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哲学简史》笔记张文庆Word格式.docx

    • 资源ID:21447167       资源大小:24.8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哲学简史》笔记张文庆Word格式.docx

    1、一、中国哲学简史简介中国哲学简史是1947年冯友兰先生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邀请,讲授中国哲学史时写的手稿。之后将这些手稿题名为中国哲学小史于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出版,因为当时读者的对象大多是外国人,他们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阶段的演变缺乏深入的了解,所以这本书最初是使用英文写的。1985年涂又光先生译成中文中国哲学简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以简体中文第一次出版。中国哲学简史是一部首尾连贯、材料与观点融会贯通的中国哲学史;是一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中国哲学史;是一部系统完整的中国哲学史。冯友兰站在专业的至高点,以清晰的思路,通俗的语言,精当的选材;以历史为脉络,深入浅出地展示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

    2、以中国哲学史自身发展的逻辑,并按着时代的先后加以阐述,这样使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前后思想的衔接与继承关系也更加明确。 二、中国哲学简史精彩内容冯友兰在自序中写到“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惟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这是先生对本书的追求,也是本书的特点。正如译者赵复三先生所讲,“冯友兰先生治中国哲学史六十余年,不仅是一位迄今无出其右的中国哲学史家,也是一位哲学家。轻松驾驭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思想资料是中国的,考虑问题的眼光却是世界的。”本书资料是古代的,眼光却是现代的;运用史料时是史家,讨论问

    3、题时却是哲学家。在中国哲学简史前两章中,作者首先概述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和背景。关于中国哲学与宗教的关系,冯友兰认为“宗教与人生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每一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在支持它,因此作为一种宗教,尤其是大的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新哲学,就可以看出,不能认为“儒家是宗教”。因为在儒家的著作及思想中。没有“创世纪”,也没有讲到“天堂和地狱”,更没有宗教形式和宗教组织。他强调不仅儒家、道家不是宗教,就是作为中国哲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佛学,也与作为宗教的佛教有着根本的区别,在冯先生看来,“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佛学比对佛

    4、教感兴趣的多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阐明了中国哲学或文化的一个基本的特征是与外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不关心宗教的。美国学者德克布德说“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这一切自然的表示出中国文化与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是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 冯友兰先生指出,哲学是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简史书的一开始就讲明了他对哲学的性质与功能的思考。他称哲学为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并且提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他借用“儒学是否宗教”的一小段论述将话题引入中国哲学的讨论范畴。在冯友兰先生看来,宗教也

    5、是和人生相关联的,任何一种大的宗教,它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事实上,每一种大的宗教就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这是我的认识。”所以在中国,儒学并非宗教,同理,道家和道教也是两码事。他说,“比伦理道德更高的价值可以称之为超伦理道德的价值。”比如,“爱人是一个道德价值,而爱神是一个超越道德的价值。 在很多西方人看来中国并不象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的原因,并非是中国人不曾意识到在伦理道德之上还有更高的价值,而是因为“根据中国的哲学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对客观事物信息的感知),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中国人不那么关切

    6、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他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他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 “将来的世界里,哲学将取代宗教的地位。”冯友兰先生说。当然,这只是对西方人而言,在他看来,东方的祖先们早就实现了预言,因为“这是合乎中国哲学传统的。人不需要宗教化,但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福份。冯友兰认为,西方人以宗教为其终极关怀,往往不如中国人以哲学为其终极关怀。因为宗教与科学素来有冲突。通过对西方世界的观察,认为在科学发展面前,宗教的权威降低了,此种情况下,西方一些维护传统的人们往往为宗教的下降

    7、而悲伤,为越来越多的人不信教而感到惋惜,认为他们已经堕落,这种悲观是没有理由的,因为除了宗教,还有哲学能够为人们提供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因为在哲学里,为了熟悉更高的价值,无需采取祈祷、礼拜之类的迂回道路。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的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的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的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在未来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替宗教。这是与传统相合的,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信仰宗教的人不一定同意冯的看法,但从中国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文化的走向,这些看法无疑是一副清醒剂,因为他是以哲学家的眼光看世界更是以东方学者看文化。在哲学与宗教的价值观上,可作“道德价值”和“超道德价

