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考试答案.docx
- 文档编号:9835885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91
- 大小:73.94KB
低碳经济考试答案.docx
《低碳经济考试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经济考试答案.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碳经济考试答案
低碳经济考试答案
第一篇:
低碳经济考试答案低碳经济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第1题: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
A:
政策支持B:
法律保障C:
节能减排经验D:
技术低
第2题: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选择。
A:
形式B:
对象C:
地点D:
时间
第3题: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没有()。
A:
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
B:
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
C:
强调中国在全球化之下的分工以及对全球所做的贡献D:
政治和外交层面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第4题:
()是低碳消费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低碳生产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性消费的桥梁。
A:
消费者B:
企业C:
政.府D:
社会
第5题:
虽然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
A:
煤
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
第6题:
()臭氧层耗损也很明显。
A:
东极B:
西极C:
南极D:
北极
第7题:
离差值增大,表明候变化敏感性也()。
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未知
第8题:
我国能耗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倍。
A:
0.5B:
2.2C:
8D:
10
第9题:
近百年来极冰的大量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
A:
10-20厘米B:
20-30厘米C:
30-40厘米D:
40-50厘米
第10题: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纳入GDP碳强度考核指标。
A:
“九五”B:
“十五”C:
“十一五”D:
“十二五”
第11题:
臭氧层厚度减少(),可使大豆减产
A:
22%B:
23%C:
24%D:
25%
20~25%。
第12题:
90
年代初,我国476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近()个。
A:
100B:
200C:
300D:
400
第13题:
循环经济最广泛的参与主体是()。
A:
人B:
政策C:
市场机制D:
自然
第14题:
地球表面()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蓝色星球,又叫水球。
A:
50%B:
60%C:
70%
D:
80%第15题: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的实基本国情,针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指()。
A:
系统性原则B:
实用性原则C:
顺应发展趋势原则D:
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第16题:
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属于()。
A:
降碳技术B:
零碳技术C:
消碳技术D:
高碳技术
第17题:
低碳模式可分为()个相互影响时间跨度。
A:
三B:
四C:
五D:
六
第18题:
循环经济发展是以()为先导的。
A:
先进的发展观念B:
先进的科学技术C:
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D:
完善的市场机制
第19题: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位。
A:
一
B:
二C:
三D:
四
第20题:
低碳经济的特征不包括()。
A:
经济性B:
技术性C:
可行性D:
目标性
第21题:
把煤在汽化的条件下,或者是其他工业条件下,转化为清洁的气体燃料、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技术是指()。
A:
煤清洁技术B:
煤替代技术C:
煤净化技术D:
煤转变技术
第22题:
()是以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为特征的改变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是系统性的质与量的变化。
A:
资源问题B:
环境问题C:
人口问题D:
科技问题
第23题:
能源短缺就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
A:
人口激增B:
过度开发C:
资源利用不足D:
产能落后第24题:
低碳模式的特征不包括()。
A:
低能耗B:
低污染C:
低效率D:
低排放
第25题:
关于光伏产业发展的能源效应机制论述错误的是()。
A:
有助于节省传统资源,优化能源结构B:
可减少碳、硫化合物的排放
C:
有助于降低我国石油能源的对外依赖性D:
提高我国石油能源的对外依赖性
二、多项选择题
第26题:
为实现有效调控,政.府可利用的政策工具有().
A:
明确产权B:
征收税费C:
财政补贴D:
市场准入
第27题:
低碳能源是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
A:
风能B:
太阳能C:
地热能D:
核能
第28题:
温室气体().A:
水汽B:
臭氧C:
二氧化碳
D:
氧气
第29题:
荒漠化大致有四类().
A:
风力作用下B:
流水作用下C:
物理和化学作用下D:
工矿开发造成
第30题:
防治荒漠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制订经济发展政策B:
建立合理土地体系C:
合理使用水资源D:
合理使用耕地和草地
第31题:
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A:
砍伐林木B:
开垦林地C:
采集薪材D:
大规模放牧
第32题: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A:
调整产业结构B:
优化能源产业C:
实现能源替换D:
发展低碳能源体系
第33题:
张扬提出的生态环境子系统分为().
A:
生态环境质量B:
生态环境保护C:
生态环境管理D:
生态环境治理
第34题:
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清洁生产的方式有().
A:
优化产业结构
B:
降低煤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C:
积极发展煤清洁技术D:
煤替代石油
第35题:
低碳经济的现实框架有().
A:
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B:
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C:
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D:
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三、判断题
第36题:
低碳经济是消耗化能源小、向生物圈排放温室气体少的经济,是一种以能源效率高、碳排放强度低为特征的新的发展模式.
