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架设作业人员职业资格培训教案1111113.docx
- 文档编号:9822284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0.05KB
登高架设作业人员职业资格培训教案1111113.docx
《登高架设作业人员职业资格培训教案11111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高架设作业人员职业资格培训教案1111113.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登高架设作业人员职业资格培训教案1111113
登高架设作业人员职业资格培训教案
基础知识部分
登高架设作业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的定义和种类
国家标准GB3608----83《高处作业分级》规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一、高处作业的定义及种类
高处作业高度:
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的高处作业高度。
基准面:
所谓基准面,是指由高处坠落达到的底面。
面底面也可能高低不平,所以对基准面的规定的最低着落点。
1、高处作业的级别:
一级:
2~5米,二级:
5~15米,三级:
15~30米,特级:
30米以上。
2、高处作业的种类:
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
特殊高处作业包括:
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在接近或接触带电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在无立足或无牢靠立足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悬空高处作业。
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
在化工企业内下列情况为化工工况高处作业:
凡是框架结构化工生产装置,虽有护栏,但工作人员进行非经常性作业时有可能发生意外的视为高处作业。
在无平台、护栏的塔、釜、炉、罐等化工设备、架空管道、汽车、特种集装箱上进行作业时视为高处作业。
在高大塔、釜、炉、罐等化工设备内进行登高作业视为高处作业。
作业下部或附近有排液沟、排放管、液体贮池、熔融物或在易燃、易爆、易中毒区域等部位登高作业视为部位登高作业。
化工企业高处作业必须做到: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国务院《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中有关规定,化工部颁发的《安全管理制度》第十二章第四节及当地劳动部门制定的有关高处作业的安全规定。
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以及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准登高作业。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整齐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带的栓挂不得低挂高用。
不得用绳子代替,酒后人员不许登高作业。
六级强风或其他恶劣气候条件下,禁止登高作业.抢险需要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分管付总(或总工程师)要现场指挥,确保安全。
凡高处作业于其他作业交叉进行时,必须同时遵守所有的有关安全作业的规定。
交叉作业,必须戴安全帽,并设置安全网。
严禁上下垂直作业,必要时设专用防护棚或其他隔离措施。
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须装入工具袋,上下时手中不得拿物件;必须从指定的路线上下,不准在高处掷材料工具或其他物品;不得将易滚、易滑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脚手架上,工作完毕应及时将工具、零星材料,零部件等一切易坠落物件清理干净,防止落下伤人,上下大型零件时,须采取可靠的起吊工具。
登高作业严禁接近电线,特别是高压线路.应保持间距2.5m以上。
避免人体或导电体触及线路。
