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尼采《悲剧的诞生》读书报告.docx

    • 资源ID:10907777       资源大小:25.2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尼采《悲剧的诞生》读书报告.docx

    1、尼采悲剧的诞生读书报告尼采悲剧的诞生读书报告主要简介 第一部分 悲剧的诞生之简析 本书的序言一种自我批评的尝试写于1886年,相隔十六年后,尼采的一些美学思想已经发生了改变,故而这篇序可以分为两大板块:第一节至第五节是全书所要讨论的核心内容的一份提纲(虽然这份提纲列得依旧混乱、毫无章法),大多以问句的方式,基本上涵盖了书中所涉及的问题(强者的)悲观主义或者说酒神精神与苏格拉底主义的对立(第一节),对知识或理性的审美批判(第二节),悲剧的起源(第四节),艺术的形而上意义及酒神学说(第五节);第二板块从第六节至第七节,为体现标题“一种自我批评的尝试”的部分,第六节通过与叔本华的“决裂”来强化酒神学

    2、说的现实意义,第七节则是针对自身的“浪漫主义倾向”进行的清算,进一步明确了酒神精神。 在这篇序言排山倒海般的发问中,我们已经能够读出书中作者所持有的观点。如第一节第二自然段在那些尼采看来都应当做肯定回答的诘问中,分明已经显现了哲人对“强者的悲观主义”的高扬,对理性主义的抨击。甚至一些核心的美学原则都已经点出,如“只有作为审美意象,世界的生存才是有充分理由的”3。这些已经告诉我们尼采创作这本书的目标:开创一种艺术的形而上学,即“用艺术家的眼光看生活,然而用生活的眼光来看艺术”。 第二板块则体现了尼采中后期美学思想的一些转变。主要是他在自己的哲学思想成熟后对早期浪漫主义倾向的一个清算。 献给理查德

    3、?瓦格纳的前言的内容则比较简单,一言以蔽之“艺术是此生的最高使命和真正的形而上活动”4。 主体部分则又可以分为两大板块,前十五章为尼采文艺理论的阐释部分,十六章到最后则是将前文提出的文学、美学思想在德意志文艺复兴中的方法论应用,故而下面的内容概括以第一板块为主,后十章的内容与前文多有重复,可以用于对前面概念的佐证和解释。而由上文可见,尼采悲剧的诞生存在着两个层次,首先是对古希腊悲剧起源的探讨以及由此生发的对现代理性主义的批判,另一层则是潜藏在这些讨论背后的、真正的内核审美对于人的存在之意义的决定作用,即所谓“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的最初形式。后者是尼采美学的核心,是我们理解其日神-酒神理论的基点

    4、,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线索。 个人见解 生命要有对抗痛苦的欢乐 吴教授认为,尼采对于悲剧艺术和人生的痛苦有独特的理解和解释。在尼采看来,人生的欢乐需要释放人的意志,积极地去创造和感受;人生的痛苦虽然是不可避免蹈艺术,使人生过得快乐。它启迪人们:即便人生是幕悲剧,也要有声有色地演好这幕悲剧,不要失去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通过阅读尼采,我们都应该对生命抱有一种积极的态度。生命的长河川流不息,既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释放生命的强力意志,勇敢地面对一切可能遇到的艰难困苦,才能战胜困难,无往不胜。要从尼采的思想中得到一种感悟,获得一种磨砺人生的美感,努力让生命更精彩,让人生更辉煌 内容

    5、提要:本文是关于尼采的文艺理论著作悲剧的诞生一书的内容概括、思想提炼与个人认识。 关键词:尼采 悲剧的诞生 艺术形而上学 尼采悲剧的诞生读书报告 诚如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一书中的抱怨:“哲学家谈悲剧总是不那么在行。在悲剧问题上去求教哲学家往往是越说越糊涂。”1尼采的文艺理论专著悲剧的诞生在笔者看来有如天书。“写得糟糕,笨拙冗长,令人难堪,稀奇古怪,形象杂乱,很感情化节拍不匀称,无意于逻辑的澄明,极端自大”2这是尼采自己对本书的评价,笔者深以为妙,故而本文的第一部分将会就自己的理解,将全书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框架结构,将那些年轻人慷慨激昂的大段辞藻刨去,形成一些在我看来最紧要的理论概括。第二部分是

