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龙腾虎掷稼轩词》教案及练习.docx
- 文档编号:9864268
- 上传时间:2023-02-0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8.17KB
苏教版选修《龙腾虎掷稼轩词》教案及练习.docx
《苏教版选修《龙腾虎掷稼轩词》教案及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选修《龙腾虎掷稼轩词》教案及练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选修《龙腾虎掷稼轩词》教案及练习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辛弃疾(1140~ 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辅使等职。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峣、铅山一带。
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
辛弃疾善诗文,但以词明世。
其《稼轩词》存六百二十余首,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冠两宋。
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稼轩词向来被人称为「英雄之词」。
这些词主要表现了词人以英雄自许,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的壮志豪情。
他时常回忆起少年时突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的英雄事迹。
如《鹧鸪天》上片道「壮岁旌旗涌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騄,汉箭朝飞金仆姑。
」辛词还表现了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愤心情。
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词中通过看吴钩宝剑,拍遍栏杆的典型动作,生动表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心情。
辛弃疾这类「英雄之词」,大都使气岑才而作,情感激昂悲壮,风格沉郁雄放。
此外,辛弃疾也有一些写乡村景物和田园情趣的词: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辛弃疾的词也不乏风格婉约,又寓意深曲的作品。
如《青玉案·元夕》,上片铺叙元宵夜的欢乐场面,下片转写一位幽居自处,不同凡响的女子: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实际上表现词人「自怜幽独」的情怀。
辛弃疾的词成就在“以文为词”,“以文为词”使稼轩词具有以下艺术特色。
1. 悲壮激烈,发扬奋厉的英雄主义色彩
辛词的基调是英雄主义,坚定的抗战决心,炽热的爱国热情,顽强的斗争精神,豪迈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辛弃疾最有价值的优秀歌辞的基调。
他善于创造多种生动的抒情艺术形象,是前代词家所没有的。
这些形象大都体现了上述基调。
抒情主人公具有鲜明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的特色。
如:
《破阵子》中“挑灯看剑”的将军、《水龙吟》中登赏心亭的江南游子。
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廉颇、孙权,刘裕等,可以说也是词人奋发有为、雄姿英发思想性格的体现。
即使是客观景物,也具有活力激情。
词人在描绘自然景物时赋予它们英雄的性格和思想精神,如《沁园春》写山: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2. 豪放而凄美的风格
稼轩词豪放之中蕴含着一种婉丽凄美情致,形成豪放而凄美的风格。
如《永遇乐》(千古江山)、《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摸鱼儿》(更能消)等,悲壮激烈之情,洋溢纸上。
豪放之中,又能沈咽蕴藉,空灵缠绵,深得浑融深厚之妙。
3. 以文为词的形式解放
范开《稼轩词序》:
辛“果何意于歌辞哉,直陶写之具耳。
故其词之为体,如张乐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又如春云浮空,卷舒起灭,随所变态,无非可观。
无它,意不在于作词,而其气之所充,蓄之所发,词自不能不尔也”。
辛词在形式、格律、语言手法上大胆创新:
第一,词换片一般要换景、换意,他不受分片约束,如《破阵子》前九句写军营生活,直贯而下,末句来一大转折,感慨现实。
第二,手法上,有时大量运用典故,有时又纯粹采取白描,不仅能抒情、写景,而且能叙事、议论。
第三,语言上,取径甚广,将六经、楚辞、庄子以及古诗中语句,一齐融化在他的词中。
用韵绝不限制,不讲雕琢,随意抒写、行成一种散文化的歌辞。
如《沁园春》:
“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又喜欢用通俗的民间俗语。
如“快斟呵,载诗未稳,得酒良佳。
”
总之,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水龙吟】是词牌。
词在早先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所配曲调的名称就叫词牌,也叫词调。
后来,词与音乐逐渐疏远,词牌不再表示曲调的名称,而只是限定字数、句数的多少和声律的平仄了。
所以作者往往另加题目。
该词的题目叫《登建康赏心亭》。
