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的观点摘编.docx
- 文档编号:9856611
- 上传时间:2023-02-07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40.01KB
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的观点摘编.docx
《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的观点摘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的观点摘编.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的观点摘编
专家、媒体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观点摘编
央行:
将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2010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发表了题为《价格总水平稳定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署名文章。
盛松成在文中表示,2004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直至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将利率定价权更多地赋予金融机构。
目前贷款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已由市场供求决定,同业拆借利率、回购利率及债券、理财产品、信托计划的收益率也已经放开。
盛松成建议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
在贷款利率基本由市场决定的情况下,可允许存款利率向上浮动一定幅度。
存款利率上浮可首先在具备了财务硬约束条件的金融机构中试点,逐步将加息预期转变为市场定价。
这样既有助于改变负利率状态,抑制通货膨胀,又能有效推进利率市场化,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对于如何推进存款利率上浮试点,盛松成在文中提到:
“可首先在具备了财务硬约束条件的金融机构中试点”。
然而,究竟何类银行具有财务硬约束?
巴曙松指出,在多数银行存款不能上浮的情况下,试点银行只要做出一定幅度的上浮,就可能很容易吸收到低成本(相对于同一类型的存款)、相对稳定一些的存款。
从这一点上讲,选择风险控制能力较强、定价水平较高的中小银行是央行选择试点银行的必然选择。
巴曙松认为,按照目前的推演,市场化程度较高、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产权约束强的股份制银行可能是第一步的首选。
从影响范围看,在经济发达地区经营水平较高、管理素质较强的城商行也可能被选择。
(资料来源:
新华网)
央行:
存款保险制度推出时机基本成熟
利率市场化突然加速之后,存款保险制度的迫切性陡然增大。
日前,人民银行在其发布的《2012年金融稳定报告》中称,目前我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与此同时,上述报告还称,2012年央行还将探索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有效途径。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尤其是利率市场化以后,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银行业经营和存款人将面临很大的风险。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似乎跑在存款保险制度之前。
过去的一个多月内,央行连续两次放宽存贷款基准利率浮动范围,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存款利率浮动范围的扩大,已使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感受到了压力。
”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尽管目前这种程度的浮动,尚不至于给银行业造成致命冲击,但从长远看,金融体系需要有一个银行的市场退出机制,需要存款保险制度。
法国巴黎银行亚洲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也表示,从必要性角度讲,存款保险制度毫无疑问是需要的。
央行:
存款保险制度已基本形成一致意见
2012年,在利率市场化突然加速的同时,央行也加快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步伐。
全国人大代表、富润控股集团董事长赵林中在十一届人大提交的《关于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建议》中称,中国应该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有媒体报道称,央行在针对该建议的答复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表示,将推进该制度的尽快建立,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等金融关键领域改革创造条件,同时会根据改革所需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度,对包括继续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等在内的改革方式和路径进行研究论证,并有规划、有步骤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具体方案正在研究
央行在《意见》中指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明确金融机构经营失败时存款人保护和损失分担机制,是推行利率市场化的前提和配套措施。
目前,人民银行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我国建立和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方案,包括研究出台存款保险制度与利率市场化改革协调推进问题。
此外,央行还表示,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各有关部门已就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各个主要方面,包括覆盖范围、赔付限额、保险保率、存款保险基金的管理运用、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等基本形成一致意见。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工作,抓紧研究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方案。
据了解,2012年7月中旬,央行相关负责人在发布《2012年金融稳定报告》时曾表示,我国目前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然而,部分银行人士对此有一定担忧。
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存款保险必定会涉及到保费,而保费对银行的冲击目前无法判断。
表面上,保费的高低与风险的大小密切相关。
大银行风险小,而小银行的风险大。
倘若采取差别化费率,那么将挤压小银行的生存空间。
由于目前国内利率市场化仍在一定的范围内,所以统一的费率标准可能更符合银行业实际情况。
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或扩大
央行在2012年6月和7月两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允许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浮10%。
