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 湘教版必修3.docx
- 文档编号:9997998
- 上传时间:2023-02-07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51MB
必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 湘教版必修3.docx
《必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 湘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 湘教版必修3.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湘教版必修3
必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湘教版必修3
一、单项选择题
读“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数据”,回答1~3题。
产业结构(%)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年
34.9
35.5
29.6
2007年
15.7
55.0
29.3
1.结合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数据,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减少
B.第二产业的产值增加
C.第三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下降
D.目前河南省已进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2.河南省目前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是()
A.第一产业比重过大B.第二产业比重偏低
C.第三产业发展缓慢D.三次产业构成合理
3.河南的发展是我国“中部崛起”的缩影,中部地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①充分发挥资源优势②改善生态环境③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第三产业)④巩固和发展农业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读下表,完成4~6题。
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产业结构及变化
东部
中部
西部
全国
1991
2000
1991
2000
1991
2000
1991
2000
种植业(%)
59.73
51.9
66.4
57.5
65.96
62.9
63.13
55.6
林业(%)
4.2
3.5
4.89
3.9
4.64
4.1
4.5l
3.8
牧业(%)
26.28
27.0
25.5l
32.7
28.35
31.2
26.43
29.7
渔业(%)
9.79
17.6
3.2
5.9
1.05
1.8
5.93
10.9
4.表中三个地带,农业构成差异最大的农业部门是()
A.种植业和林业B.林业和牧业C.渔业和牧业D.种植业和渔业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个地带农业部门比重一直在下降的是()
A.种植业和林业B.林业和牧业C.渔业和牧业D.种植业和渔业
6.造成三个地带农业部门差异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A.气候、劳动力、自然资源B.科学技术、劳动力、交通运输
C.气候、地形、自然资源D.气候、地形、科学技术
下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据此完成7~8题。
7.若甲表示我国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沿箭头①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①水源②资金③能源④技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问调配的是()
①劳动力②矿产③技术④工业制成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9~11题。
9.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同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
A.Ⅰ、ⅡB.Ⅰ、ⅢC.Ⅱ、ⅣD.Ⅲ、Ⅳ
10.该工程建没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公里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11.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B.有利于其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C.改善其航运条件D.减小洪水危害
福建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吸收外资起步较早。
下图是“l991—2007年福建三类产业结构比较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图”,据此回答l2~l3题。
12.对福建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的分析,正确的有()
①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持续上升,第三产业变化不大②产业结构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③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二产业的比重最大④在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成反比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90年代以来福建省吸引外商投资取得较大进展,其有利的区位条件主要有()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政府政策③与台湾隔海相望,著名侨乡④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⑤劳动力丰富,地价较低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④⑤
读下图,回答l4~15题。
14.北部湾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相比在发展工业上的独特优势是()
A.气候B.水源C.市场D.矿产资源
15.下列不适宜在海南岛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石油化工B.炼铝业C.盐化工D.钢铁工业
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
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
2l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
据此完成16~18题。
16.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距离B.热量条件C.劳动力价格D.种植技术
17.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
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18.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
A.运输成本B.用地成本C.原材料成本D.劳动力成本
区域是用某个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中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空间单位。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
据此回答19~224题。
19.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区别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也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
20.下列关于各区域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三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水分B.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热量
C.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水分D.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热量
21.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B.温暖季节短,生长期也较短,农作物复种指数低
C.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没有不利影响
D.气候条件优越,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甜菜
22.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主要原因是()
A.雨热同期的气候B.黏重的土质C.单一的农作物品种D.平坦的地势
下图为我国某一区域简图,根据图中信息。
回答23~25题。
23.关于图中自然地理事物判断正确的是()
A.甲河是湘江B.A山脉是雪峰山C.乙河是赣江D.B湖泊是鄱阳湖
24.关于图中A山脉东西两侧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东侧降水少于西侧B.东侧河流发源于雪峰山
C.冬季东侧降水少于西侧D.冬季东侧气温高于西侧
25.读图,联系此区域实际,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河流入的C海域是南海
B.城市D兴起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河流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D.甲河上游过度发展种植业将导致B湖泊湖床上升
26.关于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相似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南北差异显著B.森林植被覆盖率高,植物种类丰富
C.河网密布,流量平稳,航运价值高D.地处中纬度,气候比较湿润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据此回答27~28题。
27.从自然条件看,两三角洲的差异是()
A.甲比乙土壤肥沃B.甲矿产比乙丰富C.甲海洋比乙广阔D.甲比乙的热量条件差
28.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都发展了()
A.钢铁和造船B.甘蔗种植业C.淡水养殖业D.造纸和化工
下表为“我国四省市2008年GDP、人均GDP和产业结构数据”,据此回答29~30题。
地区
GDP(万亿元)
人均GDP(万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①
3.6
3.76
5.5
51.6
42.9
②
1.4
7.25
0.8
45.5
53.7
③
2.1
4.20
5.1
53.9
41.0
④
3.1
3.30
9.7
57.O
33.4
29.表中数据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上海、山东、浙江、广东B.上海、广东、山东、浙江
C.广东、上海、山东、浙江D.广东、上海、浙江、山东
30.下列有关四省市特征的描述最可信的是()
A.人口总数最多的是①B.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②
C.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最高的是③D.城市人口数最少的是④
读下图,完成31~32题。
31.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干旱B.b——肥力C.c——光照D.d——积温
