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试题汇编 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docx
- 文档编号:9935906
- 上传时间:2023-02-07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420.36KB
高考生物 试题汇编 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docx
《高考生物 试题汇编 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 试题汇编 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试题汇编F单元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
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
目录
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1
F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
F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4
F3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4
F4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综合4
F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生物卷(解析)·2015届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201408)】11.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关于探究遗传物质的两个经典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均采用了对照实验和同位素标记的方法
B.两者的关键设计思路都是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C.赫尔希与蔡斯对同一组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别采用35S和32P标记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知识点】F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解析】B解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同位素标记法,赫尔希与蔡斯对不同组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别采用35S和32P标记,不是同一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思路点拨】根据教材中相关实验的知识进行分析。
【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三开学考试(201408)】2.(16分)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
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
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
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
1:
1:
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种配子。
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这一基本条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
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
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否定了这种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稳定传递。
【答案】【知识点】E8、F1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解析】
(1)
;终止密码(子);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不转录或不翻译;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活性或活性低;
(2)4;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SⅢ;(4)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碱基互补配对;
(1)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F2中黄色皱粒为1/3YYrr和2/3Yyrr,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yyrr)的个体占1/4×2/3=1/6.若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由于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不转录或不翻译;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活性或活性低,因此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
(2)根据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
1:
1:
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4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这一基本条件.
(3)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SⅢ,否定了这种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碱基互补配对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稳定传递.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要注意:
1、生物的有些性状是受单基因控制的(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有些性状是由多对基因来决定的(如人的身高).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是生物的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即表观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典型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基因通过中心法则控制性状,包括两种方式:
(1)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例如: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血红蛋白基因突变→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红细胞呈镰刀状蔗糖多→水分保留少.b.囊性纤维病:
CFTR基因缺失3个碱基→CFTR蛋白结构异常→功能异常.
(2)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例如:
a.豌豆粒型:
豌豆淀粉分支酶基因异常(插入外来DNA序列)→不能正常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少→皱粒.b.白化病:
酪氨酸酶基因异常→缺少酪氨酸酶→制约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白化病.
【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三开学考试(201408)】2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用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4和0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的培养基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上述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
RNA
→DNA→RNA→蛋白质
【答案】【知识点】F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解析】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中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子代噬菌体中均不含35S,但由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子代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比例为2/23=1/4,B正确;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C错误;噬菌体是DNA病毒,其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DNA→RNA→蛋白质,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分子的复制、中心法则及发展,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识记DNA分子复制方式,掌握其中的相关计算;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能写出噬菌体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
【典型总结】1、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
噬菌体的DNA;原料:
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已知DNA的复制次数,求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DNA单链的DNA分子数或所占的比例:
一个双链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不管亲代DNA分子复制几次,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DNA单链的DNA分子数都只有两个,占子代DNA总数的2/2n。
【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三开学考试(201408)】21.艾弗里将R型细菌培养在含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得到了S型细菌,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说明这种变异是定向的
B.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属于基因重组
C.该实验不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将S型细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也能产生S型细菌
【答案】【知识点】F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解析】B变异是不定向的,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由于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内发生了基因重组,A项错误,B项正确;由于在含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转化,说明S型细菌DNA是转化因子,也就是遗传物质,C错误;注射的外源DNA会被分解,在小鼠体内不能起作用,不能产生S型细菌,D项错误。
【生物卷(解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温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201408)】14.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沃森、克里克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答案】【知识点】F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解析】C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沃森、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确定了DNA的结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T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NA的X光衍射实验证明了DNA的结构特征;答案选C。
【生物卷(解析)·2015届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上学期回头考试(201409)】14.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32P、35S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B.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离心、搅拌、检测
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D.该实
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知识点】F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解析】D解析:
用32P、35S分别标记两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搅拌、离心、检测;T2噬菌体是寄生生活的病毒,必需用含有活细胞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思路点拨】根据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进行分析。
【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08)】11、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仅通过图中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
关
C.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
D.①过程中与35S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是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
【答案】【知识点】F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解析】C解析:
仅通过图中实验过程只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搅拌充分,几乎没有放射性,搅拌不充分,具有放射性,B正确;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大肠杆菌分解,释放噬菌体,但新形成的噬菌体没有放射性,上清液放射性没有变化,C错;为了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①过程中与35S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大肠杆菌应是没有标记,D正确。
【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08)】1、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都是细胞发育而来
