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1].doc
- 文档编号:981622
- 上传时间:2022-10-14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41.50KB
校园文化建设[1].doc
《校园文化建设[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文化建设[1].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执笔者:
高洪、田建国、徐艳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深刻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
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影响越来越大。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
校园文化具有凝聚作用,通过研究和宣传科学理论,可以把人们紧紧地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
具有引导作用,通过传授人类文明,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
具有辐射作用,通过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可以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文化始终体现先进性和永葆生机的源泉。
传承文化是高校的基本功能,研究文化是高校的活动基础,创新文化是高校的崇高使命。
高校校园文化是科学思想萌生的催化剂,是先进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它既从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又为发展先进文化提供强大动力、做出巨大贡献。
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
先进文化要发挥社会作用,就要把文明内化到人们的灵魂里,积淀到人们的思想中。
办大学就要建设校园文化,让学生学习、感悟、理解,从而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完善自己。
校园文化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产生深刻影响。
二、牢牢把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六大强调,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全面贯彻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方针。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为载体,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
认真完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任务。
一是深入开展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基本素质教育。
二是建设和培育良好的校风,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三是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四是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始终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高品位、保持高格调。
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帮助大学生健康成才。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必须坚持加强管理,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必须坚持创造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格,彰显学校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广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而不媚外,继承传统而不保守,开拓创新而不猎奇。
努力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
始终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不断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从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中、从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中、从与时俱进的最新实践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三、扎实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校风建设。
要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
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
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努力建设刻苦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
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
二是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
要扎实推进“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教育教学的各环节,逐步建立起内容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体系。
对理科学生要多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要适当开设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
三是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
办好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运动会,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是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
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
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
五是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精心打造“人文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使校园的规划、景观、环境呈现一种和谐美。
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写好校史,建好校史陈列室,确定好校训、校歌、校徽、校标,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
充分发挥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要重视校自然环境建设,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
在公共场所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书画等文化作品,营造高尚健康的氛围。
六是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
加强教学管理,严格课堂纪律,不允许有人在讲台上和教材中散布违背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以及社团和校园BBS的管理,绝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
加强教师管理,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
1、校风建设。
校风建设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
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师生的精神风貌、文化氛围育人氛围。
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
2、教风建设。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
学校要为他们搭建平台,创设教育环境,让新教师快速入格,让青年教师迅速形成教育风格,让中老年教师在教学上推陈出新,大胆接受新的教育思想。
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有所发展,从而形成学校实事求是、团结协作、高效严谨、开拓进取的教风。
3、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学校要从清洁卫生工作、学生的文明礼仪为突破口,营造学校“整洁的校园环境”、“优雅的学生礼仪”,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等进行优质训练,努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4、学校人际关系建设。
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学校设置了校长信箱、心理咨询信箱、工会活动等活动,让老师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理话,让学生有机会诉说自己的苦恼。
让师生之间更好地沟通,让老师之间在相互的合作中取长补短,增进彼此的感情,消除误会,为学校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网。
5、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以及中国民间传统重大节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爱国、民族团结等主题教育活动,唱响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旋律。
6、重视与学校相关的重大的节日、纪念日的活动,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日确定为学校重大活动,由学校统筹组织,把这三个活动办成学校最隆重、最热烈、最有影响力的活动。
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奖学金颁发仪式等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活动,倡导学校领导为每一位毕业生或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激励大学生勤奋向上、求实创新。
7、开展学生学术科技、文体艺术活动。
办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技能大赛、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运动会、大学生辩论赛、专家学者论坛和世纪大讲坛。
进一步丰富同学的文化生活,拓展学生素质。
8、增强师生对校园环境的新认识,激发师生爱校意识,征集与校园美化有关的诗文。
举办美丽校园摄影作品征集和展览活动。
9、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建立校、院分层次管理体系,开展学生的社团特色活动。
开展学生公寓环境建设活动。
组织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承诺活动、爱校教育活动。
10、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宗旨,按照“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原则,鼓励在校大学生人人争做志愿者,积极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11、发挥优秀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二)制度文化建设
1、完善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的议事制度;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工代会民主管理制度;重视团代会、学代会的作用;依法完善和切实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建立和完善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不断扩大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建言献策、参政议政作用,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在民主监督和参与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2、进一步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各项制度建设,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
3、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组织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和各类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育人和高雅行为养成中的功能。
4、加强法制教育,做好“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
(三)行为文化建设
1、大力倡导“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良好师德风范,鼓励和引导教职员工自觉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教风上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修订完善《广西民族大学师德建设规范》
2、牢固树立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园文化 建设