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方剂学重点笔记.docx

    • 资源ID:23573058       资源大小:55.31KB        全文页数:7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方剂学重点笔记.docx

    1、方剂学重点笔记第一章 绪论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一、 先秦时期1、五十二病方 战国 记载52病,药物247种 意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2、黄帝内经 大部分成书战国 略晚于五十二病方 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二、汉代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期 张仲景(机) 载方314首 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分两部分:伤寒论

    2、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三、魏晋南北朝时期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 便 廉)2、小品方 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四、唐朝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孙思邈著 共载方7500余首 2、外台秘要 王焘五、宋代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2、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 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六、金元时期1、伤寒明理论 金成无己 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2、金元四大家 - 观点 -刘完素:字守真 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 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张从正:字子和 号戴人,师从刘完

    3、素。 “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李 杲:字明之 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朱震亨:字彦修 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 倡导“相火论” 丹溪心法 主张滋阴降火之法七、明代1、普济方 朱隶 载方61739首 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2、医方考 吴昆 如:知柏地黄丸八、清代1、医方集解汪昂 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2、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3、温病学派叶天士(桂) 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 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瑭) 著有温病条辨 创“三焦”辨证薛雪(生白)王七雄(孟英)第二章 方剂与辨证论治 方剂与病证 方剂与

    4、治法一、治法: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二、(与方剂)关系 1、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 2、方剂是体现并验证治法的手段三、“八法” 临床常用的治疗大法(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1、汗法: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以促进发汗,使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适应证:表证,麻疹初起,疮疡初起/痢疾初起有寒热表证者。分 类:辛温,辛凉注 意: 适度发汗(通身微汗出) / 药常不宜久煎2、吐法: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注 意:吐法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3、下法:通过泻下

    5、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淤血、结痰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适应证:邪在胃肠而致的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证俱实者分 类: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4、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作用,使少阳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适应证:邪犯少阳、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营卫失和等证5、温法: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适应证:里寒证。或寒邪直中于里,或阳气受损,或素体阳气虚弱,以致寒从中生分 类: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6、清法: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适应证

    6、:里热证。分 类: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7、消法: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等作用,消除体内因气、血、痰、水、虫、食等久积而成的有形之邪的一种治疗方法。适应范围: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8、补法: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适应证:气虚、血虚、阳虚、阴虚、脏腑虚弱分 类: 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 方剂与中药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药物配伍配伍: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的将一味或二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使用。 常见形式:同类相须、异类相使、相反相成、制毒纠

    7、偏、引经报使。 配伍目的:(增效与减毒) 方剂的组成 (“君臣佐使”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特点:药味少、药量大。臣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 辅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涵义有三 佐助药:用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佐制药:消除或缓解君、臣药毒性或烈性的药物。反佐药:依病情需要选择与君药性味相反又能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使药:涵义有二引经药:能引导方中药物的药力直达病所。调和药:能调和方中诸药的性能,协调诸药的相互作用或起到矫味作用。(味道) 方剂的变化 药味的增损 前提:君药不变 方法:加减方中药物药量的加减 前提:组成方剂的药物不变 方法:增

    8、加或减少方中药物的用量剂型的变化 前提:组成方剂的药物及其配伍用量比例不变。第五章 方剂的使用方法 剂型: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的一定形态常用剂型:汤剂/散剂/丸剂/膏剂/丹剂/酒剂/茶剂/露剂/锭剂/条剂/线剂/栓剂/冲片剂/胶囊剂/糖浆剂/口服剂/注射剂 汤剂制备用具:沙锅、瓦罐、陶瓷器皿,忌用铁器、铜器。溶媒:水最常用,还见黄酒、米醋,童子便浸泡:根茎叶花 20-30min / 种 子 1h 头煎加水高出药面3-5cm,第二、三煎可略少保证煎得量100-200ml左右。火候:武火煮沸后,文火续煎特殊煎法:1、先煎 介类、金石 某些有毒药(eg:乌头、附子) 2、后下 易挥发 芳香药材

    9、遇热不稳定的 3、另煎 多为贵重细料 4、烊化 主要为胶质类药材 5、包煎 包括易成糊、易浑浊、含绒毛的、粉末状的(eg:细小种子)6、冲服 极难溶于水的(eg:珍珠、琥珀) 极易溶于水的(eg:芒硝) 贵重药材 某些芳香类药物(eg:麝香) 服药方法 服药是否得法,对疗效也有一定的影响 2-3次/日,一剂100-200ml 1、饭后服:对胃肠有刺激的方药 2、空腹服:补益、泻下、驱虫剂 3、睡前服:安神药(睡前15-30min服)4、平旦服:十枣汤,鸡鸣散(脚气:水停滞于脚,出现小腿肿胀溃烂等)。第六章 解表剂含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疏达腠理,透邪外出等作用,主治表证的方剂。

