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日常规.docx
- 文档编号:9836516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18KB
如何培养一日常规.docx
《如何培养一日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一日常规.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培养一日常规
集团文件版本号:
(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如何培养一日常规
一日常规
“现代教育倡导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那么我们还要对孩子提常规要求吗?
”现在很多教师都对“管”还是“不管”感觉两难。
那么什么才是幼儿园常规呢?
一、什么是“常规”
很多学者对常规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有的认为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
也有将“常规”视为规定,具体包括三方面含义:
(1)遵守各种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
(2)遵守一日生活各环节具体制度的规定;(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
还有的认为,常规是指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规则,具体是指幼儿园对于幼儿什么时候应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遵守什么要求,那些事情应该做,那些事情不应该做,活动要采取什么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生活常规,并坚持执行。
常规是保证幼儿园一切活动顺利开展所必须的规定,良好的常规既要给幼儿自主活动的空间,又要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
给幼儿自助活动的空间,不是让他们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规范性的要求也不是统一死板的指令。
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幼儿在安全有序、自然、自主的状态下进行活动,使幼儿逐渐理解并愿意遵守集体的规则。
幼儿园常规包括:
生活常规、游戏常规、学习常规。
二、幼儿园为什么要有“常规”
幼儿园为了保证各项活动有序地开展,需要制定必要的常规来保证各种活动的顺利进行。
但是“常规”不是要“捆住”幼儿的手脚,来让他安静、听话,而是帮助幼儿在活动中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互不干扰,做事有序。
幼儿园班级常规的意义:
1、保证幼儿的安全
保证幼儿生命安全是幼教工作的首要任务。
而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探索,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欠佳。
建立必要的常规能帮助幼儿了解哪些行为是有危险的,怎么做能保证安全,从而提高对危险的预见性。
2、建立良好的班级活动秩序
良好的班级活动秩序有助于形成和谐、温馨的心理氛围,使幼儿感到轻松、快乐;同时,它也是保证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
3、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习惯伴随人的一生,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儿童期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常规培养各环节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能对幼儿的正确行为加以强化,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4、促进幼儿自律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自律品质的最佳时期。
幼儿情感、行为的冲动性强,自制力差,建立良好的常规能帮助幼儿逐渐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适应集体的要求,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三、培养常规应注意的问题:
1、要建立平等师幼关系,发挥幼儿主体性
在常规培养中,教师应该把幼儿及其发展摆在首要位置。
不能把“控制幼儿”当做目的。
教师应从“领导者”、“指挥者”的位置走下来,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从而调动其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尤其对于中大班幼儿,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或体验班级生活中的烦恼、安全隐患,与幼儿一起想办法制定规则,并让幼儿参与到规则行为的评价中来。