是否
第37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是否
第38题:
任何一种理念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必定会形成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理念成型之初也不需要政.府制定一些合理的强制手段.
是否
第39题:
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
是否
第40题:
瑞典科学家斯万特?
阿尔赫尼斯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倍时,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5~6℃。
是否第41题:
二氧化碳的生命期很长,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其寿命可达200年,因而是最受关注的温室气体。
是否
第42题:
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
是否
第43题:
赤潮是由于浮游生物异常繁殖使海水变色的现象。
是否
第44题:
芬兰是欧盟惟一的能源净出口国和最低单位
GDP能源消耗国。
是否
第45题:
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力是指市场机制.
是否
第46题:
范式涵盖了模式,具有整体性的意义.
是否
第47题:
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
是否
第48题:
环境变化主要是由人类的生产或生活行为所导致.
是否
第49题:
能源利用指标中能耗强度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越小,能源利用效率越低。
是否
第50题: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不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管理创新。
是否
第51题: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三位。
是否
第52题:
环境法的利益平衡中,首先应明确基本的环境公益和基本的经济公益应当满足的原则,建立基本环境公益的保障机制。
是否
第53题: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但是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破坏已相当严重。
是否
第54题: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仍然占最主要部分。
是否
第55题:
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否
第二篇:
低碳经济考试答案1、低碳经济首次出现的官方文件是(XX年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2、专门为中国市场设立的第一个自愿减排标准,被称为(熊猫标准)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表现为(大范围海水温度比常年高3-6℃)
4、不属于低碳消费观念的是(适当增加产品的种类便于选择性消费)
5、气候变化问题从科学议程向国际政治议程的真正转变始于(1988年的多伦多会议)。
6、各种运输方式中,完成等量的换算周转量所要消耗的能源最多的是(民航)
7、低碳发展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体系低碳化,能源体系低碳化是指(降低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8、森林碳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9、XX年年4月1日我国实施的关于低碳转型方面的法律是(《可再生能源法》)
10、(技术进步)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的核心内容。
11、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的前提是要完全实现(电力市场化改革)
12、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俄罗斯)
1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核心的原则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14、“碳锁定”是指(整个社会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
15、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最大的能源是(煤炭)
16、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
17、(《京都议定书》)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18、碳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口的高能耗产品)
19、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是(农业-轻工业-基础产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
20、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是(资源禀赋)
21、XX年年欧洲能源研究联盟联合欧洲能源研究院启动的推进战略能源技术计划的具体行动计划有(欧洲生物质能源计划、欧洲风力计划、可持续核裂变计划、欧洲电网计划)
22、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
23、低碳转型的推力,包括(保障能源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避免碳锁定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24、我国为争取XX年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实施的主要政策有(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实施税收扶持政策、完善相关会计制度)
25、低碳经济应包括的核心要素有(资源禀赋、消费模式、经济发展阶段、技术进步因素)
26、目前我国非化石能源的开发种类包括(核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源)
27、本课程提出的加快低碳城市建设的建议是(建立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凝聚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力量、尽快制定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出台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提高认识,避免低碳城市建设的盲目性)
28、中国低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低碳城市发展框架尚未形成、尚不健全的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机制、
对低碳城市发展途径存在误区、没有认识到低碳城市建设的艰巨性)
29、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财富的累积效应能够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这是因为(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引发低碳技术进步、对经济资本存量的需求大大减小,可以将更多的能源消费用于服务业)
3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有多个小组组成,他们的职责有(评估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以及天然生态的损害程度、总结对气候变化的现有知识、评估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和缓和气候变化的可能性、评估气候变化的负面及正面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影响)
31、根据罗斯托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下列阶段中完成工业化必须经历的过程有(起飞进入自我持续增长阶段、成熟阶段、起飞准备阶段)
