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课本练习答案DOC.docx
- 文档编号:9822156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49
- 大小:187.49KB
产业经济学课本练习答案DOC.docx
《产业经济学课本练习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课本练习答案DOC.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产业经济学课本练习答案DOC
第一章导论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二)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
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产业组织理论
(2)产业结构理论
(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
(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
(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1.理论意义
1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2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3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2.实践意义
1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2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3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3.现实意义
1 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2 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所以要杜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
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四)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5.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6.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
7.案例研究方法;
8.系统动力学方法。
(五)什么是产业,如何理解产业的含义?
1.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2.产业的含义:
产业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3.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具有多层次性。
4.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5.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6)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产业,产业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的联系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这些都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具体对象。
针对产业经济学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等等。
第二章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
(一)什么是“马歇尔冲突”?
“马歇尔冲突”即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面对这一矛盾,马歇尔试图用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有的“生成—发展—衰退”过程来说明垄断是不会无限蔓延的,规模经济和竞争是可以获得某种均衡的。
(二)简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
尽管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竞争机制的论述,但最初把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的,是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马歇尔。
马歇尔在与其夫人共著的《产业经济学》一书中,第一次把产业内部的结构定义为产业组织。
其后,在他的名著《经济学原理》中论及生产要素问题时,在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这一第四生产要素,并专门设章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产业向特定区域集中的利益、大规模生产的利益、经营管理专业化的利益、马歇尔意义上的“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收益递减与收益递增等现代产业组织的主要概念与内容。
1932年,贝利和米恩斯发表了《近代股份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详尽分析了20年代到30年代美国垄断产业和寡头垄断产业的实际情况,并对股份制的发展更易使资金集中到大企业手中,从而造成经济力集中等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以后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许多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罗宾逊夫人同时出版了各自的专著《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谋而合地提出纠正传统自由竞争概念的所谓垄断竞争理论。
这一理论否定了以往要么垄断、要么竞争这样一种极端和互相对立的观点,认为在人们生存的现实世界中,通常是各种形式的不同程度的垄断和不同程度的竞争交织并存。
张伯伦特别注重分析现实的市场关系,其所提出的一些概念和观点成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
他以垄断因素的强弱程度为依据,对市场形态作了分类,把市场划分为从完全竞争到独家垄断的多种类型,总结了不同市场形态下价格的形成和作用特点。
他还着重分析了垄断竞争、同类产品的生产者集团和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产品差别化、过剩能力下的竞争等问题。
许多产业组织学教科书都把张伯伦、罗宾逊夫人和马歇尔奉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鼻祖。
(三)何谓“有效竞争”?
它有哪些判断标准?
1940年克拉克的有效竞争概念的提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
所谓有效竞争,简单说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其中,政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方法或手段。
梅森将以往有关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的论述,归纳为两大类基本的有效竞争标准:
一是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的条件归纳为市场结构标准;二是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争有效性的标准归为市场绩效标准。
这就是有效竞争标准的二分法。
继梅森的研究之后,一些经济学家将有效竞争的标准从二分法扩展为三分法,即市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标准和市场绩效标准,并采用三分法概括了判断有效竞争的标准。
(四)哈佛学派是如何将市场结构作为分析重点,来构筑他们的结构主义政策论的?
