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
- 文档编号:9878112
- 上传时间:2023-02-0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39MB
七年级生物下册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血液结构功能的学习,掌握认识和区分三种血液的能力。
2.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爱护小动物、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
1.观察毛细血管内血液的通过方式,
●教学过程
【实验方法步骤】
1用浸湿的纱布把小鱼头部的和部包裹起来,露出和。
目的是什么?
2将培养皿放在上,用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3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是怎么样的?
4应当观察小鱼尾鳍的末端,为什么?
5观察过程中,应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中滴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6实验结束后,就怎么处理小鱼?
7、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
特点和功能是什么?
完成下表:
种类
概念
管壁特点
血压
血流速度
动脉
将血液从输送到去的血管
管壁较,弹性
静脉
将血液从送回的血管
管壁,弹性,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与之间的血管
管壁非常,只由一层构成。
9毛细血管的哪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的进行物质交换?
10抽血或输液时,为什么要将,针刺入的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
课堂练习:
同步练习
1、请根据你对三种血管特点的认识,将下列描述血管特点的选项,分别归到三种血管对应的表格内。
A.管壁厚B.管壁较薄C.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弹性大E.管腔大F.血流速度快G.把血送到全身各处H.血流速度较慢I.弹性较小J.血流速度最慢K.把血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L.管腔小M.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血管类型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主要功能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2、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是: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的ABC分别是什么血管呢?
红细胞通过毛细血管的方式是?
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与毛细血管的功能有什么关系呢?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3.1.1食物的营养成分第1课时教案新版济南版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的名称。
(重点)
(2)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重、难点)
2.能力目标
(1)通过搜集食物包装袋上的说明,让学生大体了解食物的营养组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一组小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分工合作的意识。
3.情感目标
(1)通过搜集食物包装袋以及一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做到合理膳食,不挑食的科学饮食习惯。
学情分析:
通过在小学以及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经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调查、观察、实验、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这是学习本课的能力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食物中所含营养成分的分类、来源以及各成分对人体的作用等知识掌握得十分有限,如糖类、脂肪、淀粉为什么被誉为“三大营养物质”,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青少年为什么要多吃一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这些问题学生可能还是一知半解。
为此本人以教科书为依托,同时结合生活实际、一组小实验展开教学活动,力求使学生对此形成更丰富、科学和准确的认知。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为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素养,提倡探究式教学”的新课程理念,本人一方面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切实体验主动探究学习所带来的成功的愉悦感,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穿针引线”作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有的放矢,拓展深化。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采取了以下方法:
1.问题驱动法。
利用一连串的问题,来驱动学生积极思考,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始终处于动脑、动手、动口的状态。
2.调查观察法。
课前让学生分组准备食品包装袋五份,并认真观察上面的营养成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3.师生互动法。
在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客观全面、深刻理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火柴、碘液、滴管、酒精灯、白纸、试管等;一小块瘦肉、一小块肥肉、馒头、花生、小块豆腐等食物。
学生准备:
预习本节课内容;收集一些食品的包装袋或包装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4分钟)
1.播放视频《舌尖上的中国.临沂煎饼卷大葱》。
生仔细看视频,以便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比一比谁的观察力最敏锐。
2.提出问题
(1)视频中提到做煎饼的原料有哪些?
(2)煎饼除了卷大葱之外,我们在视频中还看到卷了什么食物?
(3)欣赏完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分组讨论,积极依次举手回答。
生1:
作煎饼的原料有瓜干、大豆、小麦、高粱。
生2:
煎饼除了卷大葱外,还可以卷红烧肉、羊肉、木耳、辣椒、韭菜花等。
生3:
看完这段视频,我直流口水,肚子咕咕的响。
生4:
通过这段视频,我感觉我们中国人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师:
同学们真是明察秋毫,观察得很细致到位。
是的,中国的美食品种不胜枚举,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三尺。
这些美食是普通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创新的结晶。
我们经常说“民以食为天”,为什么呢?
这些食物含有那些营养成分?