    8、值”的区分,一般讲“爱人是道德价值”,而爱上帝是“道德的价值”,认为超道德价值并不限于宗教,哲学也具有超道德的价值,“爱上帝,在基督教里是宗教价值,但是在斯宾诺莎哲学里,就不是宗教价值,因为斯宾诺莎哲学里的上帝实际上是宇宙。”哲学要高于宗教,因为严格的讲,基督教的爱上帝,实际上不是超道德的。这是因为,基督教的上帝具有人格,从而爱上帝可以与子爱父相比,后者是道德价值。从这一点上来说,基督教的爱上帝并不是超道德价值,它是准超道德价值,而斯宾诺莎哲学里的爱上帝才是真超道德价值。中国哲学或中国文化的特点是“他们不太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积极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

    9、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的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体验了这些超道德的价值。从第四章到十六章,作者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论述了儒家、墨家、道家、名家、阴阳家、法家思想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儒家的发展:孔子、孟子(理想主义)、荀子(现实主义)、儒家的形而上学。他认为先秦道家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即;以杨朱为代表的第一阶段,以老子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和以庄子为代表的第三阶段,更好的揭示了道家哲学在先秦哲学发展中的逻辑关系。 中国哲学史上,秦汉之际出现了一种调和、折中的趋势,是思想界寻求共同点的强烈愿望。这些理论家都承认有一个绝对真理,就是“道”,各种

    10、不同的思想流派,着重“道”的不同方面,对“道”的认识,都做出了贡献。作为一种尝试,本身并不能构成一个思想体系。 汉朝思想的统一,诸子百家融合,儒道两家成为两大主要的思想流派。董仲舒在汉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全国思想的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儒术为标准,选拔官员,确保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他认为天人之间有一种密切的相互作用,把阴阳家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和主要是儒家的政治社会哲学结合起来。儒学吸收了不少其他各家的思想,特别是成功地把思辩哲学和学问结合起来,与孔子自己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差异,经过一段时间成为国家正统之学。董仲舒关于“三统”的理论为儒家约束绝对君权提出了限制。孔子被推上了神的位置。对于

    11、汉经学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之争,作者提出了一种假说,即今文学派是儒家以孟子为首的理想主义一派的继续,古文学派则源自以荀子为首的现实主义一派。 政治上分裂的魏晋南北朝是文化上杰出的时期,儒家思想暂时消沉,代之新道家和佛家思想。新道家即玄学兴盛,名家再次引起人们的兴趣,新道家对儒家经书中的重要部分也趋于接受,只是在接受中又按老庄的精神予以重新诠释。作者认为这个时期对后来颇有影响的庄子注是向秀、郭象合著的,该书对老庄的早期道家思想作了重要的修订,并把庄子在思想上的暗示用具体透彻的语言表达了出来。 佛教传入中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哲学接触发展,产生了中国佛学。作者介绍了佛学的一般概念、佛学在中国

    12、的发展,还专门用了一章来介绍禅宗。选用了大量佛家典故,文字很有启发性。经过隋短暂的统一,儒家在唐朝再一次成为国家确认的官学,佛教空前发展,人们受到道家思想和佛学的影响,新的时代产生了新的问题,儒家思想再次更新,产生了“新儒学”,即成熟于宋、明的“道学”“宋明理学”。宋代经过更新的儒学有三个思想来源:儒家本身的思想,佛家思想、连同经由禅宗的中介而来的道家思想,道教、其中阴阳家的宇宙观点占重要地位。在更新的儒学形成的初期唐主要关注的是宇宙论的问题。从北宋到公元十一世纪下半叶,新的儒家分成由“二程”为创始人的两个不同学派:程朱学派-理学 ,陆王学派-心学。他们所争论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自然中的规律,

    13、是否人头脑中的臆想,或宇宙的心的创作?在概括了二程的思想差异之后,作者接下去用了专门的两个章节“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图式理念的理学”和“更新的儒学:宇宙心学”,分别介绍了两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和陆九渊、王守仁的思想。清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胜过以往历代,而更新的入学(“宋学”)被指责为背离原来的儒家思想,学者们提倡“汉学”,即以汉代的经书注疏为论学依据,从而产生了“汉学”和“宋学”之争。汉学家们重视古代文献的研究,在古书校勘、古文字学、历史语言学等方面,做出了巨大成就,就哲学来说,思想成就比较逊色,但文化上,清儒们使人们看到了古代文化的广阔视野。随着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入侵,西方哲学来到了中国