赏心亭建于北宋初年,在南京下水城门上,下临秦淮河,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该词是借登临怀古,抒发爱国感情。
辛弃疾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二十六岁上《美芹十论》,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纳。
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
这时,词人已经三十五岁了。
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一首【水龙吟】词,抒写他的爱国热情不被理解、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
另一种说法认为这首词是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辛弃疾三十岁在建康任通判时所作。
上片从登亭所见,写到自己一片报国之心无人理解,表现出胸中难言的悲愤。
词的开头先写登临所见。
“楚天千里清秋”一句,点出登临的地点、环境、季节。
楚天:
指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天空。
这一带战国时期属于楚国管辖,泛指南方。
所以称为楚天。
千里:
形容地域广阔,言其广阔。
秋:
交待登亭的季节是在秋天。
“清秋”的“清”字,一种解释为“天高云淡”,空气明净爽朗,一种解释为萧瑟悲凉,冷落凄清。
取后一种解释比较好。
下句“水随天去秋无际”
水:
指长江水。
水随天去,是说江水滔滔不绝地流淌到天边。
古人经常以流水的连绵不绝比喻忧愁的连绵不断。
此句紧扣“千里”二字来写秋的景象,写出秋季水的清澈,天的高朗,天水相接,水天一色,真是秋天空阔,秋水浩渺。
面对这赏心悦目的景色,本应该心旷神怡,可是词人的心情却是: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
遥岑:
远山,远方的山。
这儿指江淮以北在金人统治下的山河。
目:
远目的目,作动词,看的意思。
玉簪螺髻,都是比喻山峰的形状。
玉簪:
玉做的簪子,是古代妇女绾束头发用的器物,状如没有把柄的剑,这儿比喻山峰尖峭。
螺髻,古代妇女梳理的一种发型,将头发盘旋成田螺形状。
这儿是用来比喻圆形的山岳姿态优美。
这三句词,按照今日的语言习惯来说,应是,“远目遥岑,玉簪螺髻,献愁供恨。
”在赏心亭上纵目眺望,远处错落有致的峰峦,形态优美,像妇女头上螺旋式的发髻和尖细状的玉簪一样。
但这美景只是给词人带来了愁和恨。
词人不说自己的心情不好,而说山的峰峦为自己“献愁供恨”,仿佛峰峦本身就是愁和恨的化身。
“献愁供恨”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意思是沦陷敌手的锦绣山河,犹如美人蒙羞含痛,向自己诉说着心中的愁恨。
这样写,使客观景物带上了主观感色彩,在写景之中,便显示出自己的悲苦心情。
以上几句,从“楚天”写到“遥岑”,由大入小,由远而近。
千里楚天之下,随天而去的秋水之上,是玉簪螺髻似的峰峦,而峰峦为词人“献愁供恨”,所以下面笔锋便转向词人自己,由景及人,由物及我。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是写作者当时的处境。
楼,即赏心亭。
“落日楼头”是说夕阳斜照在赏心亭上。
“断鸿”,失群的孤雁,这里既借雁之哀鸣以渲染环境的凄凉哀怨,也是象征自己飘离失所的身世和孤独寂寞的处境。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是词人自称。
作者在“游子”之前,特别冠上“江南”二字,正是要表达自己孤独无依的处境。
从字面上看,这几句是说自己这个从北方来到江南的游子,黄昏时候站在赏心亭上,看到夕阳下落,听到断鸿鸣叫,不禁感到孤独寂寞,内心十分伤感。
实际上这几句包含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是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
“落日”,点明时间是黄昏,一天将尽,“断鸿”,点明季节是秋天,一年将尽。
两者都写出时不我待,光阴虚度,未能利用少壮年华而大有作为。
同时,词人又以落日隐喻国家形势,半壁江山岌岌可危,又以断鸿暗示自己如失群的孤雁,立志报国而无所依归。
这句本是描写景物,但作者也将“落日”二字暗喻南宋朝廷如日落西山,国势危殆,犹如摇摇欲坠的落日,因而触景生情,黯然中伤神,为国势担忧。
这三句是本词的第二个层次,前两句烘托后一句:
以突出作者“举世独立”的处境。
这种被压抑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是没有人能够理解的,所以接下去就说: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吴钩,春秋时吴国出产的一种钩子,用来挂帐子或宝剑。
但旧时的注家认为吴钩是吴国制造的一种弯形宝刀,后来就把吴钩作为宝刀的代名词。
杜甫有诗说,“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馈赠和观赏吴钩这样的宝刀,表示能凭借宝刀从事征战,杀敌立功,以锋利的吴钩陪衬怀有豪情壮志的少年。
辛弃疾在写给陈亮的《破阵子》词中说“醉里挑灯看剑”,也是这个意思。
这里的“把吴钩看了”,则是从另一角度说自己空有宝刀,却派不上用场,不能为国杀敌立功。
作者描绘了两个具体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
“看了”,当看过、看完讲,实际上包含着看了又看的意思,这是第一个动作。
辛弃疾一遍又一遍地抚看着宝刀,是怜惜“物不尽其用”。
他由物及人,想到自己文韬武略,但无法施展,正如这宝刀被闲置一般。
胸中之苦闷需要发泄,于是,他便“栏杆拍遍”——第二个动作。
拍栏杆即是借以发泄难以诉说的满腔悲愤。
但是,拍遍了栏杆,也还是无人理解自己,如同看罢了吴钩依然无济于事一样。
不仅拍,而且拍遍,可见胸中悲愤之深切、强烈。