    6、对第一部分的进一步浓缩和生发,以期对尼采文艺理论有一个本质上的认识并将其置于整个西方文艺思想发展进程中来推断其价值。第三部分是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笔者认为有价值的,然而是游离于主题之外的一些尼采的灵光乍现。最是作者读书过程中做的一个本书索引。 第一章开宗明义,指出悲剧源于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的结合,接着作者向我们阐释了日神倾向与酒神倾向的涵义。对于这两个核心关键词,尼采却采用了一种晦涩的比喻的修辞,采用“梦”与“醉”两种状,他也还是给我们一种朦胧本质的不良感觉”7,并将梦的现实称为“幻影”,这种看似前后矛盾的说法成为我们进入尼采美学世界最早遇到的理解上的巨大困难。而对这一譬喻的理解需要在继续下去

    7、的阅读中慢慢体会。十八章开头对“意志迫使存在继续”所采取的三种手段的描述比较清晰地为我们提供了注解。很明显,第二种手段,即“眼前飘拂的艺术之诱人美丽面纱”8正是日神精神之梦的另一个版本,再联系十七章里的相关论述,我们终于可以认识到日神精神应当包括一下的两个层面的要求:第一,也就是具有根本性质上的规定性的艺术的精神,或曰审美的精神。“梦”的喻体,以其“朦胧”的特性强调的就是日神精神区别于现实的、功利主义的审美特质,它所形成的是不同于刻板现实的另一个“美”的世界(“外观”)。第二,在表现形式上,是一种直观的、明确的审美效果,要求主体的高度客观性,是为日神艺术的“适度”原则,故尼采称阿波罗为“生成”

    8、、“伦理”之神。实质上这是继承了早期希腊美学原则。与日神精神相类似,这一时期“希腊思维具有静观性”,因为“它认可现在的存在,而不要求对存在作根本的改变”,“和谐更适用于艺术”9,日神艺术代表荷马史诗恰恰完成于这个时期。这种机制,我们在尼采的“对手”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也找到了非常好的解释,在白痴卷二中他说:“我们的梦充满了荒谬性和不可能性,但你们立即接受它,几乎并不感到惊奇为什么当你们从梦中醒来,又回到现实世界中时,你们几乎总是感到,有时甚至还非常强烈地感到,梦在离你们而去的时候带走了一个未被你们猜破的迷呢,梦的荒唐让你们微笑,同时你们却又感到,这荒唐的外表中包裹着一个想法,一个真实的想法,某个

    9、属于你真是生命的东西,某个存在着的东西,始终存在于你们心中的东西;你们会认为,在你们的梦中找到了一种期待已久的 而相对而言,对“酒神-醉”的理解则容易得多,这个杂糅着神秘主义、灵感论、迷狂说、空想主义等等因子的狂歌乱舞状态表现为“疯狂、过度和个体界限的崩塌”11,众人在永恒真理的感召下融合成一个整体,达到一种回归太一的自弃的状态。 在对“梦”与“醉”的理解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两点:第一,二者都属于审美范畴,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第二,二者都是对最高真理的反映。从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尼采的文艺理论中强烈的非理性色彩。 对于日神-酒神精神的意义,尼采说“正是靠着这一点,人生才成为可能,并值得一过

    10、。”12 第二章开头总括了三到五章所详述的以希腊悲剧为代表的艺术,借日神式与酒神式两种艺术力量形成的过程:处于酒神醉态和神秘自弃中的艺术家“通过日神梦的影响,在一幅隐喻式的梦中图景里”13进行创作。接下来的两段分别讨论了日神式的艺术力量与酒神式的艺术力量在古希腊的存在情形(区分了两种艺术造型艺术与非造型艺术),存在形式是两种力量处于一种对立斗争的状态中。因为“梦”是一种乐观的艺术,如第三章中描绘的,是“一种旺盛甚至洋洋得意的存在”14;而在“醉”中,“似乎出现了自然天性的伤感面容”,这对于“(日神状态的)希腊世界来说是闻所未闻的新事物,尤其是酒神的音乐引起了恐惧与惊骇”15,故而前者在一段时期

