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问题研究论文精品.docx
- 文档编号:9956145
- 上传时间:2023-02-0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1.36KB
中国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问题研究论文精品.docx
《中国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问题研究论文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问题研究论文精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问题研究论文精品
论文题目:
中国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问题研究
学院:
青铜峡市电大
年级:
专业:
行政管理学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3年9月30日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保险业逐渐进入全面开放的新时期。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全面开放保险市场,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保险业的整体水平,而且是我国金融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保险业全面开放的重要性,加强研究这一具有现实意义和科学意义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回顾保险业全面开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现在保险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试图讨论面对挑战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保险业;全面开放;挑战;机遇
Abstract
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nationaleconomy,theinsurancemarkettofurtherexpandopening-up.AfterjoiningtheWTOinparticular,theinsuranceindustryisenteringanewperiodoffullyopen.Asaninevitabletrendofeconomicglobalization,fullliberalizationoftheinsurancemarketisnotonlyconducivetoimprovingtheoveralllevelofChina'sinsuranceindustry,butalsotowards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China'sfinancialsectoranimportantpart.Wemustdeeplyunderstandtheimportanceofthefullliberalizationoftheinsuranceindustry,tostrengthenresearchthathaspracticalsignificanceandscientificsignificanceoftheimportantsubject.Thisarticlebyreviewingthefullliberalizationoftheinsuranceindustry,thehistoricalprocessofanalysisoftheinsuranceindustryisnowfacingthe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andattempttodiscussspecificstrategiestomeetthechallenges.
Keywords
theinsuranceindustry;fullyopen;challenges;opportunities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前言1
一、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2
二、我国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机遇3
(一)改善我国保险市场结构,加快保险业的市场化进程3
(二)推动我国保险业创新,加快保险行业发展3
(三)加快保险经营机制转换,提高市场竞争力3
(四)加速保险人才培养,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4
(五)增强国民保险意识,延伸中国保险业发展空间4
三、中国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挑战5
(一)市场优势主体增加,市场份额将逐步缩5
(二)保险业竞争加剧,盈利水平将会下降5
(三)经营模式滞后,难以适应国际化新趋势6
(四)保险市场全面开放,保险监管难度加大6
(五)面对外资保险公司优厚待遇,保险专业人才可能流失6
四、我国保险业应对挑战的策略7
(一)要重视保险创新7
(二)改革完善经营机制7
(三)建立全球保险监管信息网8
(四)改革保险公司直销方式8
(五)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9
(六)实现保险投资多元化9
(七)实行低税政策10
四、我国保险业营销新理念10
(一)要注重关系营销10
(二)要突出营销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11
(三)建立企业文化营销管理人员11
结论12
参考文献13
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保险市场体系初步形成,行业发展长期保持年平均35%以上的快速增长势头,对GDP的贡献率也一直较高。
可是,应该看到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保险业的发展水平相比是有差距的。
加入WTO后,金融保险业的全面开放一向是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焦点问题。
面对竞争,我们不管是从保险产品的创新,保险行业的监管,技术人才的培养,还是从保险公司竞争力的提高,营销方式的多样化方面都还有待改善。
然而我国保险业如何在各层面上提升竞争力,迎接国际保险业挑战的全面系统的研究还鲜有展开。
而这些问题是我国保险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
