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docx
- 文档编号:9835437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4.78KB
教育智慧.docx
《教育智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智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
教育需要等待
■苏州工业园区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王芸
《教师的二十项修炼》让我认识到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教师要学会使用这种资源,学会发挥慢的艺术,在等待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最近重点阅读了《教师的二十项修炼》第十五章,颇有收获。
关于等待,我颇有感悟。
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等待。
等待,是一个过程。
在做家长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勤于把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通过各种途径让家长知道。
但是家长还是提出了许多质疑,为什么老师这么用心地做了,我的孩子却还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是老师在吹嘘自己的工作呢?
还是我的孩子朽木不可雕了?
这个时候我往往会告诉家长,不要着急,因为孩子的成长、进步需要一个过程。
也许小张栩一吃饭还是那么的磨蹭,但是今天的他却是自己拿起了勺子独立吃饭。
虽然鲂鲂还是会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依旧调皮捣蛋,但是当他的眼神和老师相遇后,他立刻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
需要平静和平和,需要细致和细腻,更需要耐心和耐性;同时还需要正确地对待孩子们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不断累积而质变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中成长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们老师自己。
我们班上有一个孩子叫悠悠,是个很内向的小女孩,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每次游戏时她总是低着头默不做声。
有一次午餐分餐结束,我听见悠悠在悄悄地哭,我走过去一看,悠悠没有分到勺子,阿姨漏发了她的勺子,而她也没有告诉老师和阿姨,为此独自在掉眼泪。
那一瞬间,我心里很不高兴,一是由于这个孩子的个性实在是让人着急,二来也确实失去了耐心,我问其他孩子,没有勺子应该怎么办?
孩子们都说要告诉老师,不能哭。
我很不客气地对她说,为什么别的小朋友能知道怎么做,而你却不知道?
听我这么一说,悠悠哭得更凶了。
我依旧没有安慰她,反而严肃地命令她停止哭!
马上吃饭!
否则送你到小一班去!
当时我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觉得很沮丧也很生气。
中午写本子的时候,正好写到悠悠的本子,看到她外公的反馈,说悠悠妈妈最近生病了,所以悠悠情绪波动比较大。
看了之后,我突然心揪了一把。
悠悠妈妈生病的事情我是知道的,可是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结合悠悠最近的表现,和外公的反馈我才意识到,悠悠的妈妈因为子宫肌瘤在北京做手术,而悠悠的爸爸也在北京陪护。
留在苏州的只有悠悠的外公,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最近悠悠每天早晨来头发都是乱七八糟的,有时裤子还会穿反。
是呀,一个年迈的老人又怎能照顾得了这么小的孩子呢?
我想到这些就责怪起自己太粗心了。
悠悠这么小的孩子,正是需要爸爸妈妈照顾得时候,可是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但是悠悠每天却能坚持来幼儿园。
不哭不闹,不给外公添麻烦,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而我却因为小小的一件事情对悠悠发了脾气。
孩子起床后,我特意走过去帮助悠悠穿好每一件衣服,一边帮她穿衣服,一边很温柔地向她道歉,说老师不应该发脾气,是老师不对。
老师也希望悠悠能够坚强一些,这样妈妈才会安心啊。
下午我给孩子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通过漫画的形式给孩子们讲了悠悠的故事。
讲着讲着我自己忍不住流泪了,悠悠也哭了。
全班的孩子特别安静,自始至终不用维持一下纪律,孩子们都非常认真地聆听着,当看到悠悠哭了的时候,孩子们自发地为悠悠加油——“悠悠加油,悠悠加油!
”整个场面非常感人。
最近我发现悠悠会时不时地偷偷看我,有时还会向我露出一丝微笑。
早操的时候我发现悠悠居然也在看着我,眼神不再躲闪。
而且会跟我一起做动作……
作为老师,由于自己的粗心忽视了孩子情感上的需要,还训斥孩子,其实这就是我的错误。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教师要学会使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学会发挥慢的艺术。
【人生感悟】
教师能否累并快乐着
■山东肥城陆房中学李玲
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教师的工作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又何言幸福呢?
