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金融智能监控集成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9879934
- 上传时间:2023-02-07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134.62KB
物流金融智能监控集成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物流金融智能监控集成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金融智能监控集成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金融智能监控集成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物流金融智能监控集成平台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立项的背景与意义
1.1项目背景
(1)物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需要物流信息化
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与国外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于“客户服务”,而服务的及时性与全面性将直接关系到该企业的竞争实力,在客户服务要求逐步细化的今天,拓展客户服务领域,提高客户服务效率将是各企业发展中的重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客户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物流信息(如:
货物离港、到货验收、装车出库等业务操作的实时信息),以跟踪了解货物实时的物流状态。
因此,必须打破原有封闭式的物流系统架构,对客户提供实时的信息交换接口,为客户提供网上查询服务,邮件、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客户可以通过物流系统,获得从货物起运开始以及准确货物到达时间、到达位置等信息。
实现与客户系统间的信息集成(如:
物流企业的WMS系统与生产企业的SCM系统,物流企业的TMS系统与分销企业的DRP系统等),通过系统间的信息及时传递,加强企业与客户联系的紧密性,以完善、及时的信息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2)物流企业信息系统需进一步完善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外运、中海、中储等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就开展了大规模的信息网络基础环境建设,不断优化IT基础设施配置,为信息化的良性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但中国仓储协会2008公布的中国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调查结果显示:
作为物流信息化进程核心的物流信息系统,日益成为社会物流企业的发展“瓶颈”,物流信息资源整合能力也成为物流需求方企业考查物流供应商的主要因素。
我国只有39%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并且大多数的信息数据系统都是相互孤立和静态的、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手段如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GPS、EDI、管理信息系统(MIS)等的使用还不是很广泛。
这直接影响了物流中心与用户各方的沟通和协作,阻碍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从而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与竞争力。
(3)国家政策大力推动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第十三章提出: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推动面向全社会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
在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要求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尽快制订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
加快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全国性公路运输信息网络和航空货运公共信息系统,以及其他运输与服务方式的信息网络。
推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城市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
加快构建商务、金融、税务、海关、邮政、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工商管理等政府部门的物流管理与服务公共信息平台,扶持一批物流信息服务企业成长。
”
(4)湖南省大力推动信息化发展
湖南省以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目标,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基本途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在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现代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决定》中要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抓住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起步发展,信息产业升级换代和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统筹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和管理各个环节,推动信息产业跨越发展。
