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塑料行业分析.docx
- 文档编号:9972339
- 上传时间:2023-02-07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1.13MB
化工行业塑料行业分析.docx
《化工行业塑料行业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行业塑料行业分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行业塑料行业分析
塑料行业
一、塑料概况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俗称塑料(plastics)或树脂(resin)。
可以自由改变成分及形体样式。
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
塑胶原料定义为是一种以合成的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任意捏成各种形状最后能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或可塑材料产品。
英文简称
中文学名
俗称
排号
用途
PE
聚乙烯
PP
聚丙烯
百折胶,塑料
05
微波炉餐盒
HDPE
高密度聚乙烯
硬性软胶
02
低压生产工艺;清洁用品、沐浴产品
LDPE
低密度聚乙烯
04
高压生产工艺;保鲜膜、塑料膜等
LLDPE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乙烯与少量高级α-烯烃聚合成共聚物;更高的抗伸强度、伸长率用于制薄膜
PVC
聚氯乙烯
搪胶
03
很少用于食品包装
GPPS
通用级聚苯乙烯[1]
硬胶
EPS
聚苯乙烯泡沫[2]
发泡胶
HIPS
耐冲击性聚苯乙烯
耐冲击硬胶
AS,SAN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透明大力胶
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
超不碎胶
PMMA
聚甲基丙烯酸酯
亚克力
有机玻璃
EVA
乙烯─醋酸乙烯之共聚合物
橡皮胶
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酯
01
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
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酯
PA
聚酰胺
尼龙
PC
聚碳酸树酯
防弹胶
07
水壶、水杯、奶瓶
POM
聚甲醛树酯
赛钢、夺钢
PPO
聚苯醚
Noryl
PPS
聚亚苯基硫醚
聚苯硫醚
PU
聚氨基甲酸乙酯
聚氨酯
PS
聚苯乙烯
06
碗装泡面盒、快餐盒
聚乙烯PE
未着色时呈乳白色半透明,蜡状;用手摸制品有滑腻的感觉,柔而韧;稍能伸长。
一般低密度聚乙烯较软,透明度较好;高密度聚乙烯较硬。
常见制品:
手提袋、水管、油桶、饮料瓶(钙奶瓶)、日常用品等。
聚丙烯PP
未着色时呈白色半透明,蜡状;比聚乙烯轻。
透明度也较聚乙烯好,比聚乙烯刚硬。
常见制品:
盆、桶、家具、薄膜、编织袋、瓶盖、汽车保险杠等。
塑料分类:
1.使用特性分类:
根据各种塑料不同的使用特性,通常将塑料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三种类型。
①通用塑料
一般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的塑料。
通用塑料有五大品种,即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
这五大类塑料占据了塑料原料使用的绝大多数,其余的基本可以归入特殊塑料品种,如:
PPS、PPO、PA、PC、POM等,它们在日用生活产品中的用量很少,主要应用在工程产业、国防科技等高端的领域,如汽车、航天、建筑、通讯等领域。
塑料根据其可塑性分类,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通常情况下,热塑性塑料的产品可再回收利用,而热固性塑料则不能,根据塑料的光学性能来分,可分为透明、半透明及不透明原料,如PS、PMMA、AS、PC等属于透明塑料,而其它大多数塑料都为不透明塑料。
常用塑料品种性能及用途
1.聚乙烯:
常用聚乙烯可分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三者当中,HDPE有较好的热性能、电性能和机械性能,而LDPE和LLDPE有较好的柔韧性、冲击性能、成膜性等。
LDPE和LLDPE主要用于包装用薄膜、农用薄膜、塑料改性等,而HDPE的用途比较广泛,薄膜、管材、注射日用品等多个领域。
2.聚丙烯:
相对来说,聚丙烯的品种更多,用途也比较复杂,领域繁多,品种主要有均聚聚丙烯(homopp),嵌段共聚聚丙烯(copp)和无规共聚聚丙烯(rapp),根据用途的不同,均聚主要用在拉丝、纤维、注射、BOPP膜等领域,共聚聚丙烯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注射件,改性原料,日用注射产品、管材等,无规聚丙烯主要用于透明制品、高性能产品、高性能管材等。
3.聚氯乙烯:
由于其成本低廉,产品具有自阻燃的特性,故在建筑领域里用途广泛,尤其是下水道管材、塑钢门窗、板材、人造皮革等用途最为广泛。
4.聚苯乙烯:
作为一种透明的原材料,在有透明需求的情况下,用途广泛,如汽车灯罩、日用透明件、透明杯、罐等。
5.ABS:
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程塑料,具有杰出的物理机械和热性能,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面板、面罩、组合件、配件等,尤其是家用电器,如洗衣机、空调、冰箱、电扇等,用量十分庞大,另外在塑料改性方面,用途也很广。
②工程塑料
一般指能承受一定外力作用,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低温性能,尺寸稳定性较好,可以用作工程结构的塑料,如聚酰胺、聚砜等。
在工程塑料中又将其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两大类。
通用工程塑料包括:
聚酰胺、聚甲醛、聚碳酸酯、改性聚苯醚、热塑性聚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甲基戊烯聚合物、乙烯醇共聚物等。
特种工程塑料又有交联型的非交联型之分。
交联型的有:
聚氨基双马来酰胺、聚三嗪、交联聚酰亚胺、耐热环氧树指等。
非交联型的有:
聚砜、聚醚砜、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醚醚酮(PEEK)等
③特种塑料
一般是指具有特种功能,可用于航空、航天等特殊应用领域的塑料。
如氟塑料和有机硅具有突出的耐高温、自润滑等特殊功用,增强塑料和泡沫塑料具有高强度、高缓冲性等特殊性能,这些塑料都属于特种塑料的范畴。
a.增强塑料:
增强塑料原料在外形上可分为粒状(如钙塑增强塑料)、纤维状(如玻璃纤维或玻璃布增强塑料)、片状(如云母增强塑料)三种。
按材质可分为布基增强塑料(如碎布增强或石棉增强塑料)、无机矿物填充塑料(如石英或云母填充塑料)、纤维增强塑料(如碳纤维增强塑料)三种。
b.泡沫塑料:
泡沫塑料可以分为硬质、半硬质和软质泡沫塑料三种。
硬质泡沫塑料没有柔韧性,压缩硬度很大,只有达到一定应力值才产生变形,应力解除后不能恢复原状;软质泡沫塑料富有柔韧性,压缩硬度很小,很容易变形,应力解除后能恢复原状,残余变形较小;半硬质泡沫塑料的柔韧性和其他性能介于硬质与软质泡沫塑料之间。
2.理化分类
根据各种塑料不同的理化特性,可以把塑料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两种类型。
(1)热塑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Thermoplastics):
指加热后会熔化,可流动至模具冷却后成型,再加热后又会熔化的塑料;即可运用加热及冷却,使其产生可逆变化(液态←→固态),是所谓的物理变化。
通用的热塑性塑料其连续的使用温度在100℃以下,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并称为四大通用塑料。
热塑料性塑料又分烃类、含极性基因的乙烯基类、工程类、纤维素类等多种类型。
受热时变软,冷却时变硬,能反复软化和硬化并保持一定的形状。
可溶于一定的溶剂,具有可熔可溶的性质。
热塑性塑料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特别是聚四氟乙烯(PTFE)、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都具有极低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宜于作高频和高电压绝缘材料。
热塑性塑料易于成型加工,但耐热性较低,易于蠕变,其蠕变程度随承受负荷、环境温度、溶剂、湿度而变化。
为了克服热塑性塑料的这些弱点,满足在空间技术、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应用的需要,各国都在开发可熔融成型的耐热性树脂,如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聚芳砜(PASU)、聚苯硫醚(PPS)等。
以它们作为基体树脂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热成型和焊接,层间剪切强度比环氧树脂好。
如用聚醚醚酮作为基体树脂与碳纤维制成复合材料,耐疲劳性超过环氧/碳纤维。
它的耐冲击性好,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耐蠕变性,加工性好,可在240~270℃连续使用,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耐高温绝缘材料。
