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导学案.docx
- 文档编号:9894341
- 上传时间:2023-02-07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9.06KB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docx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永词两首》导学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柳永词的写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
1、反复吟咏,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音律美。
2、品味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浓浓的离情。
2、领略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鉴赏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
2、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词的意境的鉴赏。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预热】
了解词的发展史(起源、发展、风格、流派),了解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风格,掌握词这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点。
1、词,是诗歌的一种。
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
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一说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
另有诗余(餘)、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
2、词的分类
按结构分为:
按字数分为:
单调—片
小令——58字以内
双调——两片(阕)
中调——59~90字
三叠——三片
长调——90字以上
四叠——四片
一、导入
二、走进作者――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崇安(今福建崇安)人。
北宋词人,在家中排行第七,所以后世也有人称他为“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亦被称作“柳屯田”。
与长兄三复,次兄三接,皆为进士,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
柳永年轻时到汴京应试,常出入歌楼舞馆,为人狂放不羁,应科举屡试不中,直至仁宗景祐元年(1034)才中进士。
柳永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伎填写歌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
他是宋词“婉约派”的宗师,是北宋致力作词的第一人。
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创作了大师的慢词,发展了铺叙的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有《乐章诗》,收词近200首,其中《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都是千古不朽的名作。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他以真挚敏感的心灵和一腔真情,为古往今来的读者营造了一个个温馨的情感世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被后人誉为婉约派的宗师。
通俗是柳词的特点,他继承了民间词的风格,“凡有井水外,即能歌柳词”,可见其影响之广泛。
词发展到宋代,受五代文风的影响,也为适应歌舞升平的社会需要,词风婉丽,盛极一时。
才情卓异的柳永长期混迹于歌女中,于是创作了大师表现男女离情别绪和悲叹个人沦落江湖的作品,成为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三、正音正字释词
形胜:
地理形势优越。
参差:
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
天堑:
天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
堑,qiàn。
重湖叠巘清嘉:
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和远近重叠的山峰都很秀丽。
巘,yǎn,山峰。
清嘉,秀丽。
高牙:
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
词中代指高官孙何。
异日图将好景:
图,画下来。
将,助词,常用于动词后,无实义。
四、背景引入
《望海潮》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京城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想拜谒世交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投赠他,并使其在青楼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写景多于写投赠之意。
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均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可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便铺陈其繁华富庶。
《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是天下景观,调名当取其意。
五、诵读思考
本词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钱塘”的繁华?
六、品味语言,探究鉴赏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哪两个词用得好?
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
为什么?
3、词的上阕写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角度来写的?
4、词的下阕是从几个方面抒写杭州风貌的?
七、名句赏析,拓展延伸
1、你认为这首词的名句是哪一句?
请展开想象描述画面内容。
2、杭州西湖是美的,古代诗人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很多,你能举出几例吗?
八、总结全词,概括主旨
九、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任选几句写一段鉴赏文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鉴赏《雨霖铃》
一、导入
二、朗诵
1、思考:
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2、诵读点评
诵读时要注意把握感情,注意字音、语调、节奏。
①寒蝉凄切——“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字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凄切之情。
②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
(人物情感的高潮)
③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
(领起字)
④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就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⑤更那堪——稍重、稍停,拖音。
(统领字)
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稍重、稍停,拖音(统领字)
3、指名朗诵,要求感受情感氛围。
三、诵读品味,探究赏析
《雨霖铃》一词,通过描写冷落凄清的秋景,衬托了情人间缠绵哀怨、伤感低沉的离情别绪。
1、思路探究
贯穿这首词的线索是什么?
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应如何划分?
【方法指津】理清思路,一要抓开头,二要抓过片(下片首句),三要抓结尾。
2、意境赏析
赏析意境,一要抓画面,二要抓情感。
问题①:
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试概括这一传神画面,并拟作标题。
问题②:
这幅“别离图”,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作为背景?
【方法指津】抓住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各抒己见,描述送别画面背景。
问题③:
通过景物描写,作者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词人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方法指津】品读词句,抓住意象,展开想象,进入意境。
品读下阕,讨论探究作者在“念去去”一句之后是对别后情形的设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设想自己今后生活情境和内心情感的?
3、名句理解鉴赏
【探究赏析】“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为什么特别动人?
四、诵读品味,交流探究,整合知识,总结全词
1、这首词的上下阕是怎样巧妙过渡的?
