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历史第2单元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Word下载.docx

    • 资源ID:20575913       资源大小:143.81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历史第2单元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Word下载.docx

    1、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体和柳体最为有名。(2)绘画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隋唐的画坛,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3)石窟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寺很多。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知识点拨汉字的发展演变(1)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2)发展字体形成发展特点著名书法家小篆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秦代:李斯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

    2、代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楷书形成于汉末字形方正,规矩严整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行书晋代开始盛行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东晋:王羲之(“书圣”);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草书形成于汉代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王羲之;怀素和张旭三、科技1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医药学和地理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果(1)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2)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3)西晋杰出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2隋唐的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1)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

    3、日历和书籍。(2)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3)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4)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四、中外文化交流1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1)从东汉后期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印度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字。(2)当时为了求得佛教真解,一些中国名僧西行取经。2中国佛教的发展也影响到周边国家(1)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2)唐朝高僧鉴真6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授

    4、佛法。3其他方面的文化交流同样活跃,尤以唐朝为盛。问题探究2:唐朝文化有哪些特点?(1)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2)能够兼容并蓄,具有开放性,带有佛教文化的色彩,体现了社会的开放风气。(3)总结过去,开拓未来,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反映了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历史背景。探究点一儒学的与时俱进三教合流史料一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韩愈原道史料二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渐流行。公元

    5、819年,韩愈向唐宪宗上论佛骨表,指出:“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乞以此骨(佛舍利)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思考:(1)史料一中,“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或现象?为什么到隋唐时人们“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2)概括史料二中韩愈的观点。信息解读(1)注意史料中的时间信息“秦”“汉”“晋、魏、梁、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儒学在秦代、汉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情况,从三教合一的角度分析隋唐时“不入于老,则归于佛”的原因。(2)从史料中“佛本夷狄之人,

    6、与中国言语不通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可得出韩愈的观点。提示(1)儒学在秦代遭焚书之祸,汉初黄老之学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大发展,冲击儒学地位。原因: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出现三教合一的潮流,儒学失去原有的统治地位。佛、道两家吸收儒学,也讲“仁义道德”。(2)观点:佛教是外来之物,与中国传统不合;反对崇佛(或要求禁绝佛教)。魏晋至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1)佛、道盛行,冲击儒学,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2)儒学地位不独尊,与佛道并存,且通过援佛道入儒来更新儒学,最终发展为“三教合一”。(3)儒学的生存与发展靠的是传统力量

    7、而缺少成熟的文化政策做保证,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对儒学冲击较大,隋唐统一,复兴儒学迫在眉睫。【典例1】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的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审题指导定时空:本题考查唐代儒、佛、道的发展。抓关键:材料关键信息体现了唐代政治地位变化较大的是佛教和道教。析选项:选项排查分析正误A项皇帝的好恶不可能决定宗教的兴亡。错误B项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C项三个时期只有儒教地位相对稳固。正确D项材料不能体现佛教

    8、的社会基础薄弱。答案C三辨备选项一辨:是否符合历史史实;观点是否正确。二辨:是否符合题干内容(与材料无关或与材料主旨相左的排除)。三辨:是否与题干要求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探究点二兼收并蓄唐代文化的繁荣史料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依据史料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信息

    9、解读依据史料中的关键信息“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可得出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原因从国家政策、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分析。提示特点:多元性(兼收并蓄)。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等。唐代文化繁荣的原因(1)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2)唐朝的统治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广泛地吸收各族文化,丰富了文化的内容。(3)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融合,也丰富了唐文化的内容。(4)盛世造就的士人的进取精神、开阔胸怀、恢宏气度,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创造力。(5)多

    10、种多样的生活,为文学的发展准备了丰富的土壤,为文学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典例2】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本题考查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地位。材料中“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是关键。皇帝的好恶不能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任何艺术成就都是时代的产物,时代不

    11、断发展,艺术成就会不断被“超越”。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整个社会呈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因此,王羲之刚劲有力的书法风格受到推崇,除了其自身的艺术水平外也是盛唐气象的产物。真正影响艺术评判标准的是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而不是朝代更替。时代特征对艺术风格的影响艺术风格时代特征先秦兼容并包、宽容开放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秦汉恢弘大度国家统一,生产发展,民族联系加强,文化迅速发展隋唐兼容并蓄、全面繁荣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中外交流频繁宋元平民化、世俗化商业繁荣、城市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明清承古萌新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

    12、现课堂归纳小结网络构建教材必背1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传入,道教兴起,儒学发展。2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成就突出,唐朝达到高峰。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隋唐时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4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文化上兼容并包,注意吸收各族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1唐高祖认为:“武创业,文守成,百世不易之道也。若乃举天下一之于仁义,莫若儒。”由此可知()A唐初儒、道、释并行的局面结束B唐统治者推动了儒学的创新C唐初统治者注重用儒学维护统治D唐初儒家思想重获正统地位解析根据材料“若乃举天下一之于仁义,莫若儒”可知唐高祖认为儒学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材料

