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秋新教材 教科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20892975       资源大小:26.88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秋新教材 教科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Word文档格式.docx

    1、备注 1 9.03-9.07 始业教育 1、听听声音22 9.10-9.14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3 9.17-9.21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复习 4 9.24-9.28 5、声音的强与弱 6、声音的高与低5 10.01-10.06 6 10.08-10.12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8、制作我的小乐器7 10.15-10.19 1、感受我们的呼吸2、呼吸与健康生活8 10.22-10.26 3、测量肺活量4、一天的食物9 10.29-11.02 练习 课外延伸 10 11.05-11.09 5、食物中的营养6、营养要均衡11 11.12-11.16 7、食物在口

    2、腔里的变化8、植物在身体里的旅行12 11.19-11.23 复习第二单元13 11.26-11.30 期中检测14 12.03-12.07 1、让小车运动起来2、用气球驱动小车15 12.10-12.14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4、弹簧测力计16 12.17-12.21 5、运动与摩擦力 17 12.24-12.28 6、运动的小车练习18 12.31-1.04 7、设计制作小车一2、设计制作小车二 19 1.07-1.11 复习第一单元20 1.14-1.18 21 1.21-1.25 复习第三单元22 1.28-2.01 测试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课 题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课时日期教学目

    3、标1、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声音会向四面八方传播。2、通过实验探究,懂得声音能够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而在真空环境中是不能传播的。3、能够根据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制作一个“土电话”,并试一试,感受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教学难点能够通过实验证明声音可以在液体、气体和固体中传播。教学准备课件、小鼓、玻璃罩、闹钟、水槽、音叉、一次性纸杯、线绳等等教 学 过 程旁 注一、聚焦1、教师在讲台上敲击音叉,问:同学们,你们能听得到音叉的声音吗?所有的同学都回答:能听到。2、教师引导:老师敲击音叉的时候,坐在教室里的所有同学,无论坐在哪个位置,都能听到音

    4、叉的声音。这音叉的声音是如何从讲台这边传到教室的每一个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声音的传播。3、板书课题:二、探索要想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仍然要通过几个小实验来完成。实验一:声音的传播与空气1、出示闹钟,教师将闹钟的闹铃打开,引导学生听一听。出示一个玻璃罩,引导:下面我们把这个正在发出声音的闹钟放到玻璃罩里,想一想,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学生预测:仍然能够听到 听不到2、教师用抽气筒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引导学生再仔细听一听:我们还能听到闹钟发出声音吗?闹钟的声音有没有变化呢?预设:闹钟的声音有了变化,声音由强变弱,由大变小,最终没有声音。特别说明:此处用抽气筒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会因为操作的

    5、问题,玻璃罩内的空气不会抽取干净,因此才会听到闹钟的声音,不过闹钟的声音会减弱减小。3、教师引导:当我们把正在发出声音的闹钟放到玻璃罩里,并且把玻璃罩里的空气全部抽掉,就会发现闹钟的声音由大变小,由强变弱最后,最后就听不到声音了,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声音的传播是与空气有关系的,没有空气或者空气变得稀薄,都会影响声音的传播。实验二:声音的传播与固体1、出示实验要求: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一听其他同学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并比一比这样听到的声音,与耳朵不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2、教师强调实验的要领: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教室里要保持安静,这样实验效果更加明显。这个实验是一个对比

    6、实验,一位同学用手轻轻的抓挠桌面,另一位同学先将耳朵贴在桌面上仔细听,然后耳朵不贴在桌面上再听一听,比较一下听的效果,从而得出结论。3、全班同学认真进行实验操作,这个实验可以进行多次,同桌的两位同学可以轮流操作。4、全班交流,说一说实验的过程及得出的实验结论。5、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大家的实验操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声音的传播与固体有关系。板书: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实验三:声音的传播与液体1、教师引导:我们刚刚通过实验,证明了声音的传播与气体和固体都有关系,声音能够在气体和固体中传播,那么,声音能不能在液体中传播呢?下面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证明。2、实验材料:音叉、盛水的水槽。3、实验方法

    7、: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的变化,再将音叉浸入水中,将耳朵紧贴在水槽边,仔细听,看是否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4、出示课本第7页的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了解实验方法。5、实验要领:击打音叉要用力,这样效果会更好。击打音叉后,要立刻用音叉接触水面,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音叉发出的声音很微弱,我们要把耳朵紧贴在水槽边仔细的听,同时教室里要保持安静,这样才能得出实验结果。同小组的同学要互相合作,每个人可以多体验几次。6、学生分小组活动,进行实验操作,然后交流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并且纠正实验中的不当之处。7、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以及本小组