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浮,这不仅增强了储户的自主选择权,也扩大了金融机构自主定价空间,使其主动负债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央行还表示,由于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以及其他市场利率均存在内在联动关系,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对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所产生的影响相对其他价格更加广泛而深刻,完全放开的条件也相对较高,需要金融机构财务硬约束、定价能力、市场竞争环境、央行调控体系以及普通存款者保护机制等条件相对完善,并与其他要素价格改革等经济金融改革协调推进。
下一步,央行会根据改革所需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度,对包括继续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等在内的改革方式和路径进行研究论证,并有规划、有步骤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央行在《意见》中还表示,利率市场化不仅需要逐步放开利率管制,更需通过公平理性的竞争形成均衡的市场利率,以发挥利率杠杆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而财务约束状况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无法展开公开竞争。
为此,正在研究论证优先赋予符合财务硬约束条件和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合格金融机构更多市场定价权,同时考虑以适当方式对财务软约束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行必要限制,以避免其进行非理性的价格竞争,从而确保其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稳定。
(资料来源:
新浪财经)
周小川:
推进利率市场化需要综合配套改革和完善监管政策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明确提出:
“要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不少金融专家和业内人士普遍预计,“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将放开,符合有关条件如有财务硬约束的银行机构将获得存贷款等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完全定价权。
国内外的金融实践表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其一个直接的结果是将使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收窄,使银行依靠贷款增长的利息收入和净利润下降。
因此,从2011年起开始加快的利率市场化进程,这将给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风险定价、持续盈利能力等带来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对一些资本资金实力有限、风险定价能力不高、金融创新能力不强的中小银行带来生存压力。
有金融专家认为,利率市场化不能简单地看作存贷款利率的自由浮动,其本质上是金融领域一场极其重大的整体性变革,涉及到宏观审慎管理、金融监管、银行公司治理、市场竞争淘汰机制、存款人利益保护和金融创新制度安排等多个方面。
宏观审慎管理、金融监管政策作为改革的必要配套措施,在保障商业银行持续安全稳健良性发展方面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二五”期间,金融监管当局将要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公平的金融市场竞争环境,在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同时,弱化微观层面的行政干预,强化市场主体的独立自主性。
为使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进,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发挥着跨周期的逆风向调节功能,对保持金融体系稳健性,增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在政策工具选择上,要积极发挥金融机构最低资本要求和资本缓冲的逆周期调节作用,采取更为稳健的拨备方法,增强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平滑跨周期的贷款投放和经济波动。
在跨机构监管上,要考虑不同机构间相互影响导致的系统性风险,通过加强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监管、改进对交易对手的风险计量和控制等来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为使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进,需要继续改革和完善银行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参与主体的优胜劣汰机制。
国有大型上市银行还要继续改革和完善银行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建立起经得起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财务硬约束机制,真正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发展。
对于其他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大潮中因经营不善而倒闭的,应当通过优胜劣汰机制而淘汰出局。
金融监管当局应当按照一定的监管标准或财务指标将那些具备硬约束的金融机构培养成为竞争性市场的定价主体,而将财务软约束、“病号型”或“重病型”的机构逐渐排除出市场之外。
为使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进,需要建立健全金融机构自律性竞争秩序。
在金融监管中各金融机构既是监管的对象,也是基础性监管的自律主体。
金融监管不能单纯依赖监管当局,而应将重点放在金融机构有效的内控制度建设上,其能在较大程度上管理正常的价格竞争区间。
在正常的金融监管之外,其对制约金融机构恶性竞争、交叉补贴等违规行为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为使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进,应当深化金融改革,尽快建立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
利率市场化的大潮不可避免地将那些没有财务硬约束、不思创新转型的“重病型”机构打翻于大海中,这就需要对广大存款人的利益进行保护。
为此,我们要借鉴国际上成熟的存款保险制度及经验,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以保护存款人的合法利益。
为使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进,应当积极推动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转变银行发展方式和盈利模式。
