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营销技术课程建设方案.docx
- 文档编号:9873512
- 上传时间:2023-02-0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4.70KB
药品营销技术课程建设方案.docx
《药品营销技术课程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品营销技术课程建设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品营销技术课程建设方案
《植物药识别与应用技术》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负责人梁玉勇
课程组校内成员:
张杨红田耀平李忠芳黄海波肖雪峰
课程组校外成员:
田邵新李时林童家里龙普民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植物药识别与应用技术》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是在传统识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识别和应用植物药。
该课程不仅与药学专业的其它专业课有纵向和横向的联系,而且与生产实践和医疗用药实践密切相关。
本课程以植物药的来源性状识别与炮制调剂应用为主要内容,阐明各植物药具体品种的入药部位(器官)性状、来源、炮制、调剂、方剂与成药内容,着重培养学生运用二大识别与四大应用的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中药生产、中药质量检测、中药调剂等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在校企结合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完成社会所赋予的职业技能鉴定、业务部门职工培训、技术开发应用推广等工作。
根据药品营销岗位实用型人才所需要的素质、知识和技能,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医药商品购销员等)所需素质、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将药品类高职专业原课程体系中的《药用植物识别技术》、《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中药调剂技术》等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化,重组为《植物药识别与应用技术》课程。
以中药材种植企业、中药制药企业、医院中药房一线岗位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教学载体,构建基于中药材种植企业、中药制药企业、医院中药房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并组织教学活动。
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为:
《植物药识别与应用技术》的课程设计:
紧贴贵州大健康产业,对接岗位,突出能力。
1、依托贵州丰富的药材资源,选取识别对象。
贵州省中药材资源丰富,中药达4802种,其中植物药材4419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特别是梵净山有植物药资源基因库的美称,同时贵州多个上百万亩的中药材基地,为课程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2、依据中药检验岗位工作要求,确定植物药器官和来源识别项目,将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识别方法融为一体,进行植物药的性状感官识,多维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3.依据中药调剂岗位工作要求,确定植物药临方炮制、方剂与成药和植物药调剂应用项目,将审方、计价、配方、复核和发药等调剂技能融为一体,传授植物药应用技能,多维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4、以植物药识别应用技能训练为重点,突出职业能力核心。
将植物药识别技术分解五个教学项目,在注重项目任务技能训练基础上,强化“在识别中应用,在应用中识别”的训练,着力提高职业岗位能力。
5、考核元素多元化,融态度知识技能于一体。
课程考核既注重技能,又注重态度与知识;既注重学习结果,又注重学习过程;既注重课内学习,又注重业余兴趣。
6坚持“必须以够用为度”的原则,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增加实践、实训等教学项目。
7教学内容设置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药种植工、中药检验工、中药炮制工、中药调剂工等)所需素质、知识和技能要求接轨,有利于学生取得双证书和学生后续的发展。
结合中药材生产、中药企业和医院中药房的中药种植工、中药检验工、中药调剂工岗位要求,以中药材生产、中药制药企业和医院中药房的工作流程(任务)为主线组织课程建设,让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项目)来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植物药识别与技术技能。
具体做法是以中药种植工、中药检验工、中药炮制工、中药调剂工岗位工作流程为主线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植物药器官识别、植物药材来源识别、植物药临方炮制、植物药调剂、植物药方剂、植物成药应用等教学项目。
每个“教学项目”下设置“子项目”、或“工作任务”来讲授植物药识别与应用最新理论和植物药识别及应用实战经验,而每个“子项目”、或“工作任务”都按照中药种植工、中药检验工、中药炮制工、中药调剂工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来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如“植物药材识别技术”教学项目包括五个“子项目”(植物药器官识别、植物药材来源识别、植物药临方炮制、植物药方剂与成药、植物药调剂),然后以具体工作任务(如植物药器官识别、植物药材来源识别、植物药临方炮制、植物药调剂、植物药方剂与成药等)为载体设计的活动实施教学,实现识别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践工作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建设基础
