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用:口服给药是方便、安全的给药途径,且用药经济,剂型简单,也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人血液循环,可起到局部或全身治疗的作用。注意事项:服药前,了解是否有过敏体质,如对磺胺类、某些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物过敏者,要告知医护人员。一般药物在饭后服,即在饭后15一30min内服用,尤其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但如有慢性胃炎或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有出血者,忌服上述药物或先告知医护人员,以免诱发消化道出血。对于胃动力药、制酸药、利胆药、收敛药、止泻药及易于被消化酶破坏的药物等宜饭前服,即饭前30-60min服用。此时,胃中不存有食物,药物吸收完全,疗效迅速。对于催
2、眠药、缓泻药、制酸药等宜睡前15一30min服用。对于驱虫药、利福平等药物宜清晨空腹服用,目的是为了避免阻挠药物的通过而影响治疗效果。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脏病病人在服用降压药、强心甙类药物时,应先测脉搏、血压,注意心律变化,如脉搏低于60次min或节律不齐时,不宜服用地高辛、心得安等药物。凡有包衣的片剂、胶囊、胶丸等应当吞服,不要将药嚼碎,以免影响药物。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不宜在同时或短时间内服用,如乳酶生不能与抗生素同服;抗贫血药硫酸亚铁不能与抗酸药如胃复平等同服。因此如无医生指导,自行用药时以单独使用为佳。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物如酸类、铁剂、服用时避免与牙齿接触,可将药物由吸管吸人
3、,服后要漱口。乳剂、粉剂可用水稀释,混悬剂用药前要摇匀。(2)舌下给药法:舌下给药即将某些药物置于舌底下含服,通过口腔粘膜吸收药物。一般疗效较迅速,2一3min就可缓解症状。适用于一些剂量少,对口腔粘膜无刺激性、无异味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心痛定等。药物要放在舌下,不要吞咽或咬破,也不要饮水;口干者可在舌下先滴数滴温水。(3)雾化吸人法:雾化吸人法是利用高速气流将药液成雾状,使吸入呼吸道,达到治疗目的。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等病治疗。一般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吸入前先漱口,清洁口腔;指导在家自用的病人如何准确抽吸药液并放人雾化缸中;指导如何安装、拆卸及清洗用具。(4)含漱给药法:主要用于预防
4、和治疗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等以起局部治疗的作用。药液的量及浓度要准确,如要自行稀释药液,需准确量度,以免浓度过高破坏口腔及咽部粘膜,而过稀达不到治疗效果。药液应在常温下含漱,不宜过高或过低,以免破坏药物疗效及损伤组织。含漱前可先用清水清洁口腔。(5)滴鼻药法:通过滴鼻使药液从鼻粘膜吸收,起到局部治疗的作滴药前清洁鼻腔,有分泌物应先清洁干净。最好取仰卧头低位,肩颈部垫以枕头,颈伸直,头后仰。滴药时,滴管深人鼻腔约0.8cm,但不要碰及前鼻孔,以免引起打喷嚏。滴药后,可将头部向两侧轻轻转动,并保持体位3-5min。便于药液均匀吸收及达到鼻窦窦口。应做到一人一滴药瓶或滴管,以防交叉感染。(6)滴眼药
5、方法:点滴眼药水和眼膏是治疗眼科疾病最常用的方法,可起到消炎、止痛或降眼压的作用。一般白天点滴眼药水,晚上睡前涂上1次眼膏。取仰卧,坐位时头应后仰。点滴眼药时,让病人往上看,操作者将患眼下睑轻轻下拉,将药点在结膜囊内,不要触及眼睑及睫毛,以免受刺激闭眼;不要将药直接滴在角膜上,以免刺激太大。眼药瓶离眼约1一2cm,不要太近或太远。(7)滴耳药法:主要通过滴耳使药液从外耳道粘膜吸收,起到局部消炎、止痛的作用。滴药前应使滴耳药接近体温。应安静侧卧位,患耳向上,先用棉签沾3%22:清洁外耳道中的分泌物,如成人将其外耳廓向上方提,3岁以下小儿向后下方提,将药液滴人外耳道。滴药后,转拉耳廓或在耳屏加压使
