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232425导案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9912603
- 上传时间:2023-02-07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7.07KB
七年级语文上册232425导案及答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232425导案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232425导案及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上册232425导案及答案
安国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备课教师审阅
教研组长审签
学校审查
第十四周备课教师:
邢艳丽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23《散步》导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本文出现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揣摩文章的亲情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思想感情。
重点与难点:
1、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揣摩文章的亲情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导入】
“有一种目光∕那么慈祥地照着我们∕人生的方向∕有一双手掌∕那么温柔抹平我们心灵的创伤∕有一幅肩膀∕再重的担子∕也无怨无悔∕一个人扛∕那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平凡而伟大的爹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沐浴在浓浓的亲情中,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作者简介】
莫怀戚:
1951年出生,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学家”,他的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代表作是小说《透支时代》《花样年月》,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系列小说《东方福尔摩斯探案集》。
作品集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浓厚的亲情氛围。
2诵读教学法:
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理解亲情美,欣赏语言美。
3语文活动式教学法:
结合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设计语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散()步 熬( )过 分歧( ) chai( )散 一sha( )时
2、解释下列词语。
信服:
分歧:
霎时:
各得其所:
委屈:
粼粼:
二、【自主探究】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提示:
初春时候“我”和“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田野里散步。
2、“我”是怎样处理家庭“分歧”的?
提示:
作者想依着自己的母亲,因为母亲年纪大了,走这条路的机会不多了,而儿子还小,可以天天走小路.可是母亲由于疼爱她的孙子所以放弃自己的大路而和孙子走小路。
三、合作交流,深入探究
1、体味亲情美
(1)思考:
从这篇文章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2)思考:
这一家三代四口是怎样的人?
“我”——
提示:
学生自主发言,教师引导总结:
善良温顺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有关“我”孝顺的段落或语句。
母亲——提示:
讨论交流后明确:
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有关母亲善解人意、爱护小辈的段落和语句。
儿子——提示:
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吗,在爸爸作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蛮横无理的态度。
妻子——提示:
妻子很贤惠,是位慈爱的妈妈和孝顺的儿媳,对丈夫温顺有理,对婆婆尊敬有加,对儿子关怀备至,在他身上渗透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高尚情操。
3、如何理解文章结尾“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提示:
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
一个家庭是 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板书设计】
母亲(慈祥)
儿子(聪明)
尊老爱幼
责任
“我”(孝顺)妻子(贤惠)
五、当堂检测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A树上的嫩芽也蜜了:
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B母亲要走大陆,大陆平顺。
C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D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
提示:
A中“蜜”应为“密”;B“陆”为“路”C应为“拆”
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
A①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②照相师一再告诉我,要尽量放轻松自然些。
B①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②我始终不明白他这话什么意思。
C①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②这篇文章从头到尾他都仔细看过了。
D①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
②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C)
①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
②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着。
A度无奈生长B拖高兴覆盖C熬信服铺D活犹豫滋生
4、指出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排比)
(2)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对比)
(3)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拟人)
5、填空。
《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它是一篇散文(体裁),本文写了一家人散步的小事,体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
六、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
【课后反思】
亮点:
不足:
措施:
23《散文诗两首》导案设计
第一课时《金色花》
学习目标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导入】
故事导入法:
讲述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麻雀》,一只老麻雀不顾自己的安危,从猎狗的嘴巴中救下自己的孩子。
(故事略)作者说,“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
”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啊,一只小小的麻雀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人呢?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颂过崇高的母爱啊!
大家印象中有没有关于母爱的“古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很好,其实在世界东方,除了我们国家以外,还有许多古国在他们的文明中都歌颂过母爱的光辉。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一首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瞧一瞧这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如何来歌颂母爱的。
【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族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
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理解诗意,欣赏语言。
2、合作学习法:
学习中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诵读揣摩,走进诗歌鉴赏的精美殿堂。
一、【预习检测】
1.《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国名)文学家泰戈尔(姓名),他曾在1913年出版诗集《吉檀迦利》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匿笑()嗅到()祷告()
1.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
嗅到:
祷告:
并蒂:
花瑞:
繁杂:
菡萏:
徘徊:
三、【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提示:
金色花是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的碎花,象征圣洁与美丽。
作者把“我”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说明“我”对母亲的爱是圣洁的、美丽的。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提示:
因为孩子懂得,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所以他想瞒着妈妈,为妈妈做点事。
3、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提示:
这是一种嗔怪语气,不见了孩子,自然非常着急;见到孩子之后,又惊又喜,自然就爱怜地说“你这坏孩子”。
4、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
提示:
体现了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以及对孩子天真,纯洁,可爱的赞颂。
四、当堂检测
1、文中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后,他(她)做了哪些事?
