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题目.docx
- 文档编号:9902429
- 上传时间:2023-02-07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7.34KB
自然地理学题目.docx
《自然地理学题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学题目.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地理学题目
绪论
一、基本概念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即地球表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科学。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二、填空
1、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综合、部门自然地理环境。
第一章地球
一、基本概念
天体:
是指宇宙中存在的各种运动变化着的日月星辰。
太阳视运动:
太阳位于地球轨道面上,从地球上看,太阳好像终年在这个平面上运动。
黄道:
太阳视运动的路线。
岁差:
在外力作用下,地轴绕黄轴的缓慢的周期性的圆锥形运动引起了春分点位置沿黄道的西退和北天极位置在星空中的变迁。
章动:
由于月球引力对地球产生的力矩大于太阳,而且由于日、夜相对位置变化,因而导致引力的方向不断变化,这就引起了地轴运动的外力矩的变化,从而引起地轴的上下摆动。
极移:
由于地球本体相对于地球自转轴的运动,从而造成地极在地表位置的移动,称为极移。
纬度:
某一地点的纬度是指该地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
经度:
某一地点的经度,就是指该地所在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的夹角。
恒星年:
即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的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上所需的时间,它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回归年:
地球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与太阳连线与地球轨道交点所需的时间。
二、填空
1、1光年=94605×108(亿)Km,1天文单位=14960×104(万)km。
2、彗星由慧核,慧发,慧云、慧尾组成。
3、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140kmkm,极半径为6356.755kmkm,总面积为5.11亿km2km2,总体积为10820亿km3km3,总质量为5.89×1027gkg。
4、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5、地球的圈层分化的主要因素是地球的温度变化。
第二章地壳
一、基本概念
克拉克值:
某一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相对含量或平均重量百分比通常叫“丰度”。
研究地壳元素丰度最早的人叫F.W.克拉克,因此又将元素的丰度叫做克拉克值。
矿物:
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它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岩石:
在地质作用下由一种或多种造岩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侵入岩:
岩浆岩是指岩浆在地下结晶或喷出地表凝固而成的岩石。
其中岩浆在地下结晶(侵入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叫侵入岩。
喷出岩:
岩浆岩是指岩浆在地下结晶或喷出地表凝固而成的岩石。
喷出地表(喷出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叫喷出岩(火山岩)。
沉积岩:
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固结而成的岩石。
层理:
是指由于岩石的成分、结构、颜色、粒度等表现的成层性。
变质作用:
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结构的变化。
变质岩:
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
地壳运动:
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动。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核部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的褶曲。
向斜:
岩层向下凹陷核部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的褶曲。
节理:
指岩石破裂后无显著位移的裂隙。
断裂:
岩石因所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
二、填空
1、地壳由沉积壳、花岗质壳层、玄武质壳层组成。
2、自然界矿物形成的主要方式为气体升华、液体或熔融体直接结晶、胶体凝固、固体再结晶
3、矿物光学性质包括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
力学性质包括硬度、解理、断口、弹性。
4、主要造岩矿物包括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
5、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均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
等一般特点。
6、沉积岩的岩相通常分为海相、陆相、过渡相三大类。
沉积建造分为地槽、地台、过渡型三种类型。
7、地质构造主要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四种类型,引起地质构造的力主要有压应力、张应力、扭曲力。
8、褶曲的基本类型为水平褶曲、倾伏褶曲。
三、选择题
1、关于岩浆岩的正确说法是(A)
A、岩浆冷凝形成岩浆岩B、酸性岩的主要矿物是辉石
C、从超基性岩到基性岩颜色变浅D、深成岩中的矿物结晶好于浅成岩
2、下列岩石中可能或具有斑状结构的是(D)
A、玄武岩B、花岗岩C、闪长石岩D、花岗斑岩
3、走向断层可造成地层的(A)
A、不整合B、重复C、缺失D、中断
4、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中泥质岩类的是(D)
A、页岩B、片岩C、石灰岩D、泥灰岩
第三章大气和气候
一、基本概念
气压:
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上单位面积上(横截面积1cm2)铅直空气柱的重量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
太阳辐射强度:
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
太阳常数:
在日地平均距离(1.496×108km)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1367W/m2)。
水汽压:
水汽是大气的组成部分,具有压力,称为水汽压。
饱和水汽压: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一定体积的空气中所容纳的水汽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因而水汽压也有一个限度。
当水汽含量恰好达到这个限度,叫饱和空气。
饱和空气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
绝对湿度:
单位容积空气所含的水气质量通常以g/cm3表示,称为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
大气的实际水汽压e与同温度饱和水汽压E之比,称为相对湿度。
露点温度:
一定质量的湿空气,若气压保持不变,而令其冷却,则饱和水汽压E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当E=e时,空气达到饱和。