1特色教材
本课程于2007年初开始建设,当时课程组教师与贵州省贵阳市药用植物园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专家孙长生、铜仁地区人民医院执业中药师田邵新、益仁大药房饮片区主任刘燕、铜仁地区药品检验所副主任药师许斌、铜仁地区中药饮片厂黄远华共同编写讲义,于2007年末完成并以校本教材在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使用。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该课程知识技能在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逐年对该校本教材进行调整,删去了与实际应用较远的植物药显微理化的鉴别,弱化植物形态分类的系统性,突出植物药道地植物形态和入药部位识别,根据学生就业工作岗位技能需求,增加植物药临方炮制、植物药调剂和植物药方剂及植物成药应用,形成了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
为了体现植物药道地性,该自编教材还增加了常用药用植物的全国产地分布。
经过两年多时间试用,该自编教材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定于2013年3月初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
2课程组教师
课程组教师队伍由当初1人已壮大成11人,全体人员长期扎根教学一线。
11人中,硕士学历6人,本科5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执业中药师3人,执业中医师2人;最大的58岁,最小的27岁,平均年龄42岁。
梯队结构合理,是一支年富力强的教学队伍。
课程组教师的学科背景有生物学和医药学两个方面,包括:
药用植物学、中药学、中医学等,体现了学科多样性,符合课程交叉与整合建设要求。
教学队伍中,担任专科教学时间最短为1年,最长达24年。
在历年督导团和学生考评中,教学成绩均为优秀和良好。
教师队伍牢固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把授课作为一门科学,不断学习探寻新的知识;把授课作为一门艺术,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把授课看为一种责任,对教学、对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授课当为一种磨练,不断克服浮躁心态,提高教学水平。
全体教师具有良好的文化科学素养和奉献精神,团队意识强,协作精神好,每个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长,形成了优势互补。
担任主讲教师治学态度严谨,基础理论功底扎实,在本学科领域有一定知名度,课程建设具有良好的传统。
因此,课程组教师是一支能担当现代职业教学的教师队伍,完全有能力把《植物药识别与应用技术》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好。
3课程实训基地
《植物药识别与应用技术》课程的校内实训基地:
1占地40亩的大型药用植物园(校内实训基地),园区内按药用植物的分类特征以及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分区荫生植物、木本药物、草本药物、藤本药物等,是本课程教学的校内实践基地,2016年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将扩建成省级标准开放性药用植物标本园;2中药真伪鉴别实训室建于2009年,面积约80平方米,2011年对其整体布局作了合理调整及简单装修,现共有药用植物和植物药材及饮片各876种,药材与饮片分别按功效和药用部位两种形式排列,以适应于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学生参观见习,2016年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将扩建成省级标准开放性实训室;3中药调剂实训室建于2012年,面积约80平方米,中药调剂实训室有中药调剂柜、中成药区,为课程的植物药应用相关项目提供很好实训教学,2016年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将扩建成省级标准开放性实训室;中药炮制实训室建于2013年,面积约40平方米,中药炮制实训室有洗药、切药、干燥、炒炙、蒸煮功能,能够承担植物药临方炮制实训,2016年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将扩建成省级标准开放性实训室。
《植物药识别与应用技术》课程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地处铜仁市北郊,周边群山环抱,植被繁茂,学校附近有六龙山森林公园、铜仁东方森林公园、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交通也很便利。
课程组通过多年的连续建设,已在附近山林建立了3处野外实践教学的基地,分别位于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龙山森林公园、铜仁东方森林公园,每个基地的药用植物种类都在400种以上,除了共有的种类外,各基地之间的药用植物种类也各有差异,我们选择了药用植物种类较多且适合行走和观察的线路作为实践教学的行走路线,沿途进行药用植物的识别技能训练,收到了良好效果;2016年利用中药生产开放性实训项目资金在滑石乡白水村建中药百草园,为该课程植物药形态识别提高很好的实训条件。
《植物药识别与应用技术》课程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与贵州省同济堂药业、广东深圳和顺堂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同济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同德药业有限公司、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有限公司、贵州省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恒霸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怀仁药业有限公司、广州五千年医药有限公司、铜仁市人民医院、铜仁市药品检验所等30余家国内知名制药企业和行业及医疗机构搭建了良好稳定的培训、实训与顶岗实习合作平台,为学生实训和顶岗实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