    8、得出的实验结论。8、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三、研讨1、刚刚我们通过三组实验探究了声音的传播与气体、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关系。声音究竟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呢?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又借助了什么物质?2、出示课本第8页的资料,学生仔细读一读。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3、情境题(1)有人说: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是听不到声音的,需要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这是对的。因为太空中空气稀薄,声音无法传播。因此,宇航员只能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

    9、进行沟通。如果我们到月球上去,会发现月球上是没有一点声音的。(2)小刚说:他游泳的时候在水下也能听到岸上的人说话的声音。小刚没有说错,在水下确实能听到岸上的人说话的声音,因为声音可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四、拓展1、引导:既然声音能够通过固体传播,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土电话”试一试。一次性纸杯、线绳3、操作方法:在一次性杯底钻个小孔,用绳子把两个一次性纸杯连起来,这样一个“土电话”就完成了。4、出示课本第8页的最后一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土电话”的制作方法。5、学生分小组合作制作“土电话”。6、全班展示制作好的“土电话”。7、教师:同学们的“土电话”制作好了,想不想用我们制作的“土电话”来试

    10、一试呢。组织学生到空旷的操场上用同学们制作的“土电话”来打电话,试一试“土电话”的效果。8、教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试验了自己制作的“土电话”,效果怎么样呢?“土电话”为什么能够传播声音呢?大家知道“土电话”的制作原理吗?9、教师小结:“土电话”之所以能够传播声音,是因为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课堂总结这节课通过实验,我们懂得了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并且根据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我们制作了“土电话”。那么,我们又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下一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教学反思3.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案3.3利用橡皮筋驱动小车1、知道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这种

    11、力就是弹力。2、利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探究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圈数有什么关系。3、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探究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圈数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橡皮筋的弹力与小车行驶距离之间的关系。多媒体课件、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的记录表、小车、橡皮筋、砝码等等。出示橡皮筋,问:同学们,我们平时都玩过橡皮筋,橡皮筋有什么特点呢?(可以拉伸,有弹性。)上两课我们利用垫圈、绳子、气球等简单材料使小车运动了起来。那么,我们使用橡皮筋能够使小车运动起来吗?板书课题: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活动一:组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1、要想探

    12、究用橡皮筋能否驱动小车,就需要先组装一台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2、出示课本46页下面的两幅图,学生自由看一看,并读一读下面的两段文字,了解如何使用橡皮筋组装一台小车。第1步:把橡皮筋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第2步: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第3步:放开手,会发现车轮会转动起来。3、学生分小组组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并展示自己的橡皮筋小车。4、讨论: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几圈后,为什么松开手,车轮就会转动呢?5、出示课本46页的资料,学生读一读,了解内容。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6、教师小结: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几圈后,为什么松开手,车轮就会转动,就是因为拉

    13、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我们今天所做的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其实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活动二:推测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并设计实验小车的运动与橡皮筋的缠绕有关系,那么,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来预测一下。2、我们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我们的推测呢?小组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预测。全班交流,选择比较好的设计方案,板书在黑板上,建议大家选择使用。3、出示活动手册上的“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的记录表”,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这个实验的实验方案与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小车、橡皮筋、卷尺等等实验方法:在车轴上缠绕不同圈数的橡皮筋,然后

    14、使小车运动起来,分别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得出结论。实验要领:在车轴上缠绕不同圈数的橡皮筋,使小车运动起来。每一种情况做三次实验,取平均值,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在实验时注意观察,橡皮筋缠绕不同的圈数时,产生的力大小一样吗?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一样吗?4、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全班交流,各小组出示本小组的实验记录,并交流本小组的实验过程。经过实验,我们发现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越长,橡皮筋产生的力度越大,驱动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6、认识弹力教师引导:橡皮筋产生的力,究竟是什么力呢?出示课本47页的资料,

    15、学生自由读一读,认识弹力。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改变形状时,他们会产生一个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7、实验结论: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大,驱动小车行驶距离越远;反之,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少,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越短,产生的弹力就越小,驱动小车行驶的距离越小。1、在实验中,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来自于橡皮筋产生的弹力。2、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少,小车行驶距离越短。因为橡

    16、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多,弹力大,缠绕的圈数少,弹力小。1、橡皮筋的弹力,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显然是不是的,那么我们能不能尝试让橡皮筋产生大小不同的力?学生分小组讨论,想出方法,并且通过验证来检验自己的方法是否科学。2、有同学说,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是不是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可以无限制的加大?产生的弹力是不是可以无限制的变大?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橡皮筋缠绕的圈数,是有一定的范围值的,在这个范围之内,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超过了这个范围值,橡皮筋就会损坏,就会失去弹力。五、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弹力,知道橡皮筋在拉伸时,恢复到原状,会产生弹力,利用弹力,我们可以让小