    10、适应症:1、表证 2、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初起兼有之表证分 类: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注意事项:1、方药多不宜久煎(多辛散轻扬之品组方,久煎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2、汗出程度以遍身微汗为佳(汗出不彻病邪不解/太过则耗气伤津);3、表邪未尽又见里证,一般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当表里双解;4、外邪已入里、麻疹已透、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1、麻黄汤主治: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头身疼痛,舌苔薄白病机:风寒束表(寒邪为主),营卫郁滞,肺失宣降治法(功效):宣肺平喘方解: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君 桂枝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臣 杏仁 降利肺气,止咳平喘, 佐助

    11、甘草 缓和药性,调和诸药 佐使配伍:麻黄加桂枝 相需为用 解表发汗俊2、桂枝汤主治:风寒表虚证及营卫不和证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紧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相对1而言)病机:风寒袭表(风邪为主),营卫不和治法(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方解: 桂枝 发汗解肌,温经散寒 (散,发汗) 相反相成 君 白芍 养血敛营, (收,敛汗) 调和营卫生姜 助桂枝解表散寒,和胃止呕大枣 滋脾生津甘草 益气和胃,调和诸药药后调理:啜热稀粥 温覆配伍:芍桂;等量配伍1抑制卫阳营弱,调和营卫结肌发表。2桂得勺则汗有源 勺得贵则滋能 (相治相成) 3散中有收 驱邪而不伤正 养阴而不留邪 相反相成 桂草:配幸中

    12、化阴 以助阳下。 勺草:配 酸中化阴 以养阴和胃 姜枣:益脾畅胃调脾胃之营卫3、小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桂半夏芍草姜辛味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外寒内饮证) 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薄,脉浮 痰饮咳喘,不得平卧 / 身体疼重,胸痞,干呕,头面四肢浮肿 病机:素有寒饮,复感风寒 致肺失宣降 (咳喘水寒射肺,肺失宣降) 治法(功效):发汗解表,温肺化饮方解: 麻黄、桂枝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君 干姜、细辛 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驱邪 臣 半夏 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佐 白芍 养血益阴,且防麻桂之过汗伤阴。 佐 五味子 收敛肺气(止咳) 佐 甘草 调和诸药 使配伍:.姜辛味相配 散中有

    13、收,使散肺寒,化寒饮而不伤正,止咳喘而不留邪,有温肺散寒化饮止咳平喘 麻桂相需为用发汗散寒解表力强4、银翘散主治:温病初起(风热表证 发热,微恶风寒,口渴,咽痛,脉浮数 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咳嗽,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病机:风寒袭表,热郁肺卫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方解: 银花、连翘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君 牛子、薄荷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 臣 荆芥穗、淡豆鼓 辛散表邪,制约方中诸药过甚寒性 桔梗 宣肺化痰止咳 利咽 佐 生甘草 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使 鲜芦根、竹叶 清热生津(止渴)配伍:四位臣药助君以加强疏散风热,透邪外出之力。甘桔:桔梗甘草汤 清利咽喉 化痰止咳。制性寸用:荆芥药性虽温

    14、但在大堆寒凉药中温性被制,而存其发表散邪之用以增强解表透邪之功( 相反相成 )5桑菊饮主治:风温初起 身热不甚 口不渴 或微渴 舌尖红 苔薄白 脉数 病机:肺经风热 肺卫失宣制法: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方解:桑叶清透肺络之热 菊花清上焦风热 君 薄荷辛凉解表 桔梗开肺 杏仁降肺两药宣降相伍 即助桑菊以驱邪,又理肺气而止咳 臣 连翘:幸寒而质轻佐药 韦根;甘寒亲热生津止咳 佐 甘草:润肺止咳 调和诸药配伍:桑菊相需为用 疏散风热 宣肺止咳 桔梗 杏仁陪宣降肺气 化痰止咳 6、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肺热壅盛证 身热不解,咳逆气急,舌苔薄黄,脉数有汗或无汗,鼻翼扇动,苔薄白,脉浮或滑病机:肺热壅盛