从《幸福不缩水的智慧》的幸福十大法则中,我找到了教师的幸福。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
这本书中提到:
因为爱,所以幸福,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与爱同行,工作就是一种享受,爱上工作,工作也会爱上你,视工作为愉快的带薪学习,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很多教师经常抱怨,抱怨自己的收入不高,抱怨领导不重视自己,抱怨自己的工作不顺利、生活不幸福。
并且,把所有的这些归咎于没有机遇,或是受了别人的排挤与暗算。
更有甚者,将这些归咎于自己没有关系网。
其实,我们之所以会遇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都在于我们自己,要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首先就要反思自我:
是否比别人多干一点,比别人多发现一点,比别人多钻研一点,比别人多用心一点,比别人“糊涂”一点。
认识自我是幸福的前奏。
模范教师丁万寿刚到沙埠小学的时候,学校是“千疮百孔”,而今,校舍整齐,各种配套设施齐全,顺利通过了青岛市规范化小学的验收。
多年来,他用心经营学校,下雨了,他拿铁锨到校园里排水;下雪了,他第一个到校园里去扫雪……这一切,都源于丁万寿对教育工作的热爱,这份热爱,让他做了很多远远超出自己工作范围的事情,并且乐此不疲,不去计较个人得失。
30年的坚守,使他收获了希望,收获了成功,也收获了幸福。
工作是人生命的主要存在方式之一,教师一生至少要工作35至40年。
如果你热爱工作,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就像写散文,“形散而神聚”,就像放风筝,引线始终在老师手中,任凭风筝高飞。
当自己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学生的尊重、家长的敬重、学校的器重时,你就会活得自信,就会精神愉悦,就会感到幸福。
书中还提到“阳光心态引领幸福职场”的法则。
我们一生都在追求幸福,阳光心态是幸福人生的钥匙和保证。
要想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就要从保持阳光心态做起。
当你用乐观、阳光的心态对待事物时,就会发现幸福就在你的身旁。
请看《半杯水的故事》,两个口渴的人面对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
“真不幸,只有半杯水了。
”而乐观的人会说:
“真好,还有半杯水呢!
”引发快乐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水量的多少,而是在于看待问题的态度。
态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长高度,干任何工作,干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能否把这件工作、这件事情做得更完善、更完美。
同时,也决定一个人能否走上成功之路。
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们,如果心态不平衡的话,就会这也不称心,那也不如意,啥都看不惯,啥都不满意,进而教师的心态也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
工作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工作的态度,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工作,就要改变对工作的态度,就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
我的工作日志中有一篇《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那是一个下午,在去学校的路上,刚好碰到了我班的一位家长,为了了解孩子的情况,多聊了一会儿,结果迟到了,受到了值日领导的批评,我心里很窝火。
再上课的时候,刚好一位同学在打瞌睡,我的火气一下子暴发出来,结果一节课就白白浪费了。
课后,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行为,感到很后悔,就写下了这篇随笔。
如果当时站到领导的角度去考虑自己的行为;如果当时轻轻提示一下那个学生,其效果就不会这样。
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如果没有好的心情、平和的心态,又怎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拥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良好开端。
只有自己调整好心态,才能给接触自己的人带去快乐,从而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准确定位,学会快乐工作,体验工作的幸福。
“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是该书中列举的第六项法则。
感恩是人的一种精神财富,教师如懂得感恩,便会将感恩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有爱便有幸福。
我和老公都是教师,学校在离家20多公里的县城之外,我们学校有部分学生寄宿,每周三都要值班。
年仅8岁的孩子成了我们的后顾之忧,邻居们知道了我们的困难,每到周三晚上,孩子都会被邻居们接到家中。
邻居们帮助了我们,让我们学会了感恩,幸福工作着。
在工作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得与失的关系,无论做什么事,应以“公”为先,做一个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人。
为什么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原谅一个陌生人的过失,却对自己的领导和同事耿耿于怀呢?
为什么我们可以对一个陌生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同事的种种恩惠,将一切视之为理所当然?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不是动辄就寻找借口来为自己开脱,而是能怀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感恩是一种鞭策,若拥有它,就少矛盾多和谐,让我们感到幸福常在。
正如书中所说,虽然身累、心累、脑累,但累是一种幸福的累,是一种享受的累,是一种人生快乐的累。
我们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体验累的快乐,感悟累的幸福。
【幸福新知】
幸福可以学习和练习
■浙江省长兴县实验小学范新萍
《幸福的方法》一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对幸福探讨之外,列举的丰富而多样的练习方法。
作者指出,“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一种能力。
”
教师如何提高幸福感?
如何实现幸福?
幸福在哪里?
没有确定的答案。
也正是因为没有唯一的答案,才有了更多的迷茫与追寻。
幸运的是暑假里我看到了这本书,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幸福的方法》,该书将获得幸福的方法和关于幸福的科学研究成果完美地结合起来,娓娓道来,享受之余,让我不知不觉地开始品味生活,反思自我,追寻幸福。
该书的作者泰勒·本-沙哈尔博士为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
他也被誉为“最受欢迎讲师”和“人生导师”。
快乐学习、开心工作、美满婚姻,三者缺一不可,是幸福生活所必须的,而且需在三者中寻求平衡。
快乐学习我们通过学习快乐且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并提高内在品格,可以感受快乐,享受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
我们可以把学习转变成一种迷人、美好的旅程,贯穿在整个生命中。
开心工作开心工作,是实现幸福的因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辛勤工作却成为一个惩罚的标志。
如果人们只是把工作当成一种任务或赚钱的手段,而不是期待在其中有自我实现,这种情况下每天所期盼的除了薪水之外就是假期了,谈不上快乐与意义。
对把工作当成使命的人来说,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达成自我实现,工作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恩典。
如果人们能从“我可以做什么?