然而,可悲的是,昏聩的南宋朝廷无人能够理解作者的这种心情,“无人会,登临意”六字便是辛弃疾为“世无知音”发出的深沉喟叹。
词的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表现爱国忠心无人理解的痛苦,侧重于写景,兼写由景物引起无穷的思绪。
但“登临意”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明说,于是词的下片就扣着“登临意”三字去展开抒情和议论。
下片是具体申说“无人会”的“登临意”,二十句,用了三个典故,分四层意思。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
”是第一层意思,这两句照应上片的“江南游子”一句,用了西晋张翰思乡的典故。
季鹰是张翰的字。
张翰是吴地人,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的莼菜羹,鲈鱼鲙,于是辞官归家。
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家乡的美味让人思念,但现在南北分裂,尽管秋风起了,自己思乡心切,却是有家难归。
辛弃疾用此典同张季鹰比较,“季鹰归未?
”是用提问语气,既呼应了前面的“游子”,抒发了深挚的乡思,又呼应了“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表明了对异族入侵的仇恨和复国报仇的愿望,同时也暗中流露出对南宋朝廷不思复国的激愤。
何况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自己的抱负是要为国立功,不要学张翰辞官回乡!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也是用了一个典故。
东汉末年,有个人叫许汜,去拜访陈登。
陈登胸怀豪气,喜欢交结英雄,而许汜见面时,谈的却都是“求田问舍”(买地买房子)的琐屑小事。
陈登看不起他,晚上睡觉时,自己睡在大床上,叫许汜睡在下床。
许汜很不满,后来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刘备。
刘备听了后说:
“当今天下大乱的时候,你应该忧国忧民,以天下大事为己任,而你却求田问舍。
要是碰上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上,叫你睡在地下。
”“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之辞。
这三句字面上的意思是,自己如果像许汜那样求田问舍,恐怕应该没脸去见刘备那样才气盖世的英雄。
辛弃疾用此典是进一步申明自己回家乡,既不是像张季鹰为了吃鲈鱼,也不像许汜是为了求田问舍,他看不起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
这又与上片的“把吴钩看了”一句照应,表明词人自己胸怀壮志,不做许汜那样不关心国事的人。
可是词人虽有壮志,却也只能虚度年华。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这是第三层意思。
流年:
流逝的年华。
风雨:
指风雨飘摇的国家形势。
“树犹如此”又是用了一个典故。
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征西大将军桓温北伐,经过金城,看到自己过去种下的柳树已长到十围粗了,感到年华流逝太快,于是慨然叹息“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后来庾信写《枯树赋》时把“木犹如此”改为“树犹如此”。
辛弃疾这三句词的意思是说,我担忧的是,时光在无情地流逝,而国势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自己的雄心壮志无法实现,眼看年龄却一年一年地老大了。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三句词,不仅是这首《水龙吟》的主题思想,也是辛弃疾下半生的境遇及其思想的高度概括。
词人用这个典故的意思是说,大好时光已经白白地虚度了,北伐抗金的愿望不能实现,而又经常处于不得意的境遇之中。
忧愁风雨,是形容处境艰难。
从“休说鲈鱼堪鲙”到“树犹如此”,词人写他痛心于天下多难、南北分裂,鄙薄“求田问舍”的个人打算,希望为统一祖国做出一番事业,然而却只能在“忧愁风雨”中叹息岁月易逝、宏图难展,这就是“登临意”的核心内容。
这样的“登临意”,在投降派当权的时候确实是不能被人理解的,所以词的最后说: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是第四层意思。
倩,即请的意思。
红巾翠袖,代指美人。
揾,是擦拭的意思。
这三句是说,多情的美女或许还能同情自己,为自己擦去悲愤难忍的英雄之泪,然而这样的美女也无人去为自己呼唤前来。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是反问、双重否定,是说没有人来“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抱负成虚,自伤不已,不禁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连个给自己擦泪的人也没有。
作者悲叹时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
俗话说: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英雄而至落泪,可见伤心已极。
“英雄泪”三个字,把上片所写“落日”之景,“断鸿”之声、“遥岑”之“献愁供恨”、吴钩之“看了”、栏杆之“拍遍”,总收一笔。
这“英雄泪”,不是辛弃疾个人的,可以说是代表了当时一切爱国志士经历“忧愁风雨”的共同哀恸。
南宋朝廷中容不得爱国志士,他们就感到知音难觅。
即使有“红巾翠袖”,可以为自己一洒同情之泪,而这风尘中的知音却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啊!