如贵州省同济堂药业淫羊霍原料基地和施秉县(太子参、何首乌、头花蓼)GAP生产基地两处学生生产实习基地,每年都有学生到基地进行实习,熟悉中药生产的GAP车间:
中药规范化种植行业的工作。
铜仁市民族医药疗效奇特深受广大市民信奉,市内50余家中草药店和中草医诊所,为植物药应用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
丰富的校内外实训、实践和实习教学基地为《植物药识别与应用技术》课程实训课开设提供保障。
4课程建设已有建设资料
本课程组还根据课程教学要求,编写了下列教学相关资料:
(1)课程标准:
紧扣中药种植工、中药检验工、中药调剂工生产管理的岗位任职要求来进行的,具体包括植物药及植物药来源识别(含当地野生和种植的中药材种类)、植物药处方炮制(含当地市级中医院中药房经营所涉及的药材饮片种类)、植物药方剂与成药(含执业中医师所开出的处方)、植物成药调剂(含当地药品连锁超市经营的中成药)。
课程标准已在药学、药物制剂技术、药品经营管理专业实施。
(2)教学设计:
将植物药识别技术分解五个教学项目,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任务,充分体现“在识别中应用,在应用中识别”的教学理念,着力提高职业岗位能力。
课程的教学设计已完成,并运行了三年。
(3)授课课件。
授课课件是教学设计的补充,本课题采用了大量植物器官、植物生药、植物药饮片和处方及植物成药大量图片,做到了图文并茂教学效果,师生互动性强。
课程课件已完成,并运行了三年,但还需进一步完善。
(4)案例:
在植物药器官识别项目上增加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植物药的性状,并引入大量市场销售伪劣假冒植物药,突出产地原植物识别的重要性,中药质量必须重源头控制,中药性状识别只是一个补充的方法;在植物药处方、植物药调剂项目上引入病例中药康复案例进行教学,增强本课程实用性和普适性。
特别是病例康复案例在课程教学实施效果非常好,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深入我国大健康产业要求的精髓。
(5)习题:
本课程的习题围绕学生对具体的植物药的某些特征识别和功效处方应用能力的检查这一核心,在题型上基本为问题和植物图片结合,避免抽象的名词解释、文字问答。
另外习题还选用部分中药检验、中药炮制、中药调剂等工种和执业中药师考试题。
(6)实训指导手册。
该手册针对综合实践教学而编写,对实训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项都有说明,并且在需要识别的每种药用植物下面都有供学生观察记录该植物的叶、花、茎等识别特征的的空白处,该实训手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7)学习指南。
概述了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具体介绍了每一情景教学项目任务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
本课程的学习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知识紧密联系,建议学生业余学习这些课程,附有这些课程在线学习的网址。
四、课程建设目标
《植物药识别与应用技术》课程建设应根据行业和企业及医疗机构、我国大健康的需要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的思想。
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1提高学生的植物药质量识别能力,使学生掌握胜任植物药产地质量监控、植物生药识别、植物药临方炮制、植物药方剂与成药、中药调剂等职业岗位的一项主要实践能力,熟练运用“植物药识别与应用技术”进行植物药质量控制与应用。
2增强学生服务于人民健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医德职业素养;
3使学生尽快地适应中药企业和行业及医疗机构的需求、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提供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
4将课程建设成人们平常饮食、保健生活、疾病中药康复需要的课程,让本课程深入到我国大健康产业的精髓,突显治未病养生的理念,为实现全人类的大健康而奋斗。
5根据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目标,结合学校现有条件,计划在一年内建成贵州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并力争创建达到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三、课程建设内容
1校企合作开展课程调研
《植物药识别与应用技术》课程调研是对传统课程的一次改革,本课程的建设应打破以往教师不深入企业,闭门造车的课程建设方式。
课程应当如何建设,中药企业、行业及医疗机构从事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最有发言权。
因此,本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就是要充分听取和采纳他们的意见,只有他们的参与才有可能建成适应企业的职业岗位群需要的课程,才有可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中药人才。
通过与贵州省同济堂药业、广东深圳和顺堂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同济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同德药业有限公司、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有限公司、贵州省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恒霸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怀仁药业有限公司、广州五千年医药有限公司、铜仁市人民医院、铜仁市药品检验所等成员单位合作制定《植物药识别与应用技术》课程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建设方案,校企合作完成《植物药识别与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使课程的知识体系与能力素质体系与中药企业、行业及医疗机构中实际岗位、工作环境完全相同或几乎相似,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走入实际工作岗位不用再培训。
