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引火汤.docx
- 文档编号:9835994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93.62KB
傅山引火汤.docx
《傅山引火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傅山引火汤.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傅山引火汤
傅山引火汤
妙用引火归源
引火归源是针对虚火上浮、火不归源而设的一种治疗方法。
本法首见于《伤寒论》,其通脉四逆汤、四逆汤被后世认为是此法的具体应用。
唐·王冰注释《内经.至真要大论》“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的方大义时说“夫病之微小者,犹人火也,遇草而娲,得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灭,故逆其性以折之攻之。
病之大者,犹龙火也,得湿而焰,遇水而燔,不知其性,以水湿折之,适足以光:
啖诣天,物穷方止矣。
识其性者,反常之理,以火遂之,则燔灼自消,焰火扑灭。
”应是本法之先河,至明代张景岳方首先明确提出“引火归源”,并娴熟运用。
所谓引火归源,顾名思义,就是引虚浮之火,(亦称离源之火)归于本源。
欲用此法,首先必须了解引火归源之火是什么火?
它是的产生机制是什么?
引火归源之源是指何处而言,引火归元的代表药物是什么?
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在临床上正确而恰当的运用。
引火归源,临床上就必然有离源之火的见证。
这个火,是指临床上的浮阳、浮火、虚火、阴火,也叫龙火;源,亦作元,主要指肾,因肾为阳气之根,阴火之宅,故本法又称“导龙入海”。
而这种火为什么会离源呢?
“源”又是指的哪里呢?
综合历代医家古籍所载,本人认为,这种“源”当指命门。
祖国医学认为“命门为元气之根,真火之宅......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命门火是推动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源动力。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曾说:
“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由此可见这种命门之火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而命门之火又赖真阴制约藏而不露,以行温洵之职,若真阴不足以制阳,则此火离源而起,升腾上炎,而成龙雷之火。
所谓虚火者,因虚而致也;龙火者,水亏无所潜藏也;浮游之火、无根之火者下无真阴为引坠之根也,此诸火皆为肾水涸竭、真阴亏损所致。
那么,引火归源的代表药物又是什么呢?
鄙人认为首推肉桂,祥考“肉桂”一药,辛甘大热,入肺、脾、心、肾、胃诸经,为桂树之皮,厚而油多者佳,故又称油桂。
有温中补阳,散寒止痛之效,还有温通经脉,鼓舞气血生长之功,其浑厚凝降,守而不走,偏暖下焦,能助肾中阳气,并能纳气归肾,引火归源。
它是许多温中散寒大辛大热之药中善动的一味,其“引火归源”之说常见于明、清的医籍中,吴仪洛《本草从新》中称肉桂能“引无根之火,降而归源”。
就是说命门为元气之根,水火之宅,若命门火衰,则阳气无根,而虚火上升,称为“浮火”或“虚阳”,临床表现为上热下寒等证候,可用肉桂补下元真火,使浮火得以下降,是治疗肾的虚火上升的方法,即引火归源。
正是由于肉桂具有“热而善动”的特点,才使它成为历代医家作为引火归源的常用药。
但是,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它只能作为反佐药使用,就是在大队滋阴壮水药中少佐肉桂几分(以现在的剂量不宜超过5克),用多了则失去引火归源之本义。
引火归源是中医学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常用治法,而当此大任者只是一种用量极小的反佐药。
综上所述,肉桂之引火归源功能,是取其同气相求,甚者从之,引导离源之火下归于命门,而非取其温补之力,在用法上,引火归源是在滋阴药中用几分即可,而温补是于温补药中大剂迭进,前者为反佐,后者为君药,同一肉桂,用法迥异。
如何将引火归源用之于临床呢?