(低压) 在吊笼内作业时,应事先对吊笼拉绳进行检查,吊笼所承受的负荷有一定的安全系数,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并要有专人监护。
高处作业使用的脚手架,材料要坚固,能承受足够的负荷强度。
几何尺寸、性能要求,要按照《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及当地实际情况的安全要求。
使用各种梯子时,首先检查梯子要坚固,放置要牢稳,立梯坡度一般以60度左右为宜,并应设防滑装置.梯顶无搭钩,梯脚不能稳固时必须有人扶梯.人字梯拉绳须牢固.金属梯不应在电气设备附近使用.大风中使用梯子必须戴安全帽,并有专人监护。
冬季及雨雪天登高作业时,要有防滑措施。
在自然光线不足或者在夜间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有充足的照明。
在化工危险物品生产的界区内或附近有放空管线工作时(即化工危险部位),要与操作者建立联系信号,设置突然发生异常现象所带来危害的防护用品,以便突然停车、发生故障、突然大量排放有害物质,便于自然防护及迅速撤离现场。
坑、井、沟、池、吊装孔等都必须有栏杆栏护或盖板盖严,盖板必须坚固,几何尺寸符合安全要求。
上石棉瓦(或薄板材料、轻型材料)、瓦楞铁、塑料屋顶工作时,必须铺设坚固、防滑的脚手板,如果工作面有玻璃时必须加以固定。
非生产高处作业如:
打扫卫生、贴刷标语,擦玻璃等需要登高也要按高处作业要求去做,系好安全带,并且要把安全带栓在牢固的构筑物上。
高处作业审批程序:
由申请作业单位下达任务,并介绍作业周围环境,接受作业任务的单位,制定具体安全措施。
最后按规定办理登高审批手续。
生产过程遇有一般临时故障,必须马上登高处理时,班长要亲自监护(或指定专人)。
并且穿戴好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不必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
10m以下的一般高处作业及化工工况高处作业,由安全部主管审批签字,为一级高处作业许可证。
10m以上的一般高处作业,特殊高处作业及化工危险部位高处作业,由安全部部长审批,为二级高处作业许可证。
执行化工高处作业许可证的几点说明:
化工高处作业许可证为两联,一联审批单位存查,一联交施工单位,以便及时检查,一旦发生事故,按照相关规定追查责任。
该许可证适用于各个环节,各个时期的一切高处作业过程.凡是下达的施工任务中,符合高处作业定义的作业必须执行。
如施工期较长,项目负责人必须每天检查登高设施的安全状况,并且督促作业人员检查个人防护用品是否坏损、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标记:
高处作业的分级以级别、类别和种类进行标记。
一般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级别种类。
特殊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种类,种类也可省略不写。
例:
一级,强风高处作业;二级,异温、悬空高处作业;三级,一般高处作业。
4、坠落半径:
人、物体由高处坠落时,因高度不同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也不同。
不同高度h其坠落半径R分别为:
当高度h为2~5m时,坠落半径R为2m;
当高度h为5m以上至15m时,坠落半径R为3m;
当高度h为15m以上至30m时,坠落半径R为4m;
当高度h为30m以上时,坠落半径R为5m;
二、登高架设作业的定义及种类
(一)登高架设作业的定义
登高架设是指搭设钢管或竹、木杆件构成的施工作业操作架子。
架子工从事的登高架设或拆除作业,是高处作业的一种,主要通过攀登与悬空作业方式完成搭设或拆除登高脚手架。
(二)、登高架设的种类:
登高脚手架按不同的用途、位置部位与状态、杆配件材料和连接方法等划分类别。
1、按脚手架的用途划分,可分为四类:
(1)用于结构施工作业面搭设的脚手架,称为结构脚手架,俗称“砌筑脚手架”。
荷载较大。
(2)用于装修施工作业而搭设的脚手架,称为装修脚手架。
(3)为支撑模板及其荷载或其它承重要求搭设的脚手架,称为支撑和承重脚手架。
常由木工或混凝土工完成。
(4)高压线、通道等旁边搭设的,起安全保护作用的脚手架,称为防护脚手架。
2、按脚手架设置部位划分,可分为两类:
(1)搭设在建构物外围的脚手架,称为外脚手架。
(2)搭设在建构物内部的脚手架,称为内脚手架。
3、按脚手架的设置状态划分,可分为五类:
(1)落地式脚手架:
这种脚手架是从地面、楼面、平屋面或其它一定面积的结构物表面为搭设支撑面。
脚手架荷载通过立杆传给相应的支撑面。
落地式脚手架有单排架、双排架、三排架、满堂架等:
(2)悬挑式脚手架:
从建筑物内伸出的或固定与工程结构外侧的悬挑型钢或悬挑架上搭设起来的脚手架。
脚手架荷载通过悬挑梁(结构)传给工程结构承受。