参与本课程建设的教师通过企业挂职锻炼要深入到企业,对中药企业、行业及医疗机构的职业岗位群进行调研、分析,对药学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整理,形成职业岗位(任务分解)调研报告。
2课程标准建设
通过课程开发小组深入中药制药企业、中药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中药房等业务部门一线调研,收集职业岗位工作内容与场景资料,了解职业岗位所需的品德、知识和技能,确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任务等,明确课程的知识点与技能项目。
按课程定位、目标、任务、内容、教学建议、考核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参考文献选用、课程计划与学时分配等要求编制课程标准,经专业建设管理委员会研讨、审核、修订后付诸实施。
3教学设计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中药各岗位的职业资格等级分类,遵循学生能力发展规律,将教学内容分为中药检验工、中药炮制工、中药调剂员。
中药检验工,学习常用中药的性状、来源识别技术;中药炮制工,学习常用中药炮制理论和方法,是植物药识别与应用项目的过度;中药调剂员,学习审方、计价、配方、复核、发药的方法和技能操作。
通过不同工种内容的训练,学生拓宽了视野,提高了综合素质,为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生自己安排时间在多功能教室和实训室,教师定期安排答疑。
教师基于中药检验工、中药炮制工、中药调剂员的工作过程将项目分解为一系列学习性工作任务,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然后教师示教,学生进行验证性实训,主要在实训室完成。
在每个层次的学习中,定期安排学生到中药材市场、中药企业、药品检验所及医疗机构见习、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进一步增强职业能力。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
基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有:
(1)技能竞赛法
在竞赛现场,教师展示常用植物药饮片标本,学生分组扮演质检员进行直观质量检验,教师全程点评,最后评出最佳质检员,有利于培养学生“质量就是生命”的职业素养。
(2)专题讨论法
选择典型内容如植物生药类型,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分析总结,最后由学生代表上讲台汇报介绍,以启发学生多维思考。
(3)归纳总结法
引导学生对植物药的识别都应用“四步骤”识别方法,即:
1.眼看;2.手摸;3.鼻闻;4.口尝(毒性植物药忌),然后归纳总结出该植物药的识别特点。
(4)岗位教学法
课程组以生病学生为案例,到中医诊所请老中医进行免费诊疗购药,和同学们一起对中药处方的饮片进行质量评价,充分展现职业岗位对植物药识别技能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分组教学法
在校内实践基地的教学活动中,主要采取分组教学法。
学生在实践基地进行识别药用植物的技能训练,是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教师主要进行指导。
(6)讲授法
联系生活实际讲授植物药的形态特征、植物生药及饮片性状、植物药功效、植物药配伍。
采用多媒体、板书、图表交替进行,以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布置主观性作业。
(7)演示法
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性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演示法识别植物药性状特征,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8)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学徒法
药店的老药师接纳学生为学徒,培养学生临床识药用药经验,既发挥传统师承教育模式,又融入现代学徒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学习形式为工学结合,学中做、做中学。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对高级职业资格的技能要求,选取学习532种常用中药的识别应用。
为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选取品种复杂中药的综合识别应用技术。
5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1年的努力,使《植物药识别与应用技术》的教师队伍能达到11人。
在职称结构方面,教授达到1-2人,副教授达到2-3人;在学历结构方面,硕士以上学历占50-60%;在年龄结构方面,5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90%左右,从而建设成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强、教学效果好、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其中有若干名教师在某一领域能达市内比较知名的程度。
具体表现在:
(1)、师资队伍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比较合理。
(2)、所有教师都能独立承担响应的教学任务,并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所有教师都能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1年内能有1-3项教学研究课题,公开发表2-4篇教学研究论文,参编或主编全国教材1-2本。
(4)、发挥好校企“两种资源、两支队伍、两个课堂”的作用。
其中,校内专任教师主要负责理论部分教学,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实践教学。
6教学资源库