1、上热下寒证症见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糜烂,牙齿松痛,腰酸腿软,两足发凉,舌质嫩红,脉虚等。
可用肉桂、附子、熟地、五味子等药。
肉桂、附子引浮火下行于肾,熟地、五味子补肾阴而收敛,使真火安于本宅而诸症自消。
2、肾不纳气证症见喘促日久,呼多吸少,动则喘息更甚,面红足冷,咽干口燥,气不得续,汗出,舌红,脉细。
此乃阴不敛阳,气失摄纳,治宜滋阴纳气,引火归源。
可用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治之,其中肉桂即有引火归源之意。
3、戴阳证症见颧红如妆,呼吸急促,脉浮大虚或微细欲绝等危象。
此为真寒格阳于外,阳气上越欲脱之危症也,治宜补元阳,敛浮阳,可在人参、附子、干姜之类益气回阳救急药物中加用肉桂,以降无根之火归于本源。
4、格阳证症见身虽热,却反喜衣被,口虽渴而不欲饮,手足虽躁动,但神态安静,脉虽洪大,但按无力等。
此为阴盛格阳证,即内寒而外热。
治宜于附子、干姜中加用肉桂以破其内之阴寒,引降浮热,通达内外。
5、心肾不交症见心悸不寐,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腰酸梦遗,舌红脉细数等。
此为心肾不交,治宜交通心肾,寒温并用,使阴从阳化,水火交济,如交泰丸用少量肉桂与黄连配伍治之。
6、急骤喉痹证症见咽喉部肿痛多痰,此为虚寒阴火者,可于利咽化痰药物中加用肉桂,以降浮火。
7、复发性口疮症见口腔靡烂,时发时愈,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缓等,治宜滋阴补阳,引火归源,于大队滋阴养液药中少佐肉桂、附子以引火归源。
8、血症如血症论所述:
“血家虛火,又宜地黃湯,加肉桂牛膝五味子龍骨,以引導之。
”此肉桂即引虚火归于本位之意也。
引火归元,也称引火归原,又名导龙入海,是治疗元阳浮越,肾火上升的方法。
引火归原的“火”,又称“相火”、“命门之火”、“龙雷之火”、“浮阳”、“浮火”等。
“相火”一词源于《内经》,有“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素问·天元纪大论》)之
说,君火居于上焦,主宰全身,相火居于下焦,温养脏腑,以潜藏守伏为宜。
君火和相火
在人体内,一主后天,一主先天,各安其位,共同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
命门相火与心之君
火相通,君火为神用,相火为根本,君火是由相火派生的。
刘河间首创命门相火之论“左肾属水,右肾属火,游行于三焦,兴衰之道由此也。
故七节之之旁,中有小心,是言命门相火也”。
张子和则称相火为龙雷之火,“夫君火者,犹人火也,相火者,犹龙火也。
人火焚木其势缓,龙火焚木其势速”。
朱丹溪承袭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诸家之学,著“相火论”,提出相火既为肝肾两脏专司,复分属于心包络、膀胱、三焦、胆等诸脏腑的观点,后世言相火者,大都以丹溪之说为其理论基础。
不过,丹溪既言“人非此火,不能有生”,又说:
“相火元气之贼”,前者言其常,后者言其变。
相火虽一,常变迥异,丹溪均称相火,给人以概念混淆不清之感。
张景岳则发展了丹溪相火论,谓“相火当在命门”与“命门居两肾之中,即人身之太极,由太极以生两仪,而水火俱焉,消长系焉,故为受生之初,为性命之根本”,“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五液充,则形体赖而强壮,五气治,则营卫赖以和调。
此命门之水火,即十二脏之化源”。
总之,丹溪集相火学说之大成,著《相火论》,奠定了后世相火学说的基础,完成了命门相火的理论体系。
相火系于命门,命门居于两肾之中。
肾藏真阴而离真阳,为水火之脏,阴阳之宅,若肾
的阴阳水火平衡失调,就会出现阴虚阳浮,失约之火上升,或阴寒内盛,无根之火外越的火
不归元的病理状态。
综上所述,命门相火学说是引火归原的理论基础。
二火不归元的证候
所以广义的火不归元有阴虚和阳虚之别。
张景岳指出:
“虚火之病源有二,盖一曰阴虚者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
二曰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原也,此病原之二也”。
