_,乙丙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酸 H2O+CaO=Ca(OH)2 H2O CO2+Ca(OH)2=CaCO3+H2O或Ca(OH)2+Na2CO3=

    22、CaCO3+2NaOH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甲、乙、丙、丁分属上述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1)若甲是碳酸钙,甲能与丁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丁可能是酸溶液,例如盐酸;乙能与丁反应,能生成丙,丙也能与丁反应,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乙可能氧化钙,丙是氢氧化钙,M是氯化钙。将猜想代入框图,推断合理;(2)若丙为CaCO3,丙与丁能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丁可能是酸溶液,例如盐酸;乙能与丁(酸溶液)反应,能生成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23、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氢氧化钙和酸反应生成水,所以乙可能氢氧化钙,乙、丙、甲都能生成M,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甲可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能与酸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M是水。将猜想代入框图,推断合理;【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若甲为CaCO3,则丁的化合物类别是酸,乙丙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是H2O+CaO=Ca(OH)2;(2)若丙为CaCO3,则M的化学式是H2O,乙丙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或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或Ca(OH)2+Na2CO3=

    24、CaCO3+2NaOH。【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2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1)写出F的化学式_,E物质的一种用途_,C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_;(2)C和D反应需要高温,写出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H2O 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制取烧碱等 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 3CO+Fe2O3 2Fe+3CO2 (也可以是氧化

    25、铜等其它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分析】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为盐酸。A可与碳酸钙反应生成B,且BC可相互转化。所以B为二氧化碳;C为一氧化碳。G是最轻的气体为氢气,且可与F相互转化,所以F为水。F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E。所以E为氢氧化钙。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 F为水,化学式H2O;E为氢氧化钙,可用于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制取烧碱等用途;C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2)D可与C(一氧化碳)、A(盐酸)均发生反应,所以D为金属氧化物。所以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

    26、O2 (也可以是氧化铜等其它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3)A转化为B的反应是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3硝酸钙可用于无土栽培等。一种利用石灰石制备硝酸钙晶体的流程如下:已知:硝酸会挥发、受热会分解。(1)气体X为_(填化学式)。(2)“制浆”所得的混合物属于_(填字母)。a 溶液b 悬浊液c 乳浊液(3)写出“中和”步骤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工业生产根据以下两项指标判断“中和”反应完全发生:容器内混合物基本变澄清和_。(5)“制浆”时须控制好加入水的量。加入水量太少会导致制浆困难;加入水量太多会导致_。

    27、(6)若省去“制浆”步骤也可制得硝酸钙。但硝酸利用率会降低、同时会产生污染气体NOx。产生NOx的原因是_。【答案】CO2 b 溶液的pH等于7 结晶步骤能耗过多 CaO与HNO3反应放出大量热,HNO3受热分解产生NOx 【解析】【分析】【详解】(1)煅烧石灰石会使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所以X是二氧化碳,其化学式是:CO2。(2)氧化钙中加水后得到的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因为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部分溶于水,部分悬浮于液体中,所以“制浆”所得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填:b。(3)“中和”步骤主要反应是硝酸与氢氧化钙生成硝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28、如果氢氧化钙没有完全反应,液体中就有悬浮的颗粒物,另外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如果氢氧化钙完全反应,溶液应该呈中性,pH=7,所以工业生产常根据以下两项指标判断“中和”反应完全发生:容器内混合物基本变澄清和溶液的pH等于7。(5)“制浆”时须控制好加入水的量。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加入水量太少会导致制浆困难;而如果加入水量太多会导致溶液中水分太多,蒸发浓缩时消耗的能量过多,故填:结晶步骤能耗过多;(6)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硝酸受热会分解,而氧化钙和硝酸反应放热,故此法过程中产生NOx的原因是:CaO与HNO3反应放出大量热,HNO3受热分解产生NOx。【点睛】解答本题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碳酸钙受热分解

    29、出氧化钙,再将氧化钙制成氢氧化钙的悬浊液,然后加入稀硝酸中和得到硝酸钙。不直接利用氧化钙与稀硝酸进行反应,是因为氧化钙与硝酸溶液反应时会放热,使得硝酸分解产生有害气体NOx。14某合金主要成分为Zn、Fe、Cu,还含有少量这三种金属的氧化物。利用该合金制成的机械零件废弃物制取高纯度ZnO,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Zn( OH)2溶于NaOH等强碱形成可溶性盐。回答相关问题:(1)滤渣I中一定有_。(2)加酸溶解废弃物时,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_。 此过程中Zn还能起到除去含铜化合物的作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图示“除杂环节中,先将Fe2+转化为Fe3+,再加入NaOH溶液除去含铁化合物,写出除去含铁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_ ,该反应属于_ (填基本反应类型)。(4)图示中“调节pH可用NaO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化学复习《推断题》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