可以看到,对外开放为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业的全面开放不仅能够提供优质低价的保险服务产品,还能改善人民的生活福利。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更给我国保险业的国际化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当下也已经形成了中外保险公司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而大量的实践证明,通过扩大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引进先进理念、技术和人才,把竞争的压力转为内在动力,保险业在全球范围吸纳资源为我所有的能力大大提高,与国际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
随着2006年,IAIS第十三届年会在中国北京的召开,我国保险业树立了国际形象,确立了国际地位,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一﹑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历史进程
第一阶段:
从1980年至1992年。
这可以看做是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准备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开始允许一些外国公司设立代表处。
他们通过沟通母公司与中国保险业的联系;对中国保险市场进行考察、调研;举办各类保险研讨会;为中国保险公司培训人员等活动,在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对外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逐步了解了中国保险市场,扩大了其母公司在中国的影响,为今后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开展业务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
从1992年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
这是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试点阶段。
这个阶段开始的标志是国务院选择上海作为第一个保险对外开放试点城市,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于1992年9月作为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分公司。
1996年加拿大宏利保险公司与原外经贸信托合资设立了我国第一家合资寿险公司——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1995年9月,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广州设立分公司。
截至2001年年底,共有外资保险公司29家,其中,中外合资保险公司16家,外国保险公司分公司13家。
在10年间,外资保险业务得到了较快发展,保费收入从1992年的29.5万元增加到2001年的32.84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于1992年7月颁布了《上海外资保险机构暂行管理办法》,成为这一时期对外资保险公司进行管理的重要依据。
而2000年中国保监会加入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保险业与国际保险组织的联系与合作。
第三阶段:
从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至今。
这是我国保险业逐步进入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阶段。
加入WTO以来,根据入世承诺,保监会于2002年10月下发通知,对法定再保险比例进行调整,规定自2003年1月1日起逐年降低,至2006年完全取消法定分保。
自该日起,允许外资寿险公司提供健康险、团体险和养老金年金险业务,取消对设立外资保险机构的地域限制,设立合资保险经纪公司的外资股权比例可至51%。
寿险除外资比例不超过50%及设立条件限制外,对外资没有其它限制,法定再保险比例将逐步取消。
这意味着中国保险业将在更高领域和更深层次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的竞争与合作。
2003年12月11日以后,外资保险公司在华业务范围和经营区域进一步扩大,到2003年底,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7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了62个保险营业机构,而且国务院也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为进一步扩大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提供了法律依据。
截至2009年12月25日,中国保监会在官网发布2009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情况:
我国保险业原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
财产险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
长,保费收入2875.8亿元,同比增长23.1%。
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8261.5亿元,在上年增速较高的基础上同比增长10.9%,全年赔付3125.5亿元。
二、中国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机遇
(一)改善我国保险市场结构,加快保险业的市场化进程
一个健全的保险市场,除了要建立多元化的保险公司组织形式以外,还要建立健全的保险业的中介体系。
加入WTO,全面对外开放,外资保险公司纷纷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市场主体大量增加,市场份额将由少数几家垄断走向多元化经营,保险市场也由寡头垄断竞争变为多元主体的自由竞争,形成了多元化经营的自由竞争,从而推动了我国保险业的市场化进程。
2005年,外资保险公司数量已从入世前的18家公司、44家总分支公司,增加到年末的41家公司、99家总分支公司。
世界上主要跨国保险金融集团和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都已经进入我国。
2008年《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中的40多家外国保险公司已经有27家在我国设立了营业机构,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8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了192个代表机构和办事处。