1、阴虚之火,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酸疲乏,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口干咽痛,两颧潮红,或面目升火,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
系肾阴亏损,虚火上炎所致。
2、阳虚火浮,在临床上呈现出两组相反的症状:
一是肾阳虚,是疾病的本质:
面色白光白或黧黑,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神疲乏力,男子阳痿、早泄、精冷,女子宫寒不孕,性欲减退,或见便溏,五更泄泻,或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等症状;二是虚火,是疾病的假象,如《景岳全书·火证》所云:
“寒从中生,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泻散于外,即是虚火,假热之谓也”。
临床上一般分为三种,即有戴阳和格阳、失位之分。
戴阳指虚阳上越,虚火上冲,症状偏于头面五官局部诸疾,以口舌生疮、牙痛齿浮、喉痹喉痛、头痛眩晕、口渴咽燥等症为主。
如张景岳所云“一曰阳戴于上而见头面咽喉之间者,此其上虽热而下则寒,所谓无根之火也”。
格阳指虚阳外越,症状偏于全身,以发热、发斑、面赤、肿块、汗出等症状多见。
即“阳浮于外而发于皮肤肌肉者,此其外虽热而内真寒,所谓格阳之火也”。
临床上虽然常表现为寒热错杂,但仔细鉴别还是容易区分的,如发热或自觉发热,反欲盖衣被,触之胸腹无灼热;面色浮红如妆,非满面通红;神智躁扰不宁,疲乏无力;口渴但不欲饮或喜热饮;咽痛而不红肿;脉浮大或数,按之无力;便秘而便质不燥,或下利清谷;小便清长或尿少水肿,舌淡,苔白等。
另外阳虚火浮还有陷于下者,见小便热、痛或拘急、大便窘迫不畅等,即所谓失位之火。
如张景岳所云“陷于下而见便溺二阴之间者,此其下虽热而中则寒,所谓失位之火也。
”
狭义的火不归元范围是单指阳虚浮火的证候。
现代老中医李可总结龙雷之火鉴别要点有五:
①双膝独冷,上下温度如常,独膝盖部其冷如冰;②来势暴急跋扈,如迅雷闪电,顷刻生变;③随阴阳盛衰之年节律、日节律演变,天人相应现象最著,如冬至阳生则病,春令阳升转重,夏至阴生渐缓,日出病作,日中病甚,日落病缓,入夜自愈;④热势轰轰,或由脚底,或由脐下,上攻头面,误用苦寒直折则危;⑤不渴尿多,渴喜热饮。
除李可先生归纳五条外,有学者认为所见脉象必按之无力或空虚,或寸浮尺弱,是谓无根之脉,为龙火不藏或虚阳浮越之象;脉形或大或芤,大是散漫之象,芤同无根之义;亦有脉细者,亦按之无力,乃阴阳两虚之象,多见于素体阴虚,阴虚及阳者。
火不归元会兼夹有“冲气上冲”和“肾水上犯”
“冲气上冲”的临床症候特征是:
喘气从脐下逆奔而上,哮喘汗多不收,虚里其应动衣。
呢逆声长大从丹田出。
气呛作咳,或冲气逆上,咳不得卧等诸种气上逆的表现,脉两寸虽浮大而双尺按之如无。
气不归元多为上盛下虚、下虚上竭或上假热下真寒等复杂危重证,辨证肾虚不纳气,宗气上泄为咳喘。
治法当纳气归元,或壮水之主,或益火之原,推补阴配阳为是。
“肾水上犯”的临床症候特征是:
头晕仆地、痰诞上涌而咳吐不止、或头面肢体浮肿、中焦痞满、六脉洪数而虚、或洪大重按全无。
其病机为命门火衰,脾土虚寒、阳虚不能制水,水邪泛滥而生。
治疗当温补脾肾、运化水湿。
三引火归元理法方药的沿革
关于疾病的论治,《素问·至真要大论》日: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多从少观其事也”,“热因热用”,“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当疾病发展到危重复杂的特殊阶段,表现为证候与疾病的性质不相符合出现假象时,往往采用从治法、反治法。
也就是说在《内经》阴阳五行学说、水火论、从治法的基础上孕育产生发展了引火归元法。
《伤寒杂病论》根据人体感受寒邪损阳伤正的病因病机,在六经辨证论治中按照寒化,热化、阴盛阳虚、阴虚阳盛造成相火离源外越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辨证论治,创制了一系列相应的引火归元方药。
如少阴篇治疗少阴寒化,阴盛格阳,水寒逼龙外越者的白通加猪胆汁汤;治疗下利清谷,里寒外热的通脉四逆汤证;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的吴茱萸汤等。
少阴热化,真阴亏损,孤阳失约,水涸龙飞者如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的黄连阿胶汤。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