    17、车运动起来,并且弹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远,弹力越小,小车行驶的距离越短。1.3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案课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单元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四年级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科学探究目标:1.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2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是人类发展的巨大的推动力。重点难点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18、新课聚焦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到了鼓声。而且,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提问: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出示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学生A:人和鼓之间除了空气,没有其他物质,我猜测,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学生B: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听到,说明声音的传播不是单方向,可能是向四面八方发散传播的。本活动通过听到鼓声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鼓面和人耳之间存在一种物质-空气,进而推测声音的传播需要借助物质(空气);通过“在教师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听到鼓声,让学生意识到,声音是向四面八方发散传播的。2.

    19、 科学探索探索一:验证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是否有关玻璃罩、抽气筒、闹钟实验步骤:(1)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观察能否听到闹钟的声音。(2)用抽气筒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仔细倾听,观察我们听到的声音是否发生变化。(3)将玻璃罩内抽至接近真空状态,观察闹钟声音的变化。播放实验视频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是否有关?实验分析:开始能清楚地听见闹钟的声音,随着玻璃罩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弱。玻璃罩内接近真空状态时,就无法听见闹钟的声音了。实验结论:抽掉玻璃罩内的空气后,我们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探索二:比较耳朵贴在桌面和不贴在桌面听到声音的不同(1

    20、)一名同学将耳朵贴在桌面的一端,听一听同桌在说面另一端抓挠桌面的声音。(2)坐直,将耳朵离开桌面,同桌继续用手轻轻抓挠桌面,比较这两种情况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播放实验视频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实验现象:耳朵贴在桌面听到的声音要比不贴在桌面听到的声音清晰。我们把耳朵贴在桌面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桌面传递过来的,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当耳朵离开桌面时,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要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快,所以耳朵贴在桌面听着清晰。声音可以通过桌面(固体)传播,桌面(固体)传播能力要比空气强。探索三:水是怎样传播声音的音叉、小锤、水槽、水(1)在水槽里装一半的水,等待水

    21、面平静。用小锤轻轻敲击音叉,慢慢将敲击后的音叉接触水面,观察水面的变化。(2)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入水中一部分,让另 一名同学将耳朵贴在水槽边,观察是否能听到音叉振动的声音。播放实验视频声音能否在水中传播?(1)用敲击过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看到水面荡起水波,这个水波是从音叉开始的,并且逐渐向四周扩散。(2)将耳朵贴在水糟边时会听到音叉振动的声音从水中传来。(1)音叉接触水面荡起水波,说明物体在振动发声的同时会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并且会从中心(声源)处以波的形式逐渐向四周传播。从这个现象可以想象声音在空气和固体中的传播形式。(2)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因此当耳朵贴在水槽边时可以听到水中音叉振动的声音。

    22、物体振动发出声音,同时可以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准备实验材料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观看视频通过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和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的对比实验,认识声音的传播也需要物质,没有物质,既不能产生声音,又不能传播声音。这个对比实验现象前后的强烈反差,不需要教师做出解释,学生也很容易推测出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空气),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科学的探究方学。通过对比耳朵贴在桌面听到的声音与不贴在桌面听到的声音中与空气中传播速度的不同。通过观察振动的音叉会引起水面的波动,初步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通过听水中振动的音叉的声音,了解声音是否可以在水中传播。3.

    23、科学研讨研讨一: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教师点拨: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如鼓声在传播过程中借助的是空气;音叉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借助的是水和水槽。研讨二:为什么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否则即使他们面对面讲话,也听不见彼此的声音。这是因为太空中不但没有空气,而且也没有传播声音的物质,所以他们必须依靠能在真空中传播的无线电波来进行沟通。通过对本节课的实验,总结声音传播过程中

    24、需要借助的物质。学习交流思考讨论。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拓宽自己的认知,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4.拓展提高做一个土电话播放视频做一个土电话播放视频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现象:直接听或者在电话线(棉线或尼龙绳)松弛状态下听,都听不清对方说话的内容,将电话线(棉线或尼龙绳)拉直后听,可以清楚地听到对方说话的内容。分析:声音能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说话时,声带的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纸杯的振动,纸杯又将振动传递给棉线或尼龙绳,棉线或尼龙绳再将振动传到对面的纸杯,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结论:声音能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动手做一个土电话,完成声音的传播。土电话实验本身也是一个游戏,将知识蕴含在游戏中,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教授,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记忆也更深刻。土电话实验不仅说明固体可以传声,还说明固体传播声音的效果比空气好得多。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声音是可以在液体、固体和空气中传播的,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


    注意事项

    本文(秋新教材 教科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