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十二五职业教育发展子规划0730.docx
- 文档编号:9826750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6.16KB
朝阳区十二五职业教育发展子规划0730.docx
《朝阳区十二五职业教育发展子规划07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阳区十二五职业教育发展子规划0730.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朝阳区十二五职业教育发展子规划0730
朝阳区“十二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第六稿2010年7月30日)
在朝阳区建设“新四区”的过程中,朝阳的职业教育发挥着提供中等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发挥着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提高朝阳居民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素养的重要作用,为此,研究并制定基于朝阳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对于促进朝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化建设和实现文明和谐城区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助推性的重要意义。
本规划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北京市朝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朝阳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确定朝阳区“十二五”时期职业教育的战略目标,发展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全区职业教育未来五年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朝阳区“十一五”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一)管理重心得到提高,政府部门承担起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能
2006年全区召开了职教工作会,建立了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职业教育的管理重心提升到联席会议成员共同决策、共同管理的层面。
为切实落实政府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奠定了基础,初步形成了全区统筹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职业教育教学与实训、育人与用人环节的局面,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整合职教资源,职业学历教育总量连年全市居首
2006年至2009年,朝阳区积极落实北京市“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每个区县集中举办1-2所职业学校”的目标和《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提出的“按照国家级示范职业学校标准建好三所职业高中”要求,大力优化重组现有教育资源。
2010年,朝阳公办职业学校由“十一五”初期的10所合并为末期的6所。
6所职高中国家级重点学校3所,省部级重点学校1所。
2009年,在全市职高招生整体生源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朝阳职高招生仍达到了3394人,在全市16个区县中连续5年排名第一。
(三)依据区域功能定位,全面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
“十一五”期间,朝阳职业教育依据朝阳城市功能拓展规划,分别进行了全区职业学校专业调整与优化。
近年来,依据朝阳产业和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用人需求,重点加强了与体育休闲、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建设。
同时,朝阳还鼓励职业学校依托自身发展优势设置和调整专业,从学校现有的优势特色品牌专业出发衍生和拓展新专业,形成了以餐饮服务、楼宇自控、办公文秘、金融事务、园林花卉五个市级骨干特色专业为引领的专业群。
“十一五”期间,撤销了重复布点、办学水平不高、办学效益低下的专业,如2007年共撤销10个专业,2008年限制了15个招生数在20人以内的专业继续招生。
2010年,朝阳共有9大类35个专业59个专门化方向进行了招生。
五年来,通过专业方向和专业布局的调整,朝阳职业教育的专业优质资源逐步向有特色优势和品牌优势的学校集中,向培养水平高、就业去向好的专业集中,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就业水平。
(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
2006以来,朝阳区确保教育附加费30%用于职业与成人教育的发展,到2009年,总计投入9016万元,建设了30个专业实训基地,其中包括10个市区重点实习实训基地。
劲松职业高中的烹饪专业实训基地,在全国第一家引进德国全套电子控制设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为教育部推荐的教育观摩基地。
求实职业学校的网络实训基地在企业的支持下,设备与技术均做到与行业发展同步。
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实训基地的仿真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实训基地设施设备的先进性、与企业一线的同步性,都在很大程度上夯实了职业教育的资源基础,提高了职业教育教育教学的实施能力。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高育人水平
“十一五”期间,朝阳区先后制定了《关于职教教学表彰及奖励措施的初步意见》、《关于职教德育表彰及奖励措施的初步意见》、《朝阳区职业高中引进兼职优秀人才实施办法》和《朝阳区职业学校加强队伍建设创新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方案》,将职业高中教师队伍引进、教学、企业实践、表彰及奖励措施制度化和规范化。