这种脚手架一般用于高层建筑施工或局部维修施工作业。
(3)附着式脚手架:
指不落地的支托于建筑物(或构作物)的物顶或墙面上的脚手架。
有挂脚手架、吊篮、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等形式。
(4)桥式脚手架:
由桥式工作台及两端支柱构成的脚手架,是装配或施工脚手架。
广泛用于多层建筑,也适用于14层以下的高层建筑,可作为结构砌筑施工和装修安装作业的脚手架。
(5)移动式脚手架:
用扣件钢管搭成或型钢装配而成,底部带移动装置之不理的平台架。
用于室内装饰、局部处理的装修安装工程施工。
4、按脚手架杆配件材料和连接方式划分,可分为六类:
(1)、木脚手架;
(2)竹脚手架;(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4)碗扣式钢管脚手架;(5)型钢式脚手架;(6)连接式脚手架。
第二节登高架设作业力学常识
一、力的平衡: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作用下,物体保持不动,这种情况就叫做力的平衡。
几个力处于平衡的条件,也即说明几个分力的合力等于零。
二、杆件的变形
杆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将产生变形。
由于外力作用的方式不同,杆件的变形也不一样。
“拉伸”:
杆件在两端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向外的力作用时,杆件将被拉长,这种变形称为拉伸变形。
“压缩”:
杆件在两端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向内的力作用时,杆件将被压缩,这种变形称为压缩变形。
“弯曲”:
杆件受到垂直于轴线方向的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变形,称为弯曲变形。
“剪切”:
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距离很近的力,叫做剪力。
在剪力的作用下,杆件的各个部分将沿杆件的某一截面相互滑移,这种滑移变形就叫做剪切变形。
三、荷载:
建筑物在施工中和在使用中所受到的各种力称为荷载。
有静荷载(永久荷载)和动荷载(临时荷载)两种。
如脚手架的自重叫永久荷载,上面的作业人员、放置的建筑材料、各种设备以及风、雪等都叫临时荷载。
另外,荷载由于作用的形式不同,又可分为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
四、内力:
当外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因外力的作用会发生变形,物体变形时内部各部分之间即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由此而引起的相互作用就是内力。
内力有抵抗变形的性质,当外力存在时,它和外力平衡,并随外力增大而增大,当外力撤消时,它就使变形消失。
当外力增大到内力不能与之平衡时,物体就会被破坏。
五、应力与强度极限:
杆件受力时,在材料相同的情况下,杆件越粗强度越大。
这种情况就说明杆件的强度大小与杆件的截面面积大小有关。
应力就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它的单位是N/cm2。
杆件截面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也就是物体开始破坏时的应力,就是杆件的强度极限。
六、允许应力与安全系数:
为了保证使用安全,必须根据材料的种类和受力情况,规定出材料的允许承受是最大应力,这个规定的应力就叫做允许应力,它应低于强度极限若干倍,这个倍数就是安全系数。
强度极限、允许应力、安全系数三者关系可用公式表示:
允许应力=强度极限/安全系数
七、稳定与丧失稳定性:
在外力作用下,结构能保持自己的形状和位置不变就叫稳定。
横截面相同的两根木杆,因长短不同,能承受的压力相差却十分悬殊,这说明杆件受压时的承载能力不能单由强度来决定,而主要由强度和稳定来决定。
一要细长的杆受压时,应力虽远没达到强度极限,但由于轴线的弯曲而破坏,所以长杆的承载能力主要由稳定条件决定。
这种产生纵向弯曲的杆件,由于不能使杆件轴线继续稳定原来直线形状,称为压杆丧失稳定性。
我们建筑施工中搭设的脚手架,都是由细长的杆件联接而成特别是脚手架的立杆,要尽量减少它的长细比,避免承载后发生压弯变形。
在搭设脚手架中的大横杆,脚手架与建筑结构的连墙杆都是必要的受力杆件,由于绑扎了这些杆件,从而限制了立杆的纵向弯曲,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如果在施工中随意拆除,无形中加大了立杆的长细比,立杆会过早发生变形,使整体脚手架失稳而遭破坏。