    13、没有体现道、佛的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统治者对儒学的重视,没有体现统治者推动儒学创新,也没有体现儒家思想重获正统地位,故B、D项错误。2“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解析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三人分属不同时期的人物,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的虚构,表明儒道佛三教文化的共依共存,体现了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故答案为C项;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与材料信息联系

    14、不大,排除A项;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发生于西汉,排除B项;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唐宋尤其是宋代风格以写意为主,排除D项。3梁书儒林传序记载,曹魏开始,“乡里莫或开馆,公卿罕通经术。朝廷大儒,独学而弗肯养众;后生孤陋,拥经而无所讲习。三德六艺,其废久矣”。这表明魏晋时期()A儒学出现了危机 B崇学风气的衰退C朝廷不重视办学 D经学为世人诟病解析通过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在曹魏时期儒学在民间的教育荒废了,而且朝廷的大儒也不再肯接受别人,而是自己独立学习,所以导致了儒家的三德六艺被荒废,在整体上反映出当时儒学出现了危机,难以继续适应时代要求,故选A。材料只是提到人们不再学习儒学,这不代表崇学风

    15、气的衰退,当时玄学可是非常盛行的,排除B;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历代统治者、学者对儒学教育都非常重视,排除C;材料没有提及经学的弊端,排除D。答案A4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这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辨认。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A“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B“隶变”方便书写交流有助于国家的统一C隶书的出现是书法艺术成熟的主要标志D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隶书容易书写、辨认的特点可以推理得出,隶书可以使下层民众逐渐书写和掌握。

    16、因此秦始皇采用隶书,有利于中央政令的贯彻,由此可知“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正确,但没有认识到这一变化的政治意义,排除;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臻于成熟,排除C项;材料不是单纯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绩,排除D项。答案B5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对此解释最全面的是()A金刚经是我国最早的雕版印刷品B唐代的雕版印刷术技艺高超C雕版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佛教的传播D唐代的雕版印刷术为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解析根据材料“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

    17、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并结合所学可知体现的是雕版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佛教的传播,C选项符合题意。金刚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不能证明是最早的雕版印刷品,A选项排除。唐代的雕版印刷术技艺高超的说法过于片面,B选项排除。唐代的雕版印刷术为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课后作业(八)一、选择题1相传东汉末年牟子所著的牟子理惑论序称:“厌世之前,牟子以儒学而非道教;速及厌世,又合佛道而抗儒学。至于魏晋,玄学作为儒学的怪胎,与佛道二教既融合又抗争,玄学名士每与名僧高道抗论寺中。在高下不让的争论之后,三教退而求同存异,形成互摄”。据此可以推知,魏晋时期()

    18、A初步形成三教合流的局面B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斗争激烈C主流意识形态完成了构建D佛教和道教威胁儒学正统地位解析依据材料“在高下不让的争论之后,三教退而求同存异,形成互摄”来看,魏晋时期儒佛道三教形成了合流的局面,故答案为A项。B项依据材料“玄学作为儒学的怪胎,与佛道二教既融合又抗争”及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在魏晋时期既与中国本土文化激烈斗争又相互融合,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主流意识形态在西汉时期已经完成构建,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2老子姓李名耳,唐朝皇室与其同姓,故从李渊始,皇帝便以老子后裔自居。武德八年(625年),李渊规定道教置儒、释之上,为三教之首,确立了崇道政策。其目的是()A促

    19、使儒释道三教合一 B引导人们安于现状C为道教增添世俗色彩 D借助神权巩固皇权解析本题考查唐朝治国思想。从材料信息看,唐朝之所以尊崇老子,是因为唐朝皇室和老子同姓,由此唐朝皇室借助老子崇道政策来巩固自身的统治,即借助神权巩固皇权,故选D项。李渊规定道教置儒、释之上,为三教之首,不能促使三教合一,排除A项;唐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不是引导人们安于现状,也不是为道教增添世俗色彩,排除B、C两项。答案D3据唐释道宣统计:“隋代二君三十七年,寺有三千九百八十五所,度僧尼二十三万六千二百人,译经八十二部。”这一局面()A表明隋代奉行文化宽容 B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C说明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导致多元文化开始出现

    20、解析材料表明,佛教在隋代得到扶持,出现繁荣和发展局面,佛教的传播、佛经的译介,使传统文化得以丰富,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说明隋代奉行文化宽容政策,排除;C项,儒学自汉朝确立为正统思想,直到新文化运动其统治地位才被动摇,与“隋代”不符,排除;D项,“开始”的说法材料信息不能表明而且也与史实不符,排除。4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道教修行方式包括:大量抄写经文,积累修为;想象自己仙境遨游,并把这些经历用“一笔疾书”的方式记录下来。这在当时有利于()A印刷术的普及 B市民文化的兴起C道教的正统化 D书法艺术的发展解析根据所学魏晋南北朝社会动乱,佛道盛行,出现了抄写经文以及“一笔疾书”记录的现象,这有