依据课程建设标准,以中药材生产、中药经营、中药制药、中药治病应用岗位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围绕中药种植、中药检验、中药调剂等教学项目,开发与药品营销一线工作岗位相对接的教学资源库和校本教材。
具体建设教学文献资料、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图片、教学文件、作业练习、典型案例、试题库、考核标准等内容。
7教材建设
依据课程标准,从中药材生产、中药经营、中药制药、中药治病应用岗位过程中中药种植、中药检验、中药炮制、中药调剂的实际情况出发,编写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项目为模块的技术教材,实现“教材与岗位操作规范一体化”。
教学内容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逻辑顺序由易到难编排,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规范性。
编写考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组织,先教学生做,再扩展相关知识,体现教、学、训一体。
文字表述通俗易懂。
8网络资源建设
建设期内,完成教学资源库的上网,并负责网站的维护和教学资源的完善工作,不断改进课程网站,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课程建设年度计划内容及经费预算
根据国家骨干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要求,本课程建设规划的总经费有8.22万元专项经费。
课程建设内容、实施阶段及经费预算见表1。
表1课程建设年度计划内容及经费预算表
序号
项目
单价(万元)
数量
资金(万元)
完成时间
1
课程申报
0.5
1
0.5
2016.07
2
课程调研
0.7000
1
0.7
2016.08
3
课程标准
0.2000
1
0.20
2016.09
4
教材
1.0000
1
1.0
2016.10
5
课件(项目)
0.1000
5
0.5
2016.12
6
课程设计(项目)
0.1000
5
0.5
2017.01
7
习题(项目)
0.1000
5
0.50
2017.02
8
数字库(照片)
0.0010
1000
1.0
2017.03
9
课程教师学术提升
0.2
11
2.2
2017.04
10
课程录像(学时)
0.0700
108
7.56
2017.05
11
网站
1.0
1
1.0
2017.06
合计
15.66
12个月
四学校对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与措施及其落实情况
1、学院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
2004年院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专门研究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关问题,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进行落实,出台了《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关于精品课程建设意见》,依据该意见学院成立了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编制了学院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学院课程建设的重点来抓,力争在2010年建成国家级、省级、院级精品课程体系,并全面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2、学院2004年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后,2005年制定了精品课程奖励办法,并于2008年修订成精品课程奖励和经费资助办法(关于印发《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与奖励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铜职院教字〔2008〕18号),明确院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立项资助经费为5000元、10000元、20000元,获得院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的学院一次性奖励3000元、10000元、30000元。
3、2009年学院对申报教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评选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要求有主持精品课程建设的经历。
4、在年度考核中对各系是否立项各级精品课程建设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硬性规定每年度各系不得少于一门院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
5、学院为满足精品课程建设需要,专门配备专职服务人员和购置专用设备,开通精品课程网站,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良好服务。
6、学院对精品课程建设情况实施过程监控,保证了精品课程建设人员的工作时间、服务质量与建设质量。
7、学院的知识更新工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程、研究生培养工程、教授培养工程、师生进村入户工程、教学团队建设工程等为精品课程建设团队的素质提高提供了保障。
8、学院的教材、专著及论文出版奖励,为精品课程建设教师提供了倾斜政策。
9、2015年学院将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列为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实行层层负责制,并进行5万元的项目建设资助。
五预期效果
1、《植物药识别与应用技术》课程符合省级精品在线课程要求。
2、《植物药识别与应用技术》再版发行。
3、《植物药识别与应用技术》课程教材进入市级以上大健康产业培训教材。
4、《植物药识别与应用技术》课程中医药康复微信群1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品 营销 技术 课程 建设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