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对于提高朝阳职业高中师资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保障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朝阳职校教师的本科达标率为95%,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73.9%,骨干教师96人,市级骨干教师21人。
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保障和促进了朝阳职业育人质量的提高。
2009年,教委建立并实施了行业专家专项经费引入制度,通过拨付专项经费引进行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和课程建设。
制度规定按每人每年5万元引进行业专家、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市级专业技术带头人、市级技术能手,按每人每年3.16万元引进优秀毕业生。
一年来,经区教委审核批准,全区各职业高中共聘请了15名行业专家、技术能手兼任学校教学工作。
这些人才的引进,有效地提高了朝阳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密切了专业学习与企业上岗之间的关系。
(六)加大资助力度,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按照北京市《关于调整中等职业学校二等国家助学金认定范围的通知》、《关于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城乡低保农村困难家庭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的通知》,区教委与各学校通力合作,全面落实职业学校助学金、奖学金和免学费政策。
2009-2010学年度朝阳职业高中共有6656人具备享受国家助学金资格,资助金额共计659.92万元;共有575人符合免除学费条件,免除学费金额135.48万元;共有354名学生符合政府奖学金条件,奖学金额共计70.8万元。
资助力度的增加,使更多学生及其家长关注职业教育并进入职教系统求学。
(七)面向社会与企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近年来,朝阳职业学校利用自身专业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积极开展面向社会成员的技能培训和技能资格认证。
2008和2009年,朝阳职业高中承担的职业技能培训量每年达2万人次以上,朝阳公园、西安联想维修站、望京科技产业园区等都是朝阳职业技能培训的受惠单位。
2008年,电气工程学校获得了国务院农民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授予的“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八)存在的问题
1.职业教育资源仍较为零散,缺乏有效统筹
“十一五”期间,朝阳的职业学校虽从10所合并为7所,但7所职高仍有24个校址,职业学校布局零散,一校多址、专业布点重复仍是现实问题。
2010年,职业学校24个校区的在校生总数为103999人,校均433人,各个学校、各个校区普遍存在办学规模小、效益低的情况。
一些合并后的学校自身也缺乏校际间职教资源的整合,对现有资源利用不足,有的学校甚至存在校舍外租和闲置的情况,教育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总之,朝阳职业教育内部的教育资源仍缺乏有效统筹与整合,资源短缺与资源闲置并存,现有资源还没有因学校特色、因专业而形成集中优势。
在职业学校内部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的同时,朝阳的职业教育也缺乏对企业、行业职业培训资源的整合,企业、行业内部的职教资源还只是发挥了内部培训的作用。
如果从政府承担职业教育发展的职能和终身学习、校企合作的“大职业教育”的角度评价,朝阳包括职高和企业在内的丰富的职教资源还没有在政府的统筹下得到更高水平的整合。
2.专业建设还不能满足朝阳高端产业、新型服务业的需要
目前,朝阳的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专业建设与市场脱节的问题。
学校的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市场调研和职业分析滞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造成旧专业改造、新专业开发落后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就现有的60个专业方向而言,有12个专业招生在70人以上,但仍有15个专业招生不到15人。
招生不好的专业源自两种因素,一是专业太过陈旧,完全不能与企业的工作岗位和技能需求相适应,但由于现有师资难以转岗和消化,学校仍勉强维持专业的生存;二是部分专业由于缺乏专业师资的有力引领,理论上证明该专业很有社会价值,就业前景也好,但实践中因为没有真正能传递专业思想和专业技术的专业师资,而导致专业教学结果不能达到培养目标,学生就业难,专业招生难。
现有专业中还缺少与朝阳未来的核心产业相吻合的专业,包括国际金融、国际商务、文化传媒、国际物流、高技术产业、文化体育、旅游会展、现代商务等。
与此有关联的专业在课程内容、实操水平和实训设备上都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无法按照产业、行业需求培养出真正出校门就能够进企业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3.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企业的实际工作不接轨,“双师型”还只是“双证书”
目前,导致朝阳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职业教育的质量不高、学生就业结果不理想的直接原因并不是朝阳的专业设置不好,更主要的是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也不能与企业的工作实际相一致,专业教师并没有按企业的岗位要求和操作实际进行教学和实训指导。
在多数专业领域,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偏低,大量转行而来的专业教师不了解业界的发展水平,不了解业界的岗位要求和技能标准,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了朝阳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
其次,现有的“双师型”教师还仅仅是专业资格证书达到了“双证书”,但“双证书”并不等于“双师型”。
许多有双证书的教师并不具备扎实的专业操作功底和较高的专业操作的示范和指导水平,很多教师指导的实训成果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相去甚远,有些专业的实操指导理念和技术已远远落后于岗位的实际需要。