32、目前,已经开始征收碳关税的国家有(丹麦、荷兰、意大利、芬兰)
33、气候博弈的本质,包括(技术开发与转让可推动国家的发展、减排措施的成效决定着可持续发展、碳排放权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空间、资金供给与获取影响国家投资情况)
34、CCS技术的核心是(碳存储技术、碳捕捉技术)
35、在世界范围来看,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有(发展核电、发展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替代煤炭)。
36、
1、从以下哪一角度讨论一国国民实际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更有助于采取公平视角从源头上推动低碳发展(消费角度)
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缔约国在减排任务上的规定是(共同但有区别)
3、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
4、广西唯一入选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的是(桂林)
5、
6、对于所有国家来说,实现低碳经济转型都需要协调和发挥各种政策措施,以下措施不恰当的是(通过相关规划进行强制规范)
7、自产业革命以来,高度依赖的技术成为各产业的主导技术。
(化石能源)
8、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9、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这被称之为(厄尔尼诺现象)
10、欧盟国家对太阳能发电行业的扶持制度是(“固定价格收购”制度)
11、基于配额的碳金融市场,其市场原理是(限额—交易)
12、低碳经济首次出现的官方文件是(XX年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13、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能源活动)
14、碳生产力是指(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
15、
16、低碳的关键影响因素是(单位经济产出的化石燃料消耗量),即“碳生产力概念”。
17、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的前提是要完全实现(电力市场化改革胶)
18、不同温室气体对地球的温室效应不同,为统一度量温室效应,规定(二氧化碳当量)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
19、森林碳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20、欧盟能源战略的核心是(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21、国际财政政策支持节能具有明确的领域,这些领域主要有(节能技术的研发项目、能源审计项目、节能技术示范项目、节能宣传推广和教育活动)
22、促进工业节能和提高能效所面临的障碍有(意识障碍、制度障碍、技术障碍、经济障碍)
23、下列选项中,属于对低碳经济认识上的误区的有(低碳经济意味着高投入、发展低碳经济要限定特定产业、低碳经济就是贫困经济、零碳经济是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24、低碳经济的要素中属于“经济发展阶段”的是(产业结构、人均收入、城镇化水平、技术发展水平)
25、人类活动导致可以长期存在于大气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氧化亚氮、卤代碳氢化合物、甲烷)
26、(巴西)的低碳发展模式主要致力于发展生物质能以及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27、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8、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背景是(气候变化)
29、碳金融的兴起,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展到(量化温室气体减排)阶段的结果。
30、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是(发展低碳经济)
31、
32、中国的第一笔自愿减排量的交易的完成是在(北京环境交易所)
33、欧盟能源战略的核心是(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34、从以下哪一角度讨论一国国民实际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更有助于采取公平视角从源头上推动低碳发展(消费角度)
35、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发展权之争)
36、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行为,除了需要法律规范、规划引导外,更多的是需要(经济措施进行引导)
37、政.府财政补贴节能减排的方式是(贴息、直接补贴)
38、当碳市场流动性加强且价格稳定后,碳资产赢得基金青睐的最主要原因是(双重收益模式)
39、(温室气体排放权)是碳金融的原生产品。
40、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理想轨迹是(在经济增长速度为正的前提下,碳排放弹性不断下降)
41、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的要求,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地区要(优化开发)
42、《低碳经济法案》试图制订的美国排放交易规则包括(配额的产生与交易体系的建立、有关信用额度的
条款、配额的分配与拍卖)
43、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举措有(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44、德国颁发的《可再生能源法》的特点有(固定入网电价、不断降低新能源发电成本、强制入网、发挥市场调节职能)
碳锁定的不利后果包括(“以大为美”,追求规模效应、形成产业垄断、造成社会对可耗竭的化石能源依赖、导致价值单一化)
45、XX年年4月,欧盟通过的《气候行动和可再生能源一揽子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将能源效率提高20%、2XXX年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设定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高到20%)
46、尽管中国节能成绩有目共睹,但能源效率仍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原因有(汇率影响、经济结构影响、能源资源禀赋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生产技术水平的差距)
47、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着力点应放在(产业经济部门)
48、XX年年1月1日起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思想是(法律规范要有力度,对高能耗行业要有硬性约束、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影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注重发挥政.府、企业、公众等在循环经济中的积极性、坚持减量化优先的原则)
49、在实行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国家,节能服务公司的服务项目有(节能项目投资、节能项目设计、节能项目施工、节能项目监管)
50、下列选项中,与碳金融有关的活动有(对气候变化受害方的资金补偿、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交易、对低碳技术和项目的投资、无害环境技术开发的融资)
51、联合国框架内的气候谈判从1990-XX年年,共经历了哪三个阶段(《京都议定书》谈判阶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文本谈判阶段、哥本哈根谈判阶段)
52、碳税的主要特点有(促进低碳技术使用、财政收入可观、税率稳定)
53、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表现为(执掌制定温室气体排放规则、经济实力的竞争、国际贸易规则主导权的争夺、技术市场的角逐)
54、根据KAYA公式,一个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取决于(人口、能源结构、单位GDP能耗、人均GDP)
