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临床医学微生物细菌学重点复习资料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18402459       资源大小:65.43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临床医学微生物细菌学重点复习资料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1、与致病有关(穿过粘液层);鉴定分类细菌(具有抗原性,H抗原)7、菌毛:菌体表面遍布的比鞭毛更为细、短、直、硬、多的丝状蛋白附属物,也称纤毛。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多见于G-菌;与运动无关。化学组成:菌毛蛋白种类与功能:普通菌毛与致病性有关(粘附细胞表面);性菌毛与遗传变异有关8、芽孢:细菌脱水而成,为细菌休眠形式。并非细菌的繁殖体,而是躲避恶劣环境,维持细胞生存而处于代谢相对静止的休眠体。能产生芽孢的细菌均为G+菌。形成:内因芽胞基因;外因环境条件。结构:遮光性强、壁厚,不易着色。保存细菌全部生命必须物质功能与医学意义:对外界的抵抗力增加;可发芽成繁殖体致病;有鉴别作用;应以杀死芽胞为灭菌效果的

    2、指标。第三章 细菌的生理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四个期迟缓期、对数期(研究细菌的最佳时期,对数期细菌的形态比较典型)、稳定期(芽胞、外毒素和抗生素)、衰退期。细菌的繁殖方式二分裂法(无性繁殖) 细菌的代谢产物:1、分解代谢产物和细菌的生化反应细菌的生化反应:根据细菌具有不完全相同的酶分解不同营养物质的特点,用生物化学方法来鉴别细菌常见的生化反应:对糖的发酵:VP试验、甲基红试验、单糖发酵试验对蛋白质的发酵: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其他试验:尿素酶试验、枸缘酸盐利用试验2、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上的意义(利用分解代谢的产物和能量,合成新的物质)热原质(致热原)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

    3、应的物质。产生热致源的细菌大都为革兰阴性菌,热原质的本质是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毒素及侵袭性酶:外毒素:多数G+菌和少数G-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菌体外的蛋白质; 内毒素:G-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外毒素毒性强于内毒素。 侵袭性酶:细菌产生,损伤机体组织,促使菌体的侵袭和扩散。色素:水溶性;脂溶性。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抗生素大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细菌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细菌素仅对与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维生素【实验】培养基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液体培养基沉淀生长、混浊生长、表面生长固体培养基菌落(R

    4、型、S型)、菌苔 半固体培养基混浊生长(有鞭毛)、沿穿刺线线状生长(无鞭毛)【细菌动力实验】第四章消毒与灭菌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灭菌法【高温杀灭细菌】(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 辐射杀菌法过滤除菌法 超声波杀菌法 干燥及低温抑菌法【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果好】1、湿热灭菌法:巴氏消毒法(72 15s杀灭致病菌):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仍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Kpa、121.3 、15-20min):杀灭包

    5、括细菌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所应用于所有耐高温、高压、耐湿的物品。2、辐射杀菌法:(紫外线 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杀菌机理: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特点:紫外线穿透力较弱 应用范围:空气消毒、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 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的遗传物质:1、 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胞质内的环状闭合的双链DNA。非必须结构】(1)质粒的特征:自我复制能力,为复制子,单拷贝或多拷贝编码某些特定性状(如致育性、耐药性、致病性)可自行丢失与消除有转移性(通过接合、转化或转导等方式)质粒的不相容性与相容性(2)几种重要的质粒致育质粒(F

    6、质粒)编码性菌毛,介导细菌之间的接合传递;耐药质粒(R质粒)编码细菌对抗菌药物或重金属盐类的耐药性。毒力质粒(Vi质粒)编码与该菌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因子细菌素质粒 编码细菌产生细菌素;代谢质粒 编码产生相关的代谢酶。2、 转座因子:(1)概念: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片段,它能在DNA分子中移动,不断改变它们在基因组的位置,能从一个基因组转移到另一个基因组中。【转座作用可以发生在同一染色体上,也可在染色体之间或质粒之间,甚至在染色体和质粒之间】(2)类型: 插入序列(IS):最小,只携带与转座功能有关的基因。转座子(Tn):除携带与转位有关的基因外还携带其他基因