为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严峻挑战,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来加快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盈利模式的转变,降低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例,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例,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持续发展方式和盈利模式,这是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治本之策,也是监管部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目标。
为此,监管当局应放松对商业银行创新的管制,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综合经营和开展多元化业务,同时处理好金融创新与监管创新的关系,既满足商业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需要,又有效控制金融创新过度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
(资料来源:
和讯网)
巴曙松: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利率市场化会有明显推进,这或许意味利率市场化试点酝酿启动,具体推进策略预计会是“先试点,再推进”的方案。
在他看来,可能的情况是,先选取1-2家银行以及一定范围的企业,进行利率市场化试点,观察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然后再向前推进。
但是,整个过程将循序渐进。
巴曙松表示,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完全的利率市场化预计仍然需要时间,并取决于对试点情况的观察和评估。
如果通过利率的市场化可以引导商业银行转向有定价能力的中小企业领域,则同样可以促使商业银行保持较高的利差水平,同时也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较之原来集中在大客户的贷款业务模式,银行的实际贷款利率还有可能上升。
同时,同样也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也可能在中国当前商业银行业务同质化程度较高的条件下,银行之间容易出现过度竞争,一旦存款上限、贷款下限全面放开,同质化的竞争可能导致实际贷款利率的下浮和存款利率的上浮,银行的利差短期内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压力,最终可能导致部分定价能力差的银行受到显著冲击,乃至面临退出的风险。
巴曙松预计“十二五”期间利率市场化的可能图景是:
第一,大力推动非金融企业债务工具的发行及其利率的市场化,继续扩大市场化定价的直接融资的比重;第二,推出存款保险制度,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机构;第三,选择合适的金融机构进行试点,并将试点影响范围限制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最后,在对试点经验总结后,择机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
(资料来源:
新华网)
连平: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之路
从2004、2005年商业银行提出战略转型以来,有些银行取得了明显的成功,还有一部分银行由于种种原因转型不太顺利。
利率市场化给转型中的中国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银行要转型,理念很重要。
银行如何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从主要获取利差的经营模式中转型,向新的领域进发,其中涉及许多理念问题,如果没理念的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会不断阻碍银行转型的发展。
其次涉及到银行内部的体制和机制,在银行上市后,银行内部的体制机制如何能像一个真正的上市公司、朝着现代商业银行转变,对于很多银行是巨大的挑战。
战略转型首先需要解放思想
首先,还是要解放思想,现在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脱媒的趋势、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监管的趋严都会对银行未来的经营产生压力,以往的经营模式在新的形势下是很难获得成功的,这首先要在理念上有所突破。
其次,战略目标明确之后,必须要有非常具体的实施路线图。
树立战略目标不难,但要保证实施难度很大。
因此实施转型有必要制定未来3年或5年的执行方案,一以贯之地加以推进;每年都审视实施的效果,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评估,根据形势的变化对未来的目标做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目标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第三,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以往的体制长期以来已经在内部形成了各方可以接受的框架,现在要进行调整,必然会引来利益和风险承担的调整,这些都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加以推进。
银行需要的是更加商业化、市场化的体制机制,从而才能真正地实现转型目标。
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要保证资源能够持续不断地流入转型业务领域,比如零售银行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这样才能促使转型领域的业务得到不断的发展。
此外,还需要内部考核体系、薪酬体系等机制要更加明确地向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方向转变。
业务转型要抓关键
当前,金融脱媒仍在进一步深化发展。
随着债务融资标准的进一步放宽,一些大的企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需求明显减弱;但另一方面银行的供给也发生变化,监管部门在准入方面有所放松,准许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朗了。
对于银行业来说,在脱媒导致贷款需求减弱的同时,准入的放松会使得贷款的供给相应增加,从而推动银行业的竞争。
面对利率市场化趋势,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应重点抓好两个方面:
一是客户结构的转变。
现在中国的银行业对小微企业信贷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但为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的贷款在整个贷款中所占的比重仍然非常小。
银行未来有必要也有条件促使客户结构发生改变。
如果大客户的占比减少,中小客户占比增加,有助于银行稳定收入和成本。
相对于大客户,商业银行在中小客户方面的定价往往更有发言权,这能够比较有利于维持一定程度的利差。
同时,大客户的营销成本比较高,而营销零售客户的成本相对较低,提高中小客户的比例也有利于降低营销成本。
二是新兴业务的开拓。
未来发展投行业务、零售业务、资本市场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转型业务非常重要。
商业银行有很大一部分资金在货币市场中操作,这在国外比较成熟的商业银行中是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未来投行业务也将获得长足发展的空间。
银行业在未来要在创新领域业务中进一步发展,从而获得新的蓝海。
此外,有条件的银行还应加大开展综合经营,促进集团收益多元化,当然这难以成为大多数银行的选择。
(资料来源:
《城商行观察》)
专家、媒体关于金融脱媒的观点摘编
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什么是金融脱媒?