而2009年,在中国市场从事原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110家(不含国寿续存),其中外资保险公司46家,占全国保险公司总数的41.8%。
同期,外资原保险业务收入占全国原保险公司业务收入总量约3.8%,不仅少于外资原保险公司数量为42家时的2008年,也少于外资原保险公司数量不足40家时的2007年。
2009年2月27日,李克穆更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声称:
目前,已经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保险公司进入了中国的保险市场,有51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了195个营业性机构。
在中国巨大市场潜力的吸引下,还有来自众多国家和地区的相当数量的外资保险公司在排队等候进入。
同时,发达国家长期经营建立的保险中介制度,对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中介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推动我国保险业创新,加快保险行业发展
我国保险业起步晚,发展历史短,创新能力不足,不能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保险业相抗衡。
特别是保险业提供的险种十分有限,不能满足投保人多方面的需求。
全面开放后,具有技术竞争优势的外国保险产品大量进入我国保险市场,这一方面迫使我国保险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尽早实现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引进创新技术和消化吸收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借鉴机会。
创新除了险种创新以外,还有组织机构创新、展业方式创新、承保方式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
特别是进行营销方式创新,进一步完善代
理人制度,逐步建立经纪人制度,积极发展市场化的展业方式。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民族保险业想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重视保险创新。
(三)加快保险业经营机制转换,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国保险业基本上是一种粗放发展模式,经营主体偏少,公司资本结构“一股独大”,经营机制不活,在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方面存在许多不足。
有效的激励机制合和约束机制还未形成,内控制度薄弱,对承保、理赔、资金运用等重要环节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很弱。
全面开放后,外资大量涌入,保险业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迫使经营机制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转轨,使保险业也必须面向市场,适应市场,按市场规则办事,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
在外部压力和内在动力的双重驱使下,尽快建立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与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而其中资金运用的收益率的提高是现代保险业经营进行市场竞争制胜的关键。
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中国政府已通过各种政策来保证经济和金融的安全、稳定与发展。
保监会红头文件不断,各项监管政策陆续出台,反复强调保险业理性回归保障,稳健经营的重要,也传达出一项讯息:
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通过相关措施,促进保险机构规范经营及保险业的长期稳定。
国内那些将大量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的保险公司亲历了金融风暴带来的损失,也逐渐从前一年疯狂追逐资本市场的奔跑中冷静下来,实施新的经营策略。
可以说,这次金融危机对保险业来说,是一个调整的契机,中国保险市场将迎来新的持续稳定发展阶段。
(四)加速我国保险人才培养,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
我国保险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通过信息交流,人员沟通,可以接受更多的考验和锻炼机会,以提高整个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形成保险人才的国际化。
特别是中外合资保险公司中,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质的服务方式,从产品开发到内控管理,使中方员工可以学到很多先进技术和宝贵经验。
这些对于提高我国保险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我国保险业的市场化程度,推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和经营理念的形成,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五)增强国民保险意识,延伸中国保险业发展空间
对内而言:
中国保险市场潜在需求空间大,只要增强了国民的保险意识,随着外资保险业的进入,雄厚的资本实力必然会使保险市场蛋糕越做越大,中国保险业一定会从蛋糕
做大的市场中分享到新的发展成果,加快业务发展。
而对外而言:
中国公司也获得进入对方保险市场的机会,打破了以往主要由中国商品进出口提供涉外保险服务的单一状况,参与世界保险市场竞争,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化,延伸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将为国家创造更多的服务贸易外汇收入。
比如2004年,及中国人保和人寿中国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
而2009年,友邦保险明确表示选择香港上市。
