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住宅设计规范住宅电梯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住宅设计规范,住宅电梯篇一:住宅设计规范中有关电梯要求的说明住宅设计规范中有关电梯要求的说明该帖被浏览了1379次|回复了6次41楼梯和电梯4.1.1目前国内住宅楼梯间绝大多数是靠外墙布置的,这有利于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和排烟,也有利于节约能源,符合使用及防火疏散的要求。高层住宅的楼梯间当受平面布置限制不能直接对外开窗时,则须设防烟楼梯间,采用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排烟措施,以符合防火规范有关规定。4.1.2梯段最小净宽是根据使用要求、模数标准、防火规范的规定等综合因素加以确定的。要说明的一点是将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梯段最小净宽定为1m,原因是:过去,
2、为满足防火规范规定的楼梯段最小宽度为1.10m,一般采用2.70m或2.60m(不符合3模)开间楼梯间,目前单元式住宅都趋向一梯二套,服务套数少,相应楼梯间面积也可减少,如采用2.40m开间楼梯间,每套可增加1m2左右使用面积,而砖混住宅2.40m开间楼梯间,楼梯宽度只能做到1m左右;2.40m开间符合3模,与3模其它参数能协调成系列,在平面布置中不出现半模数,与3.60m等参数可组成扩大模数系列,有利于减少构件,也有利于工业化制作,平面布置也比较适用、灵活;从各地调查中看,采用2.40m开间楼梯间很普遍,据分析,只要保证楼梯平台宽度能搬运家具,2.40m是能符合使用要求的;参照国内外有关规范
3、,前苏联规定不小于1.05m,台湾省规定不小于0.90m,经与公安部协调,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了“不超过六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净宽可不小于1m”,但七层和七层以上单元式住宅或所有走廊式、塔式住宅楼梯梯段最小净宽应为1.10m。4.1.3原规范规定楼梯踏步宽度不小于0.25m,高度不大于0.18m,其坡度为37.75而偏陡,与国外标准相差很大,居民上下楼颇感费力,尤其是老年人。现将踏步宽度修改为不小于0.26m,高度不大于0.175m,坡度为33.94,接近舒适性标准,在设计中也能做到。按层高2.80m计,正好设16步,面积增加也不多。4.1.4实际调查中,楼梯平
4、台的宽度是影响搬运家具的主要因素,本条比原规范中规定的平台最小宽度1.10m增加了0.10m,为1.20m,如平台上有暖气片、配电箱等凸出物时,平台宽度应以凸出面起算(图4.1.41),垃圾道不宜占用平台(图4.1.42)。调查中发现有的住宅入口楼梯平台的垂直高度在1.90m左右,过人碰头,很不安全。1954年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不小于2m。根据我国青年人体有普遍增高的趋势,维持这个高度是必要的。规定入口处地坪与室外设计地坪的高差不应小于0.10m,第一考虑到建筑物本身的沉陷;第二为了保证不使雨水侵入室内。当住宅建筑带有半地下室、地下室时,应严防雨水倒灌。4.1.5楼梯井宽度过大,儿童易在楼梯扶手
5、上做滑梯游戏,容易产生坠落事故,因此规定楼梯井宽度大于0.11m,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4.1.6电梯是中高层、高层住宅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多少层开始设计电梯是个居住标准的问题,各国标准不同。在欧美一些国家,一般规定四层起应设电梯,前苏联、日本及我国台湾省规范规定六层起应设电梯。我国1954年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居住房间在五层以上或最高层的楼板面高出地平线在17公尺以上时,应有电梯设备”。1987年,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了七层(含七层)以上应设电梯,但10多年来,全国除北京、上海严格执行规范外,很多城市仍大量地出现七层、八层乃至九层、十层都不设电梯的住宅。这类住宅在使用上极为不便,特别
6、是对老、弱、残者上楼梯和搬运重物更为困难。据调查,北京、天津60岁以上的老人,已占该市人口的12%,上海已占18%,有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从住进五层、六层住宅后多年从未下过楼。本次规范修编严格规定七层(含七层)以上必须设置电梯,原因是,其一,从生理学观点来分析,正常人的登高能力是受限制的。根据对健康情况一般的中年人的实测,其登高运动量和生理反应见表4.1.6。表4.1.6层数攀登高度m运动量(每分钟呼吸次数)空手攀登时感觉空手携重(10kg)平地024613.503252腿软716.203756抬腿困难818.9042开始喘气921.6048连续喘气1024.3054大口喘气注:攀登高度从室内地坪
7、算起,层高2.7m。从上表看空手攀登六层(13.50m)已感腿软,上七层(16.20m)已抬腿困难,故登高能力控制在16m比较合适,这是使用功能最低要求。其二,从防火、结构、造价等因素分析,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超过六层的塔式住宅应通至屋顶,如户门采用乙级防火时,可不设封闭楼梯间和楼梯间可不通至屋顶,以及户内须设消防给水,相邻单元还须设连通阳台或延廊。其三,近年来,商品房中不设电梯的七层住宅的第七层销售困难。其四,因为住宅建筑耐久年限在50100年,随着人民居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不设电梯的中高层住宅会越来越不适应,也难改造。有的建议可预留电梯井和机房,但设计时无法选电梯型号,施工也无法预