因此,目前朝阳的73.9%的“双师型”教师急需通过在职培训和企业实践提高双师型的真才实学。
再者,从2009年起,朝阳教委虽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引进企业工程师和技术骨干参与教学,但由于制度设计还不完善,包括对企业技术骨干任教要求过高,引进制度不灵活,例如,引进的技师要有本科学历,要有教师资格证书,加之课酬偏低不能达到技术骨干、尤其是工程师的基本薪酬要求,这些导致一些企业技师无法进入校园。
4.本地生源数量急剧减少、外地生源数量呈增长趋势,学历教育规模难保
受北京市户籍初中生数量逐年减少的影响,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在急剧下降,朝阳的职高也遭遇同样的困境。
2005年—2009年,北京的初中毕业生从15.6万减少到10.2万,同期,北京普通高中的招生数从8.9万减少到6.6万,职业高中的招生数从2.7万减少到2.1万,中专的招生数从3.3万减少到1.9万,技工学校的招生数从1.7万增加到1.9万,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总数从7.7万减少到5.9万。
除技校的招生数稍有增加外,职高和中专的招生数都呈明显下降趋势。
2005年—2009年,朝阳的职高招生数从3246人(含外地生)增加到3402人(含外地生),其中,2007年和2008年,朝阳职高的招生数曾一度增加到3983人(不含外地生)和4288人(不含外地生),招生总数基本保持稳定并稍有增长。
但同时,从2007年到2009年,朝阳职业高中招收的北京户籍的学生,则从3983人减少到2397人,减少了40%。
朝阳职高北京生源明显地受户籍初中毕业生数急剧下降的影响而呈现出招生困难的发展局势。
由于外地生源数量的增加而使得朝阳职高的规模基本保持稳定。
未来五年,朝阳的初中毕业生仍将呈下降趋势,朝阳的职业高中学历教育将难保现有规模并将持续缩小规模。
5.办学模式单一,不能满足职业培训的需求
朝阳24个职教校区、60个专业方向、1272位教师每年的职业培训量仅有2万人次,平均每个校区1000人次,职业培训明显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今后五年职业教育承担的任务十分艰巨。
据统计,在农村35岁以下青年劳动力中尚有66.3%的人只有初中以下学历。
在9.6万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证书的仅有6.4%,具有中级证书的仅为2.6%。
随着朝阳城市化进程加快及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农村劳动力每年需要转移就业6000—8000人。
面对农村劳动力而进行的转移性就业培训,将对朝阳的职业学校提出巨大的挑战。
目前,朝阳的在岗技术人员中,初、中、高级技术职工分别占技术职工总数的17.35%、42.06%和13.11%。
面对朝阳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中、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强对现有的初、中级技术人员的提高培训,也将是朝阳职业学校所需要承担的艰巨的培训任务。
6.职业学校的国际合作项目推进困难,国际化程度低
目前,朝阳的7所职业学校共有12项国际合作项目,其中有6项在正常开展教学和国际交流,其余6相则由于招生困难、师资缺乏或联络人离岗而有名无实。
有国际合作项目的职业学校多数都是学校行为,甚至是校长行为,还没有形成以专业和项目为核心的多校联合的国际合作。
多数学校的国际合作和交流都是各自为战,缺乏国际项目和渠道资源的整合。
即使是同一专业与同一国家的国际合作项目,合作资源也没有共享,系统内的国际合作信息交流渠道不畅。
多数学校的国际合作项目源自民间渠道或校长的个人资源,渠道资源和项目资源没有得到教委的整合和保持,有些项目随着联络人或校长的离岗而自行中断,有些合作项目由于核心专业教师的流失而自行消亡。
区教委在学校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方面还没能提供足够的政策和资源的支持,朝阳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还没有形成由教委整合和支持的管理平台。
二、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朝阳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服务于朝阳新四区发展战略,与建设创新型城区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示范区相结合,为朝阳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中高等技能型人才。
三、基本原则
坚持职业教育工作重点从注重数量扩张转向注重结构优化和质量提高,办学模式从学历教育转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重,培养目标从一次性、终结性就业教育转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推动职业教育向高端化、精品化、规模化和国际化目标迈进。
四、朝阳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3个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1个职教中心建设、1所民族文化特色建设、通过10个专业实训基地和5个面向社会开放的实训基地建设,形成“3+1+1”办学格局,推动朝阳职业教育向高端、精品、国际化发展,全面提升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水平,构建校企一体化、产学一体化、国内外一体化的培养高端产业的中等技能型人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发展任务
1、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形成“3+1+1”职教格局
通过资源整合,打造具有朝阳职教特色的“3+1+1”格局,即3所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1所民族文化特色学校,重点打造1个职教中心,在金盏建立占地200亩的朝阳职教中心,建立中高职衔接办学模式、引进国际知名的高职业院校和国际资格证书课程,通过国际合作、校企合作、中高职合作、职普校际合作,围绕朝阳的高端服务业、高技术产业,联合区域内的中等职业学校和区域外的高等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继续教育机构组建聚集国际职业教育资源、面向京津冀区域发展的、为朝阳高端产业提供中高等技能型人才的高水平国际化的职教中心。
加大职业高中学校整合力度,将现有的6所学校整合为劲松职业高中、求实职业学校、电气工程学校和民族文化艺术职业学校4所。