重点发展数字化整机和新型元器件、软件和集成电路、信息服务外包、互联网经济和移动电子商务、新一代网络和三网融合、物联网和物流信息服务、网络与信息安全等7大类产品和服务。
(5)企业信息化意识不断提高,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
某物流投资有限公司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为满足业务的需要,公司着手实施了信息化工程。
自2003年起通过“外包定制”等方式陆续开发了“某物流中心业务管理系统”、“某物流ERP物流管理系统”、“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某物流九芝堂项目管理软件”、“某物流金融物流中心仓存管理软件”等信息系统。
公司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虽然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但是公司的信息化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信息系统整体水平不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管理,系统功能整合不够,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不足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
1.2项目开展的意义与必要性
项目实施的意义与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项目建设在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应用上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项目结合了物流业和金融业的特点和要求,并进行了商业模式创新和业务流程创新,很好的解决了物流金融业务中的透明度、准确性、可靠性等难题,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项目采用了TD-SCDMA通信技术和RFID技术,建设整体技术水平较高,在行业有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
(2)项目建设有效的促进了“多业联动”。
物流金融服务是生产企业、贸易企业、监管企业、银行、电信企业等多方合作实现的业务模式,未来将向更多参与者发展。
在物流金融服务业务模式和业务运作过程中,把多个参与主体串联起来,实现了业务各个主体五个方面的联动(管理联动、金融联动、技术联动、财务联动和配送联动),实现管理、财务等方面的信息互换,进而实现业务联动,促进各参与主体的业务发展。
(3)是落实湖南省委、省政府“信息化”要求的重要举措。
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四化两型”建设,要求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本项目建设,实现了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要求,特别是对中小型的工业企业发展所起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1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物流金融服务一般集中在仓单质押方面,开展全过程物流融资的几乎没有。
某物流公司开展的物流金融服务在商业模式方面(如抵押物、抵押方式等)有很多创新。
经市场调研和查询相关科技资料,国内外没有找到非常接近的项目。
因此,本项目只能和一般信息集成平台做些比较。
和一般集成平台比较,本项目在以下方面具有优势:
(1)技术先进。
本项目广泛采用了3G、RFID、商业智能等最新的信息技术,项目整体达到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
(2)系统集成性好。
本项目开发建设集成了3G通信技术、无线射频技术、计算机、软件开发等多学科的技术成果,并把这些技术集中应用到一个平台上。
(3)可扩展性好。
本项目在项目方案顶层设计时,即充分考虑了项目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
2.2发展趋势
目前,物流金融业务将往以下五个方面发展:
第一,从静态质押监管向动态质押监管发展。
所谓静态质押监管是指这批货物质押后不再变动,一直到质押期结束才放货。
事实上这种静态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很多企业都要不断的进行生产,不断采购原材料,不断出货和生产,实际上货物始终处于流动状态,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
第二,从流通型客户向生产型客户发展。
最初对物流金融服务有大量需求的客户主要是无足够固定资产以便获得银行贷款的流通型贸易商,随着物流金融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大为改观,越来越多的生产型企业也开始参与到享受物流金融的服务行列。
第三,从现货质押向买方信贷发展。
这个发展的趋势实际上就是从物流金融的实施者正在从三方物流发展到四方物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融通商、保兑商与物流相结合的形式,是贸易商、供应商、监管方、银行四方合作的业务模式。
同时向更多参与者发展的趋势明显。
第四,从自有库监管向输出监管发展。
专业化的运作方式使企业将非核心业务操作流程的外包成为主流。
第五,从单一物流环节向全程物流发展。
由于有了供货商的参与,物流金融服务的提供商对于货物从供货商到客户手中的全过程的监管发展也比较迅速。
3项目实施主要内容
3.1实施主要内容
物流金融智能监控集成平台项目主要是根据物流金融商业模式、为解决物流金融业务需求而建设的一个现代服务业支撑技术的集成应用平台,项目广泛应用了3G通信技术、RFID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