    15、(表邪未尽,入里化热致宣降失常)治法:辛凉宣泄,清肺平喘方解: 麻黄 宣肺平喘,开表散邪 “去性取用” 君 石膏 清(肺胃)热,生津止渴 杏仁 降利肺气,止咳平喘 臣 甘草 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佐使运用:本方为清肺热之要方配伍 麻石配以寒制温,清宣肺热 平喘止咳 ( 相反相成) 麻杏配宣降肺气 增强平喘之功扶正解表7、(人参量小)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逆流挽舟法 培其正气 败其毒邪 故名败毒二活二胡芎枳苓参草姜薄梗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邪之证 憎寒壮热,无汗,肢体酸痛,脉浮重取而无力 头项强痛,鼻塞声重,胸膈痞满,咳有痰,苔白腻病机:正气不足,又感风寒湿邪 (兼有痰阻气滞)治法:散风除湿,益气扶正

    16、方解: 羌活、独活 发散风寒,祛湿止痛 君 川芎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臣 柴胡 解肌发表 枳壳、桔梗 宣降肺气,化痰止咳 佐 前胡、茯苓 祛湿化痰 人参 益气健脾 甘草 益气补中,调和诸药 使配伍:川芎柴胡助君散邪透表 通痹止痛。人参小量 1辅助正气以利解表2驱邪而不伤正3防邪复犯益气生津第七章 泻下剂含义: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泻下积滞,攻逐水饮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的统称。适应症:里实证(包括停痰、积饮、瘀血、宿食、燥屎、虫积等诸多有形之邪所引起的病证)分类: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五类注意事项:P678、大承气汤大承气汤俊猛方枳实厚朴硝大黄主治:、阳明腑实证 、热结旁

    17、流证 、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实(实热内结,腹痛拒按,按之硬,潮热谵语)燥(肠中燥屎干结不下)痞(自觉胸脘闷塞不通,有压重感)满(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打屁)病机:实热积滞内结于胃肠,腑气闭阻,热甚津伤。治法:峻下热结(积下存因)方解: 大黄 泻下通便,荡涤积滞 实 君 芒硝 泻热通便,润燥通便 燥 臣 枳实 行气消痞 痞 佐 厚朴 行气除满 满 佐体现:(下胃肠实热积滞)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通因通用 (热厥)寒因寒用配伍:黄硝相需为用,攻揉相济,清泄热结力强,燥实并治。枳朴配,破积导滞,消极除满助黄,硝以推荡积滞,攻下热结。9温脾汤主治:脾阳不足,冷积内停证久利赤白或便秘 手足不温,

    18、苔白 脉沉迟病机:脾阳不足 运化失职 寒积结于肠胃治法:攻下寒结 温补脾阳君:附子温壮脾阳 温散寒凝,以宣通寒积 。大黄 荡涤泻下,攻积通滞(制性存用)臣:温中阳以散寒凝,助附子之力佐:人参益气补脾,防大黄泻下伤中。使:甘草和中调药配伍:1附子大黄配 以温制寒,温中阳,下积滞以除冷积(制性存用) 2四逆汤加人参大黄10大黄附子vs温脾汤均以附子配大黄为主体,均能温下寒积,治寒积便秘证。但大黄附子汤尚有细辛辛温通散,助附子温散寒凝止痛主治寒实积滞所致腹痛通便秘而正气不虚者。温脾汤无细辛,但用干姜助附子温中散寒,更加人参益气健脾,主治冷积内结,脾胃虚寒虚中夹实证。10、麻子仁丸(脾约丸)脾约证主治

    19、:胃肠燥热之便秘证(脾约证) 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少津病机:胃肠燥热,津液不足。治法:润肠泻热,行气通便方解: 君: 麻子仁(火麻仁) 润肠通便 臣:杏仁 润肠通便,降利肺气 臣:白芍 养血敛阴,缓急和理佐:大黄/枳实/厚朴(小承气汤) 清下热结,除胃肠燥热使:蜂蜜 润燥滑肠配伍:麻杏合用养阴增液润肠通便小承气汤加麻杏峰而成 体现泻下与滋阴配伍 11五仁丸主治:津枯肠燥之便秘大便干燥,艰涩难出、口干欲饮、舌燥少苔,脉细涩病机:津枯肠燥治法:润肠通便君药:杏仁质润多脂,润肠通便且降肺气,以利通便。臣药:润燥滑肠、活血散结、助杏仁润肠并畅气血佐药:柏子仁质润性滑,善治虚秘。郁李仁润肠降气专

