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区域经济学陕西西咸新区的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研究.docx

    • 资源ID:23632938       资源大小:198.88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区域经济学陕西西咸新区的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研究.docx

    1、区域经济学陕西西咸新区的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研究重庆大学区域经济学期末论文陕西西咸新区的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经济体制改革引发长期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在今年新成立的国家级新区陕西西咸新区,在这大背景下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的问题突出。本文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条件、城乡互动发展机制及城乡一体化驱动因子三个层次出发,构建了西咸新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发展;西咸新区一、 引言陕西西咸新区是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

    2、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规划面积882平方公里,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设立西咸新区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陕西西咸新区总体方案中,强调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区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成一体化发展机制、发展途径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所在。二、 文献综述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上,国内学者从乡镇企业发展、乡村工业化、小城镇发展、乡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做出了剖析,形成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城乡一体

    3、化化发展动力机制1。根据黄国胜2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指出城乡一体化的内在动力机制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城乡互动发展的客观与主观条件,它们之间的组合特点及有机结构反映了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互动发展的自然基底特性与城乡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方向。第二层次是城乡互动发展机制,主要来自五个方向的动力,即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小城镇建设与乡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制度安排与变迁、政府干预及导向等。第三个层次是城乡一体化的驱动因子。它是城乡一体化实现的具体环节,也是城乡互动发展最终过渡到城乡一体化的核心环节。本文基于这三个层次,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为探索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途径提供依据

    4、。三、 城乡互动发展的客观条件与主管条件1、 城乡互动发展的客观条件西咸新区城乡互动作用的客观条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资源互补性西咸新区的经济、人口、新兴产业等主要集中在以现在西安中心城区及咸阳中心城区,总体而言,这一区域内的社会、人文要素非常丰富,但是自然资源却相对缺乏。而与之相对应的广大外围地区则社会、经济要素相对分散,不过空间开敞、自然资源也相对丰富,“城,、“乡”之间存在资源互补性,具有城乡互动的自然基底。(2) 生态依存性西咸新区城市地区自组织形成一个城市生态系统,乡村地区自组织形成一个乡村生态系统。这两大系统的内在运行机理是不一样的,空间的依存性和共生性,使得这两者共同构

    5、成了大都市地区的复杂“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系统间能量的交流、互换,使得城市一乡村城市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方面,城市拥有良好的资本及先进要素,其生态性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广大的乡村地区是城市的生态屏障,承担着“城市之肺”的功能,意义重大。任何系统的失调都会造成整个系统的破坏乃至消亡,生态上的依存性决定了城乡互动发展的目标取向,即城乡共荣。(3) 空间可达性尽管当代运输和通讯工具已经相当发达,距离因素在某些新因素出现的情况下逐渐下降,但是不可否认,距离因素仍然是影响货物和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西咸大都市地区城市与外围的乡村地区由于空间的临近性,使得各种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可以更好的有城市流向乡村,更

    6、好的促进乡村的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城乡互动达到城乡一体。2、 城乡互动发展的主观条件西安市委、市政府于2010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提出要通过10年“三步走”的努力,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9000亿元以上,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一系列重大举措如资源配置一体化、经济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事业一体化、体制机制一体化等的实施及落实必然消除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壁垒,使得区内城乡之间要素的流动得以更加畅通。四、 城乡互动发展机制城乡一体化思想是城乡一体化进程得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前提条件,城乡互动发展体现在以

    7、下五个方面:1、 中心城市发展的扩散效应城乡互动中的中心城市扩散效应的一般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图1 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与城乡一体化西咸大都市地区中心城市在城乡互动中不仅承担着一般中心城市的功能,同样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但是作为一个西北地区的特殊区域,却也具有自我的个性特征,这集中体现在其承担的职能上。区内的中心城区,如西安城中心6区是高新技术、新型制造业、现代化的服务业的最大综合中心,这与其它的大都市地区如北京、上海等是不一样的,这样同样反应在区内的产业结构上。完善的交通设施、信息网络、高度集聚的资本、人力等使得区内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型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聚集在这一区域,这一方面,使得区域