同时中国太保12月23日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交易,这是继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之后内地第四家境外上市的保险公司,也是今年香港市场以募集资金金额计算的第二大新股。
三、中国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挑战
(一)市场优势主体增加,市场份额将逐步缩小
显而易见的,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具有较多的竞争优势。
随着市场优势主体的增加,竞争不断升级,压力加大,趋向白热化和国际化。
而我们的民族保险业无论在技术、财务还是在效率上都明显处于劣势。
冲击逐步升级,生存空间将有所压缩,市场份额会有下降。
而外资保险公司利用其创新能力和国际信誉的优势,同我国保险公司争夺优质客户,挖保源,揽客户,以分流中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更本就无还手的余地。
比如截至2009年10月底,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达1907.7亿元,占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的4.98%,保费收入占全国保费收入总额的3.88%。
同时2009年1-11月,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03.29亿元,在全国保费收入中占比3.95%,比去年同期增加0.07个百分点。
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外资保险机构相对较为集中的区域保险市场上,外资公司,特别是外资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更是大大高出全国平均。
可以说,外资公司的增长势头十分强劲,扩张也非常迅速,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资保险公司的业务形成冲击。
(二)保险业竞争加剧,盈利水平将会下降
尽管2008年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超过了35000亿元,保费收入在世界排名第十位,比2000年上升了6位,但在高增长的背后,保险业发展的资量令人担忧。
一是业务虚。
2008年保险退保金970亿元,占全国总保费的10%。
2007年全国保险退保金高达921亿元,占当年保费收入13%。
二是效益低。
2008年,我国财产保险公司承保利润率为-6.69%,寿险公司利润率不到1%,保险公司全行业出现数额比较大的亏损。
然而市场竞争的加剧,保险费率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首当其冲。
不断降低保险费率以招徕顾客,逐渐向国际水
平看齐,将会使我国保险业的盈利水平大幅下降。
加上近年来银行的多次降息,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微薄而且受到严格限制,难以与外资保险公司匹敌。
(三)经营模式滞后,难以适应国际化新趋势
经营模式的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市场营销观念淡薄,受传统展业方式影响,缺乏市场开发整体规划。
第二是经营体制没有摆脱行政干预,不能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行政色彩过重。
第三是经营意识滞后,缺乏可持续发展思想,采取了数量扩张发展战略,重规模,轻经营,重保费,轻效益,重展业,轻服务,重承保,轻理赔。
近年来,尽管我国保险业呈现高速增长,但传统的经营模式难以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特别是以承保为主的中资保险业,企图通过死差益与费差益来弥补利差损,进入了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
(四)保险市场全面开放,保险监管难度加大
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保险业务也更加复杂,既有中资保险公司,又有外资保险公司,还有各种中介服务机构,监管难度大大增加。
比如有的外资公司心存不轨,企图挤垮中资保险公司,还有的也会利用法规空子大“擦边球”,以抢占市场份额,尽管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监管内控制度,但仍不能适应新的市场形势需要,有的地方还存在空白点。
强大的外资公司,特别是具有巨大市场影响力的全球性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对我国的保险监管提出了新的问题,即如何应对跨国公司滥用市场影响力的倾向和可能性。
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全球融资能力、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强大的研发能力、丰富的资本市场运作经验,其竞争优势可以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因而比内资公司具有更强的市场影响力,同时也有更强的规避监管的能力。
这不仅对我国立法部门提出了有关立法方面的要求,而且要求监管部门增强监管能力,从而能够有效识别和防止其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不正当的并购行为,以及由此对我国经济秩序和经济安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五)面对外资保险公司优厚待遇,保险专业人才可能流失
人才竞争是保险业国际竞争的关键。
从已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来看,除少数专业人员,如核保、精算人员外,一般都要采取本土化策略,中资保险企业面临着优秀专业人才流失的压力。
受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制约,中资保险公司尤其是国有股份保险公司的员工综合福利待遇不如外资保险公司具有竞争力,在外资保险公司高薪、高职、良好的培训体系、灵活的升迁机制以及先进的人才管理方式的吸引下,中资企业人才流失问题
会日益凸显。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中资保险企业如果不能尽快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优秀人才的外流将会直接削弱其市场竞争力,进而影响到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效果。
人才优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更本保证。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普遍采用人海战术,导致保险从业人员特别是保险销售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许多人连基本的保险知识都没有就开始卖保险。