2、教师间要协同一致,形成合力。
让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是一种行为塑造艺术。
规则是要反复强化,最终才能转化为幼儿的习惯。
因此,常规教育中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如果同班教师缺少沟通,就会造成常规不统一,影响幼儿的规则内化,使常规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还会使幼儿养成不良习惯。
因此,常规培养不能是某位教师孤军奋战,需要教师间统一常规要求,形成教育合力。
3、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更要身教
在常规教育中,注意言传身教,言传是让幼儿明白规则是什么,身教使幼儿有可以模仿的好榜样。
有的教师重言传轻身教,对幼儿提出的要求,教师自身要首先做到,才会拉近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促使幼儿将教师作为榜样,不断进步。
只有周而复始、循序渐进,才能建立稳固的班级常规。
5、尊重年龄特点,方法要适宜
在培养幼儿的常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各年龄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多种方法,这样常规教育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饮水时,小班教师和幼儿玩“干杯”游戏,而中大班教师则引导幼儿讨论喝水少对身体的危害,师幼共同设计“多喝水,更健康”的班级环境。
四、培养常规的基本方法
教师要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
1、树立榜样激励法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爱模仿”的年龄特点,强化某些幼儿的正确行为,激励其他幼儿以此为榜样,从而教育影响幼儿的一种方法。
例如:
今天我要表扬准时来园的小朋友,从而激励其他幼儿以那些准时来园的,和没有准时来园的小朋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幼儿更是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榜样还可以是父母、老师,以及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等。
2、巧言妙语引导法
巧言妙语引导法是指教师利用生动形象、幽默有趣的语言,引导幼儿理解常规,遵守常规的方法。
如:
培养小班幼儿饮水常规时,教师发现幼儿不爱喝白开水,于是便将喝水说成:
“小汽车要加油喽,加的满满的,才能跑得特别快。
”
3、创设环境提示法
创设环境提示法将班级的常规要求用绘画作品、照片、图示、文字符号等形式展现在幼儿面前,提示幼儿遵守常规的一种方法。
如,幼儿进餐后常常忘记需要做的事情,教师可以将送餐具、擦嘴、擦桌子、漱口几件事情用照片记录下来,展示在环境中,从而提示幼儿按顺序做事。
4、儿歌、歌曲巩固法
儿歌、歌曲巩固法是指寓教育内容于朗朗上口的儿歌、美妙动听的歌曲之中,使一些常规要求在反复的朗诵和歌唱活动中,达到巩固的效果。
如,在培养漱口常规时,教师在日常生活带领幼儿反复歌唱《花花杯》(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上嘴,咕噜咕噜吐出水),帮助幼儿掌握漱口的方法。
5、游戏引发性趣法
游戏引发兴趣法是教师根据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用游戏的形式或采用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学习常规,把对幼儿的要求转化为幼儿的内部需要,从“必须这样”转化为“我要这样”如,小班幼儿初入园时,教师利用“击鼓传花”的游戏来点名,鼓声停止时,花在谁手里,谁就起立告诉大家自己的名字。
6、表扬奖励强化法
是指通过及时的表扬和奖励,对幼儿良好的行为加以强化,使幼儿感受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同时使其良好行为得到巩固和发扬,如:
有的小班幼儿吃饭要人喂,不肯自己动手,当幼儿逐渐能自己吃饭,一定要及时表扬,强化良好行为。
7、发现问题讨论法
这是教师和幼儿针对班级常规中存在问题,共同分析、讨论、修正常规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
如,户外活动上、下楼时,幼儿大声喧哗、推推挤挤。
教师针对这个问题和幼儿一起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险,共同制定上、下楼的常规要求。
班级常规好坏与教师所运用的方法有很大关系。
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适得其反。
因此,教师要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使幼儿在积极、快乐的情绪情感中,建立良好的常规。
五、一日生活常规串串烧
1、常规一:
来园
来园时间是最为忙碌的时间,如何让“来园”变得轻松、有序呢?
常规要求:
1、准时来园
2、主动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和家长说:
“再见”。
3、有顺序地完成来园的常规活动,如洗手、搬椅子、晨间活动等。
