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 资源ID:15521380       资源大小:3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1、社会公平则是在遵循社会公正价值原则的基础上,致力于实现社会平等过程中,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时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或判断标准。伴随着人们对社会公平的追求,也开始了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追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提到每个公民,不分男女,从幼年开始就要受教育,这应该是最早的教育机会均等思想。随着公共教育的普及和人权意识的觉醒,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也愈来愈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瑞典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在其代表作社会环境与学业成就一书中,对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关于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作了综合评述。所谓“教育机会”是指用来测定个人接受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物质条件与心理因素综合影响状况的一组变量。这组变量具体包括:学校外各种物质

    2、因素;学校内各种物质设施;家庭心理因素;学校心理因素;教学条件。所谓“均等”,有三方面的涵义:一是起点的平等;二是过程中机会的均等;三是最终目标的相等。胡森还把教育机会均等概念演变分为起点均等论、过程均等论和结果均等论三个阶段。起点均等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些工业国里比较盛行,其主要观点是:上帝使所有的人具有不同的能力,法律应保证人人受教育的权利,但不同能力的人接受不同性质的教育。过程均等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一些国家中影响较大,其主要观点是:每个儿童从出生起就具有某些智力上的天赋或某些较为稳定的能力,教育的作用是帮助儿童消除外部的经济障碍与社会障碍,将来能进入与他的天赋和能力相适应的社会

    3、地位中去,因此教育制度或安排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儿童,让他们有机会享受同样的教育。结果均等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其主要观点是:在教育上仅仅有形式上的入学机会均等是不够的,还应当因材施教,向每个儿童提供使个人在入学时存在的天赋得以发展的各种机会,使不同社会出身的儿童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进步,进而获得平等的教育效果。美国教育家詹姆斯科尔曼在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一文中,剖析了19世纪以来教育机会均等观的演变过程后,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机会均等表现为不同的教育理念和诉求:在19世纪公共教育问世时所形成的教育均等思想,是向所有的儿童提供相同的普通课程;20世纪初,人们发现所谓“普通课程”是为

    4、少数人升学服务的,真正的教育机会均等,应该是根据每个儿童期望的未来提供相匹配的课程;50年代,强调教育效果的机会均等观念开始形成;60年代,人们更强调对教育输入各种资源的机会均等。1964年科尔曼在美国领导了对各种族教育机会问题的调查。在调查设计中,他提出了衡量教育机会是否均等的五种标准:一是看社区对学校的投入的差异,二是看学校的种族构成,三是看学校的各种隐性条件;四是看学校对背景相同和能力相同的个体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五是看学校对具有不同背景和能力的个人产生的教育效果。科尔曼的调查显示,差别性校外影响远远大于一致性校内影响;学校非但不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反而会加深种族与阶层之间儿童的差异。由于

    5、存在着差别性校外影响,机会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实现。从国外教育机会均等观的演变可以看出教育机会均等具有如下特征:其一,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教育机会均等具有不同的内涵。其二,发展性。一方面,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另一方面,教育机会均等在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在不断完善。其三,差异性。在任何时候,教育机会的“均等”都不是“绝对平均”,而是以维护公平为目标、以保障权力为前提,针对有差异的个体施以必要的补偿教育或施以与之相适应的差异教育。我国政府一直把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推进社会公平的重要目标。根据教

    6、育法及相关政策的规定,教育机会均等在我国主要涵义有二:一是指所有人不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的差异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二是指在自然、社会或文化方面处于不利条件的个体可以通过教育得到国家必要的补偿和改善。教育机会均等与社会公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首先,教育机会均等是建立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活动是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教育机会均等则是社会公平的构成要素。同时,教育作为社会的基础性事业,既联系着千家万户,又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因此,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就为建立社会公平奠定了广泛而坚定的基础。其次,教育机会均等是推动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人