据统计,全国保险营销员初中占比为12.89%,高中占63.89%,大专及以上仅占23.22%。
全面开放后,外资保险公司的优厚工资待遇,灵活分配机制,良好培训机会和先进管理方式,使不少专业人员思想有所波动。
我国保险公司专业人才本来就少,加上外资保险公司的影响,将对我国保险企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四、我国保险业面对挑战的策略
(一)要重视保险创新
首先要求观念创新,从思想上认识到因循守旧是没有希望的,只有创新才有前进的动力,才能弥补由于竞争造成的保险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
其次是重视产品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抓住技术开发,经营组织,市场开拓,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采取国外引进和国外开发同时并举,培育一批质优名牌的特色险种。
再次是技术创新,尤其是计算机、远程通讯和一系列信息技术的发展。
最后是服务创新,实现即时服务和上市服务,缩短与客户距离,积极跟踪银行保险业务融通趋势,大力开展银行保险业务,发展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业务。
(二)改革完善经营机制
要改造现有的保险公司的经营、组建模式,首先应该积极组建大型的从事保险业的金融机构。
这种大型的保险金融机构的模式可由三大子机构组成:
寿险类子公司、非寿险类子公司和投资公司。
由于非寿险业务的主要功能体现在风险分散与转移的社会保障功能上,而寿险业务的主要功能体现在社会储蓄的功能上,其基本性质是不同的。
所以,对保险公司而言,在资金来源上实行分类管理,在资金的运用上实行统一管理,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另外,通过培育保险代理机构,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等保险中介机构,简化代理人与保险公司关系,控制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而且使经营主体多元化,竞争过程透明化,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保险市场机构。
一方面,主要跨国金融集团和保险业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已进入中国,外资保险公司
的领域基本放开。
有选择地引进优秀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或成立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可以引入国外资金、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技术人才,有助于国内保险公司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能力、提升承保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另一方面,要鼓励“走出去”。
鼓励民族保险业走出国门,设立海外保险机构,大力拓展海外保险市场,开展国际保险和再保险业务。
对于有条件的中资保险公司鼓励到国际资本市场上市,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提高按国际规则办事的能力,在与国际化大公司的竞争中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尽快缩短同西方发达国家保险业的差距。
(三)建立全球保险监管信息网
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引进来”战略,就不可避免地面临强大跨国公司的竞争和国际市场动荡对金融稳定造成的冲击。
因此,必须坚持安全可控政策,严密监控国际保险市场动向,防止外资保险公司传导国际金融保险风险,防范虚报注册资本、洗钱和资本外逃等行为,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金融安全。
通过构建多层次的保险监管体系,完善依法监管制度,建立监管信息网,实现监管信息共享,从而对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监控,以提高中国保险监管水平,增强其自身的权威性,提高监管透明度。
同时加强境外投资的信息披露,对保险公司进行评级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定期公布经营状况及投资组合情况,对保险公司进行客观公正的资信评估,并定期在媒体上进行公告。
另外,行业自律也应作为完善保险监管体系的重要辅助力量。
比如2009年对保险法的修订,不仅有利于促进保险公司稳健经营,而且确保了其偿付能力,最终体现了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目的。
(四)改革保险公司直销方式
实行直销与代理并举,大力发展代理营销,广伸触角发展业务,已显得十分迫切。
虽然我国目前的互联网普及还不高,电子商务更是处于起步阶段,但这也恰恰说明了网上直销方式的巨大潜力。
比如一般来说,有能力购车的投保人都有条件上网。
国外发达保险市场的车险业务一般约有30%都是通过这种网络直销方式取得的。
既然是网上直接投保,没有了保险中介的环节,让利与否的主动性也就完全掌握在保险公司手中。
在我国,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从2003年开展电话销售业务;2007年7月,保监会批准平安上报的电话车险的专属费率,其费率低于非电话车险15%。
车主通过电话渠道投保可以避免中间渠道交保费的不确定因素。
另外,平安的门店理赔服务中心还为电话车险客户专设了快速理赔结案付
款通道。
而美国独立保险协会预测:
未来10年内商业保险交易的31%和个人险种的37%将通过直销的方式进行。
从国内运营直销的招商信诺、中美大都会、太平人寿、海尔纽约、海康人寿等同业公司来看,保险直销都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并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
另外代理营销也应有所改革,比如进一步完善保险代理人制度,逐步建立保险经纪人制度,发展银行保险,电话保险,网络保险等销售方式,建立多功能多渠道销售网络。
(五)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
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防止优秀人才外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保险业 全面 对外开放 问题 研究 论文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