8、埋配件,给以后安装电梯造成困难,所留面积长期不用也是浪费,特别对商品房预留的电梯井面积无法分摊给住户,为此,本规范不作此规定。本规范中规定“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地面的高度在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的理由是:一、如底层设高4.50m层高的商店或其它用房,以2.80m层高的住宅计算,(2.80m4)(最高住户入口层楼面)+4.50m+0.30m(室外高差)=16m,也就是说,上部的住宅只能作五层,此时以16m层高来限制。原规范中所规定的“在住宅建筑底层设商店等公共用房或大平台住宅由公共用房的屋顶平台上入口,层数可由该平台起计算”,换句话说,从平台上可允许再作六层住房,实际就是七层、八层住宅。
9、这一规定允许了近年来在不少城市修建了不少不设电梯,而作大平台的七、八、九层的住宅(含底层商业或公用房)。实践证明,这种住宅的首层和平台层的住户,视线和噪声干扰很大,环境质量很差,且平台造价高昂,为保证住户的居住质量,本规范规定不再允许这种设计二、近年来有些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出现多层住宅的底部作不计入层数的(2.20m层高)架空层或储存空间,为此,本规范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即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地面的高度不得超过16m”。对采用2.70m层高的住户是可以满足这一规定的,即:2.20m(架空层)+0.10m(室外高差)+(2.70m5)=15.80m16m。本规范对住宅有架空层或储存空间,
10、仍严格规定,不设电梯的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地面的高度不得超过16m。三、在住宅建筑顶层若布置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户内设楼梯者),跃层部分可不计层数。实践证明,顶层住户的一次室内登高并没有超出规定范围。四、住宅中间层有直通室外地面入口时,其层数由该中间层起计算,这是针对山地、台地利用地形而言的。这种情况下,各种交通工具均可到达单元入口。4.1.7电梯设置台数的多少关系到住宅建筑的电梯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如何确定,目前基本有两种方法:一种按公式计算,另一种按经验确定。目前北京、上海大都采用后一种方法。关于电梯计算公式,国外的一般很复杂,有很多未知数需确定,国内从收集的角度不同,计算
11、所规定的未知数亦不一样,而且不少系数是按经验或实测而定,因此即使按公式计算,也只是一个近似值。为简化设计,方便选用,北京、上海等地设计院大都根据各自的经验确定基本数据。如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资料表明:每台电梯的服务户数为,板式住宅在66120之间;塔式住宅在5684户之间,认为每台电梯服务100户是合理的。上海市的资料表明,在20层以下的高层住宅中,每台750kg速度为1m/s的客梯可服务6090用户是最适宜的。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的规定,其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3.1条规定,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中应设消防电梯。第
12、6.3.2条规定,消防电梯可与客梯兼用;调查表明,由于国产电梯质量还不够稳定,管理、操纵水平也不高,在已建成的高层住宅中电梯往往容易出现故障而需检修停开,电梯本身使用一定周期后也需要大修。如果只设一台电梯极易出现故障或检修而影响居民使用。如果在十二层以下,住户尚能承受短时间的不便,对十二层以上住户只能望楼兴叹。北京前三门大街只设一部电梯的十五层塔式高层住宅居民反映就很强烈;如果设置两台以上大小容量搭配电梯,并成组集中布置,就能同时或交替使用,便于管理,兼顾搬运家具及担架,并能节省能源和日常维修管理费。据上海市实测表明,在一台1000kg14人电梯的278次运行中,乘07人次数占95%,乘111
13、5人次数只占1%,是很大的浪费。如果备用一台630kg7人电梯,就能大大降低耗电量,节省日常开支。1000kg速度为1m/s的电梯,其功率为11.2kw,而一台500kg速度为1m/s的电梯,其功率仅7.5kw,几乎比前者减少1/3;参照各国的规范,瑞士、前苏联九层,波兰十层,罗马尼亚十一层的住宅只装一部电梯,超过以上规定层数的,就要设两部电梯。根据我国当前经济条件,适当放低要求是比较适宜的。4.1.8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是为了使用方便,但为了节约投资允许设站间层不超过两层。减少电梯设站有利于节约电梯造价,简化电梯管理及减少损坏率。在塔式或通廊式住宅中,电梯容易成组集中布置,但在单元式住宅中
14、,往往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因此必须在适当层数之间用联系廊联通,便于互相替使用,并能减少服务人员。如北京市紫竹院公园十二层板式高层住宅,两台750kg10人电梯,一用一备,在五、八、十一层设联系廊,两台联通,交替使用,司机维修人员只用7人,服务144户,服务人员可减少一半。此种设置电梯的方法虽较经济,但属低水平的。4.1.9电梯应设候梯厅,以满足日常候梯人停留和搬运家具等需要。从我国已建成高层住宅来看,有的认为中间楼层候梯人数不多,可利用走廊、楼梯平台兼作候车室梯面积,其深度在1.20m左右,在北京高层住宅中有此实例,但大多数住宅设电梯候梯厅,其深度在1.60m以上。上海塔式高层住宅一般都设电梯
