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证的分类与辩证.docx
- 文档编号:9821447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8.76KB
虚证的分类与辩证.docx
《虚证的分类与辩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虚证的分类与辩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虚证的分类与辩证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虚证的分类与辩证
前言
中医将身体虚弱称体虚,把慢性疾病的虚弱称虚证,虚证有不同性质和表现,从气血、阴阳方面分,虚证可以有气虚、血虚、气血两虚,阴虚、阳虚和阴阳两虚等;结合心、肝、脾、肺、肾五脏,则每一脏又有气、血、阴、阳虚弱的类型,如肺气虚、脾阳虚、肾阳虚等。
中医理论是讲平衡的,只要人体气血阴阳平衡,就是健康,不足的是虚弱,需补养,多余的是病邪,要祛除,以期达到新的平衡,恢复身体健康。
体虚是机体某些功能有所减退,不一定患病,即西医所称之“亚健康”,如不及时补养、调节和调理,任其进一步发展,对健康不利。
学会认识自我,判断自己的身体情况、体质类型,对于进补非常重要。
第一节气血阴阳辨证
一、气虚证
气虚指元气不足,气的推动、温煦、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衰退,或各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
常因久病、重病或劳累过度耗伤元气,或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使元气虚弱,或因年老体弱,脏腑功能衰退所致。
气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
少气懒言、全身疲倦乏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虚热,自汗,舌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脉弱等。
气虚严重者可表现为气陷,出现腹部坠胀感或腰酸腰痛,同时伴有脱肛、子宫下垂或其他内脏下垂等症。
功能减退,不一定有病,气虚者需补气,补气的药物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等。
方剂可选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玉屏风散等。
二、血虚证
血虚指血液亏少,不能营养脏腑。
器官组织和心神而表现的虚弱证候。
常因脾胃虚弱,营养不良;各种急慢性出血致失血过多;或久病不愈;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或瘀血阻络,新血不生;或寄生虫病等原因所致。
血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
面色萎黄苍白,唇爪淡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妇女月经失调(经少、经闭、或周期延迟),舌质谈、苔滑少津,脉细弱等。
进补宜采用补血、养血、生血之法,补血的药物可选用当归、阿胶、熟地、桑椹子等。
方剂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四物汤,八珍丸,十全大补膏,河车大造丸等。
三、阴虚证
阴虚又称阴虚火旺,俗称虚火,指体内阴液亏虚,无以制阳,不能滋润濡养机体,虚热内生的证候。
常由热病伤阴;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火伤津液;或禀赋不足,房事过度等原冈所致。
阴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
形体消瘦,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于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五心(两只手心、两只脚心与头顶心)烦热,盗汗(夜间睡觉时出汗,醒后汗止),腰酸背痛,梦遗滑精,舌干,少津液,舌质红,苔薄或光剥,脉细数等。
进补宜采用补阴、养阴等法,补阴虚的药物可选用生地、麦冬、玉竹、珍珠粉、银耳、冬虫夏草、石斛,龟板等。
方剂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二至丸等。
四、阳虚证
阳虚又称阳虚火衰,指体内阳气虚衰,机体温煦、推动、蒸腾、气化等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寒证候。
常由素体阳虚,或久病体虚,或过食生冷损伤阳气,或禀赋不足,或老年脏气亏虚等原因所致。
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阳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