在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中,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其基本分析程序是按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产业组织政策展开的。
在这里,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
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这种SCP分析框架所依据的微观经济理论,是将完全竞争和垄断作为两极,将现实的市场置于中间进行分析的自马歇尔以来的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
因而这一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完全竞争状况的接近基本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
由于哈佛学派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重点,因此信奉哈佛学派理论的人通常也被称为“结构主义者”。
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是哈佛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两个重要特征。
在贝恩等人看来,寡占的市场结构会产生寡占的市场行为,进而导致不良的市场绩效特别是资源配置的非效率。
因此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首先应该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主张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规制政策。
哈佛学派的这种政策主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反垄断政策的开展和强化都曾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五)试述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
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崛起的,其代表人物是施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
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问题仍然应该通过价格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力图重新把价格理论中完全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传统概念作为剖析产业组织问题的基本概念,从而与哈佛学派在方法论上形成鲜明对照。
其主要观点如下:
1.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的。
2.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高集中寡占,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规制就没有必要。
3.高集中产业中的高利润率与其说是资源配置非效率的指标,倒不如说是生产效率的结果。
4.除了政府的进入规制以外,由于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市场中的现存企业都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
5.除个别部门,芝加哥学派在原则上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市场结构的干预,主张放松反托拉斯法的实施和政府规制政策。
(六)简述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可竞争市场理论(theoryofcontestablemarkets)是鲍莫尔、帕恩查和韦利格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82年,《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该理论的形成。
该理论认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传统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
它可以是寡头市场,甚至是垄断市场,但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
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
(七)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产业组织的新奥地利学派在理论上的成就,是建立在门格尔(CarlMenger)、庞巴维克(EugenVon
1.认为经济生活的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要受有创造性的人的行为的制约,这种有创造性的作用定义为创造精神。
市场竞争源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只要确保自由的进入机会,就能形成充分的竞争压力,唯一能真正成为进入壁垒的就是政府的进入规制政策和行政垄断。
因此最有效的促进竞争的政策首先应该是废除那些过时的规制政策和不必要的行政垄断,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2.社会福利的提高源于生产效率而非哈佛学派强调的配置效率,只要不是依赖行政干预,垄断企业实际上是生存下来的最有效率的企业,这导致新奥地利学派对大规模的企业组织持宽容的态度,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本来就是淘汰低效率企业的过程。
3.在政策主张上提出以完全的自由市场来获得充分的竞争,完全否定反垄断和规制政策,这使得该学派理论的适用性有较大的局限性,但其在产业组织理论中注重人类行为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不完全信息出发,把竞争性的市场看作分散的知识、信息的发现和利用过程,这些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八)博弈论在产业组织理论有哪些应用价值?
在产业组织领域对企业的策略性行为的研究中,博弈论已几乎重新改写了整个产业组织的理论框架。
在分析寡头市场上的企业竞争行为时,博弈论是极为有效的手段。
理性预期学派为这一客观事实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用博弈论的术语来说,企业的行为是各个企业所共同拥有的信息结构或判断概率的函数,这些突破性的进展使产业组织理论对现实经济中寡头厂商的行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博弈论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可以说,产业组织经济学过去几年来在理论方面的重大进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博弈论的广泛应用而取得的,同时,博弈论及机制设计、不完全合同理论的应用也使得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大大加强。
80年代以法国学者泰勒尔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就应用博弈论分析的方法对整个产业组织理论体系进行了再造,泰勒尔的《产业组织理论》也因此而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经典教材。
此外,除了非合作博弈论仍将在产业组织理论中扮演主要的角色外,网络博弈和合作—非合作混合博弈也将日益渗透到产业组织的分析中。
(9)简述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
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配第早在17世纪就发现了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
他与1672年出版的《政治算术》通过考察得出结论:
工业比农业的收入多,商业又比工业的收入多,即工业比农业、商业比工业附加值高。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分别于1758年和1766年发表了重要论著《经济表》《经济表分析》。
他根据自己创立的“纯产品”的阶级,包括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土地所有者阶级,即通过地租和赋税从生产阶级那里取得“纯产品”的阶级,包括地主及其仆从、君主、官吏等;不生产阶级,即不创造“纯产品”的阶级,包括工商资本家和工人。
他在经济理论上的突出贡献是在“纯产品”学说的基础上对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所做的分析。
可以说,配第和魁奈的发现和研究是产业结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10)如何理解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
1.管理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
管理文化与产业运行的同步性;管理文化对产业发展的先导性;管理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动力性;管理文化在产业发展中的创造性。
2.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作用的方式:
从广义上看,管理文化一般通过价值观念、技术形态、生活方式和精神的物化等几个方面,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对产业经济活动和实践的主体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作用。
其作用方式,归纳起来有四个:
渗透式、导向式、桥梁式、转化式等。
这些方式相互交叉、辐射和促进,使管理文化体现出产业经济功能。
3.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影响范围:
管理文化对产业组织的影响;管理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管理文化对产业政策的影响;管理文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市场
(一)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试分析每一种主要因素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
1 市场集中度;
2 产品差别化;
3 进入和退出壁垒;
4 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5 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6 短期成本结构。
上述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当其中一个因素改变时,也会导致其他因素的变化,从而使整个市场结构的特征发生改变。
我们将主要讨论前三项因素。
1.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
由于市场集中度是反映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的指标,所以它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也正因为如此,产业组织理论把市场集中度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
2.产品差别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1)影响市场集中度。
市场上规模较大的上位企业(即市场占有率领先的企业)通过扩大产品差别化程度,可以保持或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而保持或提高市场集中度水平;市场上规模较小的下位企业也可以通过产品差别化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从而降低市场的集中度水平,或改变行业市场的规模分布结构。
(2)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现有企业的产品差异化可以使顾客对该企业的产品形成偏好甚至一定的忠诚度,这对于意图进入市场的新企业而言,无疑构成了一定程度的进入壁垒,也就是说,这些试图进入市场的企业也必须通过自己的产品差异化行为,寻找新的目标市场的顾客或者争取原有企业的顾客转换品牌。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市场的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新企业进入市场的壁垒也就越高。
3.进入和退出壁垒:
在影响市场结构的诸多因素中,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是与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并列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进入和退出壁垒的分析,主要是从新企业进入市场的角度考察产业内原有企业和准备进入的新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最终反映出来的市场结构的调整和变化。
(二)试对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这四种市场形态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
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也称为“纯粹竞争”,也就是说市场上不存在任何垄断因素。
这种市场结构的特点是:
(1)产业集中度很低。
(2)产品同一性很高。
(3)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的壁垒。
(4)完备信息。
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与完全竞争相对的另一个极端的市场结构是完全垄断,即只有一个买者或卖者的市场。
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的特点是:
(1)产业的绝对集中度为100%,因为市场上只有一个提供产品的企业。
(2)没有替代产品。
完全垄断企业出售的产品没有直接替代产品,所以它的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
(3)进入壁垒非常高。
3.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大企业控制着产业市场大部分产品的供给,它们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这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以垄断因素为主同时又具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
它的主要特点是:
(1)产业集中度高。
(2)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
(3)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
4.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是一种比较接近现实经济状况的市场结构,它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且偏向完全竞争。
它的主要特点是:
(1)产业集中度较低。
(2)产品有差别。
(3)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
(三)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产品差异化是如何影响市场结构的?
企业进行产品差异化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
(1)产品主体差异化。
(2)品牌差异化。
(3)价格差异化。
(4)渠道差异化。
(5)促销差异化。
(6)服务差异化。
产品差别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1.影响市场集中度。