”转变为“我想做什么?
什么能给我带来快乐和意义?
”,那么我们离快乐和幸福也就更近一步了。
美满婚姻家是我们的港湾。
家庭和睦、全家安康和谐是我最基础的幸福感源泉。
我们要学会感恩,表达爱,加固爱。
表达对生活、对工作的爱,表达对家人和孩子的爱,表达对你有任何帮助的朋友的爱。
让爱持久,让爱成长,让爱释放所有能量,那么生活中的快乐和意义自然成为你的幸福。
心理学家提出如下提高幸福感的方法:
享受瞬间要生活在这样一种状态下:
把孩子的微笑当成珠宝,在帮助朋友们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感,与好书里的人物共欢乐。
控制你的时间幸福的人确定大的目标,然后落实在每天的行动中。
一天写300页书是件很难的事,然而每天写两页则容易办到。
这样坚持150天,你就可以写成一本书,这个原则可适应于任何工作。
增强积极情绪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
消极的情绪使人沮丧,而积极的情绪催人奋进。
幸福的人做的一件事就是努力消除消极情绪。
优待身边的人人们要学会很好地对待亲近的朋友、配偶,能够一下数出5个亲密朋友的人比不能数出任何朋友的人更感幸福。
面带幸福微笑实验表明真正面带幸福感的人,他们更感到幸福。
研究表明,经常欢笑更能在大脑中引起幸福的感觉。
告别枯燥的生活不要无所事事,不要把自己困在电视机前,要沉浸于能提升你的技能的事情。
多活动室外活动是对付压力和焦虑的良药。
调查表明,经常在室外锻炼的人情况要明显好于不参加者。
好好休息幸福的人精力充沛,但他们仍然留出一定的时间睡眠和享受孤独。
关照心灵有关信仰和幸福的关系研究表明,有信仰的人比没有信仰的人更有幸福感。
当然,信仰不可能让我们免除所有悲哀,它不可能囊括一切,但是信仰常常提醒人们沿着幸福之路前进。
这本书还有个最大的特点——丰富而多样的练习。
于是,我认同“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一种能力。
”
【阅读经典】
用传统文化擦亮双眼
■河南安阳市龙安区马投涧乡六中 汪重阳
教师肩负着传承文明的重任,教师接近中华文化最好的办法不一定是读原著,而是选读一些优秀的解读经典的书籍。
南怀瑾的《老子他说》有助于当代教师在迷茫中找到人生与文明的根基。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
“中国文化有一股很难描述的味道,因为从白话文教育入手的人,打不开固有文化仓库的库门。
中国文化都记载在古书中,而古书是用古文写的……”一些好的解读经典的书籍有助于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华文明。
我个人觉得,有资格解读中华文化经典的人,不应该只懂古文,还应该在各学科领域都有一定的造诣才行。
因为,中华文化经典大多是“通书”,比如《老子》、《论语》、《庄子》、《孟子》、《易经》等,都是如此。
南怀瑾先生精通儒、释、道三教经典,又熟悉经史子集,他对中国文化经典的一系列解读性著作,就成为了我学习传统文化的首选书籍。
比如,在谈到古代圣贤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的重要性时,南怀瑾有如下论述。
《老子》第62章说: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南怀瑾说,“道”十分重要,即使是“立天子、设三公”这样重要的事情,也不如“有道”重要。
现代人因为太过“聪明”,总认为自己要比古人强,所以就对古人的经典论述不屑一顾,结果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物欲横流、精神颓废,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精神世界也“高度”空虚起来。
南怀瑾谈到这个问题时,引用了一个美国教授的话来说明这一现象。
那位教授对南怀瑾说,他在世界各国走了一圈,不管是民主国家还是专制国家,看到的男女老幼,有一个共同现象,那就是对人生的茫然。
所以说,这个时代是一个失落的时代,因为掉了心,没有中心。
南怀瑾说,这是一个时代的病态,是文化思想上的基本问题。
这个问题的出现,是人们不能做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境界所导致的。
这句话出自《老子》第63章。
意思是说:
一个人看起来没有做什么事情,可是一切事情却已在无形中都做好了。
这种境界,虽然看起来似乎高不可攀,实际上也并非不能达到。
现代人做什么事都功利心太强,就会离道越来越远。
因此“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是人生高境界的一大原则。
以这个原则处事做人才可能接近形而上的“道体”,避免最终的“空虚”。
有了这些精彩解读,我们就能直达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并将之真正传承下来,进而在纷繁的世间开辟出回归的大道。
【教师反思】
迷思后的反思
■天津市天津中学吴奇
如果把家庭作业比喻为皇帝的新装,那么《家庭作业的迷思》一书作者科恩就是那个敢于大声宣告皇帝实际没有穿衣服的儿童。