    8、能够更好的接受外来尤其是世界范围内的产业专业可以更好的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又使得临近的乡村的资本、劳动力等相应的聚集到中心城区。然而,产业聚集达到一定规模会产生集聚不经济,这也就以为这区内的产业不得不转移至相对较低的梯度地区,如一般工业园、星火产业园和加工项目等就不得不面临转移,而外围的城镇由于其地域的临近性、文化的趋同性、交通的便利性、地价、租金等相对低廉,在相应优惠政策的引导下,中心城市的部分产业得以逐步引导走向外围的城镇区域。此外,西咸大都市中心城市的壮大也有利于对外围乡镇的资金支援以及相应的产业支持。2、 小城镇建设与乡村城镇化(1) 西咸新区城乡互动中的小城镇建

    9、设与乡村城镇化的一般作用机理表2 小城镇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西咸大都市地区是整个关中城镇群的核心区域,区内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化程度较高,中心城市与外围的城镇联系紧密,发展小城镇建设与乡村城镇化优势明显:第一,外围小城镇的对外开放程度高。第二,西咸大都市地区的交通通信较好;第三,区内小城镇的信息网络建设日趋完善 l4。小城镇虽然在资本积聚和利用方面没有中心城市那么高效,但是却具有不可或缺的功能地位,其重要的一方面是与中心城市的功能整合。西咸大都市地区中心城区的主要功能是服务功能,那么与之相适应的产业中心必然就是第三产业,其他产业相应的也将随之进行区域转移。然而现状是,西安具有传统优势的轻

    10、工业,以及在相当一段间内仍然是全国的工业综合生产基地,这也就使得了中心城区的产业转移走向临近的小城镇成为现实的可能。3、 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1) 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互动中的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表3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西咸大都市地区虽然是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集聚地带,但长期的二元经济体制使得广大农村依然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农村经济依旧不发达。因此,仅仅是加强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建设还是远远不够,还需通过一定的途径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自身的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推行农业的产业化与现代化。西咸大都市地区城市和乡村的空间临近性和可达性使得乡村地区农业具有了都市农业的特点,这在近郊尤

    11、为明显,某种程度而言,这一方面使得乡村地区的产业直接从第一产业直接过渡到第三产业,然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反馈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这一产业的高级化型式使得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交流更为紧密,区域城乡互动的方式和方法更加丰富和全面。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和必然的趋势,大都市地区依托本区域优越的资本、技术、交通等条件可以更好的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化建设和农业的现代化,这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4、 制度安排与变迁(1) 城乡互动中制度安排与变迁的一般作用机理任何区域是置于一定社会背景下的具体产物。依据西方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与经济增

    12、长是密切相关的,合理的制度安排能有效的促进区内经济的增长,反之,落后的、不合理的制度会抑制经济的增长。具体而言,制度安排与变迁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图4 政策制度与城乡一体化关系图首先,在城乡互动的实质方面,制度安排与变迁的作用主要机制表现为: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尤其是对促进农村发展有极大帮助的产业,农村产业的发展壮大,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岗位,更高的劳动技能,同时也使得农村地区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非农产业方面,合理的制度及变迁使得农村地区可以更好的承接来自中心城市转移而来的产业,这对促进落后地区尤其是小城

    13、镇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高的战略意义。其次,合理的制度安排及变迁促进城乡要素的有序流动、集聚和扩散。要素的流动时需要成本的,成本的产生式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是由于制度产生的流动成本。如城乡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流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度的影响,合理的制度、相应的政策制度倾斜,将有利于中心城市的要素向乡村流动,同样也有利于乡村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城乡互动应是以城乡要素有序流动为前提,而这一前提有赖于制度的安排,如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对外开放,使得大量的港澳资金入住珠三角地区,各乡镇充分自身的优势,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来源加工、来件装配、来样生产以及中

    14、小型企业补偿贸易的“三来一补”产业,在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同时,积极开展多样化生产、经营,不算完善商品市场和调整农业结构115 再次,合理的制度安排及变迁有利于促进城乡空间融合。城乡互动的重要一方面就是城乡的空间融合,即科学有序的城镇等级体系、分工明确的城镇空间布局,这些都是城乡融合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城镇登记体系,还是分工明确的城镇功能空间布局都有赖于区域政府的制度安排。此外,城乡基础设施的联动等亦有赖于相应政策的支持及安排。最后,合理的制度安排及变迁是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城”、“乡”作为两个相对异质的空间单元,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其发展阶段不一样,发展特点也不一样,城乡互动