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
蒸发:
液态水转化为水汽的过程叫蒸发。
降水:
从云层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
降水强度:
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梯度风:
自由大气中,空气作曲线运动时,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惯性离心力达到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
大气环流:
是指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
季风:
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称季风。
焚风:
沿着山坡向下吹的热而干的风。
天气系统:
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称天气系统。
气团:
气团指在广大区域内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铅直稳定度等物理属性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团。
锋:
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称为锋。
气旋:
气旋是由锋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形成的,占有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
反气旋:
反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大型空气涡旋。
气候: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
二、填空
1、按分子组成,大气可分为均质层、非均质层。
在气象学中,按温度和运动情况,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2、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增加而减小。
3、等温线愈密,温度梯度愈大。
4、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5、水汽凝结的必要条件是气温降到露点。
6、根据成因,雾分为辐射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锋面雾。
7、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一是雨滴下降速度超过气流上升速度;二是雨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前不被完全蒸发。
8、根据降水的成因,降水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等基本类型。
9、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使空气运动的主导因素。
10、完整的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海洋、冰雪圈、陆面、生物圈。
五个部分组成。
四、填图
画图说明全球大气循环的行星风系和经向三圈循环。
第四章海洋和水
一、基本概念
海:
大洋的边缘因为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相分离的部分称为海。
海水氯度:
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克数,称海水的氯度。
海水盐度:
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
潮汐:
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称为潮汐。
潮流:
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的流动,这就是潮流。
波浪:
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
洋流:
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运动,就是洋流。
河流:
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
水系:
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就是水系。
流域:
每一条河流和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这部分陆地面积就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也就是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
河流比降:
单位河长的高度差(落差)称为河流的比降。
河网密度:
干支流总长度与流域面积的比值。
水位:
河流某处的水面高度称为水位。
流速:
河流水质点在单位时内移动的距离,即流速。
流量径流模数:
某一流域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产出的水量,称径流模数。
径流深度:
把径流总量均匀地分布于全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
径流变率:
任何时段的径流值M1、Q1或y1等,与同时段多年平均值Mo、Qo或yo之比。
湖泊:
地面洼地积水形成较为宽广的水域称为湖泊。
沼泽:
通常把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称为沼泽。
定振波:
全部湖水围绕着某一个或几个重心而摆动的现象,称为定振波。
总矿化度:
指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
通常是以水烘干后所得残渣来确定,单位为g/L。
硬度:
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
容水性:
容水性是指岩石容纳水量的性能。
持水性:
在重力作用下,岩石依靠分子力和毛管力在其空隙中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质,称为持水性。
给水性:
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石能够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为岩石的给水性。
透水性:
透水性就是岩石的透水性能。
潜水:
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潜水面)的重力水。
承压水:
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称承压水。
冰川:
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
二、填空
1、淡水主要分布于陆地上的河流、湖泊、湿地、大陆冰盖中。
2、整个水分循环过程包括了蒸发、降水、径流3个阶段和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5个环节。
3、海分为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4、海水的温度决定于海水的热量收支状况。
5、太阳辐射的日变化是水温日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6、洋流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
风力是洋流的主要动力,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海底起伏等,也对洋流有影响。
7、一条河流常常可以根据其地理-地质特征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五段。
8、河网密度是地表径流丰富与否的标志之一。
9、水情要素主要包括水位、流速、流量、泥沙、水化学、水温和冰情等。
10、连续的降水是造成洪水的主要原因,积雪融化也可以造成洪水。
11、河流补给的几种主要形式包括降水、冰川积雪融水、地下水、湖泊和沼泽12、水分条件是沼泽形成的首要因素。
13、地下水的透明度决定于水中所含盐类、悬浮物、有机质和胶体的数量。