55、目前,国际上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角度,这些角度基于的原则有(国际公平原则、人际公平原则、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成本效益原则)
56、下列选项中,属于零碳能源的有(风能、核能、太阳能、水能)
57、我国政.府提出到2XXX年森林面积比XX年年增加4000万公顷,目标的实现存在一定困难,主要因为(森林资源防控形式严峻、我国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未来能够种植的面积及浇树的水资源趋于紧张、未来木材需求量存在变数)
58、低碳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热水器)
59、狭义上的温室气体包括(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甲烷)
60、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危害有(影响水资源、影响农业、影响人体健康、造成海平面上升)6
1、世界上主要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常用的经济手段有(节能减排的财税优惠政策、实施碳税、可再生能源的财税激励政策)
62、建筑能源消耗中,耗能最大的组成部分是(北方城镇采暖能耗)
63、各国的碳排放具有阶段性特征,这种特征可以用(碳排放弹性指标)来表示。
6
4、解除“碳锁定”的根本途径是(开发或大规模使用低碳或零碳技术)6
5、世界首个《京都议定书》碳排放配额全球交易平台是(BlueNext交易平台)
66、先行工业化国家在人均GDP处于3000~10000美元的阶段,均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此时产业结构呈现“重化工业”特征)
67、促进低碳转型的主要途径有(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保持和增强林业碳汇、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强化节能和提高能效效率)
68、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危害有(环境恶化和气候灾害频发、冰川减少和海平面上升、降水量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破坏和物种灭绝)
69、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努力形成的发展方式是(低消耗、高效率、低投入、低排放)
70、《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的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是(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
71、美国第一个提出法律约束性减排目标的州是(加利福尼亚州)
72、属于XX年年宾格曼《低碳经济法案》内容的是(设定减排目标,产生配额)7
3、从终端用能角度看,能源消费最大的三个部门是(工业、交通和建筑)
74、世界能源系统以化石能源为主,(促进节能、提高能效)是实现经济发展与减缓气候变化目标的重要途径。
75、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三产业及高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等发展落后、产业技术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生产结构不合理)
76、低碳生活首先需要改变一些根深蒂固的消费偏好,包括(适当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改变奢侈和炫耀的消费方式、改变过分追求便利的消费方式)
77、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目前很难将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原因有(需要发展高耗能产业来满足自身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需求、高端服务业需要一定的工业基础作为服务对象、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而处于竞争劣势)
78、各国在低碳转型中所采用的市场手段主要有(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
79、下列选项中,推动了低碳转型的有(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对金融危机、保障能源安全)
80、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它表现为(消费行为的理性、能源结构的优化、能源效率的提高)
81、近年来,我国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
82、现阶段我国的新兴产业种类主要有(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质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8
3、世界上最早实施温室气体排放贸易制度的国家是(英国)
84、欧盟的低碳转型重点落脚于(产业升级和转移,以及调整能源结构)
85、我国XX年年发布的《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规定的增值税优惠方式有(增值税先征后退、增值税即征即退50%、增值税即征即退、免征增值税)
86、金融机构的参与对碳市场的贡献有(使碳市场容量扩大、使碳市场愈发透明、使碳市场流动性加强)
87、影响一国人均能耗基本水平的因素有(国家情况、工业结构、消费模式)
88、按照碳金融原生产品的来源划分,碳金融市场可以分为(基于项目的市场、基于配额的市场)8
9、以下选项能反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是(哥本哈根谈判阶段、《京都议定书》谈判阶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文本谈判阶段)
90、温室气体排放权与一般经济学意义上的产权有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大气空间具有均质特性)
91、实现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比重不断下降取决于(技术、资金、、资源禀赋)
92、对所有国家来说,实现低碳经济转型都需要协调和发挥各种政策措施的总和运用,这些政策有(利用市场机制降低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本、财税引导和激励手段、通过法律手段加强规范、通过制订相关规划对低碳发展进行引导)
93、下列选项中,最终催生了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是(关于发展权与排放权的讨论的不断升级、对气候博弈本质的认识的日益深刻)
94、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有(技术创新、提高能效、能源结构清洁化)
95、印度国家行动中,与低碳经济密切相关的活动有(绿色行动、改善能源效率的国家行动、国家太阳能行动)
96、我国低碳城市建设最早的试点城市有(上海、保定)
97、XX年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的《节约能源法》主要调整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完善了促进节能的激励政策、强化了法律责任、健全了节能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
98、国际大都市的低碳城市建设的共同经验有(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经济并不矛盾、整合不同政策,全方位减排、决心应对气候变化、制订减排目标,方向明确)
99、目前,化石能源发电部门的关键减排技术有(超临界技术和超临界机组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循环流化床技术)
100、技术开发与转让问题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很少提及,这是因为(技术转让可以使发达国家获取丰厚利润而受到发展中国家抵制、技术问题谈判本身专业性很强且极其复杂)(结果为0分)
10
1、技术进步能从不同角度推动低碳化进程,包括(能源效率、低碳技术发展水平、管理效率、能源结构)10
2、《京都议定书》确立的落实京都目标的灵活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 考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