项目实施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基于3G网络的TD-SCDMA视频监控系统。
充分运用中国移动建设的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网络TD-SCDMA技术及移动平台技术,对物流金融物流服务监管的仓库实行远程视频监控及3G手机视频监控,为监管企业、金融机构和客户提供先进的视频监控平台,实现“看得见”功能。
(2)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仓储系统。
建设由RFID手持终端、PC机、局域网(LAN)、固定式RFID读写器、UHF(超高频)电子标签组成的仓储系统,并通过服务器对进出库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摸得着”功能。
(3)动产管理系统。
运用金蝶的软件技术进行信息化基础平台的搭建,对物流金融服务实施信息化管理,实现货物分类管理、数量统计、价值统计、价值预警等管理,为监管企业、银行和往来单位在提供先进的数字化动产管理平台系统,实现“数得清”功能。
3.2项目技术关键与创新点
3.2.1、物流金融业务
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一体化,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某物流与商业银行合作,推出了具有全新理念的“物流金融”业务,并命名为公司自有的专业产品—物流金融。
传统贷款中,银行居于主导地位,强调对贷款客户审查,强调贷款保证措施,贷款需要不动产做抵押,贷款手续复杂,时间长(传统贷款业务活动中参与主体关系见图一)。
图1、传统贷款业务活动中各参与主体关系示意图:
在“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中,淡化对客户的审查,银行仅是一个服务成员,承担贷款发放任务;物流企业是该项业务的服务主体、监管主体,承担着货物监管和担保的双重责任。
通过上述流程创新,一笔流动资产抵押贷款业务可在48小时内办理完毕,为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也为银行降低了风险,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银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中,参与主体关系见图二)。
图2、“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中,各参与主体关系示意图:
物流金融,就是通常讲的仓储融资,也可叫仓单融资或存货融资等,是结构融资的一种。
仓单及动产融资业务是指以企业法人仓单、动产或货权为质押品,向其提供用于满足其流动资金需求的授信业务。
目前银行主要以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保贴、进口开证及押汇等方式开展该业务。
银行仓单及动产融资业务所指的仓单包括标准仓单和非标仓单。
标准仓单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由期货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在完成入库商品的验收、确认合格后签发给货主并在期货交易所注册生效的提货权凭证。
非标仓单是指某物流的合作银行认可的生产、物流领域有较强变现能力的通用产品以提单、出库单等形式表现的权益凭证。
目前银行推出的仓单及动产融资业务并非完全的质押担保方式,而是一种综合保证方式,即一部分为一定比例的保证金质押,另一部分授信敞口以仓单质押、动产质押或回购担保、保购担保、汽车合格证监管等方式控制风险。
操作模式
银行目前采用的操作模式主要有“差额回购”、“仓单质押”、“动产质押”、“质押回购”等。
“差额回购”即“生产商回购承诺”,是指银行办理承兑业务后,根据经销商销货款回笼情况,向其签发《提货通知单》,生产商根据《提货通知单》向经销商发货,票据到期,经销商以销售回笼款偿还票据;销售回笼款不足以偿还的,其差额部分由生产商无条件向银行支付(相当于经销商未提货部分予以退货,生产商将汇票款项中的该部分货款返还给银行),用以偿还票面金额超过销货回笼款的差额。
“仓单质押”即“仓单质押+押品处置”,是指银行办理承兑业务时,以货物仓单作质押,根据经销商销货款回笼情况向其发货;票据到期,经销商以销售回笼款偿还票据;销售回笼款不足以偿还到期票款的,银行向经销商追偿并处置质押仓单项下的货物,以偿还票面金额超过销售回笼款的差额。
根据质押仓单的不同,目前包括标准仓单质押和非标仓单质押两种子模式。
“动产质押”即“动产质押+押品处置”是指银行办理授信业务时,以授信申请人合法持有的动产做质押,根据其货款回笼情况向其释放质押货物;票据到期,授信申请人以销售回笼款偿还票据;销售回笼款不足以偿还到期票款的,银行向授信申请人追偿并处置质押货物,以偿还票面金额超过销售回笼款的差额。
根据操作条件的不同,目前包括清单置换型和底线控制型两种子模式。
“质押回购”即“仓单(动产)质押+生产商回购承诺”,是指银行办理承兑业务时,以货物仓单(动产)做质押,并根据经销商销货款回笼情况发货;票据到期,经销商以销售回笼款偿还票据;销售回笼款不足以偿还到期票款的,经销商未提货部分,由生产商按约定价格无条件回购,用以清偿票面金额超过销售回笼款的差额。
业务流程
(1)合作流程图
①客户把商品存入仓库,要求办理仓单融资,或在异地仓库存货,要求办理仓单融资,如果确定要融资,则按银行要求办理货物保险,交清手续费。
②仓储方就开出仓单,仓单内容如下:
a、存货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b、仓储物的品种、数量、质量、包装、件数、和标记
c、仓储物的损耗
d、储存场所
e、储存期间
f、仓储费
h、仓储物保险
i,填发人、填发地和填发日期
同时加盖仓库管理专用章。
③客户持仓单向银行申请融资。
④银行收到持仓单人的申请和仓单,对持单人的资信进行调查(比较简单的调查)。
同时向仓储方发出查询,同意贷款就与仓库管理者签订管理协议合同。
⑤仓库管理方及时返回仓单查询内容。
⑥银行根据查询结果和企业申请,按银行要求办理低风险授信(可就根据物流金融授信),并贷款到位。
在述流程中,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金钱,因此,能否办理,贷款到位第一笔业务在15天内,以后贷款或银行承兑汇票最长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
(2)申请敞口流程图
当融资客户对质押货物有订单出现,向银行申请敞口,当核实确有合法订单,银行应同意敞口,具体操作如下:
1物流金融业务融资客户收到下游客户订单。
2物流金融业务融资客户向银行申请货物敞口。
3行当收到物流金融业务融资客户的敞口申请书,查询订单的真实性和交易性后,开出敞口单。
4物流金融业务融资客户根据银行开出敞口单,及时开出提货单。
⑤下游客户收到提货单后,及时将款转到银行指定的账户上。
⑥银行见到款入账后,及时通知仓库发货。
⑦下游客户根据提货单和银行提货通知,方可向仓库提货。
3.2.2物流金融智能监控集成平台
在物流金融业务中,仓储企业联系了银行和货主企业,扮演着重要的双料服务商角色。
在信息化的今天,加强仓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仓储企业的服务水平、扩大企业的服务范围意义重大。
对于仓储企业来说,其信息化分成两大部分,一是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二是企业与合作伙伴、业务关联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拟建的物流金融智能监控集成平台充分运用移动3G的TD-SCDMA技术、LBS定位技术、二维码技术等在物流行业应用,并结合金蝶软件的技术优势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开发,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智能协同管理终端,并根据中小型企业、银行、客户的需求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作平台,同时通过软件控制,面向银行、监控仓、企业客户作为物流金融业务网上操作、管理、监控与预警系统。
物流金融智能监控集成平台软件结构
物流金融智能监控集成平台功能包括:
1、信息中心
后台管理各种用户的权限划分,根据业务建立监控仓的数据模型,监视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对系统数据有最高管理权限。
按周、月、季度、年生成各个仓库的详细统计报表。
2、监控仓工作站点
拥有基本的仓库管理操作权限,包括进出库管理,库存盘点,报表生成,数据检索等。
3、企业客户端
对所抵押的库存进行查询检索,对进出库货物提交申请,按时间段生成库存报表以备查阅。
4、银行客户端
对质押仓库存查阅,拥有灵活的检索方式,对仓库监管进行风险预警控制。
按周、月、季度、年生成各个仓库的详细统计报表。
3.2.3创新点
物流金融智能监控集成平台的建设和运营,采用了3G、物联网、商业智能系统(BI)、智能手机终端等新技术,并让这些新技术在物流金融领域内进行了创新性的应用,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商业智能系统(BI)在物流金融领域的创新性应用。
通过物流金融智能监管平台,在某物流公司进行有效监管的同时,还可以对客户供应链库存状况进行分析,加强库存风险防范,进而在单一的监管服务的基础上,为中小型企业提供高层次的基于货物流动价值分析、存货周转率分析、呆滞库存分析等监管分析,实现技术服务于决策的目的。
②智能手机终端在物流领域的创新性应用。
智能手机产品的成熟为物流金融智能监管平台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持。
某物流根据远程实时监管的需要,针对远程监控平台及业务系统开发出对应的手机终端模块,以便于管理层及客户对监管点的库存情况进行移动式监管。
③3G技术在物流监管领域的创新性应用。
平台应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S-SCDMA通讯标准,将3G技术应用于项目的远程视频监管和3G手机业务平台,结合物流金融管理模块,传送图像、声音及数据信息,从而有效的提升某物流金融服务的监管水平。
④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金融领域的创新性应用。
物流金融智能监管平台对于物联网技术应用,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各地的异地监管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将不同地域的各个监管仓的库存资料信息与中心的物流系统进行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能够对整合网络内基础设施及库存资料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某物流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进行库存管理。
3.3预期目标
通过对创新业务模式、操作流程和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完善企业物流金融业务系统。
在项目执行期的2012年实现仓储质押融资15亿元,项目收入2250万元。
在项目完成后的2013年实现仓储质押融资30亿元,项目收入3000万元,以后逐步实现仓储质押融资50亿元,项目收入突破5000万元。
3.4主要技术成果
1)研究并建立出安全、有效、快捷的物流金融业务管理体系、业务流程,实现物流金融业务运作。
2)建立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金融智能监控集成平台软件系统并投入使用,并具备如下特点:
(1)设计操作界面,体现监管担保机构的权威性;
(2)实现数据查询统计功能,使进出库货物参数能够按日、按周、按月等时间段自动统计;
(3)使银行用户具有监管审核功能,有效提高银行的监管力度;使企业用户具有进出货物的提交申请功能,使企业货物管理有计划、有记录备档。
实现企业用户的规范化管理;
(4)实现货物价值监管预警功能,加强系统人性化设计;
(5)实现远程货仓视频监控功能,加强物流金融系统的监管力度;使系统具有高度扩展性,预留系统短信通知功能等。
4应用或产业化前景与市场需求
4.1产业化前景
物流金融是国内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物流增值服务,它运用金融工具促使物流业产生价值增值,在我国很多省市已经得到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尝试通过物流金融产品,获得银行的贷款授信以改善资金流,国内许多物流企业包括中国外运、中储、中远、中铁现代物流、宝供等多家企业也积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努力拓展业务的发展。