今天我们学习:
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
(板书)
【设计意图】把广受青睐、正在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融入到课堂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使他们迅速进入状态,并且能自然顺畅地导入下一环节,体现出与时俱进、寓教于乐的理念。
同时让学生先看视频,然后再提出问题,反其道而行之,能卓有成效的集中学生注意力,锻炼学生敏锐地捕捉信息能力。
二、分组合作,层层递进(7分钟)
1.各组将搜集到的几种食品袋或包装盒拿出来,仔细阅读上面的主要营养成分,并把它们填写到课本第三页表格上。
师巡视并课件呈现样例:
食品名称
营养成分
火腿肠
蛋白质22%、脂肪18%、碳水化合物3%、钠37%、钙10%
方便面
蛋白质15%、脂肪33%、碳水化合物19%、钠5%
牛奶
蛋白质5%、脂肪6%、碳水化合物3%、膳食纤维6%、钠3%
达利园派
能量20%、蛋白质9%、脂肪35%、碳水化合物18%、钠7%
兴凯绿馨大米
能量17%、蛋白质12%、脂肪0%、碳水化合物26%、钠0%
2.让某一组代表到投影机前对所搜集的包装袋进行投影,并对食品中营养成分作简单的介绍。
师:
碳水化合物实际上就是糖和水,钙和钠是两种无机盐。
那么我们归纳一下这些食品含有那些主要营养成分?
那些是有机物?
那些是无机物?
生:
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
其中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是有机物,而水、无机盐则是无机物。
3.课件呈现一组资料
【资料1】
【资料2】
师:
通过阅读这组资料,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生1:
除了“六大营养素”外,还有“第七营养素”,那就是膳食纤维。
它们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预防肠癌,还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等。
21*cnjy*
生2:
通过食物来源看,我们应该多吃一些粗粮和蔬菜类,如甘薯、不去皮的麦类、糙米、绿豆、芹菜、海带、茄子等。
随机补充:
糖类绝大部分是淀粉;海带含有丰富的碘,能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膳食纤维很难被人体吸收消化。
师:
同学们总结的棒极了,我们吃的食物中,有的食物可能会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没有一种食物会具有所有的营养,因此我们应该均衡膳食,做到不挑食,不厌食。
现在我们对食物的七大营养素简单地总结一下。
【设计意图】让某学生代表把所搜集的食品包装袋(盒)自己进行投影和介绍,能够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课本中膳食纤维内容较少,故本人又补充了一则资料,使学生对膳食纤维重要性的认识更加全面具体。
三、演示实验,科学求证(9分钟)
过渡:
同学们知道了食物中有七种营养素,而糖类、脂肪、淀粉为什么被誉为“三大营养物质”,这是由于它们的重要作用决定的。
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这三大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组成成分以及它们的作用等。
1.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食物。
准备的食物有一小块瘦肉、一小块肥肉、馒头、花生、小块豆腐。
师:
大家大胆猜想一下,哪些食物含有的脂肪多?
哪些食物含有的蛋白质多?
哪些食物含有的糖类多?
生:
可能是馒头、煎饼糖类多;瘦肉、鸡蛋、火腿肠含有的蛋白质多;肥肉、花生、核桃含有的脂肪多。
师:
同学们假设得很好,但是假设不等于结论,胡适先生说:
“做学问要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那么如何制定计划来验证你们的假设哪?
生分组讨论并积极发言(根据小学科学知识,学生应该能想到方法,如果有难度,教师可适当提示,如淀粉遇到碘液变蓝的特性)。
生1:
用火烧,有烧焦的羽毛味,说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较多。
生2:
把食物放在白纸上,用大拇指挤压,观察白纸的变化。
如果有油脂,说明脂肪特别多。
生3:
我们可以把食物切碎,然后加碘液,如果变蓝,说明淀粉比较多,淀粉多意味着糖类就比较多。
2.教师演示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并强调注意事项,如馒头或煎饼等淀粉丰富的食品要尽量切碎,否则会影响验证效果。
在用酒精烧食物时,点到为止,出现烧糊味即可;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熄灭酒精灯用灯帽,不能直接用嘴吹。
一旦酒精外溢燃烧,用湿布或沙子盖灭,千万不要用水扑灭。
生认真观察,并记下实验结果。
课件呈现演示结果。
食物中的营养实验报告单
【设计意图】本组演示实验的设计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使生物课具有“另有一番滋味”。
这体现了教法的灵活性、丰富性,从而避免了照本宣科的空洞说教,符合七年级感性知识丰富的认知规律。
四、自主学习,点拨建构(20分钟)
1.分组学习
过渡:
除了这五种食物外,还有哪些食物含有的糖类、脂肪、蛋白质较为丰富哪?
糖类、脂肪、蛋白质组成成分分别是什么?