15、厅,其深度在2m左右;深圳三十层左右高层住宅,一般设三台电梯,其候梯厅在1.40m左右。根据国家标准电梯主要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gb/t7025.17025.31997)的规定:“单台电梯或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最大的轿厢深度。服务于残疾人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1.50m”。该标准规定住宅电梯的主要参数和尺寸见表4.1.9。表4.1.9额定载重(kg)人数额定速度(m/s)轿厢内部尺寸(宽深)(mm)井道内部尺寸(宽深)(mm)32040.631.001.602.5090010001400160040051100100018001600(1600)6308
16、1100140018001900(1600)1000131100210018002600(1600)此类电梯只允许运送人。此类电梯还允许运送残疾人乘坐轮椅及童车。如服务于残疾人乘坐轮椅,其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1.50m。此类电梯还能运送把手可拆卸的担架和家具。住宅要适应多种功能需要,其电梯和候梯厅的设置除考虑日常人流垂直交通需外,还考虑住户搬运家具和担架病人等需要,前苏联、前西德等国规范中规定必须设有加大尺寸电梯,以满足担架病人需要,如残疾人居住,还应考虑他们乘坐轮椅需要,上表电梯规格基本上能满足各方面需要,在工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选用,并应符合本节有关条文规定,消防电梯前室应符合防火规范规
17、定。转载计算电梯台数(自有内容+转贴)(20xx-05-0815:39:54)转载原文标签:转载不错原文地址:计算电梯台数(自有内容+转贴)作者:漫不经心轻轻笑12层及以上的住宅至少两部电梯。目前一些房地产商认识到设施好坏关系到销售难易,多层住宅也增设电梯。电梯数量估算法一,高层办公楼按每3000-5000平米一部客梯进行估算,而服务梯(货梯,消防梯)按客梯数的1/3-1/4进行估算。篇二:最新住宅楼梯电梯设计标准住宅楼梯电梯设计标准一般性标准6层:敞开楼梯*16+1层:敞开楼梯*179层:敞开楼梯*1+无障碍电梯*11011层:敞开楼梯*1+无障碍电梯*111+1层:敞开楼梯*1+无障碍电梯
18、*11218层:封闭楼梯*1+消防电梯*1+无障碍电梯*1+屋顶联通18+1层:封闭楼梯*1+消防电梯*1+无障碍电梯*1+屋顶联通1932层:剪刀楼梯(防烟)*1+消防电梯*1+无障碍电梯*1+屋顶联通专业性标准楼梯的设置标准:(1)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2)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扶手高度不宜小于0.90。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3)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1.20。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
19、行过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4)楼梯井宽度大于0.11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防烟楼梯间的设置标准:(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2)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m2,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m2;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m2;对于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m2。(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消防电梯设置标准:(1)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22(2)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2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
20、于6.00m;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m。(3)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4)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5)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6)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7)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秒计算确定。(8)消防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9)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取防水措施。(10)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并应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