    15、发展的目的不是区域城市化,而是区域城乡共荣,即保持各自特性的前提下的城乡共荣,离开乡村的城市是不完整的,同样离开城市的乡村发展也是低级的。城市和乡村发展各自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只有把握这一点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区域协调、区域发展、还是区域可持续都有赖于区域制度的安排,同样也受制度变迁的影响。(2) 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互动的中制度安排与变迁建国以后,在国家宏观政策及制度的安排下,以及通过自身的发展,西安成为了西北地区的工业城市,但是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如城市的功能分区不明显,商业、工业、生产、居住、文化、娱乐、生活功能区域混在在一起。在二元体制的影响下,中心城市与周边小城

    16、镇的发展被人为的割裂开来,区域政府也没有从整体上把中心城市与外围的小城镇联系起来,一系列“城市偏向”政策及制度的安排及实施使得区域的城镇体系混乱,区域功能空间布局不科学,城市扩张无序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乡互动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的日益扩大,国家的政策及制度逐步向农村倾斜,这一制度的安排及变迁使得国家级区域政府可以在促进城乡互动的举措上大展身手,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得以更为有序的流动、集聚和扩散。以关于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实施,使得西安大都市地区城乡互动更为高效。5、 政府干预及导向(1) 城乡互动中政府干预及导向的一般作用

    17、机理图5 政府干预及导向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无论是城乡的经济一体化、城乡要素市场(劳动力、资本、土地的要素)市场一体化、城乡空间一体化都应遵循一定市场规律,即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本着成本最小、受益最大的原则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的生产率和资金的使用率。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应将城乡放在城乡大系统的角度来探讨和分析,既要协调开展城乡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又要坚持城乡并重。固然,以经济联系为纽带的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点,甚至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内容,但是如果将城乡经济一体化等同于城乡一体化那就有些偏颇了。城乡经济的健康运行离不开制度的安排,而这一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便是政府。这主要体现在:首先,政

    18、府为城乡之间经济互动协调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如良好的法制环境、安全保障等;其次,政府以公共福利为目标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共产品,及那些为社会大众所利用而不具有排他胜的产品,比如道路基础设施或者排他性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产品,比如基础教育等等,这些对促进区域发展尤其是落后的乡村地域发展尤为重要;第三,政府负责处理社会认为必要的但是由于必要的投资规模原因(如铁路网络)或对私人投资者而言缺乏短期获利能力(如环境保护)等私人部门不可能介入的领域。最后,政府解决或者避免由私人活动引起的问题,如失业、资源过度利用与环境污染等。总而言之,政府在通过有效率的推进农业发展的制度安排,使得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业产

    19、出水平得到新的提升,使得农业部门在维持本部门生产的同时产生农业产品剩余和要素剩余,与此同时,也带动了围绕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形成的一系列产品服务需求;通过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使得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更为健康和可持续。依据梯度发展理论,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产品生命周期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产业发展的过程一般经历:创新一扩展一成熟一衰老四个阶段,处于创新阶段的产业一般出现在高梯度发达地区,而产业发展到衰老阶段后,一般会向低梯度落后地区转移的趋势。相比较中心城市,小城镇处于低梯度区域,通过有效率的政策引导和培育,可以使得小城镇得以承接来自中心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一方面使其小城镇的经

    20、济社会发展与中心城市之间更加紧密,另一方面,极大促进了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当然,产业的成功转移与接受地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密切相关的。相对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教育科技文化水平、地域文化等都是影响这一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导向。市场不是万能的,同样,政府也不是全能的。市场失灵的存在,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理由。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具有培育和完善市场的职能,而政府培育和完善市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政府部门转变职能的过程。如果政府职能不转变,无论是市场主体还是市场客体,都无法快速和健康的发展起来。因而,从这个角度而言,政府的干预和导向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政府培

    21、育和完善市场主体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推出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经营领域,即放弃其经营职能,使得各类要素在市场的运营下得到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政府加强其社会职能,特别是社会保障职能,即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的、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提高人口质量和实行计划生育等四个方面。这些作用都是市场所不能替代的,也不可能替代的。(2) 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互动中的政府干预及导向如前所述,政府干预及导向对城乡互动的影响是明显的,但是不同区域的政府干预能力及干预程度是不一样的,即政府干预及导向的区域性。西咸大都市地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其是西

    22、北地区的核心地域,是一个带有特殊区域属性的西北大都市地区。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其区域也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区域发展不协调。近年来,随着西安大都市地区进入了城市价值的充分兑现期,已经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在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的引导下,区域政府结合并认真贯彻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统筹城乡发展各专项规划和分区湘西规划,明确的分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政府启动了“十大战略行动”在具备条件的曲线和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形成了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这“十大战略行动”包括:规划统筹战略与规划实施行动、产业振兴战略与新型产业培育行动、全域城