    7、(如耐药性、毒素基因)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菌有两种结果:毒性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1、 毒性噬菌体:概念: 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建立溶菌周期,称为毒性噬菌体。增殖过程:在宿主菌内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和释放。培养现象:液体培养基噬菌现象可使浑浊菌液变得澄清。固体培养基培养基表面可有透亮的溶菌空斑出现(噬斑)。2、 温和噬菌体: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建立溶原状态,称为温和噬菌体或溶原性噬菌体。前噬菌体: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溶原

    8、性细菌: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溶原性转换:某些前噬菌体可导致细菌基因型和性状发生改变,称为溶原性转换。如白喉棒状杆菌产生白喉毒素,是因其前噬菌体(-棒状噬菌体)带有毒素蛋白结构基因(tox基因)。3、 基因转移和重组:【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方式:转化、转导、接合、基因转座、溶原性转换、细胞融合等。接合:接合是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转化:转化是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转化现象在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中被证实。转导:转导是以溶原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到

    9、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基因转座:类型有插入序列、转座子两种。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正常菌群对宿主的生理学作用:营养作用;生物拮抗作用;免疫作用;排毒作用;抗肿瘤抗衰老。条件致病菌:产生: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就成了条件致病菌。致病条件:宿主免疫防御功能下降 菌群失调(正常菌群菌种比例失衡)定位转移 (寄居部位改变)细菌的毒力组成:【致病性:细菌能引起感染的能力;毒力:致病菌的致病性强弱程度】毒力包括:侵袭力 毒素1、 侵袭力: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构成:由菌体表面结构(如菌毛、荚膜)和侵袭性物质(

    10、如侵袭性酶类)等构成过程:黏附与定植(G-菌菌毛、G+菌毛发样突出物);侵袭(产生侵袭素、侵袭性酶);抵抗宿主防御机制2、毒素:细菌产生的毒性物质。分为内毒素和外毒素。内毒素: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组分外毒素: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大多数由细菌合成后分泌至菌体外外毒素和内毒素的主要区别外毒素内毒素来源G+菌和部分G-菌G-菌存在部分从活菌分泌出,少数菌崩解后释出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出化学成分蛋白质,大多为AB型毒素脂多糖,主要毒性成分是脂质A稳定性6080,30分钟160,24小时毒性作用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起特殊临床表现,但通常不会引起发热较弱,各菌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引

    11、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全身反应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甲醛液处理不产生类毒素特点1、大多数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2、毒性作用强,对组织器官有高度选择性3、绝大多数不耐热4、抗原性强5、可用人工化学方法脱去毒性(A亚基活性),保留其抗原性(B亚基结构)1、产生于G-菌细胞壁2、化学性质是LPS(在活菌存活时,LPS只是细胞壁的结构组分,没有毒性作用)3、对理化因素稳定,耐热,抗原性弱4、毒素作用相对较弱5、不能用甲醛液脱毒而成为类毒素分类1、神经毒素: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2、细胞毒素:能直接损失宿主细胞(成孔毒素

    12、、磷脂酶类)3、肠毒素:霍乱弧菌主要生物学作用1、 发热反应2、 白细胞反应:先降低,后增高(伤寒杆菌例外)3、 内毒素血症和内毒素休克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物质,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高热、皮肤和粘 膜瘀斑、肝脾肿大)如鼠疫、炭疽、气性坏疽、流行性脑脊髓炎等。脓毒血症:化脓性菌侵入血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内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引起肝脓肿、肾脓肿。带菌状态:致病菌在显性或隐性感染后并未消失,在体内继续留存一段时间,与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带菌者的共同特征是没有临床症状,但能不断或间歇排出致病菌,为重要的