请用文中的语句概括作答,不少于三个方面。
提示:
(1)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⑵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⑶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2孩子做的这些事,反映了他(她)_____________的性格,也表现了他(她)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愿。
提示:
纯洁活泼、诡谲机灵。
【作业设计】课外阅读(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
对 岸(泰戈尔)
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
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
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
在那边,牧人使他们鸣叫着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
黄昏的时候,他们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这满长着野草的岛上哀叫。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据说有好些古怪的池塘在这个高岸之后。
雨过去了,一群一群的野鹜飞到那里去。
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长,水鸟在那里生蛋;
竹鸡带着跳舞的尾巴,将它们细小的足印印在洁净的软泥上;
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我要自此岸至彼岸,渡过来,渡过去,所有在林中正在那儿沐浴的男孩女孩,都要诧异地望着我。
太阳升到中天,早晨变为中午了,我将跑到你那里去,“妈妈,我饿了!
”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树底下,我便要在黄昏中回家来。
我将永远不像爸爸那样,离开你到城里做事。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我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三节诗的大意:
提示:
第一节:
“我”立志做船夫开拓新的世界。
第二节:
“我”立志做船夫探索自然、改造自然。
第三节:
“我”立志做船夫为村民服务,报答祖国母亲养育之恩。
2.诗人通过优美的诗句表现怎样的思想境界?
提示:
本诗表现了“我”甘愿做一名船夫,为探索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村民服务,报答养育自己的母亲、祖国的深恩的思想感情。
3.本诗的题目是“对岸”,若改为“我要做这渡船的船夫”是否可以?
为什么?
提示:
不能。
“对岸”是诗人追求的目标,要达到理想的对岸,诗人立志从一名普通的船夫做起,甘愿把追求理想对岸的人先送到目的地,同时也实现自己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如果改为“我要做这渡船的船夫”过于直白,缺乏深意和内涵。
4.“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
”使用的修辞方法和作用是( )
A.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的海天一色图。
B.拟人,形象地描绘残阳如血,长草白花与月光一同涌起的波浪图。
C.拟物,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月光照长草白花的水墨画。
【课后反思】
亮点:
不足:
措施:
第二课时《荷叶母亲》导案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简单了解诗歌托物抒情的写法。
3体验人间真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学习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抒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亲情并能表达出来。
学习难点
深层品位诗歌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一、 导入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所以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
生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生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生3:
世界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
师:
是的,一次回眸,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我们来学习冰心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
师: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来了解作者
二、走近作者
冰心:
(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
1900年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汉译外国文学作品。
她1923年于燕京大学文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
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曾于1921年参加由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主张。
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和《春水》等。
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
既有白话口语的朴素流畅,又兼备文言特有的简洁凝练。
因此,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歌颂就成了冰心作品的主旋律。
三、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匿()笑沐()浴祈()祷花瓣()菡()萏()欹()斜
2、文中你对下列词语是如何理解的?
并蒂:
花瑞:
菡萏:
欹斜:
荫蔽:
四、反复朗读,感知内容
快速默读诗文,把握诗文主要写了什么?
作者在表达怎样的情感?
五、品味诗歌语言,体验人间真情(小组讨论解决)
1、作者在风雨中几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在原文中标划出相应的句子,并完成表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第四次
环境
红莲
作者心境
2、作者是如何将红莲的描写引向荷叶来表现母爱?
提示:
《荷叶母亲》是一篇借景写人,托物寄情的文章。
文章以我看到“雨打红莲”“荷叶护莲”来比喻母爱,衬托出母爱的伟大。
文中写作者看到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触动了作者的情思,联想到母亲,从而对母爱发出了深情的赞美。
文中的红莲它的具体形象代表是母亲牺牲奉献的精神。
3、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样有什么作用?
提示:
重点写两朵荷花,使立意更深刻,抓住一朵白莲和一朵红莲的对比描写,写白莲没有荷叶保护,所以很快凋零.而红莲有荷叶保护所以在风雨中没有凋零.对比描写更突出母爱的无私奉献,勇敢慈怜.
4、“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如何理解?