除有气虚的表现外,平时怕冷,四肢不温,喜热饮,体温常偏低,腰酸腿软,阳痿早泄,小腹冷痛,乏力,小便清长,舌质淡薄,苔白,脉沉细等。
进补宜补阳、温阳,补阳虚的药物可选用红参、鹿茸、杜仲、肉桂、海马等,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方剂。
五、阴阳两虚
体虚者亦常出现两虚之体,两虚之体有以下几种;
1.气阴两虚证既有气虚又有阴虚,其主要表现为:
既有头晕、乏力、腿软等气虚表现,又有升火、咽干、舌红等阴虚表现,但没有慢性疾病,这种体质称气阴两虚体质,进补宜采用益气养阴之补法,即在进补时应同时考虑补气和补阴。
2.阴阳两虚证既有阴虚又有阳虚,称阴阳两虚,其主要表现为:
既怕冷又怕热,冬天特别怕冷,夏天又特别怕热,这是阴阳失调或阴阳两虚之体质,进补宜采用阴阳并补,养阴温阳和滋阴壮阳等补法。
3.气血两虚证气血两虚一般出现在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大出血后、妇女月经过多者等,其主要表现为:
既有气虚的表现,又有血虚的表现,进补宜采用益气生血、气血并补。
第二节脏腑虚实辨证
一、心系虚证
1.心气虚证心气虚证是指心气虚衰,无力推动血液运行。
其主要表现:
心悸,气短,自汗,易惊,健忘,面色淡白,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难以入眠,舌苔白,舌质淡,脉细弱等。
进补方法:
补益心气,可选用养心汤、炙甘草汤等方剂。
中药可选用人参、茯苓、酸枣仁、五味子等。
2.心阳虚证心阳虚证是指心阳虚衰,温运功能失常,虚寒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其主要表现:
心悸或怔忡,心胸憋闷或痛,气短,自汗,形寒怕冷,面色恍白或面唇青紫,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或结代。
心阳虚脱则凉,苔白,舌体润,脉迟,心阳衰微则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甚或神志模糊,昏迷不醒。
进补方法:
温补心阳,可选用保元汤等方剂。
中药可选用人参、黄芪、刺五加等。
3.心血虚证心血虚证是指心血不足,不能濡养心脏,心失所养。
其主要表现:
心悸或怔忡,心烦,不寐,健忘,头晕日眩,面白无华,唇指甲淡,舌质淡白,脉细弱等。
进补方法:
补血安神,可选用四物汤等方剂。
中药可选用大枣、桑椹、龙眼肉等。
4.心阴虚证心阴虚证是指由于心阴亏损,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其主要表现:
心悸或怔忡,心烦,失眠多梦,潮热或低热,五心烦热,盗汗,唇燥咽干口苦,尿黄便结,舌红少津,无苔或薄黄苔,脉细数等。
进补方法:
滋阴安神,可选用补心丹等方剂。
中药可选用柏子仁、玉竹、麦门冬等。
二、肝系虚证
1.肝血虚证肝血虚证指肝血不足,筋失所养。
其主要表现:
头昏眼花,两眼干涩,视物模糊,或夜盲,头晕,面白无华,唇、指甲淡白,胁痛,妇女月经量少或经闭,舌质谈白,脉弦细等。
进补方法:
补养肝血,可选用四物汤、补肝汤等方剂。
中药可选食当归、熟地黄、白芍、枸杞子等。
2.肝阴虚证肝阴虚证指肝阴不足,津亏血少,虚热内扰。
其主要表现:
两眼干涩,视物模糊,胁病,潮热或低热,五心烦热、盗汗、唇燥咽干,口苦,尿黄便结,舌红少津,无苔或薄黄苔,脉弦细数等。
进补方法:
滋补肝阴,可选用一贯煎等方剂。
中药可选用女贞子、龟板、石斛等。
三、脾胃虚证
1.脾气虚证
(1)脾失健运证:
脾失健运证是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其主要表现:
腹胀食少,食后胀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见肥胖、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
进补方法:
补益脾气,健脾助运。
可选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方剂。
中药可选用党参、白术、黄芪、薏苡仁、山药等。
(2)脾虚气陷证:
脾虚气陷证是指由于脾气亏虚,升举无力而反下陷所表现的证候。
其主要表现:
脘腹坠胀感,食后更甚,或便意频数,甚则脱肛,或内脏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
伴有头晕目眩,气短乏力,神疲倦怠,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进补方法:
补气升清。
可选用补中益气汤。
中药可选用黄芪、白术、人参、柴胡等。
(3)脾不统血证:
脾不统血证是指由于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而致血溢脉外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其主要表现:
便血、尿血、皮肤有出血点、牙跟出血、鼻子出血,或妇女月经过多等,伴有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白少华,舌淡脉细弱。
进补方法:
补气摄血。