2、词的上下阕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整着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和氛围?
【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词融情入景和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试着体会全词的意境。
3、师生共同背诵全词。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雨霖铃》。
2、鉴赏名句“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写出鉴赏文字。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词写作的背景,进一步了解苏轼生平与思想。
2,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词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
3,了解古代文人的内心归宿,感受淡定的人生态度。
重难点:
1、重点在于体会词中所表现出的苏轼的人生态度。
2、难点在于以定风波为例了解文人在人生低谷时的心灵指向与文化成因。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知人论世。
苏轼: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子。
嘉佑进士。
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写作背景:
《念奴骄》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
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三、诵读涵咏
学生诵读课文,注意诵读节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纠正字音:
故垒(lěi)羽扇纶巾(guān)樯橹(qiánglǔ)早生华发(huāfà)
雄姿英发(fā)还酹江月(huánlèi)
教师范读。
四、鉴赏品读。
提问:
词的题目为“赤壁怀古”,大家找一找,词中都写了赤壁的哪些景观?
提问: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
大家读后有什么感觉?
你觉得它好在何处?
提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改词靡靡之风,开豪放之气的第一句,就是这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有如此磅礴的气势,开篇就震撼人心的诗句很少有人能够写得出来,但也不是没有,大家能不能想一句出来?
提问:
《三国演义》开篇这首《临江仙》大家看看,跟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不是很相似?
那么我们就用《三国演义》的这两句来代替、改写苏轼这两句,看看行不行。
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大家觉得可以不可以?
为什么可以?
道理是什么?
提问: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一句写得最好,那么这一句究竟好在何处?
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提问:
从题目“赤壁怀古”可知,作者游赤壁的目的并非看景,而是怀古。
那么面对如此磅礴壮美的赤壁景观,作者生发了哪些怀古情思?
提问:
作者如此深沉的感慨后面,隐含着怎样的一种情感?
他又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提问:
作者是借周瑜来反衬自己,那作者笔下的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提问:
作者在塑造周瑜时为什么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
提问:
当时周瑜多少岁了?
提问:
小乔刚刚嫁给周瑜时他确实只有24岁,但小乔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那时他已经结婚十年了,都34岁了,小乔也不小了,快成老乔了。
大家想想,是不是苏轼搞错了,不知道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
提问:
词中着意表现周瑜年轻的地方不止一处,大家能不能找出来?
提问: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极力突出周瑜的年轻?
提问:
三国时代的英雄非常多,比如:
孙权、刘备、曹操、诸葛亮。
为什么作者偏偏只塑造周瑜一个人呢?
提问:
为什么不选诸葛亮呢?
他也是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啊,而且当时他比周瑜还年轻呢。
提问:
作者塑造周瑜,就是为了反衬自己,表达深沉情感,那么作者在词中何处透漏了自己的情感?
他的情感又是怎样的?
提问: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又该怎么理解?
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提问:
那么你觉得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五、总结。
六、课后作业。
1、背诵本词。
第二课时
学习《定风波》
一、知晓背景
《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
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
但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使苏轼得了一场病的。
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写胸襟。
二、诵读感知。
这首词和我们前面学的几首有一个明显不同的地方,读过两遍后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
它最短,字数最少。
正文前面还有一个小序。
提问:
作者写小序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小序对我们解读这首词有什么作用?
(补充被贬惠州资料:
绍圣元年十月,苏轼被朝廷以“讥斥先朝”罪名贬谪惠州,在惠州居住了两年又七个月。
苏轼在惠州时,钟情惠州山水,游览了罗浮山、白水山、汤泉及西湖中诸多胜景,写下很多诗文,赞叹惠州山水之美,抒发忧国忧民的胸怀,同时也鞭笞了当权者。
与惠州人交朋结友,上至地方官,下至文人百姓,甚至黄婆这样的卖酒人家,都是他的朋友。
东坡不仅与他们密切交往,而且还屡以诗文赞誉他们的友情。
苏轼更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名句,表达了在此安居终老的愿望。
贬居惠州期间,听闻元祜党人永不叙复,“已绝北归之望”,遂决计“买田筑室,作惠州人矣”。
在白鹤峰买数亩地建屋二十间,栽植果木,凿井取水。
令其子迈挈诸子孙至惠居住,以遂“长作岭南人”的夙愿。
可是好景不长,居住40天后,又遭贬海南。
此后其子孙诸人一直居住到东坡内迁才离去。
)
那么,除此之外,小序还向我们传达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提问: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苏轼在雨中是怎样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他为什么能达到这种境界?