近年来,新的货币基金组织的出现和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融资能力的迅速增长削弱了银行等存款机构吸引存款、投放资金的能力,传统意义上的银行媒介作用被弱化,银行在投融资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出现一些“脱媒”迹象。
金融脱媒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首先,其资金来源的总量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同时其负债结构也将呈现出短期化趋势。
其次,随着优质客户的不断分流,商业银行要想增加贷款,就必须加大对风险相对较大的中小企业贷款的投入力度,这就对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定价和信用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在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传统的优质大企业客户贷款将被资本市场迅速分流,大中型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逐渐减弱。
金融脱媒也给商业银行转型带来重大机遇
首先,同业存款、企业机构大额存款业务面临发展机遇,特别是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的增长与资本市场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资本市场发展越快,同业存款的增长也越迅速,规模越可观。
其次,融资融券、证券质押贷款等支持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新型融资业务将获得发展契机。
此外,根据投资者在交易中对流动性和资金的需求,银行将有机会延伸其传统信贷业务优势,为企业收购兼并、企业和券商承销业务、基金公司融资、机构的新股申购业务等提供过桥贷款等其他融资服务。
第三,在传统信贷业务被直接融资所替代的同时,金融脱媒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资产业务,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提供了广阔空间,改变商业银行依赖传统存贷业务的经营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业务转型。
第四,面对资本市场发展和投资渠道日渐丰富的全新经营环境,商业银行在利用传统网点吸收存款和继续发展传统信贷业务的同时,可以通过金融债券、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手段满足大规模融资需求,优化资金来源结构,改变高度依靠存款支持业务发展的现状。
在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之策
一是加快调整经营模式,着力解决好体制机制和人力资源两大关键问题。
商业银行要成功应对金融脱媒,关键是在体制机制和人力资源两方面采取实质性的举措,一方面,应实施经营体制的创新,从以“部门银行”为主向“流程银行”转型,实现高效运营服务与有机管理风险的统一,另一方面,应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行政级别导向型向战略导向、业绩导向和技术导向型的转型,特别是要迅速适应证券市场变化,大量引进资本市场人才是必由之路。
二是调整现有客户结构,大力发展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
目前,中资银行的信贷集中度相对较高,一旦大企业信贷市场萎缩,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将发生很大变化。
从国际经验看,最终信贷市场将集中在中小企业和个人零售客户,而不是现在的大企业。
我们将来的信贷业务要逐步压缩到中小企业和零售客户;而对大企业的服务,将来应发展以投行、企业风险管理业务为核心的固有业务。
纵观国内竞争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适时调整战略发展定位,把握最佳调整阶段和发展时机,进入高贡献度的个人金融业务领域,实现个人金融业务突破性发展是国内商业银行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是推进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产品创新。
长期以来,国内银行主要依靠贷款拉动经营规模的扩张,属于一种典型的外延粗放型、高资本消耗、高风险积累的发展模式。
近年来,银行传统发展模式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一是金融脱媒趋势加快,优质企业的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银行间竞争激烈,客户选择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的余地大大增强;二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差空间收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严峻挑战。
虽然中国已有工行、中行、建行三大银行的市值进入世界十大银行的行列,但是盈利能力总体还是比较低的。
盈利能力低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产品,特别是非利息收入产品;产品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是今天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从对客户群体的粗浅分析提供无差异产品,转到精细分析提供差异化产品,是中国银行业未来业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首先,重点开展零售银行业务,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