    7、是社会的主体,通过公平教育,使人人形成公平的意识,具有公平的行为,必然有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同时,也只有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才有可能使社会弱势群体改变自身的生存状况,以消除社会差距,保证社会的公平。其三,教育机会均等是检验社会公平的文化标尺。罗杰斯认为;“只有机会均等的社会才是公平的社会。”公平的社会反映在很多方面,政治活动中的公开与有序,经济活动中的平等与诚信,反映着社会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公平程度,参与教育活动的机会均等则是反映文化领域公平程度的一个标尺。另一方面,社会公平是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基础。从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来看,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必须建立在社会公平的实践基础上

    8、。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析,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不存在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在阶级对立的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教育机会均等。只有在没有剥削的社会中,人与人在教育上才能实现完全平等。科尔曼通过对美国教育的调查后提出:“完全的机会均等只有当全部差别性校外影响消失时才能实现。”新马克思主义者鲍尔斯在不平等的教育和社会分工的再生产一文中,更是明确提出:美国教育中许多机会不均等现象,其根源在于“等级制度及与此有关的阶级文化的差别”,因此,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也“不能只通过改变教育制度来达到”。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教育均等提供了必要的制度条件,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

    9、历史形成的城乡差别、地域差别、阶层差别等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因此,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成员受平等教育的权力的不断扩大,社会将越来越有可能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与其能力相符的教育机会。二、实现社会公平呼唤教育机会均等21世纪初,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实现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只有把社会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的首要价值目标,作为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原则,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活动中的种种矛盾,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创造条件。教育机会均等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公平,首先要求社会成员在各方面都享有权利与机会的公平,而教育机会均等则是人

    10、们应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其次要求社会成员韵文化教育水平与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推进教育机会均等,保障每个人享受到与个体相适应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充分开发人的智力潜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更深刻地认识社会公平的价值,更努力地推进社会公平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关注普及教育,并积极通过法律、政策和经济等多种手段来保障国民受教育机会的均等。1949年至2004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由20左右提高到98.9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7提高到94,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1.5提高到48.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0.3提高到19。同时通过颁布

    11、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少数民族、儿童、妇女和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2004年,男女童入学率分别为98.97和98.93,男女差距下降到0.04个百分点,普通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女生的比例分别达到47.4、45.8、51.5和45.7,基本接近或部分超过了我国总人口中的女性比例。对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在经费、师资、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至2001年,在全国各地学校受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就达1852万多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18左右。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本民族的大学生,有的还有了硕土研究生和

    12、博士生;51的民族自治县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在农村地区,通过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西部两基攻坚计划”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2004年“两基”人口覆盖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3.6和94,1,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成人识字率位于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前列。转贴于 热点论文网 虽然,建国以来我国的各项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客观与主观的原因,使得我国目前在教育机会上还存在一些不均等现象: 其一,不同地区的教育机会不均等。从高考录取率看,2003年,北京、上海等地的录取率超过70,而一些落

    13、后地区的录取率只有30。由于升学机会不均,造成城乡人口教育差距拉大。2001年在1564岁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的城市、县镇和农村人口之比为20:9:1,其中本科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之比为55:13:1。城乡教育不均使大批低教育程度人口积淀在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2000年,全国34以上的文盲、半文盲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在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2.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只占7.7,低于城市33个百分点,而大专以上学历仅有0.74,低于城市12个百分点。其二,不同阶层的教育机会不均等。一般说来,农民、工人子女获得优质基础教育和升大学的机

    14、会比机关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子女少得多,近年来,更加大了这种差距。以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为例,2000年清华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为22.3,比1990年减少了5.7个百分点。另据对2000年全国城镇住户调查的统计分析,“服务性工作人员”和“商业工作人员”阶层子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15.3和13.0,而“机关、企事业负责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子女均有将近一半接受过高等教育。其三,不同性别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我国女性的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统计显示,全国15岁以上1.5亿文盲中,女性占75。调查还表明,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流生中,女童比例远远高于男童,2000年1014岁的学龄儿童辍学率,女童占57.9,在农村地区女童更高达60.7。同时,女性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也相对较少。2004年在校女大学生、女硕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别为45.7、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