用聚醚砜作为基体树脂与碳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在200℃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在-100℃尚能保持良好的耐冲击性;无毒,不燃,发烟最少,耐辐射性好,预期可用它作航天飞船的关键部件,还可模塑加工成雷达天线罩等。
甲醛交联型塑料包括酚醛塑料、氨基塑料(如脲-甲醛-三聚氰胺-甲醛等)。
塑料薄膜
塑料薄膜
其他交联型塑料包括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邻苯二甲二烯丙酯树脂等。
(2)热固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是指在受热或其他条件下能固化或具有不溶(熔)特性的塑料,如酚醛塑料、环氧塑料等。
热固性塑料又分甲醛交联型和其他交联型两种类型。
热加工成型后形成具有不熔不溶的固化物,其树脂分子由线型结构交联成网状结构。
再加强热则会分解破坏。
典型的热固性塑料有酚醛、环氧、氨基、不饱和聚酯、呋喃、聚硅醚等材料,还有较新的聚苯二甲酸二丙烯酯塑料等。
它们具有耐热性高、受热不易变形等优点。
缺点是机械强度一般不高,但可以通过添加填料,制成层压材料或模压材料来提高其机械强度。
以酚醛树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热固性塑料,如酚醛模压塑料(俗称电木),具有坚固耐用、尺寸稳定、耐除强碱外的其他化学物质作用等特点。
可根据不同用途和要求,加入各种填料和添加剂。
如要求高绝缘性能的品种,可采用云母或玻璃纤维为填料;如要耐热的品种,可采用石棉或其他耐热填料;如要求抗震的品种,可采用各种适当的纤维或橡胶为填料及一些增韧剂以制成高韧性材料。
此外还可以采用苯胺、环氧、聚氯乙烯、聚酰胺、聚乙烯醇缩醛等改性的酚醛树脂以满足不同用途的要求。
用酚醛树脂还可以制成酚醛层压板,其特点是机械强度高,电性能良好,耐腐蚀,易于加工,广泛应用于低压电工设备。
氨基塑料有脲甲醛、三聚氰胺甲醛、脲素三聚氰胺甲醛等。
它们具有质地坚硬、耐刮痕、无色、半透明等优点,加入色料可制成彩色鲜艳的制品,俗称电玉。
由于它耐油,不受弱碱和有机溶剂的影响(但不耐酸),可在70℃下长期使用,短期可耐110~120℃,可用于电工制品。
三聚氰胺甲醛塑料比脲甲醛塑料硬度高,有更好的耐水、耐热、耐电弧性,可作耐电弧绝缘材料。
以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热固性塑料品种很多,其中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基材的约占90%。
它具有优良的粘接性、电绝缘性、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收缩率和吸水率小,机械强度好等特点。
不饱和聚酯和环氧树脂都可以制成玻璃钢,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
如不饱和聚酯的玻璃钢,其机械性能良好,密度小(只有钢的1/5至1/4,铝的1/2),易于加工成各种电器零件。
以苯二甲酸二丙烯酯树脂制成的塑料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均优于酚醛和氨基热固性塑料。
它吸湿性小,制品尺寸稳定,成型性能好,耐酸碱及沸水和一些有机溶剂。
模塑料适于制造结构复杂的、既耐温又有高绝缘性的零件。
一般可在-60~180℃的温度范围长期使用,耐热等级可达F级到H级,比酚醛和氨基塑料的耐热性都高。
聚硅醚结构形式的有机硅塑料在电子、电工技术中的应用较多。
有机硅层压塑料多以玻璃布为补强材料;有机硅模压塑料多以玻璃纤维和石棉为填料,用以制造耐高温、高频或潜水电机、电器、电子设备的零部件等。
这类塑料的特点是介电常数和tgδ值较小,受频率影响小,用于电工和电子工业中耐电晕和电弧,即使放电引起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硅而不是能导电的碳黑。
这类材料有突出的耐热性,可以在250℃连续使用。
聚硅醚的主要缺点是机械强度低,胶粘性小,耐油性差。
已开发出许多改性有机硅聚合物,例如聚酯改性有机硅塑料等在电工技术上得到应用。
有的塑料既是热塑性又是热固性的塑料。
例如聚氯乙烯,一般为热塑性塑料,日本已研制出一种新型液态聚氯乙烯是热固性的,模塑温度为60~140℃;美国一种叫伦德克斯的塑料,既有热塑性加工的特征,又有热固性塑料的物理性能。
①烃类塑料。
属非极性塑料,具有结晶性和非结晶性之分,结晶性烃类塑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等,非结晶性烃类塑料包括聚苯乙等。
②含极性基因的乙烯基类塑料。
除氟塑料外,大多数是非结晶型的透明体,包括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醋酸乙烯酯等。
乙烯基类单体大多数可以采用游离基型催化剂进行聚合。
③热塑性工程塑料。