这几句,从结构或词的脉络来说,是呼应上片“无人会,登临意”,收束全篇,更深入一步地表达沉痛而悲愤的感情。
作为时代的歌手,辛弃疾在作品中表现了当时重大的抗战、爱国主题。
他喊出了当时人民群众普遍的抗战要求,抒发了他们的强烈的爱国感情。
抗战与爱国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因为爱国就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不容许有外来侵略,有侵略就要奋起抗战,而抗战的实际斗争,斗争中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则是爱国思想感情的具体体现。
可以说,坚定的抗战决心,强烈的爱国热情,顽强的斗争精神,豪迈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辛弃疾最有价值的优秀词的基调。
他善于创造多种生动的抒情艺术形象,这是前代词家所没有的。
这些形象,大都体现了上述基调。
像该词中那个登赏心亭的“游子”——抒情主人公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的特色就十分鲜明突出。
全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
虽然出语沉痛悲愤,但整首词的基调还是激昂慷慨的,表现出辛词豪放的风格特色。
这首词贴切地运用了几个典故,使得词的内容更丰富,含意更深刻,含蓄而深沉地表现了词人的痛苦心情。
全词充满难言之隐,把充塞宇宙的抑郁不平之气,蟠屈在二十多句歌词之中。
这与苏轼词的“横放杰出”的风格不同,显得更为深沉,正如清代人谭献所说,是“潜气内转”,具有沉郁顿挫的特点。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青玉案:
词牌名。
花千树:
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繁花齐开。
宝马雕车:
指观灯的贵族豪门的华丽车马。
凤箫:
《神仙传》载,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箫作凤鸣声,引来了凤。
故称箫为凤箫。
玉壶:
比喻月亮。
蛾儿雪柳:
元宵节妇女头上戴的装饰物。
阑珊:
零落。
元夕:
阴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这日晚上称元夕,亦称元宵,元夜。
我国古代有元夕观灯的风俗。
玉壶:
指月亮。
鱼龙舞:
指舞鱼灯、龙灯之类。
这是一首别有寄托的词作。
词人假借对一位厌恶热闹、自甘寂寞的女子的寻求,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志向和情怀。
梁启超《艺蘅馆胡词选》云:
“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其体会是可信的。
词的上片,极写元夕灯火辉煌、歌舞繁盛的热闹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前一句写灯,后一句写焰火。
上元之夜,满城灯火,就像一夜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繁花,满天的焰火明灭,又像是春风把满天星斗吹落。
真是一片灯的海洋,焰火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
“花千树”、“星如雨”,不仅写出了灯火之盛、之美,而且也给人热闹非凡的感觉,渲染出了节日的热烈气氛。
“宝马雕车香满路”,是写游人之盛。
但这里主要还是为了渲染气氛,所以,作者并没有对游人作具体描绘,只是从整体印象上概括地勾勒了一笔。
然而,游人如织、仕女如云的景象却已跃然纸上;最后三句描绘歌舞之乐。
节日的夜晚,一片狂欢景象,到处是笙箫齐鸣,到处是彩灯飞舞,人们在忘情地欢乐着,“一夜鱼龙舞”,写出了人们彻夜狂欢的情景。
下片写寻觅意中人的过程。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观灯看花”的妇女,头上戴着“蛾儿”、“雪柳”、“黄金缕”等装饰品,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整整齐齐,漂漂亮亮。
她们一路笑语,带着幽香,从词人眼前走过,这里作者具体地描写了观灯的游人,也是对上片“宝马雕车香满路”描写的一个补充,同时,一个“去”字也暗传出对意中人的寻觅。
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中,他寻找着,辨认着,一个个少女美妇从他眼前过去了,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是他要寻找的。
那么他所要寻找的意中人在哪里呢?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经过千百次的寻觅,终于在灯火冷落的地方发现了她。
人们都在尽情地狂欢,陶醉在热闹场景中,可是她却在热闹圈外;独自站在“灯火阑珊处”,充分显示了“那人”的与众不同和孤高。
“众里寻他千XX”极写寻觅之苦,而“蓦然”二字则写出了发现意中人后的惊喜之情。
这里作者以含蓄的语言,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活动。
这首词先用大量笔墨渲染了元夕的热闹景象,最后突然把笔锋一转,以冷清作结,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