透明度分为透明、微混浊、混浊、极混浊四级。
14、地下水导电性取决于其中所含电解质的数量与性质。
离子含量愈多,离子价愈高,则水的导电性愈强。
15、1毫克当量硬度等于2.8德国度。
16、颗粒较粗的岩石给水度较大,细粒岩石给水度则很小。
第五章地貌
一、基本概念
地貌:
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内力作用:
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与地震。
外力作用:
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
风化作用:
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风化壳:
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就是风化壳(残积物)。
崩塌:
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称为崩落或崩塌。
蠕动:
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称为蠕动。
河流袭夺:
一条河流溯源侵蚀导致分水岭外移,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称为河流劫夺。
岩溶作用:
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为主,以物理过程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叫岩溶作用。
河口三角洲:
河口三角洲是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物。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介于挟沙水流与滑坡之间的土(泛指固体松散物质)、水、气混合流。
河流阶地:
谷底因河流下切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即为河流阶地。
冻土:
凡处于零温或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岩体或土体,称为冻土。
寒土:
温度状况相同但不含冰的,则称寒土。
新月形沙丘:
是分布最广泛的一种风蚀地貌。
它是在单向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垂直于风向分布的弯月状沙丘。
纵向沙丘:
在单向风或几个相似风向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沿主要风向延伸的垄状风蚀地貌。
黄土:
黄土主要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
海岸:
岸线以上狭长的陆地部分,以激浪作用到达处为上界。
海蚀作用:
变形波浪及其形成的拍岸浪对海岸进行撞击、冲刷,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的研磨,以及海水对海岸带基岩的溶蚀,统称为海蚀作用。
二、填空
1、山地是山岭、山间谷、山间盆地的总称。
山地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四类。
2、化学风化包括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氧化作用。
3、块体运动可分为崩落、滑落、蠕动等三类。
4、水流分为层流和紊流两种基本形态,流水具有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5、水流对泥沙的搬运方式分为推移、跃移、悬移、溶解质搬运等形式。
6、沟谷流水可产生上游集水盆、中游沟谷、下游扇形地三种地貌。
7、构造土分为泥质构造土和石质构造土两类。
8、风沙作用包括风蚀作用、搬运作用、风积作用。
9、台湾东岸属于断层海岸,大连黑石礁沿岸属于岩溶海岸。
10、大陆边缘包含三种地貌类型,
第六章土壤圈
一、基本概念
土壤: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体。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地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也可理解为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
它是由性质和形态各异的土层重叠在一起构成的。
这些土层大致呈水平状,是由土壤成土过程中物质发生淋溶、淀积、迁移和转化形成的。
原生矿物:
各种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有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均未改变。
次生矿物:
由原生矿物质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指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生成的物质。
吸湿水:
土壤颗粒表面张力所吸收的水汽,不能移动,植物不能吸收。
毛管水:
毛管孔隙中毛管力所吸附保存的水分,是自由液态水,是土壤中植物利用的有效水分。
重力水:
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最大值)时沿土壤非毛管孔隙向下移动的多余水分。
土壤机械组成:
组成土壤的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表现出来的土壤粗细状况称土壤的机械组成或土壤质地。
母质:
岩石的风化产物称为成土母质。
地质大循环:
是指结晶岩石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风化变成细碎而可溶物质,被流水搬运迁移到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成沉积岩,当地壳上升,沉积岩又露出海面成为陆地,再次受到风化淋溶。
生物小循环:
是指植物吸收利用大循环释放出来的可溶性养分,通过生理活动制造成植物的活有机体,当植物有机体死亡之后,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又重新变为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溶性有机物。
土壤资源:
是具有农、林、牧各业生产力的各种土壤类型的总称。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指目前或可预见的将来,可供农、林、牧或其他各业利用的土地。
它包括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两方面。
二、填空
1、土壤形态指土壤的外部特征,包括土壤剖面构造、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结持性,孔隙度等。
2、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肥力。
3、耕作层土壤包括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死土层。
4、一般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5、土壤由固相、液相、气相组成,其中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一些活的微生物。
6、土壤水分来源于大气降水、地下水、灌溉用水,损耗主要有土壤蒸发、植物吸收利用和蒸腾、水分的渗漏和径流。
7、土壤胶体按成分和性质包括矿质胶体、有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体胶体。
8、我国长江以南的土壤酸碱度小于7,属酸性到强酸性土壤,长江以北土壤酸碱度大于7,属中性和碱性土壤。
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一、基本概念
环境:
从生态学观点看,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或生物群体所在空间内的一切事物和要素的总和。
生物是主体,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它包括非生物的所有自然要素也包括主体生物之外的其他一切动植物。
生态因子:
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叫生态因子。
