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月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993927
- 上传时间:2022-10-15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72.06KB
高三月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月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月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邓喜琴(考试时间:
90分钟分值:
100分)
13.选择题:
(共40小题,每1.5分,共60分)
1.“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
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A.宗教习俗B.农业生产C.祭祀祖先D.纪念庆典
2.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直接用来论证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3.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战国时社会秩序的稳定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6.“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
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有①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②棉布因其实用性广为流行③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④棉布的广泛使用消除了贫富差距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
7.“牙行”是清代寄生于商品流通领域中的居间经纪行业,在其经营过程中,向买卖双方抽取牙佣(佣金),牙行种类很多,如米行、豆行、布行、丝行等约有三百余种。
“牙行”的出现
A.是手工业分工的细化B.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
C.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避免了同行业间的竞争
8.《史记》记载:
春秋末年“陶(山东定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
”
该材料反映出
A.中原市场繁荣B.驰道、驿站通畅
C.市场交易通宵达旦D.工商业市镇兴起
9.韩愈说:
广州“蛮胡贾人,舶交海中……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于中国,不可胜用。
”形成这种繁华景象的原因是,唐朝
A.开辟海上丝绸之路B.普遍使用指南针
C.城乡畅销海外货物D.对外政策开明
10.据资料统计:
新航路开辟后,从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内在的直接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B.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11.宋代人口有1亿,耕地面积5.6亿亩。
鸦片战争前,人口达到4亿,耕地面积11—12亿亩。
相对于宋代,清代养活这么多人口主要依靠①土地增多②精耕细作③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④扩大海外贸易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明中后期,有些商人家财万贯,起初达官显贵之人很鄙视他们.如今则非常乐意与之
为友。
史书记载,达官显贵之人子女婚嫁时,只考虑对方财富,不过问对方的社会地位。
这表明
①商业繁荣②商品经济冲击了等级观念
③阶级矛盾缓和④上层社会拜金主义盛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3.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先生提出: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苏杭地区的工商业面向全国,呈现了清新、活泼、开朗的气息”。
结合右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太湖地区的小麦产量始终居全国之首B.该地区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白银集聚地
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区域性市镇网已形成D.苏杭地区的生产方式在全国占主导地位
14.要了解近代广东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历史,可以提供较详尽资料的是
A.发昌机器厂B.继昌隆缫丝厂C.大生纱厂D.保兴面粉厂
15.《中国通史》记载: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出现了“……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外国棉布大量输入
C.农民需求大量减少 D.自然灾害破坏严重
16.1846年,包世臣在日记中写道: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即手织棉布——引者注)三分之一。
吾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上述材料从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在鸦片战争后
A、棉纺织业水平下降B、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C、小农经济开始解体D、棉纺织品价格下跌
17.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中国商务报》报道:
“风气忽开,大为更变,商务则砖瓦丝茧,官事则邮政银行铁路,一时间景运更新,中国变动之机,从未有如此之速者。
”从中可知
①戊戌变法推动了经济发展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短暂的春天”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8.创办于1907年的宁波“正大火柴厂”,五年内两度宣布倒闭。
1913年后,该厂由在日本逗留多年,经办过多种行业,商业经验丰富的徐蕙生开办,逐步走上正轨。
以下对“正大火柴厂”走上正轨的客观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A、清政府采取了发展民族工业的政策B、宁波已取代广州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徐蕙生本人有丰富的商业经营经验
19.孙中山在《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一文中写道:
“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
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这段言论主要反映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好前景B.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绩
C.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D.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工商业的热切希望
20.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
“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
罢,或予招商承办。
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
”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
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B.加强对民营企业控制
C.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D.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21.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
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22.下列史实违背中共八大精神的有
①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确定的总路线②“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④“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3.1949年时,中国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产值的17%,几乎没有重工业;1952年,现代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6.6%,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35.5%;到1957年,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到了48%。
对这几个数字的说明,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中国已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D.中国民族资本企业得到合理调整
24.1979年美国西部时间2月2日,邓小平在西蒙顿竞技场的宴会大厅里握着美国企业
家哈默的手说:
“我们都知道你,你是在苏联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列宁的那个人,现在你可要来中国帮助我们呢。
”邓小平说这番话的直接背景是
A.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始确立B.“一国两制”构想正式提出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决策
25.在1988年6月22日会见埃塞俄比亚总统门格斯图时,邓小平指出:
“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什么叫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搞清楚。
现在,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从经验教训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给出正确回答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切向前看》的讲话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1992年南方谈话D.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26.下图中的各幅海报反映了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面貌。
符合历史时序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
27.“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些群众杀猪、砍树、卖羊卖牛,甚至破坏农具的现象”上述材料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实质上说明了
A、中共在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严重的“左倾”错误B、广大干部迫切希望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机尚未成熟D、合作社速度加快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28.常熟凌巷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口粮田,按劳力分责任田,分户经营,农民可
以长期使用,但不能买卖、出租等,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一土地经营方式为
A、互助组B、高级合作社C、人民公社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9.邓小平说:
“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
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
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
这样,就会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以下措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①建立人民公社②鼓励发展个体企业③发展乡镇企业④设立经济特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30.“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
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
”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A、唐宋时期B、明朝后期C、民国初年D、新中国时期
31.下图显示的是20世纪60年代青年人身着绿军装的形象。
绿军装在当时得以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观念B、审美情趣C、生活水平D、国际潮流
32.美洲的玉米、甘薯在明代时传入中国,这是:
A、精耕细作的必然结果B、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之一
C、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必然结果D、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33.西方人普遍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
晚近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
在西方人看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作用是
①确立欧洲对世界的统治②传播天主教③掠夺金银财富④推动商品输出
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
34.(19、20世纪之交)“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
”这段话正确含义是
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B、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
C、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35.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
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36.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
荷兰、英国和美国。
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其中由英国“对市场经济进行创新和发展”是指
A、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B、率先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C、创立现代商业金融制度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37.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
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
这段叙述从“因为”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三月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 三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