    21、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选项D正确;最早的雕版印刷术出现于唐朝,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市民文化兴起与商品经济发展相关,材料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情况,排除B选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居于正统地位的依然是儒学,选项C排除。5下列选项中对下图所示字帖的解读错误的是()王羲之书丧乱帖A该字体开始盛行于晋代,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B作者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C问世时期,“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D创作背景为儒学独尊确立扼制了学术思想自由发展解析依据图示可知,反映的是王羲之的行书,结合所学可知,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魏晋时期,儒学独尊确立是在西汉,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丧乱帖属于行书,开始盛行于晋代,

    22、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A正确,不符合题意;王羲之擅长草书和行书,B正确,不符合题意;丧乱帖出现于晋朝,此时“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6某学者描述中国古代审美精神的时代变迁时以佛教雕塑艺术为例,“秀骨清像、飘逸绝尘的形态被健康丰满、慈祥和蔼的形态所替代;对悲惨现实、痛苦牺牲的描绘倾诉被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所替代;雕塑与壁画强烈对比的矛盾美被相互补充的和谐美所替代。”这位学者描述的时代变迁是()A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 B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C从隋唐到宋元 D从宋元到明清解析由“秀骨清像、飘逸绝尘”;“悲惨现实、痛苦牺牲”、“矛盾”等特点可知,前一个时代社会黑暗,国家分裂,政

    23、治动荡,新旧交替;而后一个时期“健康丰满”、“欢乐和幸福”、“和谐”具备了富足、稳定、自信的特点,结合所学可知B项正确。A、C项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材料描绘的正相反。D项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无法满足“健康丰满”、“和谐”的概念。7中国的绘画艺术独具魅力、异彩纷呈。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彩陶画鹳鱼石斧图B魏晋南北朝顾恺之女史箴图C隋唐时期吴道子送子天王图D北宋时期张择端人物龙凤图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物龙凤图是研究战国时期楚文化的珍贵资料,与张择端无关,表述错误,故D符合题意。A项,鹳鱼石斧纹彩陶缸腹部绘有鹳鱼石斧图,体现中国新石器时代美术创作上的最高成就,表述正确,排除。B项,女史箴

    24、图为中国东晋绘画作品,作者为顾恺之,表述正确,排除。C项,送子天王图是唐代画家吴道子的一幅作品,表述正确,排除。8下图是唐吴道子的名作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该画反映了()A中外文化的融合 B天人合一的意境C画风的神秘和浪漫 D世俗化的审美情趣解析送子天王图是中国古代画家以中国绘画技法和佛教内容相结合创作的作品,体现了中外文化的融合,故选A项;天人合一是汉代儒学的思想主张,在该画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项;该画的画风并不属于神秘和浪漫,也没有体现世俗化的审美情趣,故排除C、D项。9据记载,唐代医药学水平领先世界。医学方面如印度眼科医术的传入,阿拉伯治疗痢疾的悖散汤的传入;药学方面如东南亚的沉香

    25、、琥珀,阿拉伯的乳香、木香的传入等。这说明唐代医学的发展得益于()A朝贡贸易体制的盛行 B政治格局的稳定统一C健全的医学管理制度 D密切的中外文化交流解析材料中“唐代医药学水平领先世界。药学方面如东南亚的沉香、琥珀,阿拉伯的乳香、木香的传入等”反映了唐代中印、中阿医药学交流频繁。根据所学可知,唐代医学的发展得益于中外医药学文化的交流,故答案为D项。A项,朝贡贸易体制虽然在当时盛行,但是材料主要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立意,而非朝贡贸易,排除;B项,政治格局统一是医药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也是唐代文明昌盛的政治前提,但是材料并未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环境,排除;C项,唐代医学管理制度虽然较为健全,这也是唐代医药学

    26、发展的原因之一,但是材料并未提及,而且材料强调医药学的发展水平,并非单纯的讲述医学的发展,排除。10齐民要术序中说:“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直自农耕,终于醯醢(酿造、腌制之法)。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这段话体现了()A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B统治阶级对农业的重视C农书与农业的关系 D古代重视农业经验总结解析材料主旨为齐民要术创作资料来源以及验证,该书是对农业技术的总结,选项D正确;材料未强调农业技术重要与否,选项A排除;齐民要术的产生非政府行为,选项B排除;材料强调农书创作过程中将先前农业经验进行验证,并非农书与农业关系,选项C排除。11旧唐书文宗本纪载:“(大和九年十二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版(即印刷的历书)。”这可以说明唐朝时()A纸已成为主要书写工具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第2单元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