可选用归脾汤。
药有人参、龙眼肉、黄芪、白术、当归等。
2.脾阳虚证脾阳虚证指脾阳虚衰,寒从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其主要表现:
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口淡不渴,纳呆食少,食后腹胀,尿清便溏,或见浮肿,尿少,或白带清稀,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等。
进补方法:
温补脾阳,可选用理中丸、五苓散等方剂。
中药可选用益智仁、补骨脂、骨碎补、肉桂、巴戟天等。
3.胃气虚证胃气虚证是指胃气不足,受纳、腐熟功能减弱,以致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其主要表现:
纳呆,口淡无味,不思饮食,胃脘微闷不舒,舌质淡,脉细弱等。
进补方法:
补中益气,可选用补中益气汤等方剂。
中药可选用人参、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等。
4.胃阴虚证胃阴虚证是指由于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虚热证不明显者,常称胃燥津亏证。
其主要表现:
口渴咽燥,饥不欲食,大便干燥,干呕呃逆,舌光红少津,脉细数等。
进补方法;滋补胃阴,可选用益胃汤等方剂。
同时可选用黄精、玉竹、石斛、沙参、天门冬、麦门冬、西洋参等中药。
5.胃阳虚证胃阳虚证是指由于胃阳不足,虚寒内生,以致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胃虚寒证。
其主要表现:
胃脘疼痛,作胀,吞酸嘈杂,呕吐呃逆,四肢厥冷,喜热饮,舌苔白滑,脉沉迟等。
进补方法:
温胃散寒,可选用良附丸。
四、肺系虚证
1.肺阴虚证肺阴虚证是阴津不足,肺失濡润所表现的证候。
多由肺病日久,耗伤肺阴所致。
其主要表现:
颧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声嘶,干咳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尿黄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进补方法:
滋阴润肺,可选用百合固金汤等方剂。
中药可选用沙参、麦冬、百合、王竹、西洋参、山药等。
2.肺气虚证肺气虚证指由于肺功能减弱,其主气、卫外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其主要表现:
少气懒言,倦怠无力,常自汗出,声低气促,咳喘无力,痰多清稀,平时易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等。
进补方法:
补益肺气,可选用补肺汤、玉屏风散等方剂。
同时可选用党参、黄芪、巴戟天、人参、补骨脂等中药。
六、肾系虚证
1.肾阴虚证肾阴虚证是指由于老年肾亏,或久病虚损导致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的临床证候。
其主要表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耳聋;遗精,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或低热,盗汗、颧红、口干咽燥,尿黄便结,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数等。
进补方法:
滋补肾阴,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等方剂。
此外可选用何首乌、枸杞子、女贞子、熟地黄、桑椹子等中药。
2.肾精亏虚证肾精亏虚证指由于病久伤肾,或房劳过度,导致肾精亏耗。
其主要表现:
头晕健忘、耳鸣耳聋、发脱齿摇、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等。
进补方法:
补益宵精,可选用河车大造丸、五子衍宗丸等方剂。
此外可选用熟地黄、莵丝子、骨碎补、黄精、紫河车等中药。
3.肾气虚证肾气虚证指由于肾气虚,肾的气化、固摄功能减退所表现的临床证候。
其主要表现:
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小便频数,甚至遗尿,男子可表现为滑精早泄、女子可表现为白带清稀,舌苔淡白,脉沉弱等。
进补方法:
补益肾气,固肾摄精,可选用桑螵蛸散、肾气丸等方剂。
还可选用杜仲、蛤蚧、仙茅、海马、巴戟天、核桃仁等中药。
4.肾阳虚证本证多由素体阳虚,老年肾阳不足,或久病、重病伤及肾阳所表现的肾阳亏虚,虚寒内盛的证候。
其主要表现:
腰酸膝软,耳鸣头晕,面色恍白,神疲乏力,喜卧嗜睡,形寒肢冷,或见阳痿,尿清、舌淡胖,白润苔,脉沉细迟弱等。
进补方法:
温补肾阳,可选用附桂八味丸、右归丸等方剂。
此外可选用仙茅、锁阳、海马、蛤蚧、韭子、肉苁蓉、淫羊霍、鹿茸、冬虫夏草等中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类 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