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2.docx

    • 资源ID:23967668       资源大小:32.21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2.docx

    1、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2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时 罗斯福新政一、教材分析1结构分析:本课时介绍了在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的“新政”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实质上就是对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进行改造,一方面使社会生产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使劳动人民的购买力提高,从而最终帮助美国从噩梦般的经济危机中走出,并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二、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项目)。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重要概念,罗斯福新政的特点。运用具体史实分析罗斯福新政对

    2、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过程讲述图片直观经济危机中的美国需要改革。钦佩罗斯福不怕困难、推行改革的勇气。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分组讨论问题探究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难点:罗斯福新政的重大影响。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初步具有历史思维能力,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一些基础的知识可以通过预习解决,突出重点和难点的分析。可以用学生所掌握的中国历史知识进行扩展延伸,进行探究学习但历史教学不能过度强调逻辑分析,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五、教学方法:教法:问题式教学法和情境创设法学法

    3、: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人口图片。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20世纪80年代美国进行民意测验,评选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你知道是哪三位吗?华盛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林肯率领美国人民消灭了黑人奴隶制,那富兰克林罗斯福究竟为什么深受美国人民爱戴呢?引入本课内容。播放录像片断:罗斯福就职演说和炉边谈话。罗斯福的就职演说使美国人民拥有了战胜困难的

    4、勇气,亲和的炉边谈话赢得了美国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但大家知道,要想战胜经济危机,仅仅依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必须要有行之有效的正确的方法,强有力的解决危机的对策。假如你是1933年刚刚上任的富兰克林罗斯福,面对病入膏肓的美国,你将怎样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呢?播放录像片断: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提问: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在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各国都在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德国和日本通过对外扩张来刺激经济恢复,今天我们看美国是怎样度过这场经济大危机的。

    5、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美国总统胡佛是如何对待这场危机的?结果怎样?(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结果失败)在美国新一届总统选举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承诺“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公民,你会投谁的票?根据以上学习,归纳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3)、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4)、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二、实施“新政” (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以下探究)【探究1】:材料: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

    6、,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政策?具体措施是什么?根据材料分析其目的及作用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得出结论。(政策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措施: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放弃金本位制,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利;管制证券;目的:恢复银行信用。作用:恢复银行信用 促进金融体系正常运转稳定人心 为工农业生产恢复提供前提)【探究2】:材料: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

    7、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问:全国工业复兴法是对什么进行调整?具体措施是什么?根据材料分析其目的及作用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得出结论。(政策2: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目的:防止盲目竞争。作用: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的联合力量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下 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状态纳入到有控制的轨道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探究3】:材料一: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

    8、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材料二: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问:根据材料二,罗斯福是如何调整农业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其目的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得出结论。(政策3: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措施:成立农业调整署 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目的: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恢复。)【探究4】:图片:美国公民领取的失业保险卡;材料:1935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图片: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

    9、水坝。问:根据课本和提供的材料,在社会福利方面,罗斯福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目的分别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得出结论。(1)举办救济;目的:稳定社会(2)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目的:稳定社会(3)推行以工代赈;目的: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探究5】:材料: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敢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企业 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问:请依据材料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

    10、?谈谈这一举措在解决危机中起到什么作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得出结论。内容:社会立法,保护劳工权利作用:缓和阶级矛盾,从而稳定社会秩序三、摆脱危机(多媒体课件展示)【探究6】:阅读书本材料,罗斯福新政产生了什么影响?(1)、经济上: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2)、政治上:一定程度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3)、制度创新: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4)、影响深远: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期(5)、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故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探究7】:(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示材料: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

    11、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思考: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探究8】: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能成功?(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示材料:黄安年教授在罗斯福新政改革一文中指出:当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就处在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当时可供选择的道路只有三条: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非民主手段的法西斯专政;对原有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策进行某些改革。思考:美国选择了哪一条道路?为什么能成功?选择第三条道路。成功的原因:(1)、美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12、,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2)、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3)、借鉴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4)、凯恩斯主义提供理论支持。(5)、罗斯福的个人作用。(6)、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探究9】:现在来思考一个问题,新政到底“新”在什么地方?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以4人一组进行分组讨论。(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先讨论,后师生对话、归纳。)(1)、新理论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2)、新特点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3)、新起点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4)、新模式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创

    13、设情景】:罗斯福,一位出身高贵的总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空前绝后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优秀品质。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及其你对罗斯福个人的了解,你认为他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讨论、相互补充得出)敢于直面困难、自信、果敢、信念坚定、乐观豁达、爱国、改革创新、自强不息的进取等精神。(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当初罗斯福却遇到了种种阻碍和困难,“新政”曾一度陷入困境。“新政”的成功是他锐意进取精神和坚强意志的结果。在美国历史上,他同华盛顿、林肯一样有名,他们是代表了三个不同时代的三位杰出的