八、几何组成及稳定性:
铰接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几何不变的形式,或者说它是最稳定的几何形式。
脚手架外形正是由一些主杆和横杆组成了许多矩形的架体,所以为了增加自身的几何稳定性,还要加绑剪刀撑也是这个道理。
第三节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的预防
一、脚手架坠落事故的原因
登高脚手架在搭设和拆除过程中,架子工是主要坠落对象。
脚手架完成交付使用后,高处坠落主要发生在相关作业人员之中。
常见的类型如下:
1、身体失稳坠落:
因身体失去平衡跌倒或脚底滑动后坠落;
2、架子失稳坠落;一种是未作基础处理的地面上或者是悬挑支架设置不牢固,搭设脚手架时,立杆的垂直度得不到保证,操作人员在架子上的作业会使架子发生晃动,如果没有按规定做好必要的临时支撑和拉结,就会发生脚手架倾斜倒塌、人员坠落事故。
另一种是违章在架体上搭设挑排,形成“上大下小”、“头重脚轻”,使脚手架重心失衡,发生倒塌伤人事故:
3、杆件脱开坠落:
各杆件之间的绑扎不紧或扣件未紧固,作业人员站立到横杆上或脚手片上后,绑扎的篦条或扣件下滑,或者架子散开,导致作业人员坠落。
4、维护残缺坠落:
没有按规定设置防护栏杆、踢脚杆和挂安全网、架层间作业脚手片和防护脚手片少铺、间隙过大、不平、不稳、有探头、固定不牢等到;脚手架距墙面大于200mm,未铺设防护脚手片,等等,作业人员一旦行为失误或操作失误,就会无防护或防护不到位而坠落。
5、操作失误坠落:
搭拆架子时用力过猛,身体失去平衡或两人操作配合不默契,突然失手,等等,在架子作业层上操作的人员,拉车倒退踩空、被构件拉钩失稳、接收吊运材料被磁撞等,都会造成坠落事故。
6、违章操作坠落:
在脚手架上睡觉、打闹、攀登杆件上下、跳跃;搭设凌空状态时不用安全带;饮酒后作业;未扎紧裤腿口、袖口;在不宜作业的大风、雨雪天上架子操作;在石棉瓦等易碎轻型屋面、棚顶上踩踏,等等。
7、架子塌垮坠落:
这种倒塌造成群死群伤,损失特别巨大,主要原因有:
脚手架上荷载严重超出允许承载值,或荷载过于集中,引起扣件断裂或绑扎崩裂;任意撤去或减少连墙拉结、抛撑、缆风绳等等;支撑地面沉陷,脚手架失稳;悬挑式脚手架没有进行分段卸荷;不同性质的支架连在一起;起重机的吊臂挂、碰脚手架;车辆碰撞脚手架等待。
8、“口”“边”失足坠落:
施工现场的预留孔口、电梯井口、通道口、楼梯口、上料口、框架楼层周边、层面周边、阳台周边等没有设置围栏或加盖板以及警示标志,操作人员因滑、碰、用力过猛等等踩空坠落。
9、梯上作业坠落:
依靠不稳、斜度过大,或者梯脚无防滑措施,或垫高物倒塌造成梯子倾倒而人员坠落。
另外,使用缺档梯子,或者负荷过重使梯档断裂,人字梯中间没有绳子拉牢,也会造成坠落事故。
二、物体打击事故的原因:
物体打击事故是脚手架施工中常见的多发性事故,不仅会伤害架子工和现场其它施工人员,面且还可以危害行人等非施工人员,主要有:
1、失手坠落打击伤害;
2、堆放不稳坠落伤人;
3、违章抛投物料伤人;
4、吊运物体坠落伤人;
三、预防坠落打击的安全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不同的部位、不同的高度、不同的工序同时作业,称交叉作业。
交叉作业人员应注意尽量不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使上部与下部作业人员的位置错开,使下部作业人员的位置能在上部落物的坠落半径范围以外。
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隔离层,隔离层的防穿能力,不应小于安全平网的防护能力。
在拆除模板、脚手架等作业时,其下方不得有其他作业人员,防止落物伤人。
拆下的模板、支撑等堆放时,也不得过于靠近临边,应留出不小于1m的安全距离,码放高度也不能超过1m。
当建筑结构层施工到二层及二层以上时,必须架设安全网防护。
楼层继续升高时,第隔四层设一道固定平网(或用立网封闭),作为对交叉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
通道口、出入口的上部应搭设防护棚(护头棚),防护棚顶部应用50mm厚木板或相当于50mm厚木板强度的其他材料。
防护棚的尺寸,应视建筑物防护的高度的而定,大小不小于坠落半径。
登高作业的安全基本要求
第一节基本规定
(1)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将预防高处坠落列为安全技术措施的重要内容。