主要包括聚甲醛、聚酰胺、聚碳酸酯、ABS、聚苯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砜、聚醚砜、聚酰亚胺、聚苯硫醚等。
聚四氟乙烯。
改性聚丙烯等也包括在这个范围内。
④热塑性纤维素类塑料。
主要包括醋酸纤维素、醋酸丁酸纤维素、塞璐珞、玻璃纸等。
3、按加工方法分类
根据各种塑料不同的成型方法,可以分为膜压、层压、注射、挤出、吹塑、浇铸塑料和反应注射塑料等多种类型。
膜压塑料多为物性的加工性能与一般固性塑料相类似的塑料;层压塑料是指浸有树脂的纤维织物,经叠合、热压而结合成为整体的材料;注射、挤出和吹塑多为物性和加工性能与一般热塑性塑料相类似的塑料;浇铸塑料是指能在无压或稍加压力的情况下,倾注于模具中能硬化成一定形状制品的液态树脂混合料,如MC尼龙等;反应注射塑料是用液态原材料,加压注入膜腔内,使其反应固化成一定形状制品的塑料,如聚氨酯等。
二、塑料行业上下游
原油
塑料行业上游主要是原油,生产乙烯、丙烯制得,下游分不同产品应用于不同行业。
以乙烯为例:
二、乙烯产销
全年乙烯供需两旺,生产运行呈前高后低走势,年产量首破1500万吨大关,装臵开工率处于较好水平,表观消费量呈持续增长态势
2011年,得益于上年新增产能较多,我国乙烯产量首破1500万吨大关,达1527.5万吨,比上年增加7.4%,为乙烯产量在新世纪下降后的连续第三年增长。
全年乙烯装臵平均开工率约为100.5%。
全年各月产量呈前高后低再反弹的走势。
值得一提的是,近30年来,我国乙烯产量增长呈明显加速之势:
产量从1983年的65万吨到2002年突破500万吨,用了19年的时间;从2002年的541万吨到2007年超过1000万吨大关,只用了5年的时间;从2007年的1023万吨到2011年突破1500万吨,只用了短短4年的时间。
2011年,我国乙烯行业供需两旺,乙烯表观消费量从2010年的1504.7万吨进一步增至约16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连续12年的增长。
2011年的乙烯自给率已超过90%。
但从乙烯下游产品折算的乙烯当量消费量来看,近年来我国乙烯当量消费量自给率仅为38%48%,还存在很大的供应缺口。
产量增长呈明显加速之势:
产量从1983年的65万吨到2002年突破500万吨,用了19年的时间;从2002年的541万吨到2007年超过1000万吨大关,只用了5年的时间;从2007年的1023万吨到2011年突破1500万吨,只用了短短4年的时间。
2011年,我国乙烯行业供需两旺,乙烯表观消费量从2010年的1504.7万吨进一步增至约16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连续12年的增长。
2011年的乙烯自给率已超过90%。
但从乙烯下游产品折算的乙烯当量消费量来看,近年来我国乙烯当量消费量自给率仅为38%48%,还存在很大的供应缺口。
2.乙烯产能首破1500万吨,但增速明显放缓,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格局继续发展
2011年,我国乙烯产能延续了新世纪以来持续增长的态势,产能首破1500万吨,达到1535万吨。
但增速明显放缓,全年新增产能不足40万吨,较2010年年新增产能260多万吨大幅减少。
其主要原因:
一是目前世界石化行业处于景气周期低谷,加之国际金融危机余波不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石化项目的建设节奏与计划安排;二是乙烯项目的建设规律是一波一波地推进,逐个完成,呈间隙式发展态势;三是2011年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物价涨幅大,建设成本上涨压力明显加大。
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乙烯生产企业23家,共计有生产装臵27套,乙烯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为66.7万吨/年,乙烯装臵平均规模为56.9万吨/年,高于52万吨/年的世界装臵平均规模。
其中,单套规模达80万吨/年及以上的装臵有7套,占总产能的52%;单套规模在60万80万吨/年的装臵有9套,占总产能的35%;单套规模在60万吨/年以下的中小乙烯装臵有9套,仅占总产能的13%。
与此同时,我国乙烯行业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格局也在继续发展。
截至2011年底,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集团的乙烯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约86%,仍居主导地位,其中中国石化集团占全国总产能的62%,中国石油集团占2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仅占6.2%。