它们的作用有哪些?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本第4页,完成下表。
营养成分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组成
(种类)
食物来源
主要作用
共同点
1、是__________的构成物质;2、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____。
生认真阅读课本,找出答案,如有疑惑,小组内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就是首先让学生架起知识的“骨架”,使他们初步整体地感知相关内容,为下一步“点拨建构”环节作了铺垫,犹如烹饪,先用“猛火煮”,再用“慢火温”。
2.点拨建构
(1)组织交流
师:
糖类包含哪些种类?
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有什么组成?
生1:
糖类包括淀粉、麦芽糖、葡糖糖。
生2: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
生3:
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教师点拨:
关于“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记忆方法:
脂肪俗称“油”联想为甘油;脂肪后加“酸”,即为脂肪酸。
)
师:
我们日常吃的食物中,哪些含有淀粉较多,哪些含有蛋白质较多,那些含有脂肪较多?
生1:
含糖较多的食物有:
谷类和根茎类等;
生2: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有:
瘦肉、鱼、奶、蛋、豆类等;
生3:
含脂肪较多食物:
豆类、坚果类、植物油、肥肉等。
师:
哪一类食物,既含有丰富的脂肪,又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生:
豆类。
师:
人体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食物中的哪些营养成分?
生:
糖类、蛋白质、脂肪。
(2)设疑
①阅读以下材料,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蛋白质、脂肪、糖类的各自作用?
②概括蛋白质、脂肪、糖类共同作用?
③青少年每天喝一些适量的牛奶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
课件呈现一组资料
【资料1】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占人体重量的16%--20%;它是构成身体细胞的基本材料,用于机体生长发育、衰老组织更新、损伤组织修补,以及各种生理功能的需要。
生命的产生、存在与消亡,无一不与蛋白质有关。
此外,在糖类、脂肪严重匮乏的情况下,蛋白质也可自身分解产生能量,长期这样,会造成器官衰竭。
所以说,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资料2】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一般来说,人体所需要的能量70%以上是由糖类氧化分解提供的。
在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糖类常常占80%以上,其中主要是淀粉。
糖类也是细胞的组成部分,例如细胞核中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糖和脱氧核糖。
【资料3】脂肪俗称油脂。
按来源可分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两大类。
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含热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脂肪是由碳、氢、氧元素所组成的一种很重要的化合物。
有的脂肪中还含有磷和氮元素,是机体细胞建成、转化和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
脂肪中磷脂就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脂肪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热量,其提供的热量较相同质量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糖类)多一倍。
【资料4】英国著名的营养学家凯利·缅恩博士作过一个牛奶加餐对比试验。
把102名儿童分成两组,一组每天正常进食(正餐组),另一组每天增加牛奶600毫升(加餐组)作为辅食。
一年后发现,加餐组儿童平均体重增加3.17千克,平均体高增长2.63英寸,而正餐组的儿童则分别增加1.75干克和1.84英寸。
凯利博士由此得出结论:
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坚持每天喝适量的牛奶,是可以促使其成长得更快、更好的。
生分组讨论后积极举手回答。
生1:
糖类是直接供能物质,脂肪是储能物质。
而蛋白质是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生2:
蛋白质、脂肪、糖类共同作用有两点:
一是都能提供能量。
二都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
生3:
因为牛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喝点奶可以促使其成长得更快、更好。
点拨:
同学们概括得非常好,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人体需求量最多的三种有机物,所以被誉为“三大营养物质”。
糖类是最直接的供能物质,如果糖类摄入量不足,脂肪参与分解,供应能量。
如果脂肪不足,蛋白质被迫进行分解以提供能量,有可能造成组织细胞被破坏。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栋高楼大厦,那糖类就代表这栋大厦的能源;脂肪就是备用能源;蛋白质就是这栋大楼的砖瓦建筑材料。
蛋白质不能像脂肪一样在体内贮存,而我们青少年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所以多吃或喝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瘦肉、蛋类、豆类、牛奶等。
3.迁移应用
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讨论交流,解决生活中的遇到的一些问题:
(1)有四位同学在体育测试时,各准备了一些补充能量的食物。
甲准备了一些葡萄糖,乙准备了一些牛肉干,丙准备了一些水果,丁准备了一些蛋糕。
这四位同学谁准备的食物能最快地补充能量?
为什么?
(2)儿童、青少年、病伤员都需要多吃一些含什么丰富的食物?
为什么?