安全技术措施实施后,由工地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凡不符合要求的,待修整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凡经医生诊断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严重贫血、癫痫病以及其他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的病症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3)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经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准上岗操作。
(4)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合格的防护用品,禁止赤脚、穿拖鞋或硬底鞋作业。
使用安全带时,必须系挂在作业上部的牢靠处。
(5)高处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攀爬井架、龙门架、脚手架,更不能乘坐非载人的垂直运输设备上下。
(6)禁止在防护栏杆、平台和孔洞边缘坐、靠,不得躺在脚手架上或脚手架下方休息。
(7)禁止站在阳台栏杆、钢筋骨架、模板及支撑上操作。
禁止在作业时,沿屋架上弦、檩条以及未固定的构件上行走和作业。
(8)在外墙高处进行安装玻璃及油漆等装饰工作时,应搭设防护设施或系好安全带。
(9)超过六级以上强风或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10)夜间及光线不足高处作业时,应针对作业环境条件设置照明,使作业人员工作范围内视线清楚。
第二节脚手架的作用与要求
脚手架又名架子,建筑、安装维修施工离不了它。
工人在上面进行施工操作,堆放材料,有时还要在上面进行短距离水平运输。
一、基本要求:
1、有足够的面积,能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放和运输的需要。
2、要坚固、稳定、保证施工期间在所规定的荷载作用下,或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不变形、不摇晃、不倾斜,能保证使用安全。
3、构造合理简单,搭设、拆除和搬运要方便。
4、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用料。
二、使用荷载
1、荷载传递:
一般是由脚手板传递给小横杆,由小横杆传递给大横杆,再由大横杆通过扣件或绑扎点传递给立杆,最后通过立杆底部传递到基座和地基上。
2、施工荷载:
承重脚手架:
原规定脚手架上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过2700N/m2,但近年来在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和通过计算及试验,最后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确定为3000N/m2。
装修脚手架:
施工荷载值不得超过2000N/m2。
3、静荷载与动荷载
静荷载:
包括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脚手板、扣件(绑扎材料)等各构件的自重。
动荷载:
包括堆放材料、安装件、运输车辆(含所装载的物料)、作业人员、安全网和防护栏杆等重量。
三、一般规定
(1)搭设多立杆式脚手架前,应制定搭设方案,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尺寸、高度及施工工艺确定搭设形式。
(2)搭设脚手架应选择同一种类材料,不能钢木混搭。
钢管脚手架的节点应使用扣件扣牢,不准使用铅丝绑扎。
(3)木脚手架的立杆应埋入地下300~500mm,埋杆前先挖土坑,坑底垫砖石。
当不能埋杆时,应沿立杆底部加绑扫地杆。
(4)钢管脚手架的立杆应垂直放在金属底座下,下面再垫厚50mm的木板,并在立杆底部加扫地杆用扣件扣牢。
(5)立杆的相邻接头、大横杆的相邻接头都应错开。
立杆和大横杆的节点处必须设置小横杆,在脚手架拆除前,节点处小横杆不能拆除。
(6)脚手架搭到3~4步时应设置支撑(压栏子),支撑与地面成600夹角,间距不得大于7根立杆。
当高度超过7m不便设支撑时,应在每高4m,水平每隔7m设置连墙杆与建筑结构连接,不得与脚手架、门窗等部位连接。
(7)应在脚手架的尽端、转角处和中间每隔9~15m的地方设置剪刀撑。
剪刀撑与地面呈45~600夹角,从下到上连续设置。
(8)铺脚手板时,必须按照脚手架的宽度满铺,板应垫平铺稳挤严,板与墙面的空隙不得大于200mm。
脚手板接头采用搭接时,必须搭在小横杆上,板端头超过小横杆长度不应小于200mm,搭接方向应顺重车运输方向;采用对接时,接头下面应设两根小横杆,板端头距小横杆不大于200mm.禁止出现探头板。