21、钮。(11)消防电梯间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3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排水设施,排水井容量不应小于2.00m,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无障碍电梯设置标准:1、轿厢(1)电梯门开启净宽大于等于0.8m(2)轿厢深度大于等于1.4m;宽度大于等于1.1m(3)轿厢正面侧面设0.80.85m高的扶手(4)轿厢侧面设高0.91.1m带盲文的选层按钮(5)轿厢正面高0.9m处至顶部应安装镜子(6)轿厢上下运行及到达应有清晰显示和报层音响2、候梯厅(1)候梯厅深度大于等于1.8m(2)按钮高度0.91.1m(3)电梯门洞净宽大于等于0.9m(4)清晰显示轿厢上下运行方向和层数位置及电梯抵达音响(5)每层电梯
22、口应安装楼层标志(6)电梯口应设提示盲道篇三:住宅楼梯电梯设计标准住宅楼梯电梯设计标准一般性标准6层:敞开楼梯*16+1层:敞开楼梯*179层:敞开楼梯*1+无障碍电梯*11011层:敞开楼梯*1+无障碍电梯*111+1层:敞开楼梯*1+无障碍电梯*11218层:封闭楼梯*1+消防电梯*1+无障碍电梯*1+屋顶联通18+1层:封闭楼梯*1+消防电梯*1+无障碍电梯*1+屋顶联通1932层:剪刀楼梯(防烟)*1+消防电梯*1+无障碍电梯*1+屋顶联通(剪刀楼梯有时也会做成两个独立的防烟楼梯)专业性标准楼梯的设置标准:(1)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
23、应小于1。(2)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扶手高度不宜小于0.90。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3)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1.20。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过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4)楼梯井宽度大于0.11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防烟楼梯间的设置标准:(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2)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m2,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m2;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m2;对于人
24、防工程不应小于10m2。(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消防电梯设置标准:(1)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2)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m2。(3)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4)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5)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6)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
25、低于2.00h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7)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8)消防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9)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取防水措施。(10)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并应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11)消防电梯间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排水设施,排水井容量不应小于2.00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无障碍电梯设置标准:1、轿厢(1)电梯门开启净宽大于等于0.8m(2)轿厢深度大于等于1.4m;宽度大于等于1.1m(3)轿厢正面侧面设0.80.85m高的扶手(4)轿厢侧面设高0.91.1m带盲文的选层按钮(5)轿厢正面高0.9m处至顶部应安装镜子(6)轿厢上下运行及到达应有清晰显示和报层音响2、候梯厅(1)候梯厅深度大于等于1.8m(2)按钮高度0.91.1m(3)电梯门洞净宽大于等于0.9m(4)清晰显示轿厢上下运行方向和层数位置及电梯抵达音响(5)每层电梯口应安装楼层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