此外,神华集团的煤制烯烃工业示范装臵,沈阳化工集团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的重油热解制乙烯、丙烯装臵等先后建成投产,反映出乙烯原料多元化后国内市场主体的新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底,外资在华参股乙烯权益产能已达212万吨/年,占中国乙烯总产能的比例达13.5%(见表1)。
外资方都是世界著名的跨国石油石化公司(例如巴斯夫、BP、壳牌、埃克森美孚公司)或资源国家的大型石油石化公司(例如沙特阿美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从乙烯布局看,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合计产能占全国总产能70%的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珠三角三大乙烯产业聚集区,这三大乙烯产业聚集区的产能分别占全国总产能的29%、27%和14%。
为适应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满足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石化产品需求的增长,我国在新疆、甘肃、四川、湖北等中西部地区已建成、改扩建或正在建设一些大型乙烯装臵及其下游配套生产设施。
目前,我国乙烯产能、产量均在美国之后稳居世界第二位。
在全球十大乙烯生产公司中,中国石化以978.5万吨/年的产能位居第四位。
石油基乙烯原料供需偏紧,乙烯原料轻质化、多样化趋势明显,装臵国产化不断取得新突破 。
因资源的原因,目前我国乙烯行业使用的原料以石脑油为主(约占65%),加氢尾油(约占10%)、轻粗柴油(约10%)为辅,主要来自炼厂。
在过去的20年中,我国乙烯用原料中石脑油、轻烃等轻质原料所占比重提高明显,轻粗柴油等重质原料占比明显下降(见表2),这与世界乙烯原料的轻质化趋势是一致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我国乙烯产能、产量增长迅速,同时为了提高乙烯收率,改善下游产品结构,乙烯原料需要轻质化和优化,导致乙烯原料石脑油等供应日益趋紧。
由于增产石脑油等需要增加原油加工量,因而加大了炼厂的供应压力。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加快了乙烯原料多样化的步伐,开发出以多种原料制乙烯烃的技术,并已实现工业化。
例如,国家发改委重点示范工程——沈阳化工集团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产能为50万吨/年的重油催化热裂解制乙烯、丙烯装臵于2009年8月顺利投产,这是世界上首套采用国产CPP技术由重油直接裂解生产乙烯、丙烯的装臵;神华集团采用我国自主开发的煤基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于2010年建成了产能为60万吨/年的包头煤制烯烃工业示范装臵;2011年,中国石化在中原石化建成了(进料)产能为60万吨/年的甲醇制烯烃(MTO)装臵。
这标志着我国煤基甲醇制烯烃产业化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我国乙烯原料多元化和非石油基化取得了新的突破。
依靠科技进步,我国乙烯行业的关键装臵与核心设备正在走上国产化之路,并取得显著的进步。
目前,我国乙烯工业经过二轮、三轮改造、改扩建和部分新建,乙烯装臵的综合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综合能耗明显下降,新建大型乙烯装臵的设计指标已基本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百万吨乙烯及配套设备国产化率已达78%以上。
我国乙烯装臵中所用的大型裂解炉、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乙烯冷箱等关键设备都已实现国产化。
“十一五”以来,我国首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吨乙烯裂解气压缩机在天津石化投运,百万吨级丙烯压缩机在镇海炼化投运,标志着我国百万吨乙烯装臵在“三机”国产化研制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自主开发的乙烯扩能改造技术已在天津、中原和广州等乙烯扩能改造中应用;裂解炉、“三机”、冷箱、低温罐全面国产化的80万吨/年乙烯成套技术已计划在新建的武汉乙烯工程项目中应用;茂名石化新建乙烯装臵国产化率达到了88%,其中裂解气压缩机、冷箱等核心设备都实现了国产化;2011年中国石油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裂解炉开发和设计技术,为大庆石化120万吨/年改扩建工程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未来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乙烯产业仍将持续推进规模化发展。
