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区域发展差异同步测试题.docx
- 文档编号:9957710
- 上传时间:2023-02-07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42.47KB
高二地理区域发展差异同步测试题.docx
《高二地理区域发展差异同步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区域发展差异同步测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地理区域发展差异同步测试题
3-1-3区域发展差异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下图为“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①M城市代表上海
②d包括京广、兰新等铁路
③N城市代表武汉
④c可能是长江,也可能是黄河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关于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的正确叙述是( )
①b经济带的发展是因为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经济最发达的是b经济带 ③d经济带矿产资源、能源丰富 ④a经济带技术指向型工业发达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从图中信息能判断出a是亚洲太平洋沿岸的经济地带,b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地带,c是长江沿线经济地带,M地处东部沿海与长江沿线的相交处,必定是上海市;我国重要的铁路沿线经济带主要是沿京广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线、湘黔—贵昆线等,则d应属于上述铁路线;图中的N城应是重庆市。
第2题,东部沿海经济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主要原因是有便利的海陆交通条件、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和开放的政策等。
我国主要的铁路沿线经济地带的西部矿产资源、能源丰富。
亚太地区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技术指向型工业发达。
甲、乙、丙是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中的省级行政区,图中分别反映了这三个省级行政区的产业结构和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比率。
读下图,回答3~5题。
3.有关甲、乙、丙三个省级行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东、中、西部经济地带
B.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西、中、东部经济地带
C.三个省级行政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甲
D.三个省级行政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乙
4.就乙省区而言,三大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
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②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③第三产业>第一产业④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5.乙省区所在的经济地带,其特点有( )
①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②我国粮、棉、油、糖的重要产区
③我国的海洋水产区主要分布在这个地带
④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答案:
3.B 4.C 5.A
解析:
第3题,分别读出甲、乙、丙三省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根据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率的大小,可以确定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西、中、东部经济地带;读图可知,三个省区中,丙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之和最大,因此其经济最发达。
第4题,先读出乙省区的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比率和产业结构,然后进行比较,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低(15%),但就业人员比率最高(48%),故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最低,与此相反,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率最低(约18%),但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高(约49%),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最高。
第5题,我国海洋水产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带,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也是东部经济地带,由第3题的分析可知,乙属于中部经济地带。
读“我国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图”,回答6~7题。
6.关于A地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C.地广人稀,可垦耕地多,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瓜果和蔬菜生产基地
D.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目前和将来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7.关于B地和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A.B地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发达的工业区,要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B.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C.发挥该地资源和人口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
D.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生产基地
答案:
6.C 7.B
解析:
第6题,A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的塔里木盆地,这里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油气资源丰富。
虽然地广人稀,但由于沙漠广布,可垦耕地不多。
第7题,B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资源短缺,A项错;我国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C项错;中西部地区要建成我国的能源生产基地,D项错。
故排除A、C、D项。
(2018·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读“2018年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变化对比表”,回答8~9题。
东部
中部
西部
增速(%)
比重(%)
增速(%)
比重(%)
增速(%)
比重(%)
销售
产值
1.5
91.7
24.1
5.1
25.6
3.2
投资
1.4
60.0
46.6
26.5
72.3
13.5
8.引起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 )
A.技术B.交通
C.政策D.环境
9.投资增速快的地区,资金主要流入的电子信息产业部门是( )
A.硬件制造B.品牌营销
C.信息传输D.软件设计
答案:
8.C 9.A
解析:
第8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销售产值、投资等方面,中、西部地区的增长幅度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引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中部崛起战略及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第9题,西部地区投资增速最快,因科技力量相对薄弱,主要发展低附加值的硬件加工制作环节。
(2018·广东惠州调研)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C.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
D.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更佳
11.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
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
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
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
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
答案:
10.C 11.B
解析:
第10题,读图可知,我国北方水资源占19.5%,南方占80.5%;北方人口占45.3%,南方占54.7%;北方耕地占64.1%,南方占35.9%,可判断我国人口重心在南方,耕地面积南方小于北方,北方地多水少,水土资源搭配欠佳。
第11题,造成我国南、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不同,年降水量南多北少。
(2018·山东德州高三检测)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聚落景观和人类活动也有差异。
据此回答12~13题。
12.“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这四省区依次是( )
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
13.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B.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屋顶坡度都逐步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泄和屋内通风纳凉
C.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
D.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
答案:
12.B 13.B
解析:
第12题,根据题干描述即可判定相应的省区。
第13题,北方河流少,地形完整、平坦,同时北方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民居坐北朝南可在冬季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
南方降雨多,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雨水排泄,往南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主要是利于通风散热。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需配备采暖配套设施,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主要考虑的是正午太阳高度角对楼房采光的影响。
(2018·枣庄模拟)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
据此完成14~15题。
14.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15.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①②③B.④⑤
C.①③④D.②⑤
答案:
14.C 15.D
解析:
第14题,①反映夏季风在我国华南沿海地区登陆;②反映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③反映的是华北平原的春旱现象;④反映我国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日较差大。
第15题,我国南方地区地带性土壤为红壤,自然肥力较低;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甜菜适宜在我国北方的中温带地区种植。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6.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现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2018-2019)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
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省区。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图a
材料二 见图b
材料三 见图c
(1)有人提出“中部塌陷”的说法。
根据图b,可以体现这种说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B.与东部地区比、城市群带动能力弱
C.劳动力丰富
D.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
(3)为什么说我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
(1)①中部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增幅下降;②在三大地区中,中部的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增幅最小
(2)B
(3)①该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0%以上;②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我国小麦和稻米主产地)。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16日,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合作论坛在成都开幕,10年前的西博会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10年过去了,此次西博会使得西部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温家宝总理在开幕式上强调,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心不会动摇,政策不会改变,力度不会减弱。
材料二 西部大开发10年间,西部地区新增公路通车里程88.8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9万公里,新增铁路营业里程8000多公里;民用机场达到79个,占全国机场总数的49.4%。
10年间,有近20万家东部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创业,投资总额超过2.2万亿元。
2018年,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66.2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068亿美元。
材料三 本届西博会签订投资总额5911亿,又创历史新高。
优势自然资源在吸引众多投资者的同时,也成就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记者从甘孜州商务局获悉,今年西博会上该州预计签约项目11个,签约金额达40.88亿元,这些项目包括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能源、旅游、矿产等优势资源的开发。
(1)结合所给材料,试分析“西博会”签订投资总额屡创新高的原因。
(2)“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心不会动摇,政策不会改变,力度不会减弱。
”试述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何在。
答案:
(1)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国家政策的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及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
(2)西部大开发可以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地区的相对差距,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内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区域 发展 差异 步测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