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
提示:
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
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
于是在结尾处写道:
“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六、吐露心声,升华主题
回忆生活点滴,发挥你的想象,吐露你的心声,为母亲献上你的心里话。
七、自我检测
1、《荷叶 母亲》一文中,以表达“____________”为主题,运用了___________的方法,抒发对母亲的赞颂。
开阔视野比较阅读----课外延伸
一、把看不到、摸不着的情感寄托在具体形象上的文章或诗歌还有和很多,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诗,冰心的《纸船》,再次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
《纸船》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提示:
“母亲‘指自己的母亲;祖国;母亲的爱。
全诗抒发了作者思念母亲,无比热爱祖国母亲的思想感情;游子对母亲深情的呼唤,寄给母亲最深沉的歌。
2、作者借助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提示:
“纸船”。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与深情由来已久,叠纸船的数量之多,也表明对母亲的思念之深。
3、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
抒情总要借助于某种形象,中国自古就有叠纸船、纸鹤等寄托情思的传统,冰心因袭了这一做法,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恋念的中介物——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
使抽象的感情变得具体可感,且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
【课后反思】
亮点:
不足:
措施:
25《世说新语》导案设计
第一课时《咏雪》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习重难点】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课前准备】1、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
2、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3、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导语】:
同学们,雪花是仁慈的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它飘飘洒洒,纯洁轻盈。
因为有了它,才有了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清寂,才有了岑参“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秀美,才有了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豪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共同来欣赏文中的两位少爷是如何来比喻“雪”这个自然界的精灵的。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咏,歌咏、赞美。
“咏雪”是歌咏白雪的意思。
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现在江苏徐川)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衮川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文言句式】
(1)判断句即公大兄弟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也”表判断)
(2)倒装句: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句,即“白雪纷纷所似何?
”)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状语后置句,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预习检测】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雪骤()撒()盐差可拟()()凝()
柳絮()奕()女太傅()咏雪()
2、重点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俄而雪聚,公欣然曰俄而:
片刻欣然:
高兴的样子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比,比拟
③未若柳絮因风比不上
④过中不至,太守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是,(朝代),
家。
分类记述到时期许多上层人物的言谈和轶事。
第二阶段:
【自主探究】
1.一读课文:
根据文意断句,加上标点符号,再朗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2.二读课文,理解加粗的词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子侄辈,指年轻一代)讲论文义。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公欣然(高兴)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差不多)可拟(相比)”。
兄女曰:
“未若(比不上)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三读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第三阶段:
【合作探究】
朗读《咏雪》,思考以下问题:
1.初读课文,看看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参考: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韫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中包含了哪些内容?
参考:
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
在这样的家庭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
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太傅,听众是“儿女”。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说到了。
3.《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参考:
第一问是开放的,可由学生自由讨论,能从整体上感知此刻的家庭氛围就行。
“融洽”“欢快”“轻松”。
儿女:
古指子侄辈,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人。
今专指子女。
第四阶段:
【当堂检测】
1、解词及加点字
①内集:
②儿女:
③讲论文义:
④俄而:
⑤骤:
⑥欣然:
⑦何所似:
⑧子:
⑨差可拟:
⑩未若:
2、译句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白雪纷纷何所似。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语文活动设计】我为他们来颁奖。
问:
如果让你为这次家庭聚会中的人物颁奖,你将为谁颁一个什么样的奖?
要求:
请运用圈点评注的方法,抓住文章关键词语、句子以及人物的神态,说说你颁奖的理由。
示例:
(1)谢太傅“慈爱奖”理由:
他没有长辈的架子,没有因为学识渊博而看低年轻人。
他为“儿女”营造了融洽、轻松的家庭气氛。
(2)谢道韫“才华奖”“才女奖”她身为封建社会的女子,却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绽放出如此美丽的想象之花。
她以絮喻雪,既点明了雪花飘舞的情态,又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极富有神韵。
(3)谢朗“文学奖”,以盐喻雪,贴切地写出了雪的颜色、下落之态,也更能让人感受到雪之“聚”。
(4)谢道韫“机智奖”。
她镇定自若,“未若”说明她思考已久。
以絮喻雪,得到了谢公的赞美,表达了非凡的文学才能。
文章的最后点明她的身份,也更好地证明了作者鲜明态度。
五、【教师小结】:
短短的71个字,却为我们塑造了如此鲜明的人物形象。
通过品读,我们感受到了温馨、快乐的家庭氛围,也感受到了谢道韫的聪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这篇经典美文,再次投入到那个“白雪纷纷”的世界里。
六、【作业的布置】
1、在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并翻译《咏雪》一文。
2、搜集古人咏雪的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232425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