    11、内对后者进行“保护和捍卫”16。 但在这种对抗中尼采分明看到了这对矛盾的统一,正如第二章文末所暗示的,具体情况在第四章得到了体现。 第三章探讨的是以荷马史诗为代表的日神式造型艺术的产生。尼采指出,荷马史诗中奥林匹斯诸神的创造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最好的东西是不出生,不存在,处于虚无状态。这种类似虚无主义的论调道出的是一种“众生皆苦”的体认,尼采借希腊人之口说出了自己的超人哲学的悲剧基础:“希腊人知道并感觉到生存的恐怖与可怕对巨大自然力量的莫大怀疑”,这时“将艺术召唤到生命中的这一种本能,作为生存的补充和完成,诱惑人继续生活下去”17。于是最初的提坦神的恐怖神系所象征的悲惨现实之上自然产生了对“美”

    12、的遐想,即奥林匹斯快乐神系,荷马史诗正是对这一审美世界的模仿,集中体现为英雄对生存的执着。 在此,尼采借用了席勒的一个词“朴素”来形容荷马,笔者对此的理解是,荷马史诗所反映的实际上仍是源于世界本象,但并不是如真正的猛士那般直面这惨淡人生和淋漓鲜血,而是表现透过一面“使人容光焕发的镜子 第四章的内容可一分为二,前一部分是对第三章的继续深入,旨在讨论梦境的意义即审美活动对人生价值的确立,并指出其实质乃是一种“经验的现实”19,对它的审视是纯粹的,日神式艺术家“飘荡在纯净的幸福中,飘荡在毫无痛苦地睁大眼睛使劲看”20。 后一部分则回到第三章所得出的结论,即日神式艺术的根基是对于苦难的认识,第四章后半

    13、部分由此推出了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同在的依据,二者彼此斗争,最终达到第七章中所展示的和解、一个伟大的转折悲剧的诞生。 但这个过程又是相当漫长的,它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即早期提坦神话时代、奥林匹斯神话时代、古典时代,后文中将有详细描述。现在尼采找到了悲剧起源的关键音乐。他发现了这样的事实:古代抒情诗人总是兼为音乐家;悲剧的最早形态是歌队的演唱,且仅仅是歌队的演唱。接着他用了两章的篇幅来详细探究音乐的作用。 事实上音乐是否果真具有像尼采所宣扬的那种类似“上帝之手”一般的创造力还值得讨论,但要理解尼采的思路,在于把握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的一些特征,比如它的非造型性,稍纵即逝,多义性等等,总之我们可以将用

    14、于象征派诗歌的特征加诸其上,甚至音乐还具有诗歌也难以企及的朦胧感,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为这样的特征,音乐在表情达意上就具有文字、形象不能达到的无限的可能性,“音乐本身处于完全的无限之中”21;又因为没有具体的、明确的指向,故而它是完全非功利的,这恰恰又与纯粹审美的要求相吻合。所以在尼采看来,音乐可以传达这个世界最本质的内容。同时它又并非思维的沉默与抽象,而是可感知的,是诉诸于人最基本的五感之一听觉的。于是我们发现,在音乐中已经具备了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二因素。 但是这两种因素的结合是有条件的,这便是尼采在第六章中的限定民歌。在尼采看来,民歌“跨越所有民族,在不断新生中日益强化的惊人传播”

    15、22的现象,证明了它是“双重艺术本能”的创造物,是一个民族自然本真的放纵举动,“是一个民族酒神能力的表现”23 那么回到民歌的问题上来,就其本身而言,又具包括两个层次:旋律与诗。而对于这二者,尼采明确指出“旋律是第一位的、普遍的东西”,“旋律从自身中产生诗,而且一再重新产生诗”26,而“语言竭尽全力地模仿音乐”,“词、形象、概念寻求一种类似于音乐的表达方式”27,抒情诗是“音乐以形象和概念发出的模仿的亮光”28。弄清音乐产生抒情诗的机制是理解“悲剧从音乐精神中诞生”的钥匙,笔者对此的心得如下:由于音乐所具备的“无限”,作为纯粹的审美者的诗人用日神式的、描绘梦境般“美”的世界的方式诠释音乐所指向

