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文知识点梳理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18854342       资源大小:74.63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文知识点梳理文档格式.docx

    1、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8、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9、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10、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在长久不断地叫,从不停止;猿猴也在不停地哀鸣。1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

    2、忘返。1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五、理解性默写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3、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4、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5、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6、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7、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8、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9、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

    3、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六、问答1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答: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3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5“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6本文的总领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两句赞叹了富春江的美景,它在结构上总领下文,内容上表达了对富春江山水的的赞美与喜爱之情。)本文的主旨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7、作者描绘异水时,抓

    4、住了缥碧、湍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8、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 视觉方面:“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听觉方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泉水激石,泠泠作响;9赏析句子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通过视觉、动静结合,正面侧面结合的方法,表现水的清澈、湍急、凶猛的特点。 (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通过仰视和拟人化手法,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不仅写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赋予生命活力,使它们显得生龙活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生命节奏。(3

    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作者以闹写静,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美妙自然,和谐动听。以动衬静。10、“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其次写山中各种声音,表现其情趣,简直是一只自然交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生机。五柳先生传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诗人。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二、重点字词注音及解释。1、注音。(1)好读书(ho)

    6、(2)性嗜酒(sh) (3)造饮辄尽(zh) (4)吝情(ln) (5)短褐(h) (6)箪瓢屡空(dn) (7)黔娄(qin) (8)俦乎(chu)(9)衔觞赋诗(shng) (10)民欤(y)2、解释。(1)何许:何处,哪里。 许,处所。 (2)不详:不知道。(3)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4)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领会。 会,体会、领会。(5)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6)或:有时。 (7)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辄,就。(8)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9)曾不吝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

    7、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预期。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10)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11)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屡空,经常是空的。(12)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13)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14)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15)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16)俦,辈,同类。 (17)觞,酒杯。3、一词多义。(1)以:因以为号焉 (介词,把) 以此自终 (介词,凭借)(2)之: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 葛天氏之民欤(助词,的)(3)言:闲静少言(说,说话) 黔娄

    8、之妻有言(话,言语)(4)其: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语气词,表示揣测“大概”) 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5)如:晏如也(.的样子) 亲旧知其如此(像)4、流传下来的成语及名句。(1)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褒) 现多指学习不认真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贬)(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意思: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三、重点句子翻译。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3、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9、: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5、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四、理解背诵。1、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2、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3、“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4、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答: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

    10、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世礼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5、(1)交代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交代五柳先生生活的句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交代五柳先生志趣的句子: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期在必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6、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7、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他不慕荣利,厌恶官场的追名逐利,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现实,隐居起来,不去

    11、撞击社会矛盾的思想是消极的。马说知识汇总一、 文学常识:本文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本文选自韩愈文选。二、重点字词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只是)(辱没) 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不以千里称也 (著称,出名) 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是马也 (这种

    12、)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犹,尚且)(等同,一样)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 策之不以其道 (正确的方法)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晓,明白) 执策而临之 (面对)三、 解释词语:(一)通假字:(1)才美不外见: “ 见 ” 通“ 现 ”,显现、表现。(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饲养;“ 材 ” 通 “ 才 ”,才能。(3)其真无马邪: “ 邪 ” 通 “ 耶 ” ,表示疑问,相当于“ 吗 ”。(二)一词多义:1.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义。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食之不能尽其才:2.能 虽有千里之能

    13、:才能,能力。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3.策 名词活用动词,用鞭子打。执策而临之:马鞭。4.而 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修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连词,表承接。5.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动词。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6.虽 故虽有名马:即使。虽然。7.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代“千里马”。代词,代千里马的。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代词,代驱赶千里马的。8.以 不以千里称也:把,用。按照。9 尽:吃尽。食之不能尽其材:竭尽。四、 按课文原句填空:1、揭示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领起全文作用)

    14、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形象)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6、全文的主旨句:其真不知马也。7、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五、 翻译句子: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了千里马。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

    15、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3、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n)死于槽(co)枥(l)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所以即使有了名贵的马,也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4、马之千里者,一食(sh)或尽粟一石。能日行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下一石粮食。5、食(s)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去喂养(它)。6、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n),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优点不能表现在外面。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

    16、要跟普通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8、策之不以其道,食(s)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马,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9、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拿着鞭子,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10、呜呼!其真无马邪(y)?其真不知马也!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他们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啊!六、 问题探究:1、文章主旨(或作者情感):本文托物寓意,作者借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遭遇,寄托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2、本文采用的写法是托

    17、物寓意。文中的“伯乐”是比喻能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是比喻人才;“食马者”是比喻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封建统治者。4、找出文中描写“食马者”平庸、 愚妄浅薄的语句,并说明其所用的修辞方法有作用?参考答案:排比,使文章具有辛辣的嘲讽,把“食马者”的平庸无能写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语言的气势。5、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其次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样你于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再次,还应该具有毛遂自荐的勇气,自信是成功的一半。6、对于人才,有人主张“待遇留人”假如你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者,你将采取什么办法把人才留住?并简要说明理由?尊重人才