作业时,操作层下步应留有一层脚手板,防止人、物高处坠落。
(9)二步架以上应设两道护身栏杆,并设在180mm高的挡脚板。
(10)脚手架应沿建筑物周围连续、同步搭设,形成封闭结构。
如因条件所限不能封闭时(如:
呈“一”字形、“∩”形等),应在脚手架尽端设置连墙增加稳定性。
(11)单排脚手架不能用于半砖墙、180mm墙、轻质墙、土坯墙等墙体施工。
在空斗墙上留脚手眼时,小横杆下应实砌两层砖。
(12)在下列部位时不能留脚手眼:
1)砖过梁的上部,与过梁呈600角的三角形范围内;
2)砖柱或宽度小于740mm的窗间墙;
3)梁垫下及其左右各370mm范围内;
4)门窗洞口两侧240mm和转角处240mm范围内。
小横杆入脚手眼的长度一般不应小于240mm。
第三节脚手架构架的组成及安全技术
脚手架的构架由构架基本结构、整体稳定和抗侧力杆件、连墙件和卸载装置、作业层设施、其它安全防护设施等五部分组成。
其基本要求如下:
一、构架基本结构:
脚手架的基本结构为直接承受和传递脚手架垂直荷载作用的构架部分。
在多数情况下,构架基本结构由基本结构单元组合而成。
基本结构单元的类型:
基本结构单元为构成脚手架基本结构的最小组成部分,由可以承受或传递荷载作用的杆件组成,包括毗邻基本结构单元的共用杆件。
第四节脚手架工程中的事故及预防措施
一、脚手架工程多发事故的类型
(1)整架倾倒或局部垮架;
(2)整架失稳、垂直坍塌;
(3)人员高空坠落;
(4)落物伤人(物体打击);
(5)不当操作事故。
二、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
在造成事故的原因中,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这两方面原因都很重要,都要查找。
在直接原因中有技术方面的,也有操作和指挥方面的,以及自然因素的作用。
诱发以下两类多发事故的主要直接原因为:
1、整架倾倒、垂直坍塌或局部垮架
(1)构架缺坠毁:
构架缺少必须的杆件,未按规定数量和要求设连墙件等;
(2)在使用过程中任意拆除必不可少的杆件和连墙件;
(3)严重超载;
(4)地基出现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2、人员高空坠落
(1)作业层未按规定设置防护;
(2)作业层未满铺脚手板或架面与墙之间的间隙过大;
(3)脚手板和杆件因搁置不稳、扎结不好或发生断裂而坠落;
(4)不当操作产生的碰撞和闪失。
不当操作有以下情形:
1)用力过猛,致使身体失去平衡;
2)拉车退着行走;
3)拥挤碰撞;
4)集中多人搬运重物或安装较重的构件;
5)架面上的冰雪未清除,造成滑跌。
三、脚手架工程事故实例
四、事故教训为我们提供的启示和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1、必须确保脚手架的构架和防护设施达到承载可靠和使用安全的要求。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和施工应用中,必须考虑以下方面并作出明确的安排和规定:
(1)对脚手架杆配件的质量和允许缺陷的规定;
(2)脚手架的构架方案、尺寸以及对控制误差的要求;
(3)连墙点的设置方式、布点间距,对支持物的加固要求(需要时)以及某些部位不能设置时的弥补措施;
(4)在工程体形和施工要求变化部位的构架措施;
(5)作业层铺板和防护的设置要求;
(6)对脚手呆中荷载大、跨度大、高空间部位的架固措施;
(7)对实际使用荷载(包括架上人员、材料机具以及多层同时作业)的限制;
(8)对施工过程中需要临时拆除杆部件和拉结件的限制以及在恢复前的安全弥补措施;
(9)安全网及其它防(围)护措施的主设置要求;
(10)脚手架地基或其它支承物的技术要求和处理措施。
以上10个方面,必须严格、细致按实际情况加以考虑、设计和安排。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达到脚手架构架稳定,承载和防护可靠,才能触保使用安全。
2、必须严格要按照规范、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和拆除,大力制止乱搭、乱改和乱用情况。
在这方面出现的问题,大致如下:
有关乱改和乱搭问题:
1)任意改变构架结构及其尺寸;
2)任意改变连墙件设置位置、减少设置数量;
3)使用不合格的杆配件和材料;
4)任意减少铺板数量、防护杆件和设施;
5)在不符合要求的地基和支持物上搭设;
6)不按质量要求搭设,立杆偏斜,连接点松驰;
7)不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高 架设 作业 人员 职业资格 培训 教案 1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