    16、的最高理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旋律可以“一再重新产生诗”,“不断新生”,因为每一首诗都只是“一种比喻”。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悲剧何以起源于歌队的结论。 而对于歌队这个重要因素,作者又花了两章的篇幅来详述它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在酒神祭仪中的心理机制。 首先,第七章分别批判了三种对歌队的解释:“平民说”因其巨大的功利性质和道德评判作用被尼采轻蔑地加以嘲笑;“理想观众说”在他看来更是不符合审美规律,实质上是取消了现实与审美的界限;而席勒“具有无限价值的洞见”指出歌队捍卫了悲剧的“理想境界和诗的自由”29。但尼采仍不满意,因为“自由”这个说法实际上还隐含着“审美活动可有可无”的危险,但那恰恰是人的

    17、本能,诗的本质,艺术诞生的源泉,凭借着它,悲剧“凌驾于凡人的现实漫游之路上空”30。 而在悲剧诞生之前,即作为其前身的萨提尔歌队又是作为了一个怎样的存在,歌队的作用同音乐之于抒情诗相类似,它反映的是“具有现实性和可信度的世界”,即最高理式,或者称永恒真理、自然的本质,而非世俗世界。悲剧作为对这种审美世界的解释,自然凌驾于痛苦的现实而成为日神式的、对真理的隐喻。 在这一章中,酒神状态得到了详细的诠释。首先,人们因歌队及其音乐所揭示的那种关于万物本质的智慧而“迷惑”, 那么何以希腊人没有选择佛教徒式的虚无主义,这恰恰在于艺术的拯救日神式的对“美”的创造,也就是歌队所做到的,“以犀利的眼光直视所谓世

    18、界史的可怕毁灭行为,就像直面自然的残酷一样”,靠着“立足于万物的生命,尽管现象上千变万化,却是坚不可摧地强大、快活,这种形而上的慰藉”35“来自我安慰”36。 第八章仍是在强调歌队的这一作用,并具体阐明了歌队在整个审美活动中的地位和运作:一方面作为“被酒神激发的兴奋之中的全体大众的代表”37,另一方面又是“自然的最高表达,即酒神表达”38。而对于全体大众而言,则意味着自己也融入了歌队(尼采称这个现象为“着魔”),继而凭借歌队的身份和“看透”“万物本质的能力”理解酒神认识。这便是悲剧。 悲剧发展到后来,酒神认识被实体化,这就是演员,这时的情形是“已经被煽动进入酒神状态的观众把面前的演员当作是酒神

    19、显灵”39。在这里,我们可以感觉到“角色”这个要素对于真正的戏剧而言是对么微不足道,尼采认为这些戴着面具的人从一开始就只是观众的幻觉。 究竟悲剧区别于歌队的形而上的慰藉是如何实现的,这是第九章借俄狄浦斯与普罗米修斯来讨论的问题。 在先前的论述中,尼采已经界定了两位悲剧英雄的酒神气质:普罗米修斯的“对人类提坦式的爱”,俄狄浦斯的“过于聪明”,这些都是违背日神精神的“自高自大和过度”40,因此二人都遭到惩罚。故而我们了解到,悲剧冲突源于酒神精神对日神精神的突破和反抗,从而使得自己再度回归以一种富于巨大勇气的新姿态重新出现。如果说日神是一种自然的和谐之美,那么“酒神智慧是一种违背自然的可怕东西”41

    20、,但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必然要求这种“漫溢的健康,由于生存过于充裕而对生存中的艰难、恐怖、险恶、成问题的东西有一种理智的偏爱”42。这一点在尼采看来是如和忧虑”43。舞台上的英雄神话揭示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原始矛盾,而通过悲剧主人公或“纯粹被动的举止”或“宙斯同这位提坦神的结盟”44来超越“任何法律、任何自然秩序,甚至道德世界都会毁灭”,“在倾覆的旧世界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世界”45。对自然的亵渎实际上是对自然真理的窥见,而遭受的苦难则成为胜利的明证。 第十章具有承上启下的结构功能,第一个层次乃是对前面所有理论的一个总结,指出古希腊文学由低级酒神式表达,到荷马时代日神式表达,再到古典时期高级酒神精神