    18、,给他们施展的空间,让他们爱这里并愿意留在这里工作和发展。7、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8、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9、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10、与马有关的成语:

    19、马不停蹄 马首是瞻 一马平川 走马观花 快马加鞭 老马识途 万马奔腾 一马当先 汗马功劳 走马上任 天马行空 人仰马翻 兵强马壮 蛛丝马迹 车水马龙 牛头马面 兵荒马乱 牛高马大 心猿意马 指鹿为马 招兵买马 悬崖勒马 塞翁买马 单枪匹马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整理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叱咄(ch du) 俟(s) 负箧曳屣(qi)(x) 皲裂(jn)媵人(yng) 衾(qn) 容臭(xi) 烨然(y) 緼袍敝衣(yn)二、文学常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他“当今文章第一”。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序,古

    20、代文体,分“书序”和“赠序”,本文属于赠序。三、解释1、致:得到。 2、假借:借。 3、走:跑。 4、以是:因此。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弗,不。 之,指代抄书。 6、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7、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 硕,大。8、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9、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叩,请教。10、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11、叱咄:训斥,呵责。 12、至:周到。13、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引、提出。 质,询问。14、俯身倾耳以

    21、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示尊敬而专心)。15、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辞色,言语和脸色。16、俟:等待。 17、穷冬:隆冬。 18、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19、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0、汤:热水。21、舍:这里指学舍,书馆。 22、媵人:这里指服侍的人。23、寓逆旅:住在旅店。 逆旅,旅店。 24、沃灌:浇洗。25、衾:被子。 26、缨:帽带。 27: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28、腰:腰佩。 腰,用作动词。 29、容臭:香袋。 臭,气味,这里指香气。30、緼袍敝衣:破旧的衣服。 緼,旧絮。 敝,破。31、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 慕艳,

    22、羡慕。3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四、通假字。1、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6、一词多义以 以衾拥覆(用) 以中有足乐者(连词,因为) 俯身倾耳以请(相当于“而”)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把) 家贫,无致书以观。(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从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向) 当余之从师也(跟从)其 俟其欣悦(他) 门人弟子填其室(他的)至 礼愈至(周到)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到,到底) 若 烨然若神人(好像)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如)

    23、之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助词,的) 走送之(代词,它,指书) 当余之从师也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无鲜肥滋味之享( )七、重点句子翻译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2、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带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

    24、,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6、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7、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一点不羡慕他们,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8、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1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又苦于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

    25、辈请教。三、理解默写:1、以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学习刻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表现作者还书时坚守信约,讲究诚信精神的句子:走送之,不敢稍逾约。3.生动地表现了作者请教时态度虔诚的语句是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顷耳以请。4.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八、课文内容理解。1、 本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写作此文赠送给马生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切身体会,现身说法,勉励马生珍惜太学优越条件,不畏艰苦,刻苦读书学习。2、 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自己求学艰难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品质?读书难勤奋刻苦,坚守诚信

    26、求师难虚心求教,尊敬师长道路难不辞辛苦,坚韧不拔。生活难志趣高尚,精神富有。3、 本文作者着重叙述了自己求学的经历,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求书难手抄,守信 求师难趋百里外,虚心求教道路难不畏艰辛,坚韧 生活难不以为意,一心向学4、 本文讲述了怎样的道理?要想成大器,必须不怕吃苦的道理。 学业能否成,与条件无关,跟个人努力有关。5、 文中有很多对比之处,请一一指出:a) 恶劣的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的对比刻苦努力b) 老师的辞色严厉,与作者色恭礼至对比谦虚好问c) 同舍生的奢华与自己寒酸的对比志趣高尚,精神富有6、 作者在写衣食住上着力刻画其“苦”,目的何在?一是与同舍生对比,以突

    27、出作者一心向学,志趣高尚。二是想表明学业是否能成与条件无关,与主观努力有关。7、 宋濂身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1)勤奋刻苦学习的精神。 (2)诚实守信的精神 (3)尊敬老师的态度。 (4)一心向学,重视精神享受。1、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这样做。答:(1)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家贫,但自己却“嗜学”学习上“无书”和“无师”学艰难,穷冬时节,穿行深山雪谷,“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一日粗茶淡饭只有两顿。 (2)克服的方法: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以此得以遍观群书。苦无名师引导,长趋百里外,从师叩问。 (3)用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从未动摇求学的意志。2、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遇老师叱咄则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我赞成宋濂的学习态度.因为宋濂从小就“嗜学”,成年以后,“益幕圣贤之道”,他学习能够刻苦和持之不懈的原因就在于此古人言:“大志得中,中志得小,小志不得”志向、目标是极其重要的,这是成功的动力。孔子曰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文知识点梳理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