厥阴篇中治疗上热下寒、寒热错杂、消渴、气上撞心的乌梅汤,太阳篇的理中汤等等。
太阳病治不如法、汗下太过,失治误治亦可穷必及肾,徒伤肾与命门中真阴真阳,导致相火离元外越。
如太病发汗太过,遂漏不止,欲亡阳的挂枝加附子场。
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的茯苓四逆汤。
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的真武汤。
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的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117条治疗奔豚气的桂枝加桂汤等。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390条吐下巳断,汗出而厥的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另外治疗阴阳易的烧挥散,《金匮要略》中治疗消渴的肾气丸和治疗虚劳病的小建中汤等。
对此,《伤寒杂病论》虽未明言引火归元,实则却开辟了后世引火归元的先河。
接受《易经》哲学思想的渗透和《内经》、《伤寒杂病论》客观真理的启迪,唐代王冰取类比象首发龙火学说。
宋金元时期刘完素、朱丹溪、王好古,明清张景岳、赵献可、张锡钝等医家努力逐步形成发展了火不归元学说及引火归元法。
易水学派所倡导的引气血水火以归脏腑之原这一类具有中医功能调节特色的疗法,认为其中气不归原、水不归原、火不归原均与肾的元阴元阳亏虚密切相关。
治疗上强调调补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是引归法的核心。
引火归原是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
它见于《医贯》、《景岳全书》、《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医学心悟》、《血证论》、《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医著中。
清·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概括了引火归原方剂配伍的特点:
“当用辛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原。
”提出两大特点:
一是大量的壮水药。
二是少量的引火归原药。
属于这类的引火归原方剂有《景岳全书》新方八阵的镇阴煎、陈士铎《辨证奇闻》的引火汤、费伯雄《医醇剩义》的潜龙汤可为规范。
张景岳提出了阳虚发热的治疗原则和经验:
“若以阳虚发热,则治宜益火之法,只宜温热,大忌清凉。
第温热之效速,每于一二剂间,便可奏效……治宜温补血气,其热自退,宜理阴煎、右归饮、理中丸、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之类主之。
此所谓益火之源也,又曰温能除大热也。
”赵养葵说得最为明确,他说:
“火可以水折,惟水中之火不可以水折,故必择其同气招引归宇,则火始不上浮而下降矣。
”
陈士铎所用引火汤原用于咽喉肿痛属阴蛾者。
据陈士铎《辨证奇闻》卷三“咽喉门”载:
“此火因水亏,火无可藏,上冲咽喉。
宜大补肾水,加补火,以引火归藏,上热自愈”。
陈士铎的另一著作《洞天奥旨》卷十“喉闭蛾疮”亦指出:
“引火汤治阴证双蛾、单蛾喉痹等证……一剂火下归,二剂痊愈……已破、未破俱可用,不必用针、吹药点治之也。
”有考据表明,陈士铎得到了傅山的传授,故又称本方为傅山引火汤。
《疡医大全》卷十七中亦收录引火汤,用治阴虚乳蛾,较前方多天门冬一两。
现代名老中医李可对引火汤的应用经验可谓登峰造极,《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对该方应用尤多,用于肾水不足、火不归元所致鼻衄、倒经、舌衄、口疮、舌疮、乳衄、血崩、头痛、卒中前兆、三叉神经痛、红斑狼疮、白塞氏病、干燥综合征等诸多病证。
四常用方药析义:
1四逆汤(《伤寒论》):
四逆汤是治疗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虚阳外越,真寒假热证的代表方剂,阴寒内盛,真阳衰微,非纯阳之品,不足以破阴气而振阳气,故姜附在所必用.附子辛甘大热“峻补元阳,阳微欲绝者,回生起死,非此不为功”。
干姜辛热专散里寒,助附子以通经散寒,大有回阳之力。