市场上规模较大的上位企业(即市场占有率领先的企业)通过扩大产品差别化程度,可以保持或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而保持或提高市场集中度水平;市场上规模较小的下位企业也可以通过产品差别化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从而降低市场的集中度水平,或改变行业市场的规模分布结构。
2.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现有企业的产品差异化可以使顾客对该企业的产品形成偏好甚至一定的忠诚度,这对于意图进入市场的新企业而言,无疑构成了一定程度的进入壁垒,也就是说,这些试图进入市场的企业也必须通过自己的产品差异化行为,寻找新的目标市场的顾客或者争取原有企业的顾客转换品牌。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市场的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新企业进入市场的壁垒也就越高。
(四)简述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
进入壁垒的构成因素:
1.绝对成本优势。
就是在特定的产量水平上,现有企业比潜在要进入的企业通常具有的以较低成本进行生产的能力,由于这种能力的存在,使得潜在的企业或新进入的企业在试图进入市场的过程中或进入市场以后与原有企业相比处于一种竞争的劣势。
2.规模经济。
根据规模经济的规律,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只有在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才能获得生产和销售的规模效益,在这之前,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成本一定高于原有企业,从而处于竞争劣势。
3.产品差异化。
在产品差异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市场中,产品差别往往是构成进入壁垒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
4.政策法律制度。
政府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所制定的政策法律制度也是构筑进入壁垒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某些产业中,企业经营需要获得批准和执照,企业进出口需要获得有关的许可证,资金筹措也要受到政府的限制,还有差别性的税收壁垒、专利制度等,都成为阻碍新企业进入的壁垒。
并且,这种壁垒是很难用降低成本或增加广告费用等手段加以克服的。
5.阻止进入策略行为。
这是指寡头垄断行业中,现有企业通过相互协调,实施控制产业利润率、形成过剩供给、针对新企业的歧视性价格等一些阻止进入的策略和行为,由此形成阻碍新企业进入的壁垒。
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
如果企业主动或被迫要退出某个行业市场,却又难以退出,就表明这个市场上存在退出壁垒。
退出壁垒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
如果企业投资的资产专用性很强,那么在企业退出这个行业时,这些巨额资产往往很难出售和变现。
出售价格和企业投资额扣除折旧后的剩余价值之间的差价就是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越大,企业退出市场的壁垒也就越高。
2.解雇费用。
企业在退出某个市场时,必然会解雇员工。
根据合同或国家劳动法的规定,解雇工人可能必须支付退职金、解雇工资,企业如果需要转产,就必须培训他们从事新工作的技能,培训费用就此发生,这些费用越大,企业退出某个市场的障碍也就越大。
3.政策法律的限制。
政府为了一定的目标,经常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限制某些行业的企业从市场上退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想要退出这个行业,政府也可能会出来干预。
(五)试述掠夺性定价和限制性定价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1.掠夺性定价:
掠夺性定价又称驱逐对手定价,意思是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和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策略。
这种策略性行为有三个重要的特征:
(1)在掠夺性定价中出现的价格下降,一般是暂时性的,是企业以长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策略性定价行为;
(2)在掠夺性定价中企业发动暂时性降价,实质目的是要缩减供给量,而不是扩大需求量,只有在有效控制供给量的前提下,发起企业在驱逐对手之后才能提高价格;
(3)一般情况下,采用掠夺性定价策略的都是市场上势力雄厚的大企业。
掠夺性定价行为一般发生在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大企业采用这种策略的目的主要在于驱逐或消灭现有的竞争对手或是教训不合作的竞争对手,但是同时它也向意欲进入市场的新企业发出了警告。
因此,掠夺性定价对市场结构的竞争性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限制性定价:
限制性定价又被称为“阻止进入定价”,它是指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主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济利润、但又不致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
企业采用限制性定价的直接目的是阻止新企业进入市场,但实质上这是一种牺牲部分短期利润以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因此限制性定价同掠夺性定价一样,都是企业长期定价的策略性行为。
如果一个企业在长期内确定价格(或产量)来减少或消除招致新企业进入它所在市场的动因,那么这个企业采取的就是动态限制性定价策略。
即市场主导企业经常先订立一个高价,然后随着新企业的进入逐渐降低价格,这样做最符合企业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6)简述广告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企业的广告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广告与产品差异。
企业通过广告中的有效诉求,可以让消费者深刻认知其产品与众不同的特点,从而与竞争者的产品区别开来。
同时,我们也看到,广告本身也可以被看成是产品差异的一个组成部分。
即使企业提供的产品与竞争者相比并没有突出的不同之处,它也可以通过做一个创意独到的广告而在众多产品广告中脱颖而出,为消费者所认知。
2.广告与进入壁垒。
广告会增强进入壁垒。
产业内原有企业通过大量的广告投入影响消费者的主观偏好,建立本企业及其产品品牌的知名度,甚至可以说他们所投入的广告费用已经变成了无形资产,潜在的进入者必须广泛地做广告,以克服原有企业所建立的商誉,并且它的投入将更大,这无疑使新进入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成本劣势,所以说市场中原有企业所做的广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进入壁垒。
当然,这种进入壁垒作用的强度取决于广告效果持续的时间。
从以上两个方面看,企业的广告行为将导致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
当所有竞争性企业都从事广告活动时,它们的市场份额将随广告活动的成败而变化。
成功的广告会使企业拥有更多的消费者,市场份额就会提高;失败的广告会使企业失去顾客,甚至不得不退出市场;此外,市场上原有企业所做的大量广告对意图进入市场的潜在企业构成了一定程度的进入壁垒,使它们“望而却步”。
所有这些方面作用的结果就是产业市场的集中度提高。
实证研究也表明,广告活动是竞争企业市场份额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7)试述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1.主兼企业的动机。
(1)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
企业通过兼并可以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业 经济学 课本 练习 答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