先来看一下,苏轼说自己“独不觉”,那么雨来时,他的反应究竟是怎样的?
提问:
从这几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苏轼?
提问:
那么,你们又是怎样看待苏轼在雨中“吟啸且徐行”的?
提问:
风雨中苏轼不仅从容不迫,还表现出无尽的浪漫和潇洒。
为什么苏轼能达到这种境界?
提问:
若是指这次雨中的装扮,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性格?
若是隐喻走过一生风雨时艰难的条件,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经历?
就这样走过自然界的风雨、生活中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又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境界?
提问:
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境界?
(学生默读下阕,思考)
下阕写了风雨过后作者的举止、神态和心态。
风雨停了,天气出现了变化,开始还寒风袭人,但很快雨就停了,夕阳也露出脸来了。
提问:
作者是怎么感觉到寒风袭人的?
提问:
出行是“竹杖芒鞋”,出行前还要喝酒,这“吹酒醒”的描写对我们解读苏轼其人有无帮助?
提问: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那时候天气出现了变化,雨住太阳出。
那么,天气变化后作者的举止、神态和心态有没有变化?
提问:
但他有一个动作很有意思。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看到风停雨住,斜阳相照,他特地“回首”看了一下刚才下雨的地方。
对这一“回首”,你是怎么理解的?
提问:
从淋雨到天晴苏轼的心态是否发生了变化?
提问:
为什么这一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态没有变化?
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定风波》
附录:
历代评论家对本首词的评价和相关资料:
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些魅力来。
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
因此不妨说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构建者。
《苏东坡突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前奏已经奏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诞生。
一个人是要在忧患艰危之中,才能看到他的感情品格操守的。
【加拿大】叶嘉莹
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只有蛰龙知。
苏轼《王复秀才所居桧二首之二》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乌夜啼》(只有悲哀没有反省和超脱)
举杯邀明月,对影三人。
李白(是寂寞悲哀之中的飞扬)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及其词作的写作背景,了解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
①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
②学习作者用典对比、类比的写作手法,领悟词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重点语句,理解作者所抒发的英雄失意,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激励自己的爱国斗志。
教学重点
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辛词的内容、艺术魅力、风格及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典故的运用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知识预热
1、介绍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南宋爱国词人。
21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安抚使等职。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一带。
辛弃疾的词多以缅怀故国河山、抒发抗金报国之志和揭露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为主题。
词的笔势纵横,气势恢弘,境界开阔,形成了豪放、激昂的风格,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
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等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善于融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
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都发挥到了极致。
《稼轩长短句》是他的代表作。
三、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一)指导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听录音,正音。
提示:
①把握韵脚,际髻、意、未、气、泪,韵脚均为入声,应读得浑重有力一些。
②下阕中有两个问句,一个感叹句,应读出激愤、忧愁、感慨的基调。
③全词抒情色彩浓烈,朗读时注意把握。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二)赏析探究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上阕即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
下阕直抒胸臆,是一首慷慨沉郁的悲歌,唱出了词人赤心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沸腾的激情,表达了词人请缨无门的愤懑、怨恨和痛苦。
辛弃疾满怀爱国热忱,活捉叛徒张安国,率耿京义军的余部渡淮南归。
但是,苟且偷安的南宋小朝廷却并未对他加以重用。
他上疏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上给宰相虞允文的《九议》也未受到重视,十多年来他只是担任过一些地方官的僚佐。
淳熙元年(1170),他应叶衡之聘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登上建康城西下水门城楼上的赏心亭,眺望祖国壮丽的河山,想到报国之志得不到实现,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
1、上阕
(1)前两句写江景,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是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哪些词句富有表现力。
策略:
注意赏析“千里”“无际”。
(2)“遥岑”三句是写山,采用了什么手法?
“愁”“恨”缘何而发?
策略:
注意赏析“愁”“恨”,可结合姜夔《扬州慢》中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中的“厌”,更便于学生理解。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是写景,组织学生讨论“落日”“断鸿”“游子”几个意象的含义。
(4)“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几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应如何理解?