    23、镇化战略与小城镇建设行动、基础设施全覆盖战略与延伸行动、村庄布局整理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行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与拓展行动、生态环境优化战略与美化行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全覆盖战略与拓展行动、现代文明传播战略与和谐乡村创建行动、以城带乡战略与社会帮扶援建行动。此外,随着5个“一体化”的实施,使得城乡互动在政府强力干预及导向下变的愈来愈频繁,城乡一体化格局越来越明显。6、 网络技术与信息化(1) 城乡互动中网络技术与信息化的一般作用机理所谓信息化,狭义的理解为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生产与利用信息,广义的理解则是社会的信息化。城乡互动中,信息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信息化业已演化成为城乡互动中不可或缺的国

    24、民经济资源。传统社会,自然资源享赋如土地,矿产分布,储量,资本等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作用巨大,这在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作用尤为明显。在信息社会,各社会经济要素的构成及特点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换,信息己经成为了最重要的社会经济要素,甚至处于主导地位。城乡互动中的现实状况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以及这一矛盾如何缓和乃至消除的问题。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开发不仅可使得信息随着重复使用和在加工而不断增值,并且在自身增值的同时减少物能消耗,提高其利用质量,扩大利用范围,使得乡村地区的信息经济成为一种资源优势,以信息为核心财富创造体系形成;其次,网络技术与信息化广泛渗透于城乡产业中。网络技术与信息化的发展一方面带动

    25、的一批新的产业的兴起,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产业的转移,而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正是城乡互动的中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渗透于城乡各产业中,这使得产业的增值速率加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城乡产业的联系,增加了产业的附加值。再次,信息化使得城乡之间的交流更为有效便捷。传统社会,区域之间交流的方式非常简单,彼此之间的交流也不够紧密,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城乡之间的交流更为顺畅,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相对的异质的文化单元,城乡融合的一种重要方面是彼此文化的相互渗透与整合,这有利于城乡隐形壁垒的消除,有利于城乡互动的深层次发展。最后,信息化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城乡互动方式。传统的城乡互动方

    26、式是以传统产业联动为主导方式的城乡互动,这并不是最优的城乡互动的选择,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城乡互动发展又有了新的方式,信息化发展在宏观上直接表现为GNP中信息产业所占比重和社会就业人口中信息人员比重的迅速上升,当比重达到一定数值,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形成了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化。信息化不仅扩大了社会经济范围和规模,提高经济活动的能力和质量,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产业的调整与发展,促使经济向柔性化结构、向高能低耗的信息化时代转化。(2) 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互动中的网络技术与信息化西咸大都市地区早在“九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就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信息基础建设,信息产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都有了长

    27、足的发展,就目前而言,西咸大都市地区己经初步形成了以数字化、光纤化为主的传输支撑网络,公用网络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广电网以基本覆盖的市辖区,广播电视的人口覆盖率高达90%以上,计算机网络建设势头迅猛,国家教育科研网,科技网,公用信息网和经济信息网等四大计算机互联网络区域接点已经实现了国际互联。陕西气象局,西安公共信息网、新华社网、人才网、海关专网、国家经贸网、物价网、西安科技信息网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区内基金实现计算机联网;此外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上网用户己达十几万户,信息服务业营业额达3亿人民币。随着十五期间,信息资源网建设和关键数据库的开发,信息应用系统建设等极大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28、可以预见,未来网络技术与信息化将极大的促进区域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一体化的深度发展。五、 结论本文分析了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明确指出资源互补性、生态依存性、经济依存性以及社会依存性是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互动发展的客观条件,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则是互动发展的主观条件。在此基础上,从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小城镇建设与乡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制度安排与变迁、政府干预与导向等五个方面全面放心了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建立了西咸新区如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为探索促进西咸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途径提供思路。表6 西咸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示意图1 修春亮,许大明,

    29、祝翔凌.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估JJ.地理科学,2004,24(3):320一325.2 郑国,叶裕民.中国城乡关系的阶段性与统筹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 (6):87一92.3 鲁奇,曾磊,王国霞,等.重庆城乡关联发展的空间演变分析及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4 陈鸿彬.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2):62一655 黄国胜,李同升,王武科,等.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新农村建设探讨J.人文地理,2009,(4):16一19.6 陈书卿,刁承泰.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用地结构变化及演变趋势以重庆市梁平县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09,29(5):160一165.


    注意事项

    本文(区域经济学陕西西咸新区的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