    14、。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持久的贡献在于它的逻辑分析方法,与道家和佛家使用的“负的方法”相反,西方哲学的“分析方法”是“正的方法”。它不仅使中国人有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还改变了中国人的心态。西方哲学出入中国的最丰硕成果是振兴了对中国哲学包括佛学的研究。逻辑是西方哲学吸引中国人的首要方面,重新考察先秦哲学思想时,首先是对名家的再研究。直到中日战争前,中国学术的时代精神可以说就是用分析方法对中国古代思想重新加以解释。就哲学方面来看,可以说西方传教士所做的,乃是中国思想向西方的倒流。最后,作者试图对中国哲学的未来进行展望。作者介绍了中日战争之后,中国学者在哲学领域所做的努力和探索,并对哲学的性质、哲学的任

    15、务、人生的境界、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再次进行了论述。重申了“中国哲学既是现世的,又是彼岸世界的”,提出了“未来的哲学既是现世的,又是彼岸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对于哲学的研究方法,作者提出“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不是互相矛盾而是互相补充的。一个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应当从正的方法开始,而以负的方法告终。未来的哲学将在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结合中发展出来。”肯定了中国哲学于未来哲学的积极意义。 三、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的亮点所在冯友兰认为秦汉时期的历史哲学特点是:(一)历史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通过“统”“世”等历史纪元而不断发展的(二)历史发展并不是合于神学目的,而是源于自然进化,(三)历史发展不

    16、是零散细碎的,而是发生于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四)历史的进程是辩证的,即使是循环的,新的朝代也总是建立在旧的朝代之上(五)当时代历史需要变更时,改朝换代并不可避免(六)人类社会只要存在,其中必然包括永恒的和活生生的人类价值因素在内。冯友兰把儒家分为两大派:一派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另一派是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这两派思想的发展,反映了先秦自孔子后,儒家学派内部的矛盾发展运动。并因此确立了以后整个儒学发展的基本方向。他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的“玄”字来源于老子,所以“玄学”这个名称表明他是道家的继续。这一时期的道家又不同于先秦时期的道家,因此,“玄学”所继承的道家

    17、,可以称之为“新道家”。此时的道家也分为两派:一派以向秀和郭象为代表,称之为“新道家的主理派”;另一派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称为“新道家主情派”。冯友兰认为玄学主要有两个主要派别“贵无论”和“崇有论”,玄学的主题也就是“有”和“无”的问题。他从形式逻辑的类概念出发来分析有无问题。认为“有”即是最大的“类名”,因此他说中国哲学叫“天地”或“万物”或“天地万物”,不过这都是些集体名词,如果用一个类名那就是“有”,它包括了天地间的万物存在的一切。冯先生认为魏晋玄学思想只是从本体论上对事物进行逻辑的分析,不讲发生问题。认为玄学的方法是辨名析理简称名理,名就是名词,理就是名词的内涵,一个名称代表一个概念

    18、,一个概念的对象就是一类事物的规定性,那个规定性就是理。辨名析理就是辨析名词及其内涵,即我们常说的概念分析的方法。认为辨名析理虽不能解决实际上的问题,但是可以改善人的精神世界。冯友兰把宋代的“道学”称之为新儒家,是先秦儒家理想派的继续,特别是孟子的神秘倾向的继续,正因为这个缘故,这些人被称为“道学家”,他们的哲学称之为“道学。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新儒家是禅宗的合乎逻辑的发展。道家的一个重要的成分是阴阳家的宇宙发生论。新儒家的宇宙发生论主要是与这条思想路线联系着的。”新儒家的思想来源,第一是儒家本身,第二是佛家包括以禅宗为中介的道家,第三是道教.。新儒家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以接续孔孟传统

    19、复兴儒学为使命。冯先生认为中国哲学中的最优秀成分体现在宋明新儒家中。冯友兰认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传统在中国哲学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由此提出“儒道互补”的理论。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为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互相补充。两种演习着一种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出世和入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中国哲学的精神是围绕“儒道互补”或“出世”和“入世”问题展开的,中国哲学的主流或中国哲学的精神在于如何解决一个人生重要的问题=专就一个人来说,所有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为什么呢?照中国哲学家们说,那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