    13、感染源之一。医院感染: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护理及其他医疗保健过程中,或在医院逗留期间获得的感染。类型: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交叉感染:由医院内患者、病原携带者或医务人员直接或间接传播引起的感染。医源性感染:在治疗、诊断和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器械消毒不严而造成的感染。第九章 球 菌G+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等G-球菌:奈瑟菌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1、致病物质:凝固酶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葡萄球菌溶素: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主要为a溶素(外毒素)。a溶素:溶血作用。杀白细胞素(PV):攻击中性粒白细胞和巨噬细胞,作用于

    14、细胞膜,增强侵袭力。肠毒素:热稳定蛋白质,引起急性肠胃炎,即食物中毒。表皮剥脱毒素(表皮溶解毒素):可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又称表皮脱落性皮炎,多见于新生儿、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毒素休克综合症毒素-1(TSST-1):感染产毒菌株后可引起机体高热、低血压、或昏厥、猩红热样皮疹、并可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或毒性休克综合征(TSS)其他酶类:耐热核酸酶可作为测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2、所致疾病:侵袭性疾病:主要是化脓性感染,引起局部或全身化脓性炎症。毒素性疾病:由外毒素引起的中毒性疾病。食物中毒(肠毒素);假膜性肠炎(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15、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TSS)(TSST-1)。3、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依据:凝固酶(+)耐热核酸酶(+)金黄色色素(+)溶血性(+)发酵甘露醇(+) 链球菌属根据溶血现象分类: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溶血,不完全溶血;有草绿色溶血环,条件致病菌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溶血,完全溶血 ;有透明溶血环,致病力强3)丙型溶血型链球菌:(不溶血性链球菌)无溶血环;一般不致病。A群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脂磷壁酸:黏附M蛋白:抗吞噬和杀菌作用;异嗜性抗原(与心肌、肾小球基底膜):与超敏反应有关肽聚糖:致热、溶解血小板、提高血管通透性细胞壁受体:侵袭性酶:胶原酶(溶解

    16、胶原纤维);透明质酸酶和链道酶外毒素:链球菌溶素(SLO、SLS)、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 【致热外毒素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 化脓性炎症 毒素性疾病:猩红热 超敏性疾病: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肺炎链球菌: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的鉴别方法:胆汁容菌试验、菊糖发酵试验、荚膜肿胀试验。(肺炎链球菌胆汁溶菌试验阳性,可分解菊糖,有荚膜,菌落周围有草绿色a溶血环。)2、致病物质:荚膜(主要侵袭力)3、所致疾病:主要引起人类大叶性肺炎其他化脓性炎症、败血症等;正常菌群,条件致病 奈瑟菌属【对人类致病的只有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淋球菌:巧克力培养基菌毛(粘附因子、抗吞噬);

    17、 IgA1蛋白酶; LOS(主要致病物质)淋病。新生儿脓漏眼 【人类是淋球菌的唯一宿主】3、传播途径:性接触 脑膜炎球菌:荚膜、菌毛和内毒素等。流行性脑膜炎(流脑)易感者可经过飞沫或接触到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第十章 肠杆菌科(G-)乳糖发酵试验:可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肠道非致病菌。肠道致病菌多数不发酵乳糖;肠道非致病菌多数发酵乳糖 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1、生物学性状:周身鞭毛、普通菌毛和性菌毛、荚膜,发酵乳糖。2、致病性:条件致病(正常菌群)肠道外感染;某些致病菌株肠道感染。【见下表】菌株易感人群&部位疾病与症状致病物质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婴幼儿、旅游者(小肠)从轻度腹泻

    18、至严重的霍乱样腹泻(水样便)肠毒素【不耐热肠毒素(LT)、耐热肠毒素(ST)】和定植因子【菌毛】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较大儿童及成人(大肠)腹泻呈脓血便,有里急后重,很像菌痢不产生肠毒素,破坏细胞、导致组织损伤和炎症发生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婴幼儿婴幼儿腹泻,水样便不产生肠毒素和其它外毒素,细菌繁殖导致小肠微绒毛的破坏、肠功能紊乱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5岁以下儿童轻度水泻至伴剧烈腹痛的血便(出血性结肠炎),有时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菌毛和毒素(与志贺毒素相似)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EAEC)持续性腹泻,脱水,偶有血便不侵袭细胞,可产生毒素和粘附素 志贺菌属【细菌性痢疾(菌痢