32.四大区域的优势资源是()
A.a区——有色金属和水能B.b区——煤、石油和地热
C.C区——石油、天然气和水能D.d区——煤、石油、生物能
下表反映了2002~2003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阅读下表,回答33~34题。
四大经济圈产业变化的比较表
2002年
2003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珠江三角洲
6
52.1
41.9
5.1
54.6
403
长江三角洲
14.9
49.8
45.3
4.1
52.4
435
京津冀
10.0
45.7
44.3
9.5
47.2
43.3
大东北
12.8
49.7
37.5
12.5
50,4
37.1
33.四大经济圈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
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34.与其他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B.第二产业中轻工业比重大
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D.生产设备比较先进
匹兹堡在17世纪后期只是一个皮毛贸易站,l758年被英国殖民者夺取,两个多世纪以来,主要职能几经改易,人地关系也由简单变得复杂。
读图回答35~36题。
35.20世纪50年代后,“钢都”匹兹堡走向衰落,其原因不包括()
A.资源枯竭B.劳动力素质低
C.企业老化,技术落后D.环境污染严重
36.匹兹堡再生阶段向“知识城”转化,对我国面临类似困境的工业城市的启示是()
①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②将无增长潜力的企业搬向郊区③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④治理污染,改造投资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
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结合下图,回答37~38题。
37.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38.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
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B.B-C—AC.C—A—BD.B-A—C
下图为“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9~40题。
39.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
B.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区域
C.21世纪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环渤海经济区转移
D.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40.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造成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促进“长三角”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C.可能会对迁入地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D.可以缓解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
二、综合题
41.下图中铁路I沿线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铁路Ⅱ沿线地区经济欠发达。
当地人民在河流中游两岸开展传统粮棉生产,下游有许多未充分开发的风景区。
A城市解放前以煤炭开采为主要经济支柱,1995年铁路Ⅱ延长铺设到B城后,A城市经济结构开始转变,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该城市却出现了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据此材料并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概括图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2)简要描述A城市的经济发展过程。
(3)A城市正在制定发展规划,请你为其城市经济发展和改造献计献策。
4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下图为“某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阶段一、二期间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及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分别是什么?
(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是:
工业结构调整
工业布局调整
生态建设
4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北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
材料二具有地理标志标识的农产品是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鉴定的产品,以其“无污染、无公害”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目前新疆境内具有地理标志标识的农产品有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伽师瓜,其分布如下图所示。
(1)在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2)据甲图简述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乙图中四地发展具有地理标志标识瓜果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4)简述新疆瓜果品质优良,但是不能大规模发展的原因。
44.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
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下表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
读图、表回答问题。
GDP(亿元)
(当年价格)
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实际利用外资额
(亿美元)
出口额
(亿美元)
1978
2.4
15.5
0.0
0.0
1992
58.5
48.3
1.3
1.2
2000
200.8
59.4
7.1
20.3
2008
1500.6
65.3
16.1
386.8
(1)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2)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下表内容
工业区
区位条件
鲁尔工业区
沪宁杭工业区
自然条件
①
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交通
内河航运、陆地、航空等运输方式多样,方便快捷
内河航运、陆地、航空②等运输方式齐全,方便快捷
市场
市场广阔
市场广阔
劳动力
③
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
(3)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4)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
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45.下图是长江流域局部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和铁路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所表示的城市中,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城市名称是________,位于西部经济地带的城市名称自西向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2)c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
该城市有利于商品流通的交通条件具体表现为:
、、
(3)从下列四个方面简述图中108°E以西地区的发展宜采取的重大举措。
①资源
②农业_
③基础设施
④生态环境
必修Ⅲ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活动
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A
A
C
D
A
B
D
D
C
B
D
B
A
D
A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B
D
D
D
D
C
D
D
A
D
A
C
B
B
C
B
C
A
C
二、综合题
41答案:
(1)①煤、铁等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旅游资源丰富;②粮棉种植历史悠久,农业基础较好;③海洋、铁路等交通运输便利。
(2)由原来的以煤炭开采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发展到钢铁工业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
(3)①调整产业结构,从以资源型为主向以科技、市场型为主转变,并促进其第三产业的发展;②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保护城市环境。
42答案:
(1)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化
(2)环境污染加剧、资源面临枯竭、湿地遭到破坏(3)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煤炭、钢铁、机械、化学等传统工业向城市东北方向和河流下游移动,并趋于集中;建自然保护区、绿化防护带等。
43.答案:
(1)气候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或位于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受到周围高山、高原的阻挡(或地形封闭);海洋湿润气流不易到达,降水稀少;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动植物耐干旱;河流流程短、水量小,绝大部分为内流河、内流湖。
畜牧业为主,有水源的地方灌溉农业发达;人口密度小;村镇、城市(聚落)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3)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瓜果品质好;临近河流,有灌溉水源;环境洁净,污染小。
(4)新疆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环境承载量小
44.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
夏季气温较低;日照较少。
(2)①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②海洋运输;③劳动力素质较高(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4)工业发展迅速;利用外资,产品大量出口;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交通便捷。
45答案:
.
(1)南京攀枝花重庆
(2)长江干流与汉江水运便利京广铁路纵贯南北公路和航空运输发达(3)①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工业等;②建设商品粮基地,发展林业等;③加强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④保护天然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 湘教版必修3 必修 第一章 单元测试 湘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