随着大庆石化、抚顺石化、四川彭州石化、武汉石化、惠州乙烯二期、湛江中科合资炼化一体化项目等一批大乙烯项目的建成投产,预计到2015年,我国乙烯总产能将达2500万2700万吨/年。
长三角地区以上海、南京、宁波为中心,形成34个产能超过200万吨/年的乙烯生产基地,其乙烯合计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1/3以上;珠三角地区将加快茂名、惠州、湛江、揭阳等地中资或中外合资项目的建设,重点发展下游的优势产品和特色、高附加值的衍生物产品与终端产品;环渤海湾地区将以京津唐和抚顺等为中心,布局大型乙烯装臵;中西部地区则配合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在兰州、成都、武汉、独山子等地形成4个乙烯基地。
根据该规划要求,今后年产100万吨乙烯装臵应配套1200万吨/年以上的炼油能力;对于大型炼油—乙烯—芳烃—电力深度集成项目,年产100万吨乙烯则要求配套2000万吨/年以上的炼油产能。
为此,预计到2015年,我国将依托现有大型炼厂或配合大型炼厂的改扩建项目,形成34个产能为200万吨/年以上的超大型乙烯生产基地,56个年产能百万吨级的大乙烯生产基地,大型化、炼化一体化、基地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形成若干个2000万吨/年以上的世界级大型炼油基地,炼油企业平均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使我国乙烯工业向炼油—乙烯—芳烃—动力—高端产品深度集成的一体化模式发展成为可能。
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中,我国乙烯行业将注重调整下游衍生产品结构,努力向生产适销对路的功能化、差别化、高附加值、高端产品拓展,以满足我国发展新兴产业和各类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由于炼化一体化的建设,装臵规模的扩大,乙烯原料的优化,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乙烯收率将较现在的31%有新的提高,乙烯平均能耗将进一步下降,乙烯装臵的开工周期将进一步延长,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值得一提是,随着外资企业的更多进入以及中方企业与韩国、德国、卡塔尔、科威特、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等外国企业合资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和获批立项建设,未来外资在华乙烯权益产能还将进一步大幅增加,在全国总产能中的占比也将继续提高。
其中,资源国家与中方在乙烯项目中的合作尤其引人注目。
同时,除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及中国海油三大公司以外的一些国内同业公司和新型煤化工公司也将建设一些利用其他原料的烯烃装臵或煤基甲醇制烯烃项目,未来我国乙烯产业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将进一步发展,但三大公司仍将起主导作用(见表3)。
乙烯原料进一步向轻质化、多样化发展,进口量增加,节能环保安全压力加大,装臵的国产化水平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随着我国乙烯产能、产量的迅速增加,今后全靠国内炼油装臵生产乙烯原料来满足需求越来越困难。
主要原因:
一是乙烯原料与所需原油之比约为1:
6.5,乙烯产能、产量的增加,造成炼厂原油加工量明显增加;二是多产乙烯原料将影响炼油厂的成品油产量。
因此,需要在优化乙烯原料、尽量利用油气田轻质资源、内部挖潜互供、适当发展煤基甲醇制烯烃等促进原料多样化的同时,进一步增加石脑油、轻烃等乙烯主要原料的进口量,并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
同时,随着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在国家支持下稳步有序地发展,未来我国煤基甲醇制烯烃工业化项目、煤制乙二醇等将在有条件的地方继续建设,以缓解国内乙烯用石油基原料紧张的压力。
此外,部分沿海企业或许还将尝试走进口甲醇制烯烃或重油热裂解制烯烃的发展之路,但总体来看,石油基原料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二、世界乙烯发展概况
2000-2009年世界乙烯供应稳步增长,年均增长3.4%,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和中东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行业 塑料 行业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