某物流投资有限公司提的“物流金融”业务,改变了以往银行居于主导地位,强调对贷款客户审查,强调贷款保证措施,贷款需要不动产做抵押,贷款手续复杂,时间长等缺点,实现了物流企业作为业务的服务主体、监管主体,承担着货物监管和担保的双重责任。
“物流金融”业务为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也为银行降低了风险,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根据自身统计,目前某物流投资有限公司为客户储运的货物及第三方物流业务范围内货物适合“物流金融”业务的仓单可达到30亿元以上,国家政策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额度的不断增加,以及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现状,“物流金融“的开展,市场前景巨大。
2011年某物流已获合作银行授信约30亿元,其中:
工商银行物流金融授信10亿元、长沙银行物流金融授信5亿元、农业发展银行授信4亿元、广发银行授信3亿元,并与长沙县信用社、芙蓉区合作银行合作进行了实际业务操作。
随着公司该业务的完善与拓展,其他银行的授信也将陆续取得。
在项目完成后,按50亿元的物流金融融资业务进行规划。
4.2市场需求
目前中小企业贷款处于严重的供小于求的态势,造成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贷款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信用问题,即履行还款承诺的愿望、能力和行动。
对于有物流金融贷款申请条件、发展潜力且品质良好的中小企业,通过物流金融业务可以改善其与银行间的信息结构,有效解决金融信用问题。
对信贷市场进行供求分析,可以较清晰理解物流金融业务贷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以麦克米伦为首的金融产业委员会(1931)在调查英国金融业和工商业的基础上,在其提交的《麦克米伦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麦克米伦缺口”(MacmillanGap)。
该报告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于金融市场中,中小企业投资又具有高风险性,而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给者(即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和借贷市场上的商业银行)一般又是具有“经济理性”的风险规避者,偏好于他们认为信誉度高而又风险较小的大企业。
因而,中小企业在筹措日常所需的资金时比较困难,对外部资金的需求远远大于市场能够提供的数量。
如图1所示,中小企业的有效资金需求与社会对中小企业的有效资金供给将在市场竞争的调节下最终达到一个均衡的结果,在此均衡点资金价格即利率为rE,企业部门愿意而且有能力借入的资金总量D1与资金盈余部门愿意并能够提供的资金总量S1相等,资金的供求平衡数量为QE。
如果利率严格控制,可浮动的区间很窄,在r1附近,就形成了融资缺口Q1Q2。
对于发达的资本市场来说,可以通过信用筹资、设备融资、担保融资、租赁融资等方式减轻信贷资本供给的压力。
我国由于资本市场不发达,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这些渠道融资,把渴求的目光盯在银行贷款上。
受金融抑制和信贷紧缩的影响,银行采取“慎贷”的理性行为,使融资缺口Q1Q2无法得以缓解。
图
随着物流金融业务贷款的开展,物流企业对质押物的有效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些信用好、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浮出“水面”,这样会使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供给增加到S2。
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软约束现象也可以部分消除,而能够进行物流金融业务贷款的企业数量会变少,这样会使整个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需求减少到的D2,此时信贷缺口缩小为Q3Q4(Q3Q4<Q1Q2)。
就目前物流金融业务试操作的情况来看,银行授信额度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由于项目在不断完善中,公司对业务也采用保守操作;估计公司该业务需求规模在50亿元以上。
5现有工作基础、条件和优势
5.1工作基础
(1)某物流投资有限公司是湖南省知名的物流企业,也是湖南省第一批通过国家标准(GB/T19680—2005)认证的AAAA级物流企业,公司通过了ISO认证,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十大商贸物流领军企业”。
依托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深厚的市场运作实践,专门为各类工业企业、商贸企业、物流企业提供三方物流服务、物流金融服务、项目策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顾问服务,帮助企业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技术和经验去规划、运作和改善供应链管理。
(2)某物流投资有限公司已经开始了仓单质押及动产质押的物流金融业务,并制定了明确的业务模式和交易流程,公司为中联重科、九芝堂等企业提供三方物流服务,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物流金融业务融资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无抵押物的难题。
(3)仓储融资业务经过某物流及各方的多年艰苦努力,已成了操作性强、成熟度高的一种安全、高效、灵活的融资工具,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小企业、银行都获得了满意的回报,某物流也因此被株洲商行誉为“仓单质押监管信得过单位”,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流 金融 智能 监控 集成 平台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