    20、问题就在于人如果想得到这个同一,是不是必须离开社会,或甚至必须否定生?专就中国哲学的主要传统说,我们若要了解他,我们不能说他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说他是出世的。他既入世又出世。中国哲学精神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 四、对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的评析冯友兰具有系统的现代科学方法的素养,又有高度抽象概括的能力,能把一些讲不清楚的问题讲清楚。比如把先秦明辨思潮中的惠施哲学归结为“合同异”把公孙龙的哲学归结为“离间白”。更难能可贵的是冯友兰也是把佛教纳入中国哲学史的第一人。他的哲学史在几千年的断代年限中,有重点的浓墨重彩,着意介绍的不过几十家,该简单的简单,该突出的突出。他认为先秦是中国哲学的源头,为

    21、了讲述这一段,花了大量的篇幅,这是必不可少的,就好比介绍西方的哲学史不能不详细介绍古希腊哲学一样。汉以后,重点介绍了董仲舒和王充。魏晋时期重点介绍了王弼和郭象,并把他们从老子注和庄子注的附庸于老、庄的地位,分离出来,使他们独树一织。宋时期重点放在程朱,这些篇章写的精彩且充实。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前景问题也做了重要的阐述。对于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基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感于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落后状况,而发出“中国必须现代化”的呼声,他说要生存在现代世界里,中国必须现代化。冯友兰先生所著的这本书,他没有简单轻率的对待古人的哲学,而是力图把古人的哲学体系,按照自己的思路,用现代人的表达方式表

    22、达出来,他认为这是对古人哲学同情的理解。这本书的书名虽是中国哲学史,但可以说是一部地道的中国文化史,因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些圣人的经典,那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大智慧。这本书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人的血脉和骨骼,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是生长在多灾多难的中国大地上的知识分子的产品。在书中冯先生提出并且注重名学,对墨辩,荀子正名篇,以及惠施、公孙龙等的名学所做的注解是研究中国古代的一条可追寻的线索。在这本书中冯友兰先生提纲挈领地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人的理解。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资料在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印证,以去除疑义,对书产生兴趣。由于冯友兰先生知识的渊博和国学修养的深厚,

    23、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使每个读他的书的人,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是一道知识之光,智慧之光。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有影响的哲人,以及儒、道、佛、禅宗。冯友兰先生为我们指引了一条进入中国文化的捷径和地图。使得人们不必迷失在浩瀚难懂的典籍中晕头转向,面对着那些令我们景仰的圣人曾经是怎样思想的,他们的主要理论是什么,后来又是怎样发展或是被利用的,读过就能有了一个清楚了解。从中也学到了一种技能,一种方法论。这对于我们这一群80后要想着速成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有帮助,对于外国人了解我国的哲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五、读完这本书感受1、 文中到处闪烁着思想的火花,睿智的语言使我受益

    24、匪浅,净化了心灵。帮助我对古代文化本来面目的还原和再认识。 如:对儒学的体系有更加清晰系统的认识,增进了对名家的了解,对“中”、“庸”、“三纲”、“五常”“格物”等的涵义认识更加深刻,更加明了。2、认识到哲学的“无用之用”。 从实际的观点看,哲学“无用“,但哲学可以给我们一种“有用”的观点。哲学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它是生命的体验,提供一种人生的理想。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即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事实上,哲学也有其社会政治意义。3、 通过读解析冯友兰一书,了解到:英国李约瑟评价冯友兰的这本书是当今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最为博大精深的作品

    25、。尽管书中的研究方法只是诸多方法之一,采用的材料也大多为其他中国思想史家所应用,但在众多中国学者和西方汉学家中,冯著的确是翘楚之作。陈寅恪说冯书能“能矫附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他是史学家对于中国思想根本未及深入,其观冯书自不能有中肯之判断。金岳霖说“讨论易经比较辞简,而讨论惠施与公孙龙比较的辞长。对于其他的思想,或者依个人的意见,遂致无形的发生长短轻重的情形亦为可知”冯氏倾向于以新实在论的思想解析朱子是错误的。通过别人对冯友兰简史的评价和我自己的理解,认识到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同样的资料,不同的人运用有不同的解释。培养了哲学科学思维的能力。4、学会辩证的看待学术大家的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以后的读书学习过程中养成在读书的时候培养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参考文献: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2、郑家栋、陈鹏解析冯友兰 研究生课程论文成绩评定指导教师评语:评定分数:_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哲学简史》笔记张文庆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