    19、)最为常见的病菌,通称痢疾杆菌。侵袭力(主要致病因素):菌毛有利于细菌粘附于肠粘膜上皮细胞。 毒素:内毒素-局部作用于肠壁通透性增加,粘膜炎症、溃疡 -全身-内毒素血症 外毒素(A群,A链为毒性部分)-具有细胞毒素、肠毒素和神经毒素三种活性菌痢,分急性和慢性两种。细菌一般不入血。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初步将志贺菌从肠道杆菌中鉴别的生化反应方法是:半固体双糖含铁培养基接种试验】 沙门菌属侵袭力:O抗原、Vi抗原 毒素 ;内毒素;外毒素肠毒素肠热症:包括伤寒和副伤寒,病原菌是伤寒沙门菌或副伤寒沙门菌,造成两次菌血症。肠胃炎(食物中毒):肠毒素引起。鼠霍乱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败血症:多见于免

    20、疫力低下的人。无症状带菌者:伤寒或副伤寒患者,转变为无症状(健康)带菌者,为重要传染源。3、【实验】血清学诊断:肥达反应原理:用已知伤寒沙门菌的O、H抗原、甲、乙副伤寒沙门菌的H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定量凝聚试验,根据抗体效价的增长,辅助肠热症的临床诊断。用途:辅助诊断伤寒、副伤寒 【带菌者检查:Vi抗体】【实验】试管凝集法(定量)当TO1:80,TH1:160,PA、PB均1:80才有意义动态观察:双份血清抗体四倍升高有诊断意义临床意义:辅助诊断伤寒和副伤寒O抗体(IgM), H抗体(IgG)* O 、H抗体均升高,患伤寒的可能性大* O 、H抗体不升高,患伤寒的可能性小* 只有H升高,则可能是预

    21、防接种过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只有O升高而H不高,则可能是感染早期或其他沙门菌的交叉反应。分析结果时应注意:正常人抗体水平。一般伤寒杆菌O抗体效价在1:80以上,H抗体效价在1:160以上,甲、乙副伤寒杆菌H抗体效价在1:80以上才有诊断价值;一般随病程延长第2次检测抗体效价比第1次高4倍或4倍以上才有诊断意义。区别H、O抗体增高的意义:两者同时升高有辅助诊断意义;两者同时低于正常无意义;O 抗体效价高而H抗体效价低,可能是感染的早期或其他沙门菌感染引起的交叉反应。若H抗体效价高而O抗体效价在正常范围内,则可能是以往接种过疫苗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所致。第十一章 弧菌属(G-,单鞭毛菌) 霍乱弧

    22、菌(弧型或逗点状,引起霍乱)鞭毛有助于细菌穿过肠粘膜表面粘液层而接近肠壁上皮细胞菌毛是细菌定居于小肠所必须的因子霍乱肠毒素(CT)由噬菌体编码(溶源性转换),有AB两个亚单位。2、致病机制:霍乱肠毒素B亚单位(结合亚单位)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细胞霍乱肠毒素A亚单位(毒性亚单位)穿过细胞膜,激活GS,使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主动分泌Na+、K+、HCO3和水,导致严重的腹泻与呕吐3、防治原则:控制传染源隔离病人,治疗无症状携带者 切断传播途径改善社区环境,加强水源管理提高易感者免疫力疫苗预防接种治疗霍乱的关键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预防大量失水导致的低血容

