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历史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

    • 资源ID:10645974       资源大小:24.06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历史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

    1、高中历史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目的: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内容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其指导意义难点: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课时:2第一节 新民主

    2、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毛泽东同志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和解决一切革命问题的依据。(一)近代中国的国情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一般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个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为了给中华民族带来文明和发展,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阻碍中国的自主发展,防止出现一个摆脱它们控制以至与它们竞争

    3、的新型资本主义国家。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任务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这两大历史任务是相互关联着的,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才能为完成后一个任务创造条件。近几年有一种“告别革命”论的错误思潮,推崇所谓的改良,把改良和革命对立

    4、起来,认为“革命只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否定中国近现代的革命,提出要“告别革命”,“既告别来自左的革命,也告别来自右的革命。为什么说“告别革命”论是错误的?因为革命不是对生产力的破坏,而是解放生产力,是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当通过改良不能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只能通过革命手段来解决。(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发生了一个新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中国的

    5、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经过分析、比较和鉴别,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由于中国革命的时代条件、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的变化,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曾经进行过多

    6、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对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每一次都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自发的农民运动和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不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时代条件的变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7、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之一,就是把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提炼和总结,上升为理论,实现“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和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初表现形式。1923年党的三大总结了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的教训,

    8、认为单靠工人阶级的力量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1925年党的四大总结了在统一战线中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斗争的经验,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1926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集中全党智慧,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大革命失败后,在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认真总结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潜心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从1928年10月到1930年初,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

    9、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认为中国革命不能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而是应该走相反的道路,“先占乡村、后取城市”,初步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1940年前后,又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多方面得到展开而达到成熟,形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反对“左”倾教条主义和右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是在反对“左”倾教条主义和右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形成的

    10、,尤其是在反对把共产国际决议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比如: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是在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过程中,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斗争的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是对坚持“工农武装割据”,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是对在一个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在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中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毛泽东1962年1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对中国民主革命规律的认

    11、识,是通过革命的实践,经过了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经过逐步地克服盲目性,在认识上起了一个飞跃,而到达自由王国这样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由。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干了二十来年的革命。过去那么多年的革命工作,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只有到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革命经过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即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失败及再次走向新胜利的比较,有了比较完整的实践经验,才使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

    12、革命的规律有了完整、充分和深刻的认识,才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1948年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司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从总体上来说是帝国

    13、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但在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由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革命的对象是不同的。国民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敌人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新军阀,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敌人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人民大众,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其中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根本动力,无产阶级又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说明无产阶级能够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无产阶级对于中国

    14、革命的领导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经过了一个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过程。这里应该重点强调的是,中国革命的领导权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此外还应该讲清楚,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于中国革命领导的条件。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应当给学生讲清楚,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官僚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对象,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又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对民族资产阶级应取慎重的政策。小资产阶级包括小商人、小手工业者、知识分子和自

    15、由职业者,他们是劳动者而不是剥削者,不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由于无产阶级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是当仁不让的领导者。(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是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和区别它们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在性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

    16、命。区别在于它们发生的时代不同,指导思想不同,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就新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发生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的时代、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新的指导思想和中国共产党这一新的领导,其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和衔接中国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革命的第一步是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发展到第二阶段,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两个革命中间必须衔接,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4、历史上的两种错误观点在党的历史上

    17、,“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而忽略了二者的区别,主张“毕其功于一役”,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放在一起来完成,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对民族资产阶级,把资产阶级作为革命的对象。来自右的“二次革命论”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而没有认识到二者的联系,主张民主革命应该由资产阶级来领导,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将来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放弃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并明确指出:“国体各革命阶级联

    18、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系统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新民主主义政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它既不同于资产阶级共和国,又不同于社会主义共和国,而是几个革命阶级对反动势力的联合专政,这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第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团结各革命阶层与镇压反动势力相结合的、议行合一的政权组织形式

    19、。它能最广泛地团结社会各阶层人民,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并在民主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集中,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权组织形式。第三,新民主主义政权,是在中国革命进程中一定时期采取的国家形式,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政权组织形式,却是“不可移易的必要形式”,其发展趋势是向社会主义方向转变。尽管新民主主义国家不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形式,还存在着国家资本主义和其他非公有制的经济成分;特别是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上还发挥着相当的政治和经济作用,但是无产阶级已经掌握了强大的国家机器和武装力量,并有着雄厚的国营经济基础,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足以把握国家的发展前途。新民主主义国家必然向社会主义国家转变,它不可能停留在新民主主义社

    20、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仅仅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一个过渡阶段。(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1947年12月,毛泽东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用,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1、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没收官僚资本,就消灭其封建性、买办性来说是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收官僚资本,消灭了官僚资产阶级,也就消灭了占统治地位的大资产阶级,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归国家所有,直接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因此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21、。2、正确认识和处理保护民族工商业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共产党人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毛泽东认为,与封建主义相比,资本主义是一种进步的生产关系,中国需要经过一段资本主义的发展才能走向社会主义。这个资本主义不是泛指一般的资本主义,而是特指民族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资本主义创造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不是依靠小生产可以建立起来的,而是必须依靠社会化大生产,首先是社会化的工业才能建立起来。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来说,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抗战以前,现代工业只占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却占90%左右。这一状况决定了中国

    22、不能从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为它缺乏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的生产力。(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与新民主主义政治和经济相适应,必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实质一定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为新民主主义政治和经济服务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从五四时期开始逐步形成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毛泽东指出,现阶段中

    23、国新的文化内容,既不是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主义,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而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2、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形式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新民主主文化就其内容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就其形式说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强调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民族性,突出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这个时代主题。同时,这种民族性也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封闭文化。而是在与其他民族

    24、、国家的革命文化相互交流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精华,并达到共同发展的一种文化。 3、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点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强调的是科学的内容。这种文化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对于封建时代创造的文化,应剔除其封建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同时要尊重中国的历史,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古今中外文化,以发展民族新文化和提高民族自信心。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强调的是大众的方向,是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的,也就是民主的文化。总之,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化,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

    25、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1、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阶段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1924年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建立后,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这一时期,党在城市站稳了脚跟,开展了工农运动,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的向前发展。但是,对于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2、中国革命道路理

    26、论的初步形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批判了照搬外国经验的“左”倾教条主义和怀疑“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右倾思想,初步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标志着中国革命

    27、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3、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确立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国情,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1938年11月,他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和内容1、客观原因和条件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

    28、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这是根本原因和条件。第二,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要想成功,必须发动农民、依靠农民和武装农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第三,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则是反革命力量统治的薄弱环节,中国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先占乡村,后取城市,走具有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2、主观原因和条件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也是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主要

    29、的主观原因和条件。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验(一)统一战线一是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由于敌人的强大和革命力量的弱小,由于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和不平衡性,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由于无产阶级和农民、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面临着共同的敌人,因此能够结成统一战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30、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三是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经验。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及其关系;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同盟者领导的两个条件;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方针。(二)武装斗争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力量强大,中国革命必须坚持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斗争;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党指挥枪。此外还应该讲清楚,武装斗争要和其它斗争形式相结合。(三)党的建设1、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第一,由于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

    31、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党内小资产阶级和农民成分占很大比重,因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会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第二,正确处理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关系,是党的建设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第三,正确地处理与武装斗争的关系,是党的建设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2、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度里,农民出身的党员占党员的多数,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也是毛泽东建党

    32、思想的主要特点。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建设的根本原则。在党的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要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只有正确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相互关系,才能真正懂得中国革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科学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是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理论、路线、方针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