竞争:
对食物、生存空间和其他条件具有相似或相同要求的不同物种,为了自身生存,相互间都力求抑制对方,从而给对方都带来不利影响,谓之竞争。
寄生作用:
一种物种的个体(寄生物)生活在另一个物种个体(寄主)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液或组织中吸取营养以维持生存。
捕食作用:
生物袭击并捕杀被捕食者生物作为食物。
生物适应:
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个体发育和行为等特征与其长期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相互统一。
趋同适应:
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通过变异和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的现象。
趋异适应:
指同一种生物的若干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长期生活,形成了不同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
种群:
生态学上把占据着一定空间或地区的同种生物的个体群叫做种群。
生物群落:
若干个生物种群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为一个多生物种、完整而有序的生物体系,即生态群落。
种群密度:
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目叫做种群的密度。
年龄结构:
若按龄级(如1~5龄,5~10龄等)或繁殖状况(如繁殖前期,繁殖期,繁殖后期)分组,计算各龄级的个体数目与种群总个体数目的比例即为年龄结构。
物种多样性:
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生态系统:
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以生产者为起点,一些有机体以吃和被吃的关系,即通过食物关系彼此联结而形成的一个能量与物质流动的系列。
食物网:
各个食物链彼此交织、错综连接形成复杂的能量与物质流通的网络。
生态农业:
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等现代化科学技术,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二、填空题
1、20世纪60年代,美国魏泰克把生物划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2、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为:
综合性、非等价性、不可替代性、限制性
3、植物的生态因子主要有光、热、水、矿质营养元素、氧气、二氧化碳。
4、种间竞争的结果表现为发生生态分离。
5、种群的年龄结构按各龄级个体的多少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6、生物种群内个体间的关系表现为竞争、领域性、婚配制度等。
7、植被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群丛,最重要的中级分类单位是群系,最重要的高级分类单位是植被型。
8、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规律为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干湿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9、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三、选择题
1、有三种动物,A和B均以C为食,A又以B为食,则A和B构成的种间关系是(D)
A.捕食B.竞争C.共生D.捕食与竞争
2、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的蝗虫来说,它的环境是指(D)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B.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C.A与B的总和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对这种现象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素是(B)
A.阳光B.温度C.湿度D.土壤的理化特性
4、与植物糖的形成关系密切的光为(A)
A、红光B、蓝光C、黄光D、绿光
5、按生物的分类,蓝藻属于(A)
A、原核生物界B、原生生物界C、植物界D、真菌界
6、将A、B两种单细胞生物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培养,得到图A所示结果,将这两种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得到图B所示结果。
从实验结果可知,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是(B)
A.竞争B.捕食C.共生D.寄生
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一、基本概念
地理系统:
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即一个动态的多等级开放系统。
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而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
自然区划:
以地域分异规律学说为理论依据划分自然区,并力求反映客观实际的方法,就是自然区划。
土地:
土地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与基础地质、水文与植物,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人类目前和未来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
二、填空
1、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带和自然地带形成的能量基础,地球的内能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能量基础。
2、地理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非地带性两类。
3、地带性区划单位包括带、地带、亚地带和次亚地带。
非地带性区划单位分为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4、土地包括立地、土地单元、土地系统三级基本单位和若干过渡单位。
自然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
一.名词解释
2、基座阶地 多分布于河流中下游,是在谷地展宽并发生堆积,后期下切深度超过冲积层而进入基岩的情况下形成的。
因此阶地上部是由冲积物组成,下部由基岩组成。
3、顶极群落 在一定的自然地理区域里,植物群落主要受气候、土壤、地形和动物等因素分别控制,相应地可以形成许多顶极群落,如气候顶极等。
发育在显域生境上的,与当地大气候水热条件最相适应的、稳定的植物群落,即是气候顶极。
4、灰钙土 它是钙积土的一个土类。
是荒漠草原区的地带性土类。
它是钙积层中具有石灰性反应、有厚淡色表层和变质粘化层、具有薄的腐殖质层的土壤。
5、沙漠化 沙(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二、说明下列诸现象产生的原因或机制(30分,每小题10分)
1、山地可以出现两个极大降水高度带 降水随高度先增加,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递减。
这一高度视山地的湿度、温度、方位和季节而异。
关于极大降水高度,一般认为对同一个山脉来说只有一个,但也可能出现第二个甚至更多的极大降水高度,其原因有:
(1)气流两次爬坡可以形成两个极大降水高度;
(2)冰川风与谷风(valley?
wind)辐合可能造成高山降水极大值带;(3)鲜明的降水季节变化可能造成第二个最大降水高度;测点位置选择不当也可造成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地理学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