    21、的重生经历。核心的内容是他对这个过程的抽象描述:“(古希腊文明经历了)对一切现存事物的统一性的基本认识;艺术是对个体化禁令应该被打破的快乐希望,是对一种再确立的统一性的预感”;最后“凑齐了一种深邃的悲观主义世界观的所有组成部分”46。对这段话的理解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事物的统一性”指的是生命的强大、快活、永恒;第二,尽管尼采使用了“悲观主义”这个术语,但很明显,这里应理解作他的“强者的悲观主义”。 但上面的这一切终结于欧里庇得斯。在神话时代的末期,人的理性开始萌发,“在正统教条主义严格而明智目光的注视下47”,神话感消失,神话最终为历史所取代,自然而然地,音乐叙说酒神智慧的巨大力量失去了

    22、存在的依据,歌队的地位降低,最终悲剧灭亡了。 而赶走了神话的,是以苏格拉底为典范的一群理论之人,确切地说,悲剧死于“审美苏格拉底主义”。其代表作家是欧里庇得斯。第十一、十二章详细描述了欧式悲剧与前代悲剧的区别,笔者总结如下:(1)在创作理念上,由苏格拉底式“唯知情知理者有德”而推出的“万物欲成其美,必合情理”48的原则取代了前代悲剧的纯粹审美精神以及对天性、直觉的依赖;(2)在戏剧内容上,由表现神话、自然永恒真理下移到世俗生活;(3)从作者的角度来看,现代诗人创作时所经历的迷狂状态转为理性的深思熟虑。总之,苏格拉底主义打压了悲剧艺术的审美性。 十三章是对苏格拉底主义的集中剖析。通过前面的内容我

    23、们已经了解到,艺术创造作为人类存在的依据之一,被尼采认为是一种本能,而正是这一点“只是出于本能”却让苏格拉底大为不满,他“既用它来谴责现存的艺术,也同样用它来谴责现存的伦理”,他“看 这当中当然包括柏拉图,尼采形容这位“希腊小青年以其狂热灵魂的全部热烈奉献,跪倒在这个形象面前”51。但正如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所告诉我们的那样,实际情况是酒神的品质还是不可遏止地闯入身为诗人的柏拉图的本性中,他虽然贬低文艺,但仍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属于酒神的最高理念的抽象世界,而“索福克勒斯和整个早期艺术正是从这里出发”52的。 但十四章绝大多数篇幅仍是在描述理智蔓延在艺术周围的景象:“日神倾向变形为

    24、逻辑的公式化”,“酒神倾向朝自然主义情绪转化”。这种转变体现的是一种理性的乐观主义,“它在任何结论中都得意洋洋”,其存在依赖于“冷静”和“有意识”53。 十五章论述的是苏格拉底主义影响下的理论之人的意义、目的和局限。理性主义者相信“不仅能认识存在,甚至能改变存在”54。“这成了西方文化的一个基本理想不幸的是,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事业注定要失败。理性自身,通过康德,指出了自身的局限。不论理性能解决什么问题,它无法修正人类最根本的缺陷人性的脆弱和不免一死的事实”55,是为知识的“极限”。如同酒神精神通过悲剧而回归一样,尼采认为,到达这个极限,知识必然转化为艺术,因为“这个必然过程的目的原本就在于艺术”56。这里,我们看到了伟大的黑格尔“否定之否定”的思想在闪光。正式秉着这样的认识,当艺术处于“现代的躁动不安的野蛮活动和漩涡中”,尼采并非“毫无安慰”57,并渴望为之斗争。 到此,尼采关于悲剧的理论已经交代完毕,十六章到最后的内容是他又不厌其烦地将前面的理论复现、强调了一遍,为的是论述德意志文艺复兴的道路,此外就是具有给前面的晦涩概念做进一步明确注解的作用。关于德意志的文艺复兴,关键理所当然地只有一个,音乐,随之而来的将是神话的降临。对于这个合理的解释,尼采本人到后来显然是不满而批判的,在序言的最后就是对这一部分浪漫主义倾向的否定。


    注意事项

    本文(尼采《悲剧的诞生》读书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