这种对比,不仅造成了境界上的强烈反差,深化了全词的意境,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强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灯火写得愈热闹,则愈显“那人”的孤高,人写得愈忘情,愈见“那人”的不同流俗。
全词就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手法,反衬出了一个自甘寂寞、独立不移、性格孤介的女性形象。
作者写这样一个不肯随波逐流、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是有所寄托的。
辛弃疾力主抗战,屡受排挤,但他矢志不移,宁可过寂寞的闲居生活,也不肯与投降派同流合污,这首词是他这种思想的艺术反映。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历来也为人传诵。
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这三句也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经过三境界的第三境,并以此作比喻,对做学问、做人、成事业者,在经历了第一境界和第二境界之后,才能有所发现,自己所追寻的东西往往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没想到的地方出现。
《元夕》在“比兴”的运用上,很有其独到之处。
前人运用“比兴”,多是在抒情之中,或者记叙描写之中,以词的某一部分为兴辞。
如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写的是作者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当时他正在贬谪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显然是有寓意的,含有不计较地位得失,经得起挫折的暗示,表现了一种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这句词中的“雨”,暗喻着人生的升沉、坎坷,已经超出了自然雨的含义。
但这还只是取全篇中的一部分作为“比兴”的寄托物。
《青玉案·元夕》则是以整首词所构成的完整形象来暗含作者的寄托,从元夕盛况的描写,到“那人”的出现,句句写的是元夕寻人,形象本身是很完整的。
作者从中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稼轩的细腻在此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却又非同一般的婉约柔美,在其中更可看出词人历经千辛万苦所领悟的人生真谛及词人与生俱来的豁达与豪情。
稼轩的词令人震撼。
我想每一位经历磨难与苦痛的人读到“众里寻他千XX”之时,无不产生心灵的强烈共振,好个“千XX”!
当低吟至“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时,也许会潸然泪下:
它是人生境界的升华,积蓄已久后感情的彻底大爆发!
千古佳句不外如是,它会让你品味到时间的历史和心灵的震颤。
【模拟试题】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开拓(tuò) 鹧(zhè)鸪 揾(yūn) 玉簪(zān)
B. 年笺(jiān) 蓦(mù)然 不屑(xiè) 堪鲙(kuài)
C. 汴(biàn)京 骚(sāo)扰 阑珊(shān) 阻挠(náo)
D. 揩(kāi)拭 参(cēn)差 渲(xiàn)染 对峙(shì)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竞赛 典籍 一副对联 光怪陆离
B. 震动 概括 委屈求全 亦庄亦谐
C. 渲泄 塑造 人才荟萃 振袭发聩
D. 皎洁 风翼 寥若辰星 乔装打扮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由于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为“长短句”。
B.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C. 我国古代的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
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D.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指农历八月十五之夜,也称中秋节。
4. 对下面元稹的《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 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 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C. 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菊花的高洁气质。
D. 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二、精段阅读
(一)阅读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见课本),回答下面的问题。
5. 词中作者笔下的“那人”是怎样的形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龙腾虎掷稼轩词 苏教版 选修 龙腾虎掷 稼轩词 教案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