    20、治大肠积滞,燥涩不通、松子仁润五脏制虚秘、陈皮理气行滞,是气性浊降配伍:本方以富含油脂的仁类为主药,配伍理气之品,有理气润通之妙。12煎川剂主治;肾虚便秘证 治法:温肾益精,润肠通便13舟车丸治法;行气逐水14黄龙汤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桔枣共生姜阳明腑实气虚弱通便不碍气血伤主治;热结阳明亦阳明俯实,气血不足证大便秘结或自利清水,腹痛拒按,生热口渴,体倦少气,舌苔焦黄,脉虚病机:热结阳明,气血不足。治法:泻热通便,益气养血。君药: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大承气汤)泻热通便行气除积。人参当归益气养血,既扶正以驱邪,又使下不伤正。防通下太过而脱陷。桔梗宣肺以助通下配伍:生姜、大枣、甘草:调补脾胃兼调和

    21、药性结构:本方泻热通便药与益气养血同用,攻补兼施,愚补于攻。15增液承气汤增液承气玄地东,更加硝黄力量雄。主治:热结阴亏证 治法;滋阴增液泻热通便(增水行舟)和解剂16小柴胡汤伤寒论主治:、伤寒少阳证 (半表半里)2妇人伤寒热入寒室 3、疟疾/黄疸以及内科杂病而见少阳证者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脉弦。或有目眩病机:邪在少阳,正邪相争,胆胃不和治法:和解少阳方解: 君 :柴胡 舒透半里之邪,疏肝解郁 (外透)和解少阳 臣:黄芩 清泻半里之热 (内清)佐:半夏 /生姜 降逆 和胃 止呕)人参 大枣 炙甘草 益气扶正以驱邪外出,充实正气以防邪气内传。使;炙甘草

    22、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舒透与清泄并用,以透为主 胆胃兼调 寓扶正于祛邪之中柴芩配透表泻热调畅气机,和解少阳人参 大枣 炙甘草 益气扶正以驱邪外出,充实正气以防邪气内传。注意:阴虚血少者禁用结构:透表加热加和胃降逆加益气扶正(扶正驱邪)17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加碧玉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主治:少阳病(胆热偏甚 痰湿内阻)寒热往来、寒轻热重、吐酸苦水、舌红苔黄腻、脉玄细数。病机:1邪热偏甚,郁致少阳犯胃,胃失和降。2湿热痰浊中阻治法: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和解少阳。君:青蒿清透少阳热邪,芳香辟秽宣络。黄芩苦寒清泄胆热、燥湿。臣:竹茹清胆胃热,化痰止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佐:碧玉散

    23、(滑石,甘草,青黛) 赤茯苓 清热利湿解毒导邪从下而去枳壳行气消痰、散结除痞。陈皮理气和中燥湿化痰使: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配伍:蒿芩配透邪泻热,引邪外出,和解少阳。组成:青蒿 黄芩加温胆汤(枳壳 赤茯苓)加碧玉散18小柴胡汤vs蒿芩清胆汤同:均能和解少阳用治邪犯少阳,气机不利而见寒热往来,胸胁胀满,口苦脉玄等少阳证异:1蒿芩清胆汤侧重清泄化浊,适应于湿热少阳,热重兼湿,又痰浊中阻,见热重寒轻呕恶黄涎,小便黄少,舌红苔腻脉玄滑等症2小柴胡汤清散并用,兼能扶正。适用于伤寒少阳,正气便虚邪气徘徊于表里之间见寒热往来,不欲饮食,舌苔薄白等症。(风寒之虐可以升散,暑湿之虐必须清解)19四逆散四逆散

    24、中有白芍柴胡枳实炙甘草疏肝理脾治阳郁气血调和四逆消主治:1阳气内郁之四逆证2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证手足不温、胸胁疼痛、脘腹胀痛、脉玄。病机:肝脾不调、气机不畅;肝失疏泄、脾滞不运治法: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君:柴胡:透邪解郁疏肝理气臣:白芍:养阴揉干缓急止痛佐:枳实:行气导致而理脾使:炙甘草和芍药,调和诸药。配伍:柴勺配疏肝气以调肝之用,养阴雪以调肝之体,体用并治柴胡枳实疏肝理脾,调畅气机。 勺草酸酐化阴,增强养阴揉肝,缓急止痛之力枳实芍药散主治:产后腹痛20、逍遥散和剂局方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姜薄饶疏肝养血又健脾肝郁血弱脾气弱主治:肝郁血虚脾弱之月经不调证 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舌