6、空气排出及药液渗入,保持患耳向上,侧卧5一10min。(8)直肠、肛门给药法:直肠、肛门粘膜也能吸收药物,药物进人直肠于立即开始吸收,是一种有效的给药途径,可避免干扰药物吸收的许多因素。方法:保留灌肠或栓剂。给药前排空大小便。在床旁备好卫生纸及便盆。取左侧卧位,张口深呼吸,以松弛肛门括约肌。如保留灌肠,首先要垫高臀部,然后润滑肛周,用肛管插入肛门约15一20cm,再缓慢注入药液,拔管时动作要轻柔并弯曲肛管后拔出,以防药液流出。如使用栓剂,操作者应戴手套,将栓剂轻轻推入内括约肌上方,如化痔栓、小儿退热栓等。如是开塞露类药先剪开瓶口,要剪得平滑,然后以左手拇、食指分开臀肌、暴露肛门,右手持药瓶轻轻
7、挤出少量药液润滑肛周再插进肛门,缓慢挤入药液。以上三种方法结束后,用卫生纸拭净肛门,嘱病人平卧或保持原体位30一60min。(9)皮肤给药法:皮肤吸收能力较差,主要利用药物的局部作用,如皮肤疾患用软膏、洗剂等,也包括湿敷、喷雾。用药前清洁皮肤。不宜直接用手取药,霜剂用棉签涂拭,油膏剂用压舌板等取用。皮肤有破损时,应通知医护人员指导处理。如湿敷,应先以毛巾或纱布浸泡在药液中,拧干后(以不滴水为准),平放在治疗部位,必要时,要戴上消毒手套操作。如是洗剂,应掌握配置药液的浓度、温度及浸泡时间,以确保疗效。(10)煎服中药法:中药汤剂是将药物加水煎煮去渣而得,一般多用于内服,但也做外洗和灌肠用。煎煮中
8、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煎煮中药首先要选择器皿,应选择砂锅或瓦罐,搪瓷类的锅等化学成分比较稳定的器皿,而不宜选用铁、铜、铝等金属器皿。煎药前宜把药浸泡20min左右,以利有效成分的提取。宜用洁净的自来水,一般加水至高出药面3cm。煎煮时,要注意选择火候。一般煎煮中药的火候分文火、武火2 种,文火即慢火,武火即猛火。一般煎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煎煮中药时间上可分为急煎与慢煎2种。如用于治疗外感病和头面部的疾病,需要发散者,一般采用急煎,只需煎煮20一30min即可;如用于治疗各种虚劳、下部病变、需要滋补者,一般宜用慢煎,需煎煮40一60min为宜。中药煎煮的次数取决于治疗的目的。若主要是需要达到发
9、散开窍的目的,一般煎一次就可以了,尤其小儿用药,煎1次,分次服用即可,如果要达到滋补壮阳的目的,则宜复煎。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等的特殊药物,要向病人交代清楚其使用方法。对于需复煎的药物,可将已煎了一次的无水药渣用保鲜袋装好,放人冰箱保鲜柜内,留到次日复煎。服中药的注意事项:一般药宜在饭后2h服用;滋补药饭前服;发散药及对胃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驱虫药、攻下剂应空腹服。在服药温度方面,一般主张热性病宜冷服,虚寒性疾病宜热服。已煮好的中药液一般不宜过夜后服食,尤其在气温过高的季节,以免药液发酵影响疗效。4、家庭用药指导:(1)药物的合理保管:根据药物品种的不同,分类存放。根据药物性质的不同,保存药
10、物。最好分别装人棕色瓶内,将盖拧紧,放置于避光、干燥及阴凉处,以防变质失效。部分易受温度影响的药物,如胎盘球蛋白、利福平眼药水等,可放人冰箱内保存。酒精、碘酒等制剂,应密闭保存。(2)药物的有效期:药物均应有有效期,过期便不能使用,否则会影响疗效,甚至带来不良后果。如片剂产生松散、变色;糖衣片的糖衣粘连或开裂;胶囊剂的胶囊粘连、开裂;丸剂粘连、霉变或虫蛀;散剂严重吸潮、结块、发霉;眼药水变色、混浊;软膏剂有异味、变色或油层析出等情况时,则不能使用。(3)安全用药:每种药物都应有药名、用量、用法、适应症及不良反应。凡未经医生明确诊断的疾病,不能自己随便用药。药品应放在安全的地方,防止给小儿拿去而误服。(4)家庭常备药物: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去痛片、消炎痛等;感冒药类:如扑尔敏、感冒通,强力银翘片等;止咳化痰药:如必嗽平、咳必清、蛇胆川贝液等;助消化药:如吗丁林、多酶片等;外用消炎消毒药:酒精、碘酒、紫药水、红药水、高锰酸钾等;外用止痛药:如风湿止痛膏、红花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