    14、美国总统。古今中外历史上值得肯定的人物,应该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与时俱进对历史发展作出贡献又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人,罗斯福正是这样的人。学习了本课,我们要试图吸取新政的启示以及学习罗斯福身上一些优秀品质,不断完善自己,为我们的社会献出力量。 1、思维拓展:有人说,20世纪出现了两大改革家,一个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个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他们是谁?你同意上面的观点吗?为什么?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的地方?2、思维拓展:当今的世界正在经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中挣扎,罗斯福新政能给我们提供哪些借鉴?(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我们已经学习了罗斯福通过改革干预经济取得了成功,这种国家干预经济的 国家垄断资本主

    15、义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新变化,下一节我们学习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请同学们认真完成导学案的相关内容,并进一步印证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九、板书设计新政背景: 内容: 实施新政 罗斯福新政 特点: 评价新政:十、教学反思本课是本单元的中心内容,主要讲述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与意义。在组织教学时,为让学生深刻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讲述相关内容时应联系学生以前所学知识,知识的前后贯通有利于学生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如何保证开放性问题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如何处理教材内容简单但考试高要求的问题?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过程中注意设问和反思,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

    16、。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教材分析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苏联经济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三个发展阶段,认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历程。(二)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相关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提高学生全面

    17、、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联系比较苏联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提高比较历史问题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马克思、列宁、斯大林、邓小平等人对“社会主义”的不同论述与实践,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立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伟大探索,是进步的标志。2.从现代化进程看,苏联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其探索和实践都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创举。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十月革命和苏联建立的历史有一定了解,对苏联

    18、曾经的强大和崩溃于瞬间感到十分好奇,但他们对“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模糊、神秘,甚至有错误认识。鉴于此,本课将从经济体制的角度解读社会主义,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五、教学方法:史料分析、历史比较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人口图片。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思考:在20世纪对社会主义中国产生过最大影响的是哪个国家?答:有很多人曾经用“刻骨铭

    19、心”四个字来形容苏联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新的方向。没有十月革命,恐怕中国也不会是今天这样。一个多世纪来,从列宁的思想观念到基本的社会制度,从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到北方城市的建筑风格,俄罗斯的影子渗透到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甚至灵魂深入。作为一个曾经对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超级大国,苏联在20世纪探索了一条国家发展的新道路。这一前所未有的社会实践,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发展历程。(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出示材料: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

    20、。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大国崛起(结合教材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材料)合作探究:1.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基础是什么?他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有何特点?他为何说俄国不能首先实现社会主义?提示:生产力高度发达;公有制、取消商品贸易;苏联生产力水品落后。二、列宁对于社会主义的探索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出示材料:材料一: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不战胜,就在战

    21、斗中光荣牺牲。 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材料二:国内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失去了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由于原料缺乏,铁路运输瘫痪,40%的工厂停工。劳动人民忍受着饥饿的折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的工人每天只能领到一块面包,有时连这一点食物也得不到。合作探究:2.诗中的野兽和暴徒分别指什么?结合教材,思考十月革命之后,苏俄面临着怎样的处境?(设计思路:此处引导同学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经济严重匮乏)提示: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革命叛军;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经济严重匮乏2、内容:展示材料: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提出“一

    22、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在非常时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合作探究:3.“非常时期”指什么?采取“非常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非常措施”有哪些?(设计思路:通过以上设问,学生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提示:实行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贸易: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3、特点: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这些政策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

    23、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4、评价: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给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可以说,我的整个鲜血和生命,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历史纵横和学思之窗部分,思考如何正确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特殊历史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2)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

    24、苏维埃政权;(3)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度提供了一种尝试;(4)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道路。(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出示材料:材料一:“连年战争使苏俄2000多万人丧生,1921年天灾造成饥荒,农业生产直线下降。日用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 。材料二: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强化了,19201921年度的粮食收购量却翻了一番,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使得农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

    25、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满。更为严重的是,1921年2月28日,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水兵叛乱。合作探究:.从材料可看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那些危机?如何解决这些危机?(设计思路:学生由此了解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提示: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实施新经济政策。2、内容: (1)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粮食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缓解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2)工业:解除中小企业国有化工业方面的措施

    26、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有利于利用外资与技术。(3)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允许自由贸易使农民获得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促进了商品流通;(4)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特点(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3)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合作探究:5.比较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完成表格)并分析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即新的特点有哪些?) 比较项 战时共产主义

    27、政 新经济政策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商贸取消自由贸易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废除食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提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并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结论: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的根本原因:由苏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

    28、主义。4、评价 必要性:在严重的社会危机形势下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经济政策的调整作用:积极方面:(1)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1925年),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2)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消极方面: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三、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1、背景:出示材料: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

    29、,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 思考:材料反映了苏联什么国情?提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2、内容:学生阅读教材完成。斯大林时代: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展示材料:材料一:苏联的五年计划建设名 称时 间主 要 成 就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 年-1932年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年-1937年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材料二: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的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

    30、走的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吃米,又要马儿跑的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三: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归来后说:“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材料四:永恒的惊叹号: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合作探究:6.请从以上四则材料谈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给苏联和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设计思路:本环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立,是人类历史的进步,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借鉴,但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合作探究:6.提示: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称为工业强国;对农民剥夺太多;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经验;是苏联解体的根源。3、评价: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出现,有其历史功绩,也存在很多弊端。(1)积极: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称为工业强国。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在扫除文盲的基础上,国家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


    注意事项

    本文(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