遇到问题及对策:
很难说“再见”——不要太强求
有些幼儿来园和老师问好不难,但是很难和家长说再见,这时候,教师可以不要求幼儿一定要说“再见”,减少幼儿的这种分离焦虑。
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角色游戏、“娃娃家”等活动中,逐渐学会说“你好”“再见”。
这样就可以避免幼儿的不良情绪。
来园不高兴——转移注意力
有些幼儿早上来园情绪不好,教师可以先和家长简单的沟通,或者帮助幼儿换一个环境,缓解幼儿情绪,如告诉幼儿“到自然角和小乌龟问个好”,“帮助老师做点事”等等。
经常迟到——环境暗示
幼儿迟到大多是家长造成的,因此,教师要与家长沟通交流,使家长了解“准时来园”的重要性。
为了鼓励幼儿准时来园,可以通过环境布置来激励幼儿。
如在活动室的门上做一个漂亮的钟表,时间在八点,并写上“准时来园我很棒”既提醒幼儿又暗示家长。
无所事事——开展晨间游戏
有的幼儿来园后无所事事,如果教师提供便于收整的玩具材料,开展丰富有趣的晨间活动,那么既能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又能减轻教师的负担,还能促进幼儿自身的发展。
如观察自然角的植物、动物,玩拼插玩具,翻绳、开放图书区等,同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幼儿听到信号迅速抓紧时间整理玩具,洗手进餐的习惯。
附儿歌:
公鸡叫,太阳笑,
宝宝来园不迟到,
问老师,早上好,
大家夸他有礼貌。
常规二:
洗手——正确洗手更健康
常规要求:
1、能够按正确方法洗手,穿长袖衣服时知道卷袖子。
洗手:
先卷衣袖——湿手——擦肥皂——搓手心手背——冲洗——双手合掌甩水——打开毛巾擦干净。
2、饭前便后、手脏时能主动洗手。
3、人多时,知道按顺序洗手。
4、知道节约用水,洗手后将水龙头关紧。
问题及对策:
不会洗——反复强化
小班幼儿不会洗手,养成洗手习惯,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需要一个过程。
教师可以将洗手步骤和方法编成二个,通过儿歌反复强化洗手的方法。
如:
“哗哗流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讲卫生,伸出小手比一比,看谁洗得最干净。
”教师挨个闻闻小手,激励幼儿认真洗手的积极性。
不认真——用事实说明问题
当幼儿掌握了洗手的正确方法后,对这件事就失去了兴趣,就会出现不认真的现象,这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不认真洗手的危害”请幼儿观察肥皂泡的颜色,还可以制作洗手流程图,另外还可以请值日生进行检查。
边洗边玩——加强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专门的活动如,“小水滴旅行记”,帮助幼儿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
也可以通过环境创设强化幼儿的节水意识。
太集中——分散进行
盥洗室同时容纳全班幼儿洗手会比较少拥挤。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玩个小游戏,使幼儿分散洗手,减少消极等待。
也可以减少不安全因素。
附儿歌:
排队洗手不拥挤,
挽起袖子不湿衣,
小小香皂手中拿,
指尖指缝都要洗,
洗完关闭水龙头,
节约用水记心底,
小手擦干要牢记。
常规三:
进餐——我要快快长大
常规要求:
(1)、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会使用勺进餐。
中、大班会使用筷子进餐。
(2)、一口菜、一口饭地进餐,不把菜全部倒入碗里,不急也不慢,不剩饭菜,不洒饭菜,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
(3)、安静、专心地进餐,不东张西望,不大声讲话,不讲长话。
(4)、用正确的方法表示自己的需要(如,举手代表添饭,添菜。
)
(5)、餐后按顺序做事:
清理桌面、送餐具、擦嘴、擦桌子、漱口。
(6)、逐渐能够接受并喜欢吃各种食物,不挑食。
问题及对策:
等着喂——用游戏化的语言鼓励
刚入园的幼儿,大多不会自己吃饭,等着教师喂。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语言鼓励幼儿独立用餐。
如,“看看谁最棒,能往“大山洞”里送东西。
“我们都是跳跳虎,谁的牙齿最厉害”。
不爱吃——多种方式引导
1)幼儿对于不熟悉、不喜欢的食物通常都有抵触心理。
教师可以给饭菜取个有趣的名字,激发幼儿的食欲。
如,胡萝卜糕,太阳饼等。
2)幼儿不爱吃的菜要先盛、少盛,如,“谁先把菠菜吃完,小鱼就游到她碗里。
”
3)用游戏化语言引导幼儿,如,“我是兔妈妈,我的宝宝最喜欢吃蔬菜了,谁是我的兔宝宝。
”
4)教师要以自己对饭菜积极的态度影响幼儿,如,“我最喜欢吃胡萝卜了,口水都流出来了,谁和老师一样,喜欢吃胡萝卜?
”
5)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向幼儿介绍每种食物中的营养,使幼儿了解挑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健康。
6)通过儿歌、谜语等文学作品,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兴趣。
7)引导幼儿向不挑食,桌面干净的幼儿学习,及时发现及时表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培养 一日 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