    25、淡红,脉弦而虚 头痛目眩,口燥咽干,或寒热往来,乳房胀痛病机:肝气郁结,肝血不足,脾胃虚弱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养血方解: 柴胡 舒肝解郁 君 白芍/当归 养血活营,柔肝止痛 臣 白术/茯苓/甘草 健脾益气 佐 烧生姜 和胃降逆止呕 薄 荷 1助柴胡舒肝疏达肝气以助柴胡以解肝郁2晾干防止气郁化火,肝郁化热。归芍:养血揉肝柴归芍:疏肝气而调肝之用,养阴血而不肝之体、体用并治。四逆散vs逍遥散同:均可疏肝理脾,用治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胀 痛,脉弦之证。异:四逆散重在疏肝理脾,调畅气机,兼能透邪解郁,原 治阳郁证,临证尤多用治肝脾不和所致之胸胁、 脘腹疼痛,脉弦等证候。逍遥散重在疏肝解郁,兼能养血健脾

    26、,为调经的常用 方;临证用治肝气郁结,血虚脾弱之月经不调 证,见经行腹痛,头痛目眩,乳房胀痛,脉弦 等证候。21痛泻药方主治:脾虚肝强之痛泻治法:补肝泻肝、缓痛止泻痛泻证特点:泻必腹痛 腹痛即泻、泄后痛缓防风专入肝脾 舒脾升阳助白术祛湿止泻白术白芍补脾揉肝培土抑木,调和肝脾22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黄连芪干姜草枣人参行辛开苦降消痞满治在调阳与和阴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 心下痞满而不痛,呕吐,(肠鸣)下利,苔腻而微黄病机:脾胃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治法:健脾和胃,平调寒热方解: 君:半夏 消痞散结,和胃降逆 臣:干姜 温中散寒止呕 黄芩/黄连 清热燥湿 佐:人参/大枣/ 健脾益气 使:甘草 & (调

    27、和诸药)配伍特点:辛开苦降 寒热并用(和其阴阳) 补泻兼施(调其虚实)功效:寒热平调,消痞散结配伍:* 姜、夏 +大枣芩、连:既寒热并用以平调寒热;又辛开苦降以散结消痞。人参大枣 a.补益脾胃之气以促运化 b.防温燥、苦寒药伤及虚土第九章 清热剂含 义: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以及滋阴透热等作用,主治里热证的方剂。适应症:里热证分 类: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气血两清、清脏腑热、清虚热 六类注意事项:把握其适应证 辨热证虚实,邪热所在脏腑、阶段和程度 辨热证真假,若为真寒假热不可用 注意护胃保津 恰当使用反佐法(反佐药/服法反佐)清热剂23白虎汤伤寒论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

    28、病机:阳明气分热盛,津液耗伤治法:清热生津方解: 石膏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知母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粳米/甘草 养胃护津 & (调和诸药)禁忌: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 血虚发热或气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 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 脉见浮细或沉功效:清热除烦,生津止渴24清营汤瘟病条辨主治:热入营分证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 时有谵语,口渴或不渴病机:热入营分治法:清营解毒,透热养阴方解: 犀角 清营解毒,活血散瘀 君 玄参/生地/麦冬 滋阴清热 银花/连翘 清热解毒,透热转气 黄连/竹叶 清心泻火除烦 丹参 清营凉血,活血散瘀功效:清营解毒,透热养阴25、犀角地黄汤

    29、备急千金要方主治:热灼心营证 热伤血络证 蓄血瘀热证 各种出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烦燥,舌红绛 身热谵语,舌绛起刺,脉数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喜忘如狂,胸中烦痛,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病机:热入血分迫血妄行,血溢脉外治法: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方解:犀角 清热凉血解毒,散瘀 生地 清热凉血以止血 赤芍/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26普及消毒饮主治:大头瘟头面红肿、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病机:风热疫毒,上壅头面、外郁肌表治法: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方解:君:黄芩 黄连清热解毒 臣:连翘 牛蒡子 薄荷 僵蚕疏散头面风热佐:佐:玄参、马勃、板蓝根、桔梗清热解毒、利咽止咳。 柴胡、升麻 疏风散热,火郁发之,并引药上行。 陈皮


    注意事项

    本文(方剂学重点笔记.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