“附子以走下,干姜以守中,有姜无附,难收斩将夺旗之功,有附无姜,难取坚壁不动之效”.故姜附并用,温阳救逆,摄纳无根之火。
凡用纯热寒之药,必用甘草以缓其势,所以方中又用炙甘草,一以调中补虚,一以缓姜附之燥烈.附子之热,干姜之辛,甘草之甘,合为回阳救逆之要方,可挽垂绝之阳以引火归原。
2)通脉四逆汤(《伤寒论》):
四逆汤治真寒假热证之轻者。
若病势严重,出现典型阴盛格阳证,又当用通脉四逆汤治之。
本方与四逆汤同治真寒假热之证.但较四逆汤证更为深重,以里寒外热,身反不恶寒为特征。
生气已离,危在顷刻,恐四逆汤不足以救欲脱之元阳,故取其方而易其法,加重姜附用量,制大其服,以速破在内之阴寒,急回外越之浮阳。
3白通汤(《伤寒论》):
阴盛于内,格阳于上之戴阳证,又当用白通汤。
本方即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而成。
姜附辛热,破阴回阳。
但阴阳格拒,姜附之性,虽能益阳,不能通阳,必用通阳之品,通其阳而阴自消。
葱白辛温,专主发散,以通上下之阳气。
故加葱白宣通上下.一以温之,令阳气得入,一可发之,令阴气易散,而解阴阳格拒之势。
阴寒重证,驱寒宜速,姜附辛烈,取其骤发.恐甘草缓姜附之性,故舍甘草而不用。
如是,阴阳相通,寒去阳回,火自归原。
4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
本方是在滋阴降火地的六味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桂附以温补肾阳而引火归原。
“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
……虚火不归其原者,亦纳之而归封蛰之本矣”。
相火系于命门,火无所附,龙雷不能攀其身而出于上,且火从肾出,为水中之火。
火可以水折,水中之火不可以水折。
“故惟八味丸桂附与相火同气,直入肾中,据其窟宅而招之,同气相求,相火安得不引之而归原”。
但是“附桂八味丸为治命肾裹寒之正药,亦导龙入海之妙法。
然虚阳上浮,火无所附者,必于脉象细参.或脉洪大而重按甚弱,或寸关洪大而两尺独虚细者宜之,否则抱薪救火,必成燎原之势央”。
5镇阴煎(《景岳全书》):
“阴虚于下,格阳于上……速宜用此,使孤阳有归”。
方中用熟地大滋肾阴,填精补髓,壮水之主,以护封蛰之本。
泽泻能“泻肾邪,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补虚损”。
“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开一合,此乃玄妙”。
故义用泽泻泄肾浊,以疏水道之,滞,寓泻于补,补而不滞。
牛膝,走而能补,性善下行,“走十二经络,助一身元气”,二补髓填精益阴”,“并能引其浮越之火下行”。
所以,配牛膝,一以助熟地补肾益阴,一以弓l火下行而归原。
炙甘草益气健脾,加附子、肉桂温肾助阳,引火归原.既有熟地、牛膝、泽泻、炙甘草滋补肾阴,又有桂附引浮阳以归肾,使阴平阳秘,虚阳不再飞越。
6潜龙汤(《医醇剩义》):
本方为真阴不足,阳无所附,火不归原而设,龟板纯阴,气味厚浊,专入肾脏,有滋阴潜阳之功。
“病系肾水虚,致相火无依,非此气柔贞静者,不能息其炎上之火”.故方中以龟板为主,配生地、玄参、龙齿、人参、蛤粉补肾滋阴,益气养血,合知母、黄柏滋阴降火。
佐龙骨摄纳潜阳,导龙入海,加肉桂火归,
7引火汤(《辨证奇闻》):
:
方用熟地为君补水,麦、味为佐滋肺,金水相资,水足制火;加入巴戟之温润,则水火既济;水下趋,火不得不随,增茯苓前导,则水火同趋,共安肾宫,用巴戟“取其引火,又足补水,肾中无干燥之虞,咽喉有清肃之益,此巴戟所以胜附、桂也。
”现代中医李可临床应用时还常加天冬与麦冬同用,取其滋肾力胜。
对虚阳浮越乃至阳气欲脱之病患,加山茱萸、生龙骨、生牡蛎,取张锡纯来复汤之法。
加肉桂以助引火归元。
另喜用砂仁,该药入脾、胃、肾经,一可醒脾调胃,引火下行需赖脾胃为之斡旋;二可下气,引诸药归元。
五应用体会
目前用引火归元法治疗的病证广泛用于内科、外科、五官科和妇科。
包括眩晕、视弱、耳聋、牙痛、齿衄、目痛、口疮、口糜、舌疮、痤疮、耳鼻肿痛、狐惑、失眠、发热、消渴、水肿、瘾闭、腰痛、血证、咳喘、惊悸等多种病症。
在临床治疗实践中,本人有几点体会与同行探讨,也望专家指正。
1温阳和滋阴结合配伍的必要性。
阳虚浮火在温阳治疗时务必配伍使用滋阴药物,因为有了滋阴潜纳之品如熟地、山萸肉、白芍、麦冬、天冬等,附子、干姜、肉桂等温阳猛将才可安居于下,如奔腾骏马不脱缰绳,才能达到使浮火归元的目的,这在引火汤中已有体现。