(3)某人在大地震发生后被埋170小时后居然奇迹般地生还,经检查发现,他除明显消瘦、极度衰弱外,其他一切生理指标基本正常。
其重量减轻最明显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1)葡萄糖,因为葡萄糖不需要消化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能快速转化为能量。
(2)蛋白质,因为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3)脂肪,因为脂肪是备有能源物质。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目的是,通过生活实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三大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的理解和识记。
4.归纳总结
师:
今天这些课我们主要讲了……,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生完善表格,并相互提问背诵。
营养成分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组成(种类)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由氨基酸组成
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食物来源
谷类、根茎类
豆类、坚果类
瘦肉、鱼、奶、蛋、豆类
主要作用
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生命活动物质基础
备用能源物质
共同点
1、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2、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设计意图】利用表格来归纳整理,一目了然,直观具体,教会学生利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来进行学习,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三大物质”的作用课本介绍的简单、抽象,所以本人又补充了一组资料,以便使学生对“三大物质”作用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感性的认识。
五、当堂检测,拓展提升(5分钟)
A类:
1.(考点1:
三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在我们的食物中主要有六类营养成分,其中既能给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又是组织细胞构成物质的是()。
A.水、无机盐、蛋白质B.维生素、糖类、蛋白质
C.糖类、蛋白质、脂肪D.维生素、水、糖类
2.(考点2:
糖类的种类)下列物质中属于糖类的是()
A.淀粉B.氨基酸C.甘油D.膳食纤维
3.(考点3:
蛋白质的作用)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A.蛋白质B.糖类C.脂肪D.水
4.(考点4:
糖类的作用)天气很冷,张虎吃完早饭后,觉得身上暖和了许多,是什么物质在体内为他提供了能量?
()
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
5.(考点2:
糖类的种类)米饭、面条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它是()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
B类
6.(考点4:
糖类的作用)动物在饥饿状态下,组织细胞中含量首先降低的物质可能是()
A、蛋白质B、脂肪C、无机盐D、葡萄糖
7.(考点3:
蛋白质的作用)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一些瘦肉、鱼、蛋、奶、豆类等食物,因为在这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
A.蛋白质B.脂肪C.维生素D.糖类
C类:
(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生活在线:
我们为什么要以馒头和米饭为主食,而不以蔬菜水果为主食?
吃一个苹果和吃一个馒头,哪个饿的更快?
这说明什么?
【设计意图】多层次的题型的设计是为了满足不同梯次的学生,A类是面向全体学生,B类则是面向探究和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这样,而C类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知识迁移的能力。
这样既能使大多数学生学到和掌握知识,又能让基础好的同学的知识视野得到拓展,潜力充分开发,各尽所能,符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理念。
板书设计
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
营养成分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组成(种类)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由氨基酸组成
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食物来源
谷类、根茎类
豆类、坚果类
瘦肉、鱼、奶、蛋、豆类
主要作用
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生命活动物质基础
备用能源物质
共同点
1、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2、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教学反思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深刻认识到一点,即判断一节课的成功最关键的要素之一就是能否实现学生人人参与,各得其所。
犹如一群猴子摘桃,跳得高的猴子摘大桃子,跳的低的猴子摘小桃子,但绝不能让猴子坐享其成,甚至把桃子生硬地塞近他们的嘴里。
基于以上认识,本人对本节课准备采取的措施如下:
1.思想启迪。
知识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犹如舟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情感目标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
基于以上认识,本人在课堂教学中见缝插针,随机进行一些情感教育。
如播放视频《舌尖上的中国》,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自然顺畅地导入本节课内容,另一方面则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再如我利用胡适先生的名言,培养学生大胆的怀疑和严谨的求证的精神。
2.演示实验。
本节课本没有实验任务,但是本人考虑到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造成生物课的索然无味,学生记忆的浅尝辄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所以本人在本节课设计一组小实验,这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精神。
3.完善资料。
教材对膳食纤维、三大物质作用介绍得较少,所以本人补充了两组资料,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对这两处知识点特别是三大物质作用有更全面、客观、深入的认识,从而为学生搭起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同时通过阅读材料,培养了学生提炼、归纳信息的能力。
本人虽然采取了以上措施,但“丰满”的理想往往不等于“骨感”的现实。
这需用在以后教学实践中不断的修正、调整,以冀最大可能地实行理论与实践的“无缝接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生物下册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年级 生物 下册 血流 管道 血管 教案 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