    23、量性休克和酸中毒 副溶血弧菌(致病性嗜盐菌)1、神奈川现象: 可用神奈川试验区分致病和非致病性副溶血弧菌。致病菌神奈川试验阳性,能溶解人O型红细胞和兔红细胞;非致病菌阴性食物中毒。第十二章 幽门螺杆菌(G-,尿素酶试验阳性)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主要是鞭毛与尿素酶(借助菌体螺旋状结构及鞭毛运动,穿过浓稠的黏液层,扩散至胃上皮细胞表面。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中和菌体周围胃酸,有助于细菌定植。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淋巴瘤、胃肠道外疾病第十三章 厌氧性细菌引起人类疾病的厌氧芽孢梭菌:破伤风芽孢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艰难梭菌和肉毒梭菌。 破伤风梭菌:【G+】 1、致病性:

    24、【该菌无侵袭力,仅在局部繁殖,其致病作用完全有赖于病菌所产生的外毒素】 感染重要的条件伤口形成厌氧微环境伤口窄而深(如刺伤),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伤口致病物质质粒编码的破伤风外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为神经毒素,毒性强】致病机制:轻链发挥毒性作用,毒素对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能够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甘氨酸和-氨基丁酸的释放,使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造成骨骼肌强直痉挛,肌张力升高。菌(芽胞)在局部生长繁殖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血、淋巴或沿着外周神经末梢逆行脊髓前角, 脑干阻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传递(甘氨酸和

    25、氨基丁酸)骨骼肌强直痉挛苦笑面容、角弓反张所致疾病破伤风、脐带风/七日风临床表现:肌肉强直性收缩,牙关紧闭、吞咽困难、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等破伤风免疫属外毒素免疫,主要是抗毒素发挥中和作用2、防治原则:防止创口厌氧微环境的形成注射类毒素以进行特异性预防儿童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进行预防对可疑外伤病人,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获得被动免疫作紧急预防对已发病者,特异性治疗包括早期足量使用抗毒素及抗生素两方面 产气荚膜梭菌【G+,侵袭性很强】【实验】培养特性:血琼脂平板上,双层溶血环(靶样溶血);内环溶血,外环溶血(内环是由毒素引起的较窄的透明溶血环,外环是由毒素引起的不完全溶血环)蛋黄琼脂平板上,

    26、有Nagler反应现象;菌落周围出现乳白色浑浊圈,是由于毒素分解卵磷脂所致;代谢活跃,分解多种糖类,产生大量气体疱肉培养基培养,可分解肉渣中糖类产气,肉渣呈淡红色牛奶培养基中,可出现“汹涌发酵”该菌分解乳糖产酸,使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固,产生大量气体冲散酪蛋白,并将封固液面的凡士林层顶开,甚至冲掉试管口棉塞1、 致病物质: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12种外毒素(4种主要毒素、毒素),有些外毒素即为胞外酶(譬如毒素卵磷脂酶、毒素通透酶)次要毒素主要有助于细菌的扩散。毒素(卵磷脂酶)以A型菌产生量最大,致死坏死,溶血,增加血管通透性,为气性坏疽最为重要的毒素 【分解细胞膜上磷脂和蛋白形成的复合物】肠毒素(不耐热蛋白质)气性坏疽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及其他梭菌引起。致病条件与破伤风梭菌类似卵磷脂酶、胶原酶、透明质酸酶、DNA酶等的分解破坏作用,造成气肿及组织坏死食物中毒主要由产肠毒素的A型菌株引起。自限性感染,1-2d自愈坏死性肠炎产气荚膜梭菌C型菌株引起,致病物质为毒素。 肉毒梭菌【G+】肉毒毒素【强烈神经外毒素,目前已知毒素毒力最强者, 0.1g致死】2、肉毒毒素的致病机制(嗜神经毒素):毒素的产生方式与其他外毒素不同,先在菌体内形成无毒的前体毒素,细菌死亡自溶后,前体毒素游离出来,经肠道胰蛋白酶或细菌产生的蛋白酶作用,解离出有毒性的肉毒毒素,吸收进入血循环,毒素进入细胞内留在神


    注意事项

    本文(临床医学微生物细菌学重点复习资料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