阴虚火浮者治疗需要加用少量补阳药物,因为肾水需要阳气少火的升腾才可上济克制心火、平息肝火等上焦之火,我们并不需要像金匮肾气丸那样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用附桂峻烈之品而使方剂之性变为温阳,而只需加用少量巴戟天、肉苁蓉、桑寄生等温和柔润之品1-2味,效果比单纯应用滋阴药物更为理想,这也是我在临床中的体会,请同行和专家借鉴雅正。
2莫忘厚土敛火。
厚土敛火的提法首见于尤在径《静香楼医案》:
“中气虚寒,得冷则泻,而又火升齿蛆,古人所谓胸中聚集之残火,腹内积久之沉寒也。
此当温补中气,体土厚而火自敛”。
所谓腹内积久之沉寒,皆由脾胃阳虚所致,胸中聚集之残火,亦因土伤而起。
因为肾与脾密切相关,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木,后天之本的脾要靠先天之木的肾来抚育,先天之本的肾要靠后天之木的脾来供养,二者相互依赖而存在且相互化生。
正因为命火生脾土,命火衰微,脾阳必弱,故肾阳虚亏证的病机大都包含着太阴脾脏虚寒在内,脾虚不运、阴津不能上达,心火易亢,且升清降浊失常,浊气郁滞而发热。
也正因此,《伤寒论》中的温壮肾阳的主方四逆汤也能温壮脾阳,它不仅是少阴病的主方,在太阴病中也明确地指出: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
“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
尤氏之说概指此言。
而肾阴虚也往往伴有脾胃阴虚,亦可导致内热。
《薛氏医案、明医杂著、医论》中说“一肺脾阴虚发热,是阴血自伤,不能制火,阳气升腾而为内热。
乃阳旺也。
”
中土不足有脾胃阳虚和脾胃阴虚之不同,故厚土之法又有甘温以助脾胃之阳,如理中、四君之类;甘淡以补脾阴,甘凉以补胃阴之别,如扁豆、山药、玉竹之属,以益胃汤为代表。
3肾阳微虚者亦有浮火。
阳虚浮火的涵义一般指肾阳严重的虚亏才会出现,但我在临床上发现,许多肾阳微虚甚至有一些只是有阳虚体质倾向的患者同样也会火不归元有而生浮火,表现出失眠、咽喉痛、口疮、痤疮等症状。
这样的患者治疗时不必用附子、但可以用肉桂微量和干姜、巴戟天等配伍其他相关药物以温阳潜纳浮火。
我们不能拘泥于戴阳和格阳之类危重证候。
引火归元-概述
引火归元,也称引火归原,又名导龙入海,是治疗元阳浮越,肾火上升的方法。
引火归原的“火”,又称“相火”、“命门之火”、“龙雷之火”、“浮阳”、“浮火”等。
引火归元-应用
目前用引火归元法治疗的病证广泛用于内科、外科、五官科和妇科。
包括眩晕、视弱、耳聋、牙痛、齿衄、目痛、口疮、口糜、舌疮、痤疮、耳鼻肿痛、狐惑、失眠、发热、消渴、水肿、瘾闭、腰痛、血证、咳喘、惊悸等多种病症。
引火归元-火不归元证候
所以广义的火不归元有阴虚和阳虚之别。
张景岳指出:
“虚火之病源有二,盖一曰阴虚者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
二曰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元也,此病原之二也”。
1阴虚之火,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酸瘀乏,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口干咽痛,两颧潮红,或面目升火,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
系肾阴亏损,虚火上炎所致。
2阳虚火浮,所谓“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原也”。
在临床上呈现出两组相反的症状:
一是肾阳虚,是疾病的本质:
面色白光白或黧黑,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神瘀乏力,男子阳痿、早泄、精冷,女子宫寒不孕,性欲减退,或见便泄稀溏,五更泄泻,或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等症状,如果临床上单纯出现上述症状,阳虚的辨证并不为难;二是虚火,是疾病的假象,如《景岳全书·火证》所云:
“寒从中生,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泻散于外,即是虚火,假热之谓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引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