策略:
这几句是全文的重点,应引导学生重点把握“看”“拍”几个动词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所传达出的词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5)小结
2、下阕
学法指导:
下阕用典多,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将教师讲解与学生读注解和探究讨论结合起来,从而理解精当的用典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1)“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几句,说明作者对张翰辞归持何种态度?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几句,是作者对哪类人提出的批判?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三句,在全词中有何地位?
(4)“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几句与前文基调是否一致?
请简析。
(5)小结
(三)概括主旨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充分体会这首词用典的艺术魅力。
第二课时
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二、创作背景介绍
宋宁宗赵扩即位后,宁宗妻韩氏的叔父韩侂胄掌握了政权。
韩侂胄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企图通过对金用兵建立大功,因此于嘉泰三年(1203)六月,起用力主抗战的辛弃疾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三月,又调镇江知府。
辛弃疾虽被起用,便他看到韩侂胄好大喜功,急躁冒进,妄图侥幸获胜,猎名固位,觉得终非自己同调,而韩侂胄对他也并非完全信任。
所以,他对当前的局势深感忧虑。
这首词是作者于开禧元年(1205)六十六岁时在镇江任上所作。
他登上镇江的北固亭,面对大好河山,想到祖国的北方仍然沦陷在敌人之手,想到韩侂胄等人并不能真正肩负起抗敌复土的重任,于是怀古伤今,追慕古代英雄,感叹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不能实现,因而作词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愤。
三、播放录音带
读这首词,应保持豪壮的基调,作者褒扬历史人物,忧愤南宋王朝,慨叹壮志难酬,应读出昂扬的基调和磅礴的气概。
【诵读指导】韵脚:
上、下阕各四韵,依次是处、去、住、虎、顾、路、鼓、否八个字,韵脚应读得响亮,作稍长停顿。
停顿:
应指导学生处理好句间停顿和句中停顿,处理好轻重缓急,整齐中富有变化。
四、赏析探究
这首词上阕缅怀古代英雄人物,表达力主抗金的决心;下阕写历史教训和自己的经历,表达收复失地、为国立功的心愿。
全词借古讽今,长于用典,形成对比,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学习时注意体会。
1、上阕
(1)前四句:
怀孙权
简析:
词的开头用孙权独踞江东的故事起兴。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两句,慨叹江山虽依旧,曾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却早已作古。
很有气魄的文字犹如异军突起,倾注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倾慕。
事过境迁,物换星移,孙权最初在京口起事的遗迹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句式调整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给人以遗憾。
“舞榭歌台”两句,写当年歌舞楼台的繁华景象,连同那英雄业绩都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指英雄业绩,洋溢着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和钦佩之情。
(2)后六句:
怀刘裕
简析:
京口是刘裕祖居的地方,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
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土地。
所以词人登高远望,自然便想起在京口建功立业的刘裕。
刘裕故居随着时间风雨的冲刷,已湮没在夕阳的余晖和枯枝败叶之中,早已在人间不着一点痕迹,只有词人登高凭吊英雄。
词人有一腔报国志,却难以像刘裕那样建立丰功伟绩,仰慕与抑郁夹杂着苍凉之情溢于言表。
(3)引导学生探究:
作者登临怀古,为何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只提孙权和刘裕二人呢?
(4)小结
2、下阕
(1)前三句:
引出历史教训
下阕一开始,作者笔锋一转提到宋文帝刘义隆,这有何用意?
策略:
学生讨论,结合相关背景材料作分析。
(2)中间六句:
追忆亲眼所见
“四十三年”至“一片神鸦社鼓”能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
(3)结尾两句:
怀廉颇以自况
探究:
结尾提到廉颇有何用意?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人何具体含义?
(4)小结
两首词艺术特色综合概括
1、精当的用典
2、借古讽今手法的运用。
【课内练习】
阅读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回答1~4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①,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
①兜鍪:
俗语叫头盔,词中借指兵士。
1、词的上阕用了两个问句,一个感叹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悠悠”即指,又指。
“不尽长江滚滚流”是借用了杜甫《登高》中的名句:
,。
3、词的下阕怀古,作者写到“生子当如孙仲谋”,根据你所掌握的史料,简述作者为何如此推崇孙权?
4、本词与作者同期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风格上有何不同?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词,同时回顾学过的《破阵子》,进一步理解和体会辛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的风格。
2、辛词长于用典,课外摘录几首辛弃疾的词,体会其借助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所表达的情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柳永词两首 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