拓展零售银行业务不仅是应对脱媒的手段,而且也是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次,面对金融脱媒给公司业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商业银行要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扩大非利息收入占比。
第三,积极开拓网络银行业务,应对非金融机构竞争。
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营业网点很难应对电子金融带来的挑战,只有积极发展网络银行业务,才能应对无处不在的电子网络。
第四,要积极创新,强化管理、巩固传统商业银行业务。
(资料来源:
《城商行观察》)
夏令武:
银行业回归合理角色
中国的金融脱媒问题有其特殊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金融业以银行业为主导,银行业总资产占金融业总资产99%以上,银行业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总量的90%以上,这种不均衡的结构,既不利于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提高了金融服务交易的成本,也会增加经济发展对该行业的依赖性,从而增加经济发展的系统性风险。
进入21世纪后,这一状况在不断改善。
2002年年末,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91.9%,2003年年末这一比例下降到81.1%,到2011年进一步下降到58.2%。
相应地,企业债券与股票融资比例由2002年末的近5%上升到2011年末的14%。
也就是说,过去近十年来,我国金融业间接融资占比在不断下降,直接融资占比在不断上升。
大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金融脱媒”。
所谓金融脱媒,简单来说,就是指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直接见面,脱离了贷款机构这一中间媒介。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信贷业务是银行的传统功能。
一谈到金融脱媒,总是感到为商业银行忧心。
但是从中国当前的情况来看,银行业的角色是偏重的。
所以,尽管近几年这种比例一直在下降,但银行的重要性并没有减弱。
因此可以说,我国当前发生的金融脱媒,实际上是银行向一个合理的角色回归,应该说这是一个合理的现象。
金融脱媒将推动银行业传统功能的转变。
国外的金融脱媒,例如美国是随着上世纪70年代金融自由化的潮流产生的。
但回头再看会发现,美国银行业并没有因此而消亡,仍然在不断发展,在国际银行业中一直保持了实力最强的地位。
金融脱媒的演化,实际上是银行功能的演化过程。
回到中国银行业,无论是大银行、中型银行,还是小型银行,已经感受到了金融脱媒的压力。
2010年,我国债券发行量达9.7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20.5%。
我国金融脱媒现象近年来呈加速趋势。
无论是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对长期依赖利差盈利模式的银行来说,金融脱媒加剧的影响确实非同小可,尤其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的情况下。
为此,银行业一方面要顺应时代要求,加快业务转型,调整业务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为大型客户、零售客户提供更加量身定制的服务。
目前,中国仍处在一种较为严格的金融监管状态之下。
金融脱媒是银行功能减弱和直接融资渠道功能增强的过程,直接关系到金融监管机制。
银行、证券、保险三类机构中,从管理能力、风险意识和对金融创新的把握来看,银行要更成熟些。
因此,在当前对金融脱媒存在较强的政策引导的情况下,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格局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应充分考虑监管政策的协调性。
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是否仍然要遵循西方银行的分业——脱媒——综合经营的老路,值得认真研究。
当前形势下,对金融脱媒应统筹兼顾,谨慎引导。
(资料来源:
中国金融智库)
樊志刚:
金融脱媒本身值得积极肯定
金融脱媒主要和银行有关系,涉及到宏观、监管等多个方面。
脱媒是金融功能在不同主体之间的重新划分,总体上来讲,金融脱媒应该说是值得肯定的。
首先,这符合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
最早的时候,银行业一家独大。
金融脱媒意味着金融功能在不同的机构间重新划分,这也是改革的必然结果。
其次,过去大家对金融的需求非常简单,就是简单的存、贷、汇等。
后来,消费者对金融的需求越来越复杂,仅仅靠银行本身,显然难以充分地满足这些需求。
第三,金融脱媒也是中国监管模式本身的一种必然趋势。
实际上,银行一开始是可以从事证券、信托等一系列金融业务。
但是从1993年治理整顿以后,银行开始一心一意做商业银行业务。
现在的金融脱媒不仅仅是简单的功能重新划分,甚至涉及冲击了银行的很多传统业务。
在资金配置效率方面,银行业存在不少劣势,但在中国当前这样一个资金配置格局中,银行还是最有效的。
从宏观上看,金融脱媒本身值得积极肯定,可以减轻银行所承担的巨大金融风险。
但不要人为地、过于热衷地推动金融脱媒过程。
目前脱媒主要是大企业对银行依赖有所下降,但是大量的中小企业仍然对银行资金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
银行应对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 互联网 观点 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