将现有的24个校区按照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划分为两类,依据资源集中原则、产业链接原则,4所职业高中为每所学校就近保留4个校区,进行专业设置、专业实训场地和师资的统一配置,对其余8个校区进行社会培训功能定位,进行全面改建,改造成面向市场的、服务社会的技能培训中心和公共实训中心。
“十二五”期间,4所职业高中通过加强精品专业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拓宽学生学习就业渠道,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加强与外省市合作办学,使朝阳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稳定并不断扩大,力争到2015年京籍职业高中招生数保持在2000人,外省市学生达到3000人,年度招生规模达到5000人,学历教育在校生数达到15000人。
2、面向高端产业,以校区和产业链为依托发展特色专业
根据朝阳产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结合学校整合和校区调整改建,调整现有专业设置及其布局结构,在职教中心新建一批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体育休闲产业为核心与国际合作的专业,利用后发优势把职教中心的新专业都建成精品专业,把朝阳职教中心建设成具有国际水平的职业教育办学实体。
改变原有学校专业“小而全”的局面,消除不同学校相同专业重复设置的问题,撤掉一些不符合市场需求不能形成规模的专业。
加强精品专业和品牌专业建设。
对4所职高学校按1个校区集中举办1个核心专业的思想,重点建设16个基础条件好、符合市场需求、就业质量高、校企合作紧密的精品专业,与之配套一流的实训场地、一流的师资,把这些专业逐步打造成为全市甚至全国的品牌专业。
通过精品课程、一流实训基地和一流师资建设来推动精品专业品牌专业建设,以精品专业品牌专业建设促进校区建设,以校区建设打造品牌学校,以品牌学校提升朝阳职教的整体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3、加强精品专业实训场地、技能实训中心建设,积极开发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和专业发展格局,满足精品专业品牌专业建设的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建设与之配套的一流实训场地。
朝阳职教中心的新建实训场地,要突出国际合作的特色,满足专业课程研发功能的需要。
其它4所学校在原有市级骨干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每个校区加强1个核心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并加强实训基地的研发、教学、实践、技能考证等功能,实现实训基地的效益最大化。
调整和改造原有实训场地,使其满足教学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
8个社会培训功能校区通过调整和改造,探索通过前厂后校的方式,使其满足技能培训中心和公共实训中心的需要。
并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满足特色专业特殊岗位的实习实训需要。
4、以课程改革和机制创新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服务学生成才为宗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坚持理论实践的统一,坚持校企业结合,坚持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证的融合,坚持朝阳职教的国际化特色,整体优化各专业的课程结构,形成适合市场需要的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新的课程体系,形成新的专业课程标准。
在教育教学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开发新教材,促进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的结构和比例更加合理,以满足学生就业、升学、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需要。
推进产教结合、产学研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实效,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增强学校自我创新能力。
加强对专业教学的常规考核和评估,加强对专业课教学的过程性评估和督导。
建立专业课过程性评估方式,构建以职业道德评比、专业技能比赛、专业技能测试为主要内容的评估手段。
形成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学生实习就业率、学生社会(单位)贡献率等为要素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5、提高职高学费资助力度,扩大对外省市职业教育的对口支援
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年费制度,力争使京籍学生全部享受免费的职业教育,外地生源也将逐步实行免费入学。
提高职高助学金资助力度,并使助学金惠及更多的外来学生。
进一步完善朝阳和外省市职业院校之间的灵活多样的合作办学模式,积极开拓培训外省市职业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渠道,优先鼓励职业学校为外省市特别是对口支援地区培养生源所在地经济发展急需或有其他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开展在京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
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高中面向全国招生,吸引外省优秀初中毕业生来朝阳就学,毕业为朝阳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6、扩大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
职教中心和职业学校除了要大力引进符合国际职业标准的职教理念和课程体系外,还有积极拓展渠道,探索更多的以专业为核心的国际合作,逐步引进国际职业教育先进的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和实训设备,与国外大学、行业和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证书认证体系和认证技术,加强与国际公认的行业或职业资格协会的合作,通过师资培训、课程及教材引进、师资引进、学生互访的形式,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国际化水平。