这本书给人最大的启示是,教师要学会思考,要敢于挑战现状。
近年来一个惊人的趋势是:
人们给予越来越年幼的儿童越来越多的家庭作业,就连幼儿园也学会了留作业。
“家庭作业”几乎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这个看似天经地义的事,鲜有人停下来仔细思考。
人们总是假设“写家庭作业”可以带来较高的学业成就以及提升诸如自律和责任感等美德,但美国“进步教育运动”领军人物艾尔菲·科恩在《家庭作业的迷思》一书中指出,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支持这个论点,即使有支持的数据也是相当微弱。
虽然学校以及社会都在谈论家庭作业,但都没有触及家庭作业的真相。
作者从更宏观的方面来讨论家庭作业,重点探讨了标准测验、优良教学法的局限、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我们对研究的态度,以及我们养育和看待孩子的方式,等等,从而提出家庭作业存在的原因。
忽视研究发现,有时候连研究人员都是如此;不愿意对常规惯例和制度提出挑战性的质疑;对学习的本质产生根本的误解;在教育上强调竞争和“更严格的标准”;人们相信,学生们应该及早熟悉日后将遭遇的任何情况以做好准备;不信任儿童,以及不信任他们选择消磨时间的方式。
阅读本书我们会发现,作者虽然对家庭作业进行了批判反思,但并没有主张“禁止所有家庭作业”,而是认为:
除了当老师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布置作业可能使大多数学生受益,其他情况下都不应该有家庭作业。
在学校能做的作业为什么要回家做呢?
作者为我们提出适合学生的3种作业:
适合家庭的活动,如在厨房内进行一个实验;通常不会被想成是家庭作业的家庭活动,如与父母玩文字游戏、一起在网络上搜寻信息等形式更丰富、更活泼的家庭活动;阅读自己选择的书籍。
当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并且用自己的进度来阅读时,他们就会喜欢阅读;当他们喜欢阅读时,就会享受阅读;当他们享受阅读时,就会读得越多;当他们读得更多,就会成为好读者。
如果一定要留家庭作业,老师必须自己设计,而不是用教科书或教辅资料中预先准备好的练习题。
要富有个人化,数种适合学生兴趣和能力的作业,比整个班级做同一种作业更有意义。
【哲学启迪】
享受先哲智慧的洗礼
■安徽省全椒县实验小学张业厚
《苏菲的世界》的作者乔斯坦·贾德身为中学教师,在书中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解答了许多人生疑难问题,轻轻开启了一扇通往智慧的窗子。
“我是谁?
世界从何而来?
”也许每一个人在少年时期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对于世界和未来,疑窦丛生、混沌懵懂……《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却以小说的方式写成,可见乔斯坦·贾德的良苦用心。
本来,哲学是抽象、难懂的,但身为中学哲学教师的作者,无疑深谙教育学和心理学,他不断地设置悬疑,像侦探小说一样,引领读者跟着书中的人物苏菲一步步去揭秘探险,而在揭秘的过程中,智慧的窗子打开了,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从古希腊到如今,哲学家们的思想生动呈现。
苏菲是穿插这部小说的主线,艾伯特给苏菲上哲学课的过程中,读者会遇到一系列不解的问题:
一只神奇的会说话的狗,一面会眨眼睛的古老魔镜,中世纪的僧侣,记录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真人对话的录影带,神秘的明信片,香蕉皮里面的字……这些荒诞不经的事,都是书里面的故事。
在《柏克来》一章解开了这些谜团之后,作者的表达更加自由了,于是,在苏菲接受艾伯特教化的过程中,爱丽丝、小红帽、小熊、尼尔斯等童话故事中的人物也纷纷出场了。
抽象的哲学和形象的文学合而为一,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他让青少年读者在接受哲学启蒙的过程中,毫不厌倦,并且兴致勃勃地和苏菲、席德,一起接受先哲们智慧的洗礼。
作为一名教师,书中人物的教学方式引起了我的注意。
少校要引导女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是简单的苦口婆心地说教,而是在女儿的15岁生日来临之际,给她撰写了一本厚厚的哲学教程。
侦探小说般步步推进和童话般的趣味,紧紧抓住了青少年的阅读心理,让人欲罢不能。
艾伯特在教授苏菲的过程中,也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运用对话、放映录影带、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经历了疑问—思考—启蒙的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