B.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双球菌为材料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摩尔根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萨克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答案】【知识点】B3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C8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E3基因在染色体上F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解析】C解析: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细胞发育而来,A错;格里菲思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仅证明了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转化因子,B错;萨克斯用半叶法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D错;摩尔根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
【理综卷(生物解析)·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1409)】6.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的思路是将物质分离、提纯,单独观察其作用效果
B.赫尔希和蔡斯通过使用含35S和32P标记分子的培养基进行噬菌体的培养和标记
C.如果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检测到放射性,原因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
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及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知识点】F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解析】C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思路是将物质分离、提纯,单独观察其作用效果,A错误;赫尔希和蔡斯通过使用含35S和32P标记分子的大肠杆菌来培养噬菌体,B错误;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但上清液中也有少量放射性.其原因:
一是离心前混合时间过短,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能侵染细菌,二是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一些
细菌裂解释放出带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C正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及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因为仅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典型总结】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
噬菌体的DNA;原料:
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7.F1(2014·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下列四组成分中,属于DNA分子组成成分的是( )
A.脱氧核糖、核酸、
磷酸B.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C.核糖、碱基、磷酸D.核糖、脱氧核酸、磷酸
【知识点】DNA的结构
【答案解析】B解析:
DNA中含有脱氧核糖、磷酸及四种含氮碱基,不含核糖。
【思路点拨】只要根据DNA的化学组成分析即可。
F2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
【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8月开学考试】17、在PCR扩增DNA的实验中,预计一分子DNA经过30次循环后,应该得到230个DNA分子,但是结果只有约210个DNA分子,那么不是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A.TaqDNA聚合酶的活力不够,或活性受到抑制
B.系统设计欠妥
C.循环次数不够D.引物不能与亲链结合
【答案】【知识点】F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
【答案解析】D解析:
如果TaqDNA聚合酶活力不够,或活性受到抑制,则导致催化效率降低,得到的产物比预期的少,A项正确。
如果PCR系统设置不妥,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则B项正确。
如果循环次数过少,产物的量比预期的少,则C项正确。
如果引物设计不合理,也许不能与模板DNA结合,造成无法进行扩增,而结果得到了210个DNA分子,则D项错误。
【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201409)】13.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若该DNA分子复制n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是()
A.(2n-1)(a-m)B.2n(a-m)C.(2n-1)(a/2-m)D.2n(2a-m)
【答案】【知识点】F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
【答案解析】C解析:
(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T+C=50%(A+T+C+G);从题干可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胞嘧啶为m个,则T+C=a/2,那么T=a/2-m;
(2)DNA分子复制n次所需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
(2n-1)(a/2-m)。
【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201409)】12.右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反向平行复制的
C.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不需要DNA连接酶
D.这种复制只能发生于真核生物的细胞内
【答案】【知识点】F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
【答案解析】B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有三个复制起点,但由于“圈”的大小不同,代表复制开始的时间不同,故A项错;由图可见,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反向平行复制的,故B项对;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参与,同时也需DNA连接酶,连接冈崎片段,故C项错。
这种多起点的复制方式,不仅保持前后代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复制效率,但没有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之分。
【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三开学考试(201408)】39.以下有关研究方法的运用,叙述正确的是
A.萨顿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的是假说—演绎法
B.科学家一般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过程
C.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模型法研究DNA的复制方式
D.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答案】【知识点】F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
【答案解析】B萨顿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的是类比-推理法,A错误;科学家一般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过程,B正确;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模型法研究DNA的结构,不是DNA的复制,C错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错
误。
【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三开学考试(201408)】24.将玉米的一个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将子代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
下列关于细胞内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第二次分裂结束只有一半的细胞具有放射性
B.第二次分裂结束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可能有4个
C.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D.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答案】【知识点】F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
【答案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裂及DNA复制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将玉米的一个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中培养,该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且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经过一个细胞周期后,产生的子代细胞均含有放射性,且一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有放射性。
将产生的子细胞放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第二次分裂结束后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可能有1个、2个、3个或4个;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且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中有一条被标记。
【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三开学考试(201408)】23.真核细胞某基因中碱基A占全部碱基的20%,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
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A+T)=3∶2
C.该基因中前三个碱基对构成的起始密码子是转录的起点
D.由于基因中碱基A与T配对,故细胞中的A与T的数量一定相等
【答案】【知识点】F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
【答案解析】B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DNA,A错误;双链DNA分子中可配对的碱基和之比(G+C)/(A+T)在两条单链及双链中相等,故(C+G)∶(A+T)=(30%+30%)∶(20%+20%)=3∶2,B正确;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基因上的碱基不构成密码子,C错误;细胞DNA分子中的A与T数量相等,但单链RNA分子中有A无T,D错误。
【生物卷(解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温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201408)】22.右下图示DNA分子的片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⑦
B.RNA聚合酶可以切断⑤
C.复制时DNA聚合酶催化形成①②之间的化学键
D.⑥构成DNA分子中基本骨架
【答案】【知识点】F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
【答案解析】B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单链DNA,A错误;在转录时RNA聚合酶可识别启动子并打开氢键解旋,B正确;复制时DNA聚合酶是形成磷酸二酯键,C错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D错误。
【生物卷(解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温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201408)】19.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依据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B.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
【答案】【知识点】F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
【答案解析】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反转录病毒的一种,主要攻击人体的淋巴细胞,在侵染过程中HIV整体进入T淋巴细胞内,故B选项错误。
HIV的遗传物质是RNA,经逆转录形成的DNA可整合到患者细胞的基因组中,再通过病毒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每个被感染的细胞就成为生产出大量的HIV,然后由被感染的细胞裂解释放出来;根据图中的中心法则可知病毒DNA是通过逆转录过程合成,可见科研中可以研发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故A、C、D选项均正确。
【生物卷(解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温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20
1408)】2.关于下列图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在人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答案】【知识点】C1、F2ATP和DNA的分子结构
【答案解析】C甲图中有DNA和RNA两种,各有4种核苷酸,共有8种核苷酸,A错;乙图所示的化合物A表示腺苷,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构成,B错;丙物质代表核苷酸,可以是脱氧核苷酸或者核糖核苷酸,所以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C正确;丁物质代表是二糖,在人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乳糖,D错。
【生物卷(解析)·2015届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上学期回头考试(201409)】31.关于下图所示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连接酶作用于③部位
B.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
上
C.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n/m(m>2n),则G的个数为(pm/2n)-p
D.把该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
【答案】【知识点】F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
【答案解析】C解析: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的部位是相同的,都是①部位;DNA的特异性与碱基种类无关,所有DNA都有四种碱基;把该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00%。
【思路点拨】根据DNA的结构与复制知识分析。
【生物卷(解析)·2015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9)】16.有关真核细胞DNA分子的复制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B.在复制过程中不断有磷酸二酯键和氢键的形成
C.复制过程只需要解旋酶、DNA连接酶的催化,并且需要消耗ATP
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生物 试题汇编 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 高考 生物 试题 汇编 单元 遗传 分子 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