搭建职教中心和职业学校的学生积极参加国际职业技能活动的平台,推进国际化应用技能人才培养。
五、保障措施
(一)以专兼职结合理论和实操都过硬的师资队伍为人力保障
在建设朝阳职教中心和创建现代化标志性学校的过程中,培养一批教育观念新、业务能力强的干部教师,使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学历达标,“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达标,职称结构合理,聘用企业行业高技能教师比例达标。
以科研课题引导,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形成全国名师、市级骨干教师、区骨干教师层层递进、比例和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出年轻的全市知名校长。
吸引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应届生进入职教师资队伍,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对口率和初始学历水平。
建立并落实专业教师到企业脱岗培训顶岗实习的继续教育制度,提高专业教师对企业实操一线的熟悉程度,提高教师对企业新理念、新产品、新技术的把握,增强专业教师紧跟前沿的实操能力,使“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得到丰富和深化,将“双证书”型教师培养成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通过职教中心加强国际师资的整合,鼓励各类企业,包括合资和外资企业参与职业学校的师资输送和师资培训,引进具有国际水准的教师和技能人才,优化专业教师的来源结构技能结构,提高外籍教师的比例。
组织重点专业的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境内外一流企业和对口职业学校参加专业培训,提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操能力。
(二)通过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为学生多途径成才提供制度保障
以职教中心为依托,通过体制改革,创办“3+1+1”的中高职融通、国内外融通的培养方式。
“3+1+1”即3年中职学习加1年国内高职学习加1年国外企业实习,并通过灵活的机制使学生及时能够在直接就业、升入高职、出国留学等方面实现个性化的选择,搭建学生多途径成才的“立交桥”。
在总结新源里职业高中职普融通班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职普融通班的实验范围,探索职普融通培养模式。
同时,通过招生改革、专业和课程衔接,通过国内外企业合作,逐步实现中高职纵向贯通、国内外横向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通过办学体制改革为校企合作提供模式保障
依托职教联席工作会议制度,以职教中心为校企深度合作示范区,通过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通过职教联席工作会议制度的促动和保障,鼓励企业参与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前厂后校实训基地的运营,共享实训基地和培训资源;通过设立企业技师辅导员岗位并给予稳定津贴等机制改革,吸引企业高级技师参与学校教学、实训指导和课程建设,切实提高企业参与职教发展的积极性,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以职教中心为纽带,加大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力度,以企业参与的前厂后校运行模式,实行课堂教学与岗位操作相结合,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同堂上课,最终实现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的高效能的教学模式。
建立鼓励校企合作培养教师的制度,完善教师进企实践和挂职培训制度,完善企业兼职教师聘用、薪酬和考核制度。
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全面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习制度,完善学籍管理制度,为学生,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和西部合作学校的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和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健全学生实习制度,通过加强订单培养、前厂后校体制改革、校企合作运营实训基地、在企业内部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参与企业实际工作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实训机会,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督促并协助企业为实习生支付合理报酬。
用制度规范企业对实习生毕业续聘的人数比例。
(四)通过增加投入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区政府根据本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依法足额拨付教育经费。
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逐年增长。
建立和完善有关部门、学校主管单位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
城市教育费附加中的30%用于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用于职业学校实验实习设备的更新和办学条件的改善。
政府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时,要安排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
(五)落实职教联席会议制度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领导保障